大家对赵想的印象很好, 这几年他的辛苦大家也确实看在了眼里。
现在人家瘦得只有皮包骨了,再小心眼的人也不好意思在背后骂赵想吃独食。
全年无休,好不容易周末休息一天, 也要去乡下给百姓免费看病,这样的军医谁忍心说他不好呢?
而且他们部队和当地百姓的关系, 也是靠着赵想才缓和的。
毕竟当地比较排外, 他们部队刚迁来时,又有些语言不通,交流也成问题。
蜀省话确实比好多地方的方言容易懂,可不代表蜀省话就和普通话一样了。
当地百姓根本不会普通话, 有些话用蜀省话说出来, 和普通话根本不是一个意思, 很容易就被人误会。
因此一开始双方交流还有点摩擦, 不过受委屈的都是战士。因为部队不管是不是战士的错,只要和老百姓关联在一起,那道歉挨骂的一定是战士。
上面不知道是战士受委屈了吗?知道的,可是他们也没办法。
直到赵想来了后遇上百姓找上门,对无理的要求直接用蜀省话把当地人训了一顿。
别说,挨训的当地百姓不仅没有生气,离开时还高高兴兴的, 甚至还跟受委屈的战士们道歉了。
从那以后, 部队和当地百姓的关系渐渐融洽,大家也更信任部队, 有什么事都找部队解决。
至于之前镇上那些混混,部队也是不好参与, 上面和镇上的官员打过招呼,可架不住对方上面也有人, 当面一个劲地承诺会解决本地治安问题,转身就不把部队的话当回事。
也是赵想上头有更大的官,不然这事还真不好解决,毕竟他们国家军政是分开的,部队也管不到当地治安去。
最近本地的老百姓每天都乐呵呵的,打架争吵的事都少了。早上送来的伤患,也是因为和其他村子争水浇田双方才会打架,最后他被人用锄头伤了大腿动脉。
要不是家人送医及时,这人就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了。
也因为早上首长遇到晚到吃早餐的赵想,才会吩咐炊事班给赵想煮弄点好饭好菜。
其实赵想的饭菜,并不比其他人好多少,只是菜里多了几片肉而已,还有一碗骨头汤,顶多再加一个煎蛋,然后就没有了。
而在这个时代,这样的饭菜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毕竟国家还没有实现肉菜自由。
“不用,我和大家吃一样的就行了。”
不是他不接受首长的好意,而是不想搞特殊化,大家能吃他也能吃。就算比不了家里的饭菜,可是和他刚穿越时相比,已经好太多了。
“赵军医,你就安心吃吧!你看你和大家的饭菜没太大区别,就是多了几片肉一个煎蛋,和一碗骨头汤。而且这骨头汤是和病号饭一起炖的,根本不费什么事。”
炊事班的班长站出来劝说赵想。
还把病号饭端出来赵想看,证实赵想的饭菜确实和普通战士的差不多,除了那三四片肉和煎蛋外,多出来的骨头汤里面还没有大骨,也就是一碗纯汤。
“对啊,赵军医你就别推辞了,吃吧!”
“赵军医要听话,你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拒绝了。”
就连年纪大点的战士都劝他了。
“行吧,谢谢班长,谢谢大家。”
赵想看大家确实没有妒忌,反而一个劲劝他接受,这才端起午餐离开。
他一般都是自己的诊室吃饭,因为医院是随时都有病人上门治病的,他在诊室吃饭有需的时候赵想可以随时帮忙,不用护士还要跑去食堂喊人。
回到诊室,把午餐解决了,餐盘在病人多时会由护士送去食堂洗。没有病人时,他就自己拿回去洗。
因为赵想带头,部队军医也和他一样,把午餐带来医院吃。
别看他们医院处在的地方很偏,但是他们医院每天的人流量还是挺大的。
方圆百里的百姓都爱来他们医院看病,虽然医术比不上市里的医院,但那不是之前吗?有赵想在,大多数疑难杂症都能解决,更重要的是医药费便宜啊!
当初为了和百姓打好关系,赵想是没有挂号费的,哪怕现在双方关系好了,赵想的挂号费也没用上。
没有挂号费,赵想这几年拿的都是基本工资。
幸好他也不靠基本工资过活,这点工资连他衣柜里的一件衣服都买不起。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见他为了医院和部队能在当地立足,这几年都没挂号费,所以大家对赵想都挺佩服的。
虽然大家都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但是他们有家人要养,少了挂号费工资就少了一大截,家人又拿什么吃喝呢?
这也是大家为什么在看到赵想的伙食比大家好后,没什么人妒忌的原因之一。
赵想就算吃病号饭,也没人能说什么,毕竟这几年的挂号费分成他可是一分没有。
“铃……”
赵想诊室的电话铃响了。
“喂,我是赵想。”
“阿想,我是奶奶。”
赵奶奶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
“奶奶。”
赵想本以为又是哪个科室找他,没想到居然是赵奶奶的电话。
他诊室里有电话,也是部队特意给他安装的,毕竟赵想为医院和部队做了那么多贡献,一部电话都舍不得,那部队也太抠门了。
有了电话后,赵想接听电话就容易多了。
“阿想,你最近过得怎么样?有好好吃饭吗?身体还好吗?……”
赵奶奶在电话里一直不停地问。
“奶奶,我过得还好,有好好吃饭,身体也很健康……”
赵想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回答,他记忆力好所以就算赵奶奶问了一大堆,他也都记下了。
“电话给我,电话给我,轮到我和大孙子通话了。”
赵爷爷的声音从电话里传过来,赵想在另一边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别急嘛,先让我说完行不行?”
两老在电话里吵了起来。
赵想也不打扰他们,把电话夹在肩膀上,然后整理上午的病历,这些病历都是要存档的,他早点整理好,晚上就能早点完成。
“阿想,我是爷爷……”
相继和两位老人通完话后,赵想才把电话挂上。
他每个星期要接好几通电话,不是两老打来的,就是赵勇军和翟新打的。
赵想每天听到家人关心的叮嘱,心里都是暖洋洋的。
除了家人们的关心,赵想同样也关心着大家,他们问赵想的问题,最后赵想也会反问一遍。
虽然大家隔了千里,但是有电话和写信,所以赵想与大家的感情并没有减退,相反因为他不在,大家更加想念他。
光是写信寄照片打电话也不能消除他们的思念之情,大家每年都许愿赵想能回来,然而赵想一直没能调回来。
虽然赵想人不在首都,但是在首都一直有他的传说,甚至因为本人不在,大家传得更凶了。
特别是后来赵想又研究出了新的解毒剂,那可是能解大部分蛇毒的药,现在好多山区的都备上了这样的解毒剂,大家再也不怕被蛇咬上一口就没命了。
就算解毒药不能完全解掉的蛇毒,也能解除大半,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医院治疗。
所以说赵想凭着这一药方,救回了不知道多少西南地区的百姓。
因为西南地区的毒蛇特别多,每年都有不少人死于蛇毒。
有了新型解毒剂,死亡人数大减,甚至不足原来的百分之一。
所以才说赵想救人无数,他的名声在西南地区特别是毒蛇多的地方还是很出名的。
赵家村共河镇本来应该知道赵想,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片地区的人只知道有一位姓赵的神医研究出了解毒剂,却不知道这人是赵想。
很多有关赵想的消息,好像被封锁了,或者说只要是能暴露出赵想身份的消息,都传不进共河镇。
他们知道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又不会暴露赵想身份的消息。
因此几年过去,他们才不知道赵想在蜀省,还是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当军医。
晚上,赵想到培训教室给军医们上班,除了值班的医生,其余的军医全都在课室里等着。
“老师好。”
看到赵想,大家纷纷站起来问好。
“同学们好。”
赵想按了下手让大家坐下,也没废话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
“今天大家学习如何判断相差不大的病,比如风热和风寒两种感冒。它们虽然都是感冒,可是因为一个风热一个风寒,这用药也有讲究,不能随便乱用。如果风热用了风寒的药,风寒用了风热的药,只会加重病情……”
赵想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了两种感冒的名字。
“现在有谁来告诉我,风热和风寒的区别?”
赵想都是从基础开始教,现在大家的医术大有长进,再也不是以前野路子出身了。
“我来我来……”
现在的学生不像刚开始那样不敢站起来发言,现在他们发言可积极了,赵想话一落音立即有学生站起来举手。
“好,你来。”
赵想点了跳得最高的学员。
老实说,这在部队里有点夸张,可要是动作不夸张一点,老师都看不到他。
“好,那我就浅浅说一下吧!”
表现欲很强的学员开始述说起了两种感冒的区别。
“风热感冒具体表现在……”
随着学员把风热和风寒的区别说出来,其他人也在下面讨论。
原来他们搞不清楚,因为他们是军医嘛,又不是正经的医学生,所以很多都是和别的军医学的,而且还都是战场上急救那一套居多。其他医术要么是自学,要么是询问别的军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