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1 / 1)蜀江春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哎, 不用了,别浪费钱了,随便吃点就行了。”

赵想伸手想抓住她, 结果忘记自己的手根本没办法抓人,于是只能看着她跑出家门买菜去了。

“阿想不用担心, 幺妹现在有工作, 她手里有钱。再说你来我家,怎么能随便吃点呢!必须得安排大餐,不然我们全家都没脸见你了。”

赵磊伸手拍了拍赵想。

“瞧你这话说的,我是为了你家的大餐才来的吗?不过, 幺妹现在就开始工作了?”

赵想记得幺妹之前还在上学的?

“她学习比我还不如, 次次考虑垫底, 回回倒数第一, 因此高中一毕业就不上学了。”

赵磊说到这个头就开始痛了起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家妹妹是个大学渣。

以前在乡下知道她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没想到成绩会差到这个地步,年年都是倒数第一,校长老师们看着她稳固的成绩也都无语了。

要不是校领导他们同情幺妹,这高中毕业证她都拿不到。

“……”

赵想从不知道这学渣还能遗传,可当初赵磊的成绩也没差到这地步啊?

“她脑子不好, 不管怎么学都学不会。顶多认几个字, 不当睁眼瞎,还有就是算账不被人骗就行了。”

赵磊早就放弃治疗这个妹妹了, 就像他说的,不被人骗就行了, 别的不强求。

“也许她的长处不在学习上。”

赵想只能这么说道。

“那是,她做衣服的手艺不错, 现在拜了一位老裁缝当师父,简单的衣服已经可独立完成了。”

赵磊提到这个,刚才的不爽一扫而空。

他的妹妹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是有自己的长处。

“那就好。”赵想一听替赵幺妹而感到高兴。

女性还是要独立比较好,有手艺以后不管出现任何情况都饿不死自己,因为只有学到手的本领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更重要的是有自己事业的女性,会更有魅力,不容易被男性pua 。

作为堂兄,他自然不希望赵幺妹因为某个男人而变成菟丝花。

“我爸妈也一样,觉得她既然读书不行,有一技之长也可以。”

赵磊拉着赵想聊天,其他人包括他的妻子和儿女都去忙了。

赵磊妈和赵磊爸,一个烧水等下杀鸡,一个则把家里最好的食物搬出来,打算大显身手,做一桌丰盛的酒菜招待赵想。

可以说他们家能有现在的好生活,可离不开赵想的帮助。当初他带着赵磊学习,让他考上了大考,从此赵磊一家脱离了泥腿子生活,一家人在省城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现在老家的人谁不羡慕他们呢?

所以赵磊家人对赵想是真的很感激,以前没有机会报答,现在赵想来家里做客,大家都要拿出最真诚的热情招待他。

本来蜀省人待客就很热情,这下就更热情了。

家里好吃的好喝的全都拿出来,挂在灶上的腊肉腊肠直接取下来好几条,煮了切成片摆在盘子里。

一盘腊肉,一盘心舌,一盘香肠,还有一盘猪头肉。

除此之外,还有幺妹买回来的鸡鸭,全都做了把桌子摆得满满当当。

“这也太多了。”

赵想看着这一大桌子菜,有些过意不去地说道。

“不多,要不是你来得太突然,家里都没什么好吃的。明天我和你大爷去市场割几斤肉回来,今天时间太晚,剩下的肉都不新鲜了,便没让幺妹割。”

赵磊爸把手上的烟放下,给赵想倒汽水。

“够了够了,大爷。”

倒了半杯赵想就阻止了。

“怎么?不喜欢喝汽水?我记得你们年轻人很喜欢喝啊?”

赵磊爸一脸疑惑地问道。

“大爷,我不太爱吃甜食,汽水太甜了。”

赵想笑着解释,就这半杯也是盛情难却才没拒绝,不然他一般都是喝茶水。

“这样啊,那我给你倒茶吧!”

赵磊爸倒没生气,觉得赵想不喜欢喝就不喝吧,那半杯也拿走了,直接倒了一杯茶水放在赵想面前。

“谢谢大爷。”

赵想双手接过茶水,跟对方道谢。

“不用谢,快坐下,就跟在自己家一样,别客气哈。”

赵磊爸拉着赵想坐下,今天他们一家人都在,赵想作为重要的客人,他和赵磊妈赵磊爸坐在一起,赵磊挨着他坐。

赵磊的旁边是他的妻子,儿女们和小姑小叔坐在一起。

“大爷大妈,放心我不会跟你们客气的。”

赵想笑道。

和赵磊一家坐在一起,赵想仿佛回到了赵家村。

食物都是正宗的蜀省菜,赵想还挺喜欢吃的。

部队里的饭菜有辣有不辣,因为部队里的军人是来自天南地北,有些人是不吃辣的,所以很多饭菜是不加辣椒,或者做的不是蜀省菜。

吃了几年食堂,终于又吃到了老家的家常菜,赵想忍不住多吃了一些。

席间,赵磊吃到高兴时还让赵幺妹给自己倒汽水,赵磊爸也让自己婆娘给自己倒酒,都没发现她们除了自己吃饭,还在照顾孩子。

赵想见状皱眉,没有说什么。

吃完饭赵想决定出门转转,顺便消个食。

“阿想哥哥,我带你去附近玩。”

赵幺妹主动做起了导游。

“那么幺妹你要好好照顾阿想,哥去上班了。”

赵磊叮嘱妹妹,而他的弟弟也要去学校上课。爸妈年纪大了,下午在家里休息。而赵磊的妻子也要照顾孩子,再加上男女有别,不好和赵想单独待在一起。

只有赵幺妹,她时间灵活,又和赵想有血缘关系,由她带着赵想在省城玩最合适了。

“我晓得了,哥。”

赵幺妹和赵想站在大门口目送赵磊离开。

“阿想哥哥,我们走嘛!”

赵幺妹拉着赵想往她觉得好玩的方向走去。

“幺妹现在比在乡下时有自信多了。”

赵想看着她,一脸欣慰。

“多亏阿想哥哥啊!要不是你帮大哥补习,他也考不上大专,我们家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赵幺妹站在前面,一脸认真地看着赵想。

“阿想哥哥,谢谢你。”

“不用谢,我和你哥可是发小。”

赵想伸手揉了下她的头后说道,虽然这个发小好像有一点点问题,但是赵想觉得他还能抢救。

“世上发小千千万,只有阿想哥哥会拉哥哥一把,让我们全家都跟着受益。”

小姑娘皱着眉头,当初在赵家村时,因为哥哥学习成绩不好,大家都不看好他高考。甚至还有一些人说一些丧气话,幸好阿想哥哥一直没有放弃,现在她哥过得好了,他们一家偶尔回乡下时,不知道有多少人和他们家攀关系,就想赵磊拉自己的孩子一把。

“幺妹,别被往事陷住了自己,现在你们一家过得好,人要往前看。”

赵想望着街边来来往往的行为,现在的蜀省人还没有后世的松弛感,毕竟大家还在和温饱做斗争。

后世的蜀省人随时随地咸鱼,是因为他们就算十天半个月不做事也饿不死。

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一场震惊中外的地震让蜀省人看淡了生死。该吃吃,该喝喝,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降临,要是在意外来时自己什么也没享受到,那多亏啊!

于是蜀省人的松弛感开始在华夏出名,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再加几顿。

一百块的衣服嫌贵,几百块的火锅一顿不拉。

这便是蜀省人的心态,只要和吃有关,就没什么事解决不了的。

赵想穿越前就是标准的蜀省人心态,做啥子都不急,因为他的人生有保障,不管怎样都饿不死。

“我记住了,阿想哥哥。”

对其他人的话幺妹不一定听,但是对赵想的话她还是听的。

两人走在街道上,现在蜀省的省城和几年前相比,商铺变多了,街边的小摊也多了。

“这个烤红苕给我一个。”

赵想走到卖烤红苕的小摊,忍不住买了一个。

“好的,五毛钱。”

摊主拿了一个中不留的红苕出来称了一下,然后接过赵想递来的钱。

烤红苕不贵,五毛钱就能买一根。

“幺妹,给。”

赵想把烤红苕掰开,把大的那一半给了赵幺妹。

“好香啊!”

赵幺妹接过烤红苕,吹两下就忍不住吃了起来。

“嘶,烫烫烫。”

再烫也不吐出来。

“别急啊,让它冷一下再吃嘛!”

赵想见状哭笑不得地说道。

“太香了,没忍住。”

赵幺妹吐了吐舌头,后面就等到烤红苕冷一点再吃了。

“现在市场还没有卖红苕的,不然我们可以买一些回去自己烤。”

赵幺妹一脸遗憾,五毛钱可以买好几斤生红苕了,结果在小摊上只能买一根不大的红苕。

“现在又不是挖红苕的季节,小摊上的红苕估计是他家地窖里剩的,人家卖贵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赵想倒不觉得贵,既然摊在卖自然有人买来吃,本来非当季的食物就比当季的时候要贵。

“我知道,就是心疼钱嘛!”

赵幺妹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她因为工作时间灵活,平时家里的菜都是她去买,大嫂要带娃儿,天天守在家里根本没时间出去买菜,所以也养成了她对钱的在乎。

虽然没到抠门的地步,但是也会把一毛分掰成两半花。

“行了,别心疼了,只要不是乱花钱,该花还得花。走,阿想哥哥带你去买衣服。”

赵想看到小姑娘身上的已经起了毛边的衣服,顿时有些心疼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