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太急了求订阅
南极仙翁与白鹤童子离开后,司命星君之位自然再无悬念。
玉帝高坐在九天宝座上,依旧面无表情,缓缓道:“就依灵明天尊所奏,着均州城隍丹朱,升任司命星君,为南斗六司之主神。”
众多来自人族的封神者,皆是高兴的行礼道:“臣等拜谢陛下天恩!”
见此一幕,太白金星十分感慨。
孙大圣不做佛之后,权势反而更大了。
北极灵明天尊已经是大权在握,如今又接连拿下了水德星君、司命星君这两个主神之位。
而且还是从两位大神通者脸面前抢走的!
“不过……”
看着那跪下去的乌泱泱的一片,老星君又暗自叹气。
这些人族封神者,还是太急了!
得罪了南极长生大帝,以后恐怕真要吃苦头。
“当然,这一切都与我老汉无关。”太白金星在旁边默然而立。
他不是人族,所以没有掺和进去,而且朝会也该结束了。
果然,就听大殿上方传来威严的声音:“无事退朝。”
听到这话,众仙都是一阵恍惚。
此番由齐天大圣喊冤,所引起的一场大风波,终于结束了。
说起来,因为一个早死的泾河龙王,三界的局势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首先,是司命星君和水德星君,这两个主神之位原本是在南极仙翁和王母娘娘麾下,如今都换成了齐天大圣的人。
并且这其中还牵扯到了佛门和人族。
其次,是齐天大圣不做佛了,却成了北极灵明天尊,在天庭北极的位格仅次于紫微大帝。
而以紫微大帝和齐天大圣如今的关系,恐怕大圣在天庭北极根本不会受到任何辖制。
最后,就是原本执掌阴司权柄的地藏王菩萨,圆寂了!
但此次现身的几位大神通者,都没有提到由谁来接掌阴司权柄。
即便是在地府做阴天子的紫微大帝,也没有将这件事提出来。
如此一来,就更没人敢去说这事。
在众仙恍惚时,紫微大帝、王母娘娘、观音菩萨也纷纷离去。
等他们走后,众仙才向那齐天大圣道喜、道谢,再各自散去。
当然,阐教一方和瑶池一方的人,不可能有好脸色。
……
另一边,观音菩萨带着惠岸行者,从西天门离开了天庭。
等离开了很远,她又立在云端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天宫圣境依旧霞光万丈,喷吐着无穷瑞气。
此刻,这菩萨心情很沉重。
虽说此行也有些收获,至少让净坛使者重新回到天庭掌权。
但是和斗战胜佛当众丢弃袈裟,宣称不做佛的事情相比,这点收获只能说是微不足道。
若这大圣还是佛,又做了北极灵明天尊,那才是圆满,才是大收获!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念及此处,观音又连忙默念佛号,平复心中的情绪。
她明白,自己的心境恐怕是出了问题。
不是她心境修为差,也不是刚才的得失问题。
而是此番变故,说不定会给佛门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
佛门多年的谋划,甚至都有可能会付之东流。虽然此次孙悟空并未点明,泾河龙王之死和西天取经的关系,只提了一句唐王游地府,但那些仙官神将并非都是蠢笨之辈,肯定能看出这背后的端倪。
可以想象,一旦有人将今日之事传出去,并以各种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至人间。
那必定会动摇西天取经的成果!
“到那时,恐怕真要天倾地覆了,贫僧等待多年……”观音菩萨心中的念头戛然而止,那涌动的情绪却依旧无法平静。
所以,这不是因为担忧佛门的未来所致,而是她内心生了执念!
当年是她将取经人一个个引上了路,并一路护持。
她在其中倾注的心血和希望,自然是极大的。
若是败了,那将毫无所获……
“得失,得失,原来还是得失……阿弥陀佛!”观音菩萨连忙又默念佛号。
她竟然摆脱不了这个得失的念头!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我还是太急了,太在乎得失。”
“听见悟空带着泾河龙王去了天庭,就立刻想要阻拦此事。”
“匆匆而来,考虑不周,就容易留下破绽,所以此行总有些被动,每一步都在别人的算计之内。”
“紫微大帝算计我,悟空算计我,袁守诚算计我!”
“不,袁守诚不是一个人,究竟是谁在布局?竟如此了解我的行事风格,在取经之前就为我设了局?”
“道士?不一定是道士,可能故意作此装扮。”
“也不对,布局之人了解我,说不定就是真道士,故意叫我心绪混乱,叫我猜不出来……”
“善哉!贫僧又着相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劫苦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波诃。”
观音菩萨本以为自己终于摆脱了得失的念头,但没想到心中其他的念头却越来越多。
但这次她没再念诵阿弥陀佛,而是默念了一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终于平静下来。
“金蝉子,你真的作出了一篇传世经典啊。”
最后,观音感叹一声,才收回落在天宫圣境的目光。
“菩萨,你……”
此刻,旁边的惠岸行者是满脸的震惊和疑惑。
他刚才看见自家菩萨的神色竟然接连变幻,有后悔,有愤怒,有扭曲,有挣扎、有感慨……
观音面色平静道:“回灵山。”
惠岸行者连忙收敛心神,不敢多言。
二人回到灵山,直上大雷音寺。
此刻,那一众菩萨、尊者、罗汉、护法神,都还在大雄宝殿内等候。
如来盘坐在大殿上方的九叶金莲台上,缓缓问道:“观音尊者,此行如何?”
虽然慧眼能遍查三界,但总有几个地方是他无法查探的,灵霄宝殿便是其一。
“禀佛祖,我到天庭之后……”观音菩萨单手立掌,将灵霄宝殿内发生的事情,一一讲述。
从孙悟空为泾河龙王喊冤开始,到瑶池王母、南极仙翁接连现身,并镇压悟空。
再到她出言劝阻,悟空却丢下袈裟,说自己不做佛了。
而众僧都在认真听讲。
但当他们听到悟空不做佛了,原本庄严的大雄宝殿,立刻失去了庄严,乱作一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