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井亭(求首订!)(1 / 1)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章 井亭求首订!

没错,举报的事情,方唯和郑先发都怀疑是陈麻子干的。

聊到这儿,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

两人开始东拉西扯,喝完了一壶酒之后。郑先发便告辞离去。

方唯送走了队长,返回屋里忍不住笑了笑。

他刚才所说的的一二三,其实经不起推敲,他是有意把这盆脏水泼向了陈麻子。

这事儿是不是对方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是个祸害,能多给对方树一些敌人就尽量去做。

没过多久,公社因为陈麻子在下乡的时候违反了规定,而给予了对方通报批评,然后就将对方调去打杂。

据说,有关陈麻子违反规定的证据材料,是由郑先发和一队的队长提供的。

方唯得知这件事之后,倒是蛮开心的。

当然,高兴过后就不再关注陈麻子这个人了,因为他又开始忙活了。

清晨。

方唯背上枪,走进了深山老林。

他打算利用这段农闲的时间,详细考察一下山里的情况。

他需要了解野生油茶树的分布情况,野生苦茶的分布情况,食用菌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

方唯这样做可不是为了做学问,而是心里有一些新的计划。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只有相对详细的了解了整个山林,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他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记录资料的笔记,都写满了好几个笔记本。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不少名贵的草药,也采摘了一些。还有很多不到采摘年份的,他都做了记录,并标记了具体的地点。

野生动物也发现了不少,不过他的目的不是打猎,所以就没有动枪。

不停的跋山涉水,他在一处山林里发现了野生板栗,不过数量不多,但也做了标记。

最后,在深山里找到了连片的野生油茶树。

这片油茶树虽然没有队里的那片油茶树多,但据他估计,产量可不小。

只不过,这一带距离村子实在是太远了,单程大约需要4个小时的时间,其中有两段山路还很陡峭,一般人走起来会很困难。

而最大的收获,还是他在野外发现了部分野生稻的植株。

暂时他还没有进行杂家水稻试验的想法,但筛选优良的稻种工作,他会一直持续下去。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方唯终于消停了下来。

盘莲送来了一些腊肉,他也给对方送了一些黄豆。这让他意识到,春节正在慢慢的走近,转眼又是新的一年。

早上起来,关崇阳拿着一张四分五裂的纸质棋盘来找方唯。

“关大爷,早啊。”

“老三,你看,这个棋盘已经报销了,你能不能帮忙做一个木制棋盘?”

关崇阳是来找方唯帮忙的,他手里的棋盘已经不能用了,纸质的东西就是不耐用,稍不注意就会损坏。

所以,他才会提出来做一个木制的棋盘。

“可以呀,不过要多等几天,这玩意比较费时。”

方唯点点头,答应的很痛快。

他和大哥都会做木工活,手艺不算太好,但也过得去。

做个棋盘倒没什么难度,就是费工,需要多等一阵子。

“你能做出来就行,晚几天怕啥?”

关崇阳也不急,真想下棋的话,在石头上都能画出来一个棋盘,只是不太方便罢了。

“那行,回头我帮你做出来。关大爷,以前怎么没见你和吴老下棋啊,他应该也会吧?”

方唯前两天还收到了吴茂盛的来信,最近忙,还没抽时间给人回信。

然后他就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自己好像没见过关崇阳和吴茂盛在一起下过棋。

“他当然会啊。只不过,那个老家伙整天吓得跟孙子似的,什么事都不敢做,咋可能和我下棋呢?”

关崇阳听到问话,也想起了吴老头。

这个老家伙回城之后也不知道过得好不好?

方唯和大哥抽空做了一副棋盘,还用木头做了做了一副象棋棋子,一股脑就交给了关崇阳。

“老三,最近没啥事,干脆给你做一张书桌,再做一个柜子。”

方唯的屋里没啥家具,方平原本是打算等三弟结婚的再好好打一套家具,但现在觉得应该稍微添置两样。

要不然,没地方看书写字,衣服也只能装在箱子里。

“行啊,我肯定没意见,只是家里的木料怕不够。”

方唯无可无不可,就是有点怕麻烦。

方平一听,马上出去借木料,等以后有了再还给人家。

村里人听说“小秀才”要打家具,纷纷将家里存放的老木料贡献了出来。

人们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没事的时候感觉不出来,一有事才能看出人心向背。

方唯看着前院堆满了木料,也不知道说啥才好。

他都说了用不了这么多,可人家根本不听,放下木料就走,根本不提还不还的事情。方唯解决了大家吃饱饭的问题,一点木料算什么?

方平赶紧挨家挨户去说,说家里的木料已经用不完,请大家不要再送了。

一件小事,却可以看出来方唯的威望有多高。

“三哥,我们来打下手。”

郑虎等人跑过来帮忙,农村的孩子,一般什么活都会干点。

即便是没有木工手艺,还能出一把力气。

方唯也不赶进度,兄弟俩慢慢打磨,连带着木工手艺都有所进步。

“大哥,你的手艺到底是跟谁学的?”

方唯的手艺是大哥传授的,但大哥的手艺从哪里来的,他从来都不说。

趁着这个机会,方唯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一个老木匠,那几年你在学校读书很少回来,所以不知道这事儿。”

方平明显不想说太多,方唯也就不再多问。

兄弟俩的手艺倒过得去,又不追求工期,精雕细琢之下,做出来的家具还不错。

“大哥,你以后完全可以凭手艺吃饭。”

方唯开了一句玩笑,他只知道大哥离不开土地,只有种地才会让大哥感到踏实。

而他自己,同样也没想过要当一名手艺人。

打好了几样家具之后,家里的木料还剩下不少。退又退不回去,兄弟俩一商量,方唯就建议给村里建一个井亭。

郑先发知道此事以后很支持,四根立柱的木料以及瓦片等人材料,都是队里出的。

设计造型自然是方唯的手笔,前世他见过不少风格各异的井亭】,随便选一种就是了。

开工的时候,社员们都主动过来帮忙,就连安置人员都来了七八个。

人多力量大,一座朴实无华的井亭】很快就建好了。

井亭】坐落在村里最大的水井处,俨然成为了村中的一个景点。实用价值也有,起码能起到挡雨的作用。

忙忙活活之中,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一转眼就快过年了。

村里杀了两头大肥猪,给社员们分猪肉。

安置人员因为没多少工分,所以这一次就不按工分算,每人分到了1斤肉。

社员们要多点,每人能分到一斤半左右的猪肉。

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过年,过年的气氛比头两年要浓烈很多。

头两年是年关难过,而眼下都不愁吃喝,心情自然也不一样。

田桂早就买好了布,年前抽空请人给家人都做了新衣裳。

方平则给老岳父和二妹送了一些大米过去,另外每家还还给了一只鸭子。

两边也有回礼,总之这个春节还是蛮有期待的。

“小秀才,明年公社会给咱们500只小鸭子,队里现有的鸭子该怎么处理,你有没有想法?”

郑先发找到方唯,和对方商量队里的鸭子处理方案。

鸭子都长大了,继续喂养也没有必要,毕竟整个冬天都得消耗饲料,反倒不如明年开春重新养一批小鸭子。

他自己能做决定,但还是要尊重方唯这个“鸭司令”嘛。

“适当的留几只,其余的给社员们分了吧。原则上每家分一只,人口少、工分少的家庭,可以两户人家凑一凑,每家半只也行啊。”

方唯马上提出了分配方案,还是按照工分进行分配。

五保户几人凑一凑,工分少的家庭两户凑一凑,至于安置人员也不好一点都不给,17个人一共可以分4只鸭子。

这次都要计算工分,安置人员没有工分那就先挂账,总归是要扣除的。

方唯趁着年前去赶圩,除了自己留下的两只鸭子,其余的都拿去卖了。他个人养不了太多的鸡鸭,以后最多就是养三只鸡三只鸭,就这还是郑先发特批的。

他的个人存款超过了400元,有460元之多。

不枉他辛辛苦苦了一整年。

郭永清以及蒋玉玲、蒋玉芬姐妹,陆续到村里来过。

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买一些年货,城里的供应有限,也只有到农村还能搞到一点好东西。

方唯帮他们搜罗了一些鸡蛋、干菌子、红薯粉条、糯米什么的,这些东西已经让他们很满意了,也不会再有什么奢求。

大年三十。

方唯去把关崇阳接到了家里,大家一起吃团年饭。

年夜饭很丰盛,除了炒血鸭】还炖了一只老母鸡。

鸡汤里有干菌子、红薯粉条,涛涛和婷婷闻着香味就开始流口水。

另外像炒腊肉】、八宝饭】、粉蒸肉】、酿豆腐】都有,再加上一些素菜,摆了满满一大桌。

除了小孩子,就连田桂的面前都放了一碗红薯酒。

祝大家元旦快乐!

求订阅!求月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