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章 一举封神(求订阅)(1 / 1)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 一举封神求订阅

采收农作物,点数+540点】

总点数:15874点】

请注意,现有的生品种即将达到亩产上限,上限为每亩600斤650斤】

信息提示随之而来,现有的生品种即将达到产量的极限。

方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况,而且他不准备在队里大面积种植生,因为队里的旱田不够。

在他的计划当中,除了主粮,经济作物主要是培育黄豆和烤烟。

黄豆随后可以扩大种植面积,烤烟他还没有着手进行培育。

“大哥,我打算留140斤种子,200斤炒来吃,剩下200斤全都榨油。”

生不准备卖,多炒一些生可以分一些给亲朋好友。

另外还可以多榨一些生油,留着慢慢吃。

“这事你说了算!对了,老三,山谷里的地接下来准备种什么?”

方平既然让三弟当家,对方拿主意就行,他一般不会发表意见。

但马上开始惦记下一季的种植品种,对这种事,他很执着。

“以前不是说过吗?种黄豆吧,咱们需要多搞点钱。”

黄豆种植三季都没有一点问题,但在同一块土地上最好不要连续种植,需要进行轮耕。

这一季种植了生,下一季种黄豆正合适。

方平点点头,他也觉得种黄豆好。

不过接下来马上就是夏种,方平抽时间去山谷里整理了一下地,并施了底肥。

地先那么放着,等忙完夏种再去播种黄豆。

随着二队的早稻产量出来之后,其他各个生产队也都完成了统计工作。

唐泽看着统计报表,脸上的笑容怎么都压不住了。

凡是种植了南光一号】稻种的生产队,今年夏收的产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其中,种植了南光一号】一代稻种的生产队,产量提升普遍超过了三成以上。

而种植了南光一号】二代稻种的生产队,比如像一队和瑶寨,产量提升都超过了五成。

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二队哪怕是产量再高也只是个别现象,而唐泽最看重的就是普适性。

事实证明,方唯及其育种小组搞出来的南光一号】稻种,具有适应性强、遗传特性稳定等优点,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

南光一号】和方唯,可谓是一举封神。

唐泽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人,他马上召开了公社干部会议,要求各个生产队晚稻全部种植南光一号】。

在会上,几乎没有听到反对声音,毕竟事实摆在面前,只要不傻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唐书记,早稻虽然进行了试点,但接下来的稻种数量恐怕不够。”

有人提出了这样的担心,但唐泽却不以为意。

上一季种植了南光一号】稻种的生产队,这一季应该能挑选出大量的稻种。

而郑先发他们队还有九万余斤的稻谷,难道不够分?

“各大队协调一下,缺口多少种子做一个统计,回头拿粮食去和郑先发他们换。”

办法总比困难多,唐泽让大家开动脑筋,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

等晚稻大面积丰收之后,各个生产队的稻种就可以做到自给自足,除非各家还想要更好的稻种。

公社这边主抓的是基础产量,基础产量有保证就可以了。

至于那些积极要求进步的生产队,自个儿想办法去。

公社定了调子之后,各大队、各小队都忙碌了起来。

今年的晚稻种植有硬性要求,瑶岭公社】下辖的所有生产队都必须百分之百选择高产稻种。

老支书觉得很庆幸,本大队的各个生产队,在上一季就大面积种植了南光一号】。

接下来各队的稻种基本够用,如此也能减轻大家的负担。

毕竟换稻种是一个巨大的负担,2000斤稻种需要用20000斤稻谷去换,对任何一个生产队来说都不会太轻松。

“你们二队可没之前的好事了,去年秋收你们通过换种子,轻轻松松得了几十万斤的稻谷,今年估计不行。”

老支书召集各生产队队长开会,布置了接下来的夏种工作。

在会上,他打趣了郑先发一句。

“不行也没得办法。”

郑先发居然没抬杠,而是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个结果。

这让老支书感到很疑惑,这只是那个无理都要辩三分的郑矮子吗?

开完会,郑先发拔腿就走,仿佛一刻都不愿意停留。

“郑矮子,你跑那么快做么子?等等我,我有话同你讲。”

一队的队长追了上来,跑到跟前大口的喘着粗气。

“魏驼子,你的体力这么差?跑两步就累成这种样子,是不是天天忙着耕你婆娘的田,身体都搞虚了?”

郑先发张口就没有好话,气的魏光华直翻白眼。

“去去去,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找你说正事,小秀才是不是搞出了三代稻种?你可得给我留两千斤。”

“你那边有二代稻种,还要换三代稻种?你们一队就是富裕!我答应你,这总行了吧?”

郑先发眨巴眨巴眼睛,心里琢磨魏光华这要是搞啥名堂。

魏驼子可从来不吃亏,他又不是钱多的不完,为什么非要连续作战?

或许,对方会卖出一些二代稻种,这样的话,收支就平衡了,搞不好还有得赚。

郑先发马上就想明白了对方的路数,不过他没有揭穿,而是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等各个生产队都开始大面积种植新稻种,各家都会留种,所以用稻谷换良种本来就是一锤子买卖,不可持久。

魏光华想抢着喝最后一口汤,那就随他去吧。

第二天。

早早来到二队的并不是魏光华,而是瑶寨的盘莲。

盘莲和阿哥阿姐们抬着一头宰杀好的大肥猪,兴高采烈的走进了村子。

领头的阿哥带着队伍去了队部,盘莲则挑着20斤分割好的猪肉,来到了方家。

“莲妹子,你这是做么子?”

对于盘莲的到来,田桂显得很高兴。

只是当对方拿出来20斤猪肉的时候,她有些不明所以。

走人家带点东西是礼节,可一出手就是20斤猪肉,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于是她连忙推辞。“嫂子,三哥帮了我们寨子大忙,这点猪肉你一定要收下。”

盘莲表明是为了答谢方唯,田桂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好在不用她为难,方唯从外面走了进来。

“妹子,我刚才在忙着育秧的事情,听人说你来了,我赶紧回来看看。”

方唯笑着和盘莲打了声招呼,田桂指了指箩筐里的猪肉,转身去烧茶。

“方家哥哥,寨里夏收大丰收,阿公和队长让我给你送一点肉猪过来。你要是忙,我喝杯茶就走,不耽误你忙活。”

寨子里的水稻大丰收,虽然因为梯田的缘故,产量比不上二队,但亩产也有360斤。

这是什么概念?比以前的产量高出了一倍有余,这个数字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因为有方唯的帮忙,寨子里种植的是南光一号】二代稻种,整个瑶寨的人都很感谢他。

更何况,这个稻种还是他搞出来的,这就更加令人钦佩。

所以阿公和队长才会派盘莲来送猪肉。

“不碍事,那边有人在忙活,我在不在都不要紧。阿公和大家太客气了,我也没做什么,还让你们总惦记着我。”

方唯没有推辞,只是说了两句客气话。

盘莲抿嘴一笑,也就不再多言。

不一会,田桂端来了茶水、生和一些吃食。

方唯让她把猪肉拿进去处理,天气热,猪肉放久了不好。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一碗茶喝完,盘莲说要去一下队部,还非要拉着方唯一起去。

到了队部,他就知道对方为什么非要拉着自己一起过来。

寨子送来了一头猪,郑先发倒是收下了,却非要给钱。这年月的猪肉很金贵,他没道理白要人家的东西,毕竟一头猪可不便宜。

寨里来人不同意,说送的东西怎么能收钱呢?

双方拉扯了半天了,正在僵持不下的时候,方唯和盘莲联袂走了进来。

“队长,这是人家的一番的心意,你就收下吧。正好寨里还需要三代稻种,你给人家算便宜点,岂不是皆大欢喜?”

方唯不需要盘莲提点,主动帮双方解围。

他现在开始佩服阿公了,在做事之前很谨慎,一旦做了决定就事事争先。

很多生产队的眼光还停留在南光一号】的一代稻种上,特别是上一季种植过的,自家有了种子,就不愿意再代价引进新的稻种。

不是每个人都有魏光华和阿公那样的眼光。

目前队上有南光一号】三代稻种9000余斤,队里起码要留3000斤,还得给一队留2000斤,剩下的最多还有4000斤。

郑先发本来还想着留给关系户,比如像田桂娘家的生产队,方梅所在的生产队,人家逢年过节可从来没缺了礼数。

现在多了一个瑶寨,三代稻种完全不够分啊。

“小秀才,按理说我不应该驳你的面子,可我提前已经答应了人家,实在是匀不出来。”

难怪郑先发死活不肯白要猪肉,原来他早就料到了这个局面。

但他不能让方唯在中间为难,只能站出来做恶人。

听到这话,方唯不禁一愣,这事儿郑先发也没告诉自己,原本以为三代稻种是够的。

“郑队长,既然南光一号】不够分,那给我们农垦58】吧,寨里想试一下晚稻种植粳米。”

正当方唯想着怎么帮瑶寨抢点份额的时候,盘莲笑着开了口。

她说没有南光一号】的三代稻种,就要农垦58】粳稻,别人吃不惯粳米,寨子里的人不挑。

“你们真的准备种植农垦58】?”

方唯一直觉得“早矮晚粳”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在历史上已经被证明过,尽管是在另一时空。

根据这两年的试验田产出情况,农垦58】的产量更高,抗病能力强,他个人觉得口感也更好。

当地人不喜欢粳米,仅仅是饮食习惯的问题。

他听盘莲说瑶寨的晚稻准备种植粳稻,顿时来了精神。

“是真的,我们出来之前阿公特意交代过的。”

盘莲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态度很坚决。

“你看看,咱们说两岔了不是?寨里要是农垦58】的话,我现在就能答应,而且还可以给你们优惠,9斤稻谷换一斤稻种。”

郑先发多鸡贼啊,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队里的粳稻没人换,留在手里要么交公粮要么发口粮,现在有人换就等于是增加了若干倍的收益。

考虑到人家这么客气,他主动降低了兑换比例,实际上是怕瑶寨的人反悔。

“郑队长,我可是知道咱们这里还没哪个生产队愿意种植粳稻,所以,你还得给我们更优惠才行。”

然而盘莲并不买账,继续和对方讨价还价。

“那你觉得多少兑换比例合适?”

郑先发重新打量了一番盘莲,知道这个漂亮妹子不好骗。

再调低一些比例不是不可以,但他也不会轻易松口,所以让对方出价。

“8斤换1斤吧,等秋收见了成效,也能帮你们打响农垦58】的名气。”

盘莲适可而止,没有乱喊价。

郑先发考虑了一会,把房屋叫到一边嘀咕了几句,最终同意了对方的报价。

8斤稻谷换1斤农垦58】稻种,瑶寨一共需要2000斤种子。

双方达成协议之后,皆大欢喜。

郑先发收下了大家带来的一头猪,并答应,如果在种植粳稻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育种小组可以派人进行指导。

瑶寨今儿来的人可不少,郑先发在社员中安排了饭食,钱粮由队里出。

盘莲自然是去方唯家吃饭,这个不需要队里报销,属于正常的人情往来。

“妹子,你怕是早就想好了吧?倒也不错,农垦58】终于有人愿意种植了,还是你们有眼光。”

吃饭的时候,方唯狠狠的夸了盘莲几句。

姑娘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这一切都是阿公的主意。

吃完饭,山寨来人就都去了谷仓,郑先发做主让他们直接把2000斤粳稻种子挑回去。

等回头再把16000斤稻谷送来就行,集体对集体,也不用担心谁会赖账。

两更8000字,完毕。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