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有朋自远方来,学习交流
这一次去深山里采摘野生油茶籽,方唯还顺便让郑虎等人带了一些油茶树枝条回来。
“这些枝条全都采自10年生的大树,母体健康强壮,品质优良。”
他的一句话就打消了高青山的担心,在他的指定区域内,没有不容易存活一说。
一年后,他就可以考虑改良队里的油茶树,并培育新的经济林板栗树林。
“方组长,我白天在林地里忙活,晚上会把一些经验整理成文,回头等我走的时候会留给你。你周围的年轻人都很不错,多学习一些知识,未来都能成才。”
高青山有感而发,和方唯说了几句心里话。
他和罗工、温工等人都属于育种小组,其他人该有的福利他们都有。
不管是分口粮、分肉包括这次分茶油,他们几个都有份。
但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尽管他心里还有很多留恋,但该来的总会来。
“嗯?你们快要回去了吗?”
方唯的反应很快,马上意识到是不是分流人员要返岗了。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快。
到了今年下半年,全国各地的情况大多都有所好转,分流人员的回归是可以预见到的。
不过,他以为这事儿起码要到明年年初才会落实。
“还没有具体的政策出来,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高青山笑着摆了摆手,他和方唯估计的差不多,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他们这些人就会离开这个小山村。
方唯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把跟着对方学习的几个小伙伴喊到一旁,叮嘱他们抓紧时间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多问。
随后他就离开了育林区】,打算去养猪场】看看。
“小秀才,找你可真难。快,跟我去队部,唐书记在等你呢。”
走到半道,方唯遇到了郑先发。
郑先发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说公社唐书记来了,点名要见他。
方唯便跟着对方一起去了队部。
“方唯,你的动静闹得还挺大啊。浙地那边联系了县里和公社,他们对你改良的农垦58】新稻种很感兴趣,打算派人来交流学习。”
唐泽见到方唯,便让他坐过去。
随后他说了此行的目的,要求二队和育种小组做好接待工作,尽量让浙地过来的同志满意。
方唯很惊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孙振兴。
他之前给对方寄过去了几斤农垦58】的三代稻种,应该是这些种子惹的祸,人家才会千里迢迢跑来学习交流。
“唐书记,请问一下,浙地的同志具体什么时间到?要是赶在秋收过来,那可有的忙了。”
方唯其实是想推掉此事的,但他不好直说,只能拿秋收说事儿。
他走的路别人不可复制,所谓的交流学习纯粹是浪费时间。
“到不了那个时候,浙地的同志三天后到。方唯,这件事你负责,所需的钱粮公社马上交给你们拨过来,另外还会调拨一些肉食。”
唐泽没有注意到方唯的潜台词,因为县里很重视这件事,他的压力自然不小。
但人家是打着学习交流的名义,接待的事情公社不好出面,只能交给二队以及方唯。
浙地那边的农业生产技术比本地发达,这次能跑到偏远县来学习交流,其本身就很有意义。
“好的,唐书记,保证完成任务。”
方唯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只能“愉快”的接受这件事。
唐泽满意的点点头,对于眼前这个年轻人,他还是很放心的。
“方唯同志,关于育种工作,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是有一些想法,但目前还不成熟。我打算从明年春季开始落实,争取能培育出品质更好的稻种。”
方唯没有提杂交水稻的事情,他发现了,领导都喜欢鞭打快牛。
有些事还是自己掌握比较好,不要过早的宣扬,免得上面不断的给自己施加压力。
说破天自己也仅仅是一个农民,不拿一分钱的工资,所求也不过是生活的更好一些,没必要拼命往前跑。
“你有想法就好!等你的好消息。”
其实唐泽并没有催促方唯的意思,他目前的成绩已经足够,只要等秋收再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他就能顺利的荣升县里。
问这些更多的是出于好奇。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别的事情,唐泽就离开了二队。
“小秀才,你真的不得了,居然有外省的技术人员来取经。接待工作你不要管,队里一力承担。你只要和来人好好交流就行,别让人看低了。”
郑先发感到很荣幸,不说全县,反正这样的事情在瑶岭公社还是头一回。
人家主动前来学习交流,就说明小秀才搞出来的农垦58】三代稻种不一般,他也应当重视起来才对。
之前,大家对农垦58】粳稻都不怎么感兴趣,但浙地来人交流学习这件事,让郑先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稻种。
或许以后可以尝试种植一下?
吃晚饭的时候,方唯和大哥说了这件事。方平觉得很正常,毕竟农垦58】初代稻种就是从浙地来的,现在育种有了新突破,人家自然要来看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第二天。
方唯去瑶寨找盘莲玩了一天,等随后浙地来人,他就没有自由时间了,从早到晚都得陪着人家。
盘莲倒是能理解,正事要紧,她又不是不懂事。
到了日子,由孙振兴领头的一行5人,抵达了瑶岭公社下塘大队第二生产队。
“孙教授,你好!咱们有过书信来往,今儿终于见到了本人。你可比我想象的要年轻,我原本以为你和吴老一样,都是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呢。”
孙振兴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
方唯笑着上前和对方握了握手,显得很热情。
“你倒是和我想象的一样,很年轻,朝气蓬勃。这次来的匆忙,还请你不要见怪。”
孙振国之前还想着写信告诉方唯来着,但由于此事推进的太快,接到通知他就匆匆出发,哪还有写信的时间?
再说了,寄信很慢的,就算他写了信说不定等人到了信件还没到。
大家互相介绍了一番,郑先发就带着他们安排住处。队里安排5个人的住宿还是很轻易的,连同伙食一并搞定,孙振兴等人这些天就在队干部家里吃饭。
几个队干部,轮流负责孙振兴等人的饭食。
等大家安顿好,郑先发喊孙振兴他们去家里吃饭,顺便也喊了方唯一起去。
吃过饭,孙振兴不顾旅途劳累,非要去试验田看看。
方唯自无不可,想去看就去看呗,又不是见不得人,也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果然是农垦58】,长得可真好!”
孙振兴等人看着沉甸甸的稻穗,直接脱鞋、挽起裤脚就走进了稻田。
经过他们仔细的辨别,确认这就是出自浙地的农垦58】稻种。但比起原版的农垦58】,眼前的的稻子显得更加强壮,估算产量也会高很多。
“方组长,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稻种的基本情况吗?”
回到田埂上,孙振兴开始了解情况。
他们几个都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也都参与了当年的农垦58】培育工作。对于眼前的景象他们有很多疑惑,迫切想知道答案。
当然,没有人会傻乎乎的询问具体的培育过程。
传统培育方式都是一样的,他们需要的是这种稻种的详细数据。比如产量、生长周期、气候条件要求、以及水量和肥料的耗费情况等等。
“各位,由于农垦58】在本地尚未大规模推广种植,我这边的数据都是基于试验田得出来的。具体情况如下.”
这个没什么好保密的,数据就在方唯的脑海里,张口就来。
随着他的叙述,孙振兴等人的嘴巴越张越大,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这还是他们所熟知的那个农垦58】粳稻吗?怎么听起来像是另外一个新品种呢。
好在他们的时间很充足,很多细节可以慢慢去了解。
“方组长,我们从明天开始打算亲自测算一些数据,你看方不方便?”
孙振兴消化了一下获得的大量信息,然后提了一个请求。
方唯不在意这些,毫不犹豫就点头答应了。
接下来,二队的田间地头就多了5道忙碌的身影。刚来的时候,这些人穿的干干净净的,而现在他们身上的衣服比社员还脏。
“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
这些天他们5个人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因为各项数据显示,农垦58】都已经大幅超越了原版稻种,达到了他们尚未企及的高度。
前后在二队呆了10天,孙振兴等人彻底绝望了,按照他们现在的研究路线,根本无法培育出农垦58】三代稻种。
于是他们几个人一商量,决定两条腿走路。
一条路是继续培育浙地一系的农垦58】稻种,经过双方协商,被称之为农垦58z】系代。
另一条路就是引进方唯搞出来的农垦58】三代稻种,被称之为农垦58】系代。
傍晚。
孙振兴等人喊方唯去喝酒,喝酒的时候,他正式提出了引进农垦58】系代稻种的计划。
“这肯定没有问题,如果当初没有孙教授家寄来的初代种子,我也搞不出现在的稻种。不过,这事儿还需要找队里和公社协调,我说了不算。”
方唯的心里有杆秤,饮水思源,他肯定不会拒绝孙振兴。
孙振兴很高兴,觉得自己没看错人,结果一不小心喝醉了。
第二天,孙振兴等人就去找公社,唐泽出面接待了他们。双方谈了一个小时,随后又去了一趟县里。
双方就引进稻种、农业技术合作等事项达成了一致,今后会加强交流。
“方组长,我们明天就走了,以后欢迎你去浙地考察。对了,你要的最新版本农垦58z】系代稻种,等我到家就会给你邮寄一些过来。”
双方话别,方唯只提了一个请求,让孙振兴给他邮寄一些他们新研制出来的稻种。
也就是农垦58z】系代的最新版本稻种。
孙振兴临走前还特意做了保证,他们前来交流学习,真的是收获良多。
等他返回浙地之后,果然给方唯寄来了10斤稻种,外加一条上好的火腿。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说。
送走孙振兴等人,方唯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状态。
大田里的水稻以及试验田的水稻,陆续进入了结实期,而他培育的“不育株”也完成了人工授粉,开始进入抽穗期。
给野生雄性不育稻授粉的品种,他选择了三种,包括南光一号】一二三代稻种,分别做了标记。
不育株无法完成自授粉,必须要有外来稻种的粉参与,才能结实。
“三哥,你准备搞的杂交水稻,到底是什么玩意,我们咋搞不懂呢?”
郑虎他们几个经常跟着方唯,尽管方唯解释了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但他们依然搞不明白。
这也难怪,毕竟他们的基础太差,有些知识理解起来很费劲。
“不急,这个杂交水稻试验要搞很多年,慢慢的你们搞懂了。”
方唯没有强行给他们灌输,而是希望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领悟。
随后他去了养猪场】,过两天就要上交生猪了,五叔挑选出来的猪需要他过目。
“五叔,你挑出来的这7头猪都很不错,膘肥体壮,来,过一下称。”
养猪场】目前还剩下25头猪,当年的小猪崽已经长大,可以出栏了。
方唯随手点了一头大肥猪称重,体重234斤,完全符合标准。
今年队里养的猪哪像以前,以前养的猪一看就很瘦弱,而现在这些猪个个都是“大胖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得益于充足的饲料,关键还有养猪场】的属性加成作用。
生猪的生长迅速、食物转化率高,增肥快,这些猪从来不得病,每一头猪都强壮的跟二师兄似的。
“就这7头猪吧,后天我让虎子他们陪你跑一趟,我就不去了。”
方唯没把上交生猪当回事,有郑虎在,到时候给定级的检验员塞两包香烟,什么问题都不存在。
关键是队里养的猪是真好,哪怕对方昧着良心,也不好胡乱定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