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大建设序曲(1 / 1)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大建设序曲

方唯留了一些零用钱,然后将800元现金和之前的存款放在了一起,一共是2000元。

他平时钱的地方虽然不多,但能攒下这么多钱,真心不容易。

元旦那天。

盘莲和队长以及寨子里的壮劳力,带了2万斤稻谷来到了二队。

“三哥,我们要换2000斤农垦58】稻种。”

不知道是谁到处宣扬,魏驼子不仅换了春播的南光一号】稻种,就连晚稻需要的农垦58】稻种一并换了。

现在有些人还在观望,总觉得留种应该没问题。

而瑶寨通过走访,却发现了稻种逐代退化的情况。寨子里一商量,决定先把晚稻的农垦58】稻种换回来,春播试一下自己留种的南光一号】稻种。

这等于是买了个保险,即便是夏收减产,等到了秋收也有保障。

“没问题,我这就让人给你们装。”

瑶寨距离二队比较远,于是大家也顾不上休息,换购完成之后,就带着2000斤农垦58】的稻种往回赶。

来的时候才麻烦呢,2万斤稻谷几乎动员了全寨子的劳动力。

回去就轻松多了,毕竟才2000斤稻种,一点都不费劲。

盘莲没有跟大队人马回去,而是留了下来,打算多玩一天再走。

“三哥,你忙你的,我和嫂子聊聊天,等你忙完了咱们再说。”

方唯今天比较忙,送走了瑶寨的人,又迎来了三队的人。

他们也和瑶寨一样,直接带着2万斤稻谷过来的,同样换了2000斤农垦58】稻种,为夏种做准备。

农垦58】的稻种本就不多,总共只有14000斤,这其中还包括方唯给队里留的4000斤。

三家换走了6000斤,加上二队自留的4000斤,这就是1万斤,还剩下的稻种只有4000斤。再来一两个生产队换购,就彻底没了。

中午。

田桂特意多做了两个菜招待盘莲,大家边吃边聊,都显得很开心。

只不过方唯刚放下碗筷,就又有两个两个生产队来换购农垦58】稻种,这下子是真没了,谁来了也没用。

1万斤农垦58】稻种换回了10万斤稻谷,二队的谷仓再次充盈了起来。

“三哥,你们这个换购生意做得好,现如今,全公社就属你们二队最富裕。”

二队的强项是育种,因为有方唯在,这个优势还能继续保持。

忙活了大半天,一直到下午,他才有空和盘莲坐下来说说话。

盘莲看着对方,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暂时是这样,以后就不好说了。妹子,你回头带一些黄豆回去,这可是高产黄豆,做种肯定有惊喜。”

方唯岔开了话题,他并不认为二队有多富裕,最多是刚刚解决了温饱而已。

晚上盘莲就住在了方家,和田桂住一个屋,方平抱着铺盖去三弟那边睡了一晚。

第二天起来后,方唯骑车驮着盘莲去赶圩。

两人什么都没带,就是空着手去的,倒是带回来不少零碎东西。

盘莲走的时候,方唯给她装了30斤黄豆,然后骑车一直把她送到山脚下。

“三哥,你要来看我哦,我会想你的。”

妹子吐露了心扉,两人见下无人,偷偷的拥抱了一会,然后就赶紧分开。

方唯回到家,心里依然有一丝波澜。

晚上。

郑虎和邓元恩喊方唯喝酒,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搞了点羊肉,炖了一大盆羊肉汤。

方唯一吃觉得不对劲,才发现吃的是野味。

山里有野羊,和山羊的区别不大,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三哥,过年杀猪不?”

邓元恩就知道惦记吃的,难怪郑虎总说他是饿死鬼投胎。

这不,三碗红薯酒下肚,就开始惦记年猪了。

“肯定要杀年猪啊!我寻思一次杀四头,让大家伙好好过个年。”

这件事没什么好隐瞒的,方唯便随口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下连郑虎都有点吃惊了,因为方唯还没和队干部商量过此事。当然,商不商量都是那么回事,作为队长,方唯有一言而决的权力。

“伢老子的,真带劲!”

这下连郑虎都开始兴奋了,这年月谁都缺肉,过年能多吃一些肉简直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事情。

不过,兴奋过后还得想着今后的日子。

“等母猪产了崽,咱们继续养小猪,回头起码要养30头。”

方唯有自己的规划,养猪的数量跟着粮食产量走,尽量把副业搞好。

他嘴上说着30头,心里却想着40头、50头,只有队里多养一些猪,大家才能多吃点肉。

几个人吃饱喝足就散了,方唯回到家继续写他的规划,快到12点才睡。

第二天。

公社来人下发了通知,二队被评为了上一年度全县的“先进生产队”,三日后将在县里召开表彰大会。

“方队长,届时你得按时参加会议,领导可是点了你的名哦。”

来人刻意强调了一下,方唯必须亲自去参加会议,不让找人代替。

说完人家就走了,方唯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原本还想着让郑虎跑一趟呢。

到了日子,方唯和郑先发一起去了县里开会。

“小秀才,干得不错!我听说入冬前你给大家解决了取暖问题,还用种子换回来不少稻谷,大家都在背后夸赞你呢。”

郑先发接受了大队长一职,千头万绪,正经忙活了一段时间。

不过他还是会抽空关注二队的事情,想着万一方唯那边出了纰漏,他好给对方兜底。

结果人家干得不错,处理问题很老到,完全不像一个年轻人。

他这才放了心。

“队长,这些小事是个人都能干好,你确定是在夸我?”

方唯翻了个白眼,觉得自己被小瞧了。

“滚蛋,要喊支书晓得不?”

“那好,你以后也不准乱喊我的外号。”

现在两个人的关系不一样了,属于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不知道他是郑先发的心腹爱将?

所以相处起来比以前更加随意,互相开玩笑是常有的事儿。“不喊就不喊!小秀才,今年的育种工作你可不能松懈,争取亩产突破800斤。”

郑先发现在在人前已经不喊“小秀才”了,大小也是个队长,得给人家留面子。

不过私底下就没那么多讲究,怎么高兴怎么来。

说到正事,方唯也收起了嬉笑的神情。

“接下来的育种工作可不轻松,我准备搞杂交水稻,没有几年的功夫连入门都难,更别提实际应用了。所以,老队长,你得多些耐心才行。”

“扯鸟蛋,欺负我没文化是吧?我不管你怎么搞,你得让大家看到希望,明白我的意思不?”

“明白!就是画了一个大饼之后,还要不停的画小饼,免得有人看不到希望,会变得不耐烦。”

“和你这个鬼崽崽说话就是省心,行了,你心里有数就好。”

两人一路随意的聊着,就到了县里。

今天主持会议的是新晋县领导唐泽,他作为副职,分管了农业口子。

唐泽在会上作了报告,然后亲手给方唯颁发了奖状。

“会议结束后,你和老郑等一下,中午一起吃饭。”

唐泽将奖状、证书递给了方唯,然后小声的交代了一句。

方唯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台上这么多人,他也不敢大声喧哗呀。

从会场出来,他把这事儿告诉了郑先发。

“莫管那么多,有的吃就吃。要是人家提出了什么要求,你自己掂量,做不到的不要逞能,做人总得给自己留三分余地。”

郑先发提点了方唯一句,便拉着他乐呵呵的去了机关食堂。

唐泽喊他们一起吃饭,可不是下馆子,而是在食堂里吃。

不过是中午多打了几个菜罢了。

“小方,我听说你准备搞杂交水稻?这可是目前世界性的难题,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你有把握吗?”

唐泽到底是专业人士,而且很善于学习,他这些年在工作之余也在关注世界农业技术的发展。

在得知方唯铁了心要搞杂交水稻的时候,他就替对方捏了一把汗。

虽然如今的农业杂交技术突飞猛进,但都是在其他品种上取得的成绩,杂交水稻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他怕年轻人脑子一热就钻进了死胡同,白白浪费了最美好的年华。

“嗯,我不会钻牛角尖的,只是想尝试一下。另外,常规育种工作我也不会停下来,人都要吃饭的嘛。”

方唯笑了笑,果然“听劝”。

唐泽也露出了笑容,对方有这个觉悟就好,自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小方,我刚到县里,各种事情缠身,也没空去二队看看。你先好好的干你的队长,等下半年吧,到时候我会找你,咱们再好好聊一聊。”

吃过饭,唐泽就起身离去。

他这个副职就像一台工作机器,基本上一刻都不得闲。

方唯从县城回来,就把奖状挂在了队部。

分流安置人员走了之后,他让人把那些宿舍好好打扫了一遍,但队部没有搬过去,还是在木屋里办公。

如今是农闲时节,他见队里没什么事,就回了家。

队上不讲究坐班,留个队干部值班,其他的人都可以自由活动。

在院子里逗了一下小狗,这两条小猎狗长得很快,已经可以满地跑了,不再是当初那种乳臭未干的模样。

估计到开春,这两条狗的体型就能直追成年的老狗。

过了几天,公社又送来了专区的奖励。

方唯被评为了专区的“先进生产个人”,只不过领奖没喊他去,县里派人统一领了回来。

全县就只有三个社员获得了此项荣誉,除了奖状和证书,获奖者还有50斤粮票、12尺布票,一把工兵铲以及一个军用水壶。

奖励的物品送到了他的手上,倒是让他有了些惊喜。

他最中意的还是工兵铲和军用水壶。

“方队长,这还有县里的一份通知,你回头看看。”

公社来人放下了东西,然后递给了方唯的一份通知,便起身离去。

他拿起通知看了看,是关于在春播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修整疏通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个生产队都必须重视水利设施的维护,有条件的生产队应该新建一批农田水利设施。

当然,新建项目需要上报才可以开工。

方唯觉得县里的这份通知很及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经过了大灾之后,的确应该尽快补上短板,不能让之前的局面重现。

他手里有规划,队上需要再修建一条水渠,同时再打两口井。

就是不知道大队、公社和县里有哪些计划项目,毕竟水利设施都是有关联的,各自为政肯定搞不出什么名堂,需要公社和县里牵头才行。

目前县里刚刚投产了一座小水泥厂,在城关镇的西南面。

方唯巡寻思,眼下先把既有的水利设施修整、疏通好,等秋收过后再组织修建新的水渠。

“虎子,方文书,你们来看看这份通知。”

随后,方唯将通知递给几位队干部传阅,结果几人看完后全都盯着他。

这几人的思想上已经有点懒惰了,以前凡事都靠郑先发拿主意,现在又靠方唯拿主意。

“你们看着我干嘛?说说你们的个人想法呀。”

方唯很无语,但还不能发脾气,只能引导。

“我们能有啥想法,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我们听你的。”

郑虎也不争气,压根就懒得动脑子。

其他几人也流露出赞同的神色,看样子他们的想法和郑虎差不多。

“开春前组织社员疏通水渠,有部分损坏的地方抓紧时间修补。但我们的灌溉水渠明显不够,到了秋收之后,最好再多修建一条水渠。”

方唯翻了个白眼,便说了自己的打算。

打井的事情他没说,他需要抽空在村子周围看看,看有没有合适打井的地方,然后才能决定是否请打井队的同志前来。

“明白了,我就去通知大家。”

郑虎听完,马上就站了起来,挨家挨户通知修整、疏通水渠的事情。

作为一个执行者,他还是很合格的。

第二天。

一大早社员们就集中在了晒谷场,按照要求,只要能动的社员,都必须参加这项劳动。

这项工作会一直持续到春节前,春节期间放假。等过完春节再继续进行,务必在春播前完成这个任务。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