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巨无霸,抽水机(1 / 1)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巨无霸,抽水机

“我同意。”

郑虎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方唯。

“我也同意。”

郑豹第二个站出来,其他人也没别的想法,方唯的提议得到了所有队干部的支持。

于是方唯带着郑虎赶紧去了公社,和粮食收购部门的同志联系,说要卖出议价粮,只不过数额太大,希望对方能上门收购。

“么子?你说要卖出60万斤稻谷?”

“方队长,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我说的是真的,要是不信,你们可以派人跟我回去看看。”

“信,当然信。小吴,你去饮食店提前点一些菜,等会我要请二队的同志吃饭。”

收购点的负责人态度大变,之前也算热情,现在直接把方唯和郑虎拉去吃饭。

吃完饭,对方就派人去看了看,负责人这边同时联系好了运输车辆。

第二天。

卡车车队早早来到了二队的谷仓,收购点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办公,一边检验一边称重装车,效率非常高。

60万斤稻谷拉走,队里进账了6万元现金。

谷仓里还剩下250833斤稻谷,方唯需要利用这些存粮搞一些煤炭和水泥回来,要是能搞到插秧机和收割机就更好了。

两年前,水稻收割机就开始在鲁省推广,插秧机的问世时间还要更早一些。

本地引进农业机械的热情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当地是贫困县,买不起这些机械设备。

另一方面,当地多山多丘陵,也不适合机械化作业。

二队的水田还算平整,都无需大型机械,小型的收割机和插秧机就够用。

不过,方唯暂时还没有路子,等回头他打算去县里的农机公司问问。

稻种没了队里自留的不算,稻谷绝大部分也卖了议价粮,二队也就安静了下来。

试验田那边还得再等小半个月才能收割,方唯终于迎来了一段清闲的日子。

他把队里的日常事务交给了郑虎,每天几乎都泡在了育林区】。

板栗树苗早已进行了移栽,后山上一大片被过度砍柴之后留下的杂草地,如今整整齐齐的种上了板栗树。

油茶树的移栽就要慢很多,队里的油茶林开始退化,一些失去价值的油茶树需要砍伐,然后再补种油茶树苗。

队里的劳动力有限,这项工作的推进还需要较长时间。

“整个育林区的面积还是有点小了,趁着手里的点数富裕,先升级吧。”

育林区其实需要的面积更大,因为其重要性排在后面,方唯就一直没管,到现在育林区】还是7级。

于是他直接消耗了6万点点数,将育林区】的等级提升到了9级。

临时土地】→林地】→育林区】

区域面积:50万平方米】

区域等级:9级,0\100000】

区域属性:速生、抗病、高成材率、高结果率、高成活率、树种品质优化】

在此区域内育苗、移栽、扦插、嫁接,全属性额外增加45%】

总点数:40765点。】

育林区直接扩大到了50万平米,也就是750亩大小的样子。

这样一来完全可以涵盖油茶林、育苗区以及板栗树林,再过两年就能见到成效。

“汪汪汪”

两条猎狗跑过来想和他玩耍,方唯抬头看看时间,此时已临近中午,该回去吃午饭了。

于是他就晃晃悠悠先回到了住处,洗了把脸,然后才去了大哥那边。

“涛涛这个鬼崽崽不学好,学校要请家长。”

他刚进屋,方平就和他抱怨,说涛涛在学校调皮和人打架,老师让家长去一趟。

方唯觉得有点纳闷,涛涛这孩子很懂事,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从不惹事,怎么学会打架了呢?

“大哥,你先莫急,去学校问问情况再说。”

他赶紧劝了一句,大哥可不是他,脾气上来绝对会用竹条抽涛涛。

见三弟这么讲,方平的火气才消了一些。

下午。

方平去了学校,一问老师才知道,原来班上有两个男孩子欺负涛涛的同桌,涛涛才和他们打了起来。

另外,涛涛的同桌是一个女孩子。

方唯见到方涛的第一句话就问:“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满满,我赢了,我一个打他们两个,把他俩打哭了呢。”

方平在一旁听到叔侄两人的对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打赢打输是关键吗?关键是在学校不能打架。

想着想着就来气,方平抬起脚照着方涛的屁股就踹了过去。

方唯的反应很快,眼角光看到了大哥的动作,伸手就把涛涛提了起来,避开了这一脚。

“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啊,大哥。”

方平没踢到,也就懒得再来第二下。

随后把方涛拉进屋教育了一顿,让孩子在学校老实点,不要动不动就和人打架。

反而是方唯给小侄子点了个赞,小小年纪就乐于助人,以后不怕没有妹子喜欢。

“老三,今年的稻种紧张,明年开春很多公社都只能种植次一代、甚至是次二代稻种。一队的魏驼子还是有眼光,他手里10万斤次一代稻种都被抢光了。”

吃饭的时候,哥俩喝了一点红薯酒。

今年只在自留地里种了一些红薯,大概能收获四五百斤。

酿酒供自家喝没问题,但肯定没有去年多。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话题转到了魏光华的身上。

“魏队长可不简单,瑶寨的阿公也不简单。但他们手里的次一代种子还是不够,好在还有一些生产队春播的时候种了南光一号】三代稻种,能缓解一下吧。

至于次二代种子是不用发愁的,各家公社或多或少都有留存,仅仅是产量会低一些。等到明年夏收之后,这个局面就会彻底改观。”

方唯以后不会给瑶岭公社之外的其他公社,供应三代稻种,下塘大队13个生产队就能生产超过80万斤的次一级稻种。

瑶岭公社的其他大队也会分润一些三代稻种,这样一来,稻种的问题就解决了。

即便是次一级稻种,比如像农垦58】,亩产也能达到500来斤。

“你可得当心点,出了咱们公社,你走到哪儿肯定都不受待见。”方平的嘴角的抽动了一下,他觉得三弟得罪的人太多了。

“无所谓啊,反正无论我怎么做,还是会受人嫉妒的。所以,咱们就不要直接和其他公社的生产队打交道了,中间隔了一层,会好很多。”

方唯首先扶持了本大队的其他生产队,等以后有余力,还会扶持公社的其他大队。

有好处不能一个人装兜里,得适当的给大家分润一些出去。

这样既可以得到本公社大多数人的支持,也可以让他们替自己分担一些火力。

方平若有所思,哥俩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匆匆数日。

试验田的稻子成熟了。

收割的时候,很多社员都跑过来看稀奇。当地从来都是种两季稻,而育种小组居然搞出了三季稻,都想看看能不能推广。

“支书,这个真推广不了,试验田可以不追求产量,大田行吗?”

郑先发事先得到了消息,今儿就没去大队,直接在这里等着。

方平带人开始收割,郑虎也组织了一批壮劳力帮忙,只用了一天的功夫,就把100亩地收割完毕。

但接下来的事情更麻烦,方唯需要分别把不育系、优红三】和杂交水稻分开保存,晾晒、脱粒等也必须分开进行。

他一边忙活,一边和郑先发聊着。

“那真是可惜了!不过也没关系,现如今的两季稻产量大幅提升,不搞这些头也对。”

郑先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就没了兴趣再留下来,便转身去了大队部。

方唯指挥育种小组将三系稻子分开,然后看了一下“贡米”。

他觉得贡米的产量似乎还行,并未受到种植三季稻的影响。

忙忙活活了一些日子,各项数据汇总到了方唯的手上。

别的都在其次,他首先看了看杂交水稻的亩产情况。

29亩杂交水稻的产量为23408斤,平均亩产达到了836斤。

他尝试煮了一锅米饭,那味道简直一言难尽。有较明显的粗粝口感、米香味少,是真的不好吃。

“真可惜!这么高的产量,居然会败在口感上。”

方平也品尝了几口,不由得感到惋惜。

这种稻子评级的话,评级肯定不低,毕竟卖相不错。但要是让大家选择,估计多数人吃的话都不会选择买这种大米,真不好吃。

当然,现在粮供应还是以粗粮为主,说这些没有意义。

一亩的“贡米”产量为255斤,和上一季没啥区别,或者说区别不大。

“这玩意的产量倒是很稳定,就是产量低了点。”

接下来,他又尝了尝贡米,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吃。

他决定了,等来年开春之后会把“贡米”纳入父本的范围进行杂交实验。

采收农作物,点数+79799,总点数:120564点。】

育种副业组那边采收了烤烟,40亩坡地在种植完黄豆之后,就全部种了这玩意。

这玩意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但经济效益还不错。

收获烤烟一共是2万斤,平均亩产500斤,产量较以往提高了不少。

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边角地,队里种了一点生,一共是4500斤。

方唯自己的一亩坡地这一季种的是黄豆,亩产达到了507斤。

采收农作物,点数+20000,总点数:140564点。】

采收农作物,点数+4500,总点数:145064点。】

采收农作物,点数+507,总点数:145571点。】

忙完了这些事情,就真正到了农闲时节。

郑虎搞回来了一批煤炭和一批水泥,一方面需要打蜂窝煤,另一方面需要新建一条水渠。

没有挖掘机就只能靠人力,这个时候谷仓里的库存就派上了用场,可以请其他生产队的社员帮忙。

这是集体和集体之间的事情,这么做没毛病。

新修的水渠将会把队里打的第二口井,和整个灌溉系统连城一片。另外还考虑到雨季排水的情况,也会增加一段泄洪渠。

这就基本上解决了灌溉和排涝的问题。

社员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压根不用动员,队里派工的时候都抢着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整个工程由郑豹负责,民兵几乎成了主力。

方文书给郑豹打下手,两个人要负责施工和后勤等工作,也是忙的团团转。

其他的队干部就比较清闲了,这种工程算不上大工程,没必要一起上阵,以后碰到事情再轮换就是了。

方唯和方平都没有管工程的事情,两人一起把坡地里的黄豆收了,方平去盯着蜂窝煤的制作,方唯去县城学习了几天。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传达上面的文件精神,县里顺便召开了农业工作总结大会。

按照文件要求,全国各地都将开展兴修水利的行动。

前几年的自然灾害带来了重大损失,而各地农田水利设施不足的问题也暴露的很明显。

方唯觉得自己先走一步是走对了,等到了明年,全县都要兴修水利,他到哪里去搞这么多的水泥?

会议结束之后,他去了一趟农机公司。

“插秧机?收割机?方队长的想法还真是超前啊。这两种机械县里没有,回头我问一下专区那边,如果有的话我和你说一声。”

农机公司的门市部负责人姓刘,是一位30来岁的大姐,倒是挺热情的。

听说方唯是一家生产队的队长,她还主动提出来帮忙联系一下。

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了一句:“我们刚好到了一批抽水机,你需不需要?”

“那我可得好好看看。”

方唯顿时来了兴趣,可等他见到实物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大吃一惊。

这玩意和他印象中的抽水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首先是体积大,放在那里跟一台拖拉机似的。其次,这种燃油抽水机靠皮带传动,发动的时候需要几个壮汉猛摇摇把子。

有点像老式卡车打不着火,在车头前摇摇把子的感觉。

这玩意烧柴油,二队倒是负担得起,就是油票不好搞。

“方队长,别看这种抽水机个头大,运行起来之后还是蛮省油的。这一台机器,无论是灌溉还是排涝,覆盖几百亩农田那都是小意思。”

刘文秀很能说,最终还是打动了方唯。

这个铁疙瘩可真不便宜,一台要800多元,有几个生产队舍得买?

快过年了,大家都很忙吧?

感谢各位大佬的投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