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融合(1 / 1)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8章 融合

“三哥,原三队的240亩水田,晚稻种植的是农垦58】三代稻种,旱田种了40亩烤烟、30亩油菜。他们没有油茶林,但有一片柑子树。”

郑虎拿着统计报表来向方唯汇报,说完,他自己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以前大家都是关着门过日子,知道三队的日子不大好过,却没想到会这么艰难。

总之一句话,对方的底子太差了,大家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方唯点点头,然后拉着郑虎、又让人把赵金生喊来,一起去了三队那边。

“这个谷仓以后拆了,粮食、种子和其他作物统一存放。牛棚重新修建一座,以后所有的耕牛都放在这边饲养.”

方唯一边转悠,一边提出了计划安排。

二队这两年新修了谷仓,足够大,所以原三队就没有必要再保留了谷仓了,回头直接拆了。

另外像生产队队部、牛棚、磨坊、碾米坊等设施,全都在三队这边重建,两队原先的设施一律拆除。

方唯等人如今依然在木屋办公,三队的队部就别提了,基本上可以划入“危房”的行列。

所以,接下来会选择在两队的中间区域新建队部,以后管理上也方便一些。

养猪场】、堆肥场】、2号禽舍】还是在二队这边,如果需要扩建等明年再说。

“方队长、郑队长、老赵”

一路走来,不停的有三队的社员和方唯、郑虎打招呼,看得出来,大家对新的队长都很热情。

大家都希望跟着新队长能过上好日子,这种期盼也是无形中的强大压力。

方唯和郑虎笑着一一回应,有时还会停下来和社员们聊一会。两个生产队的合并比预想中要顺利得多,这是一个好现象,为下一步的真正融合奠定了基础。

中午。

方唯回到家吃饭,发现盘莲有些不开心。

“妹子,怎么了?遇到啥事情了吗?”

“没啥事,你别问了。”

盘莲不肯说,低头吃饭。

最近村里有一些闲言碎语传到了她的耳朵里,总之就是她方唯结婚一年了,可肚子还没有动静,有些人就怀疑她是不是不能生养。

这把她气的,可又不好去找些人理论。

“有什么不开心的不要放在心里,来,和我说说。”

盘莲是外向的性格,喜怒哀乐都在脸上,方唯一眼就能看透。

在他的追问下,盘莲才说了村里的一些闲言碎语。

“嗯,这事先不急,要是到了年底还没有动静,咱们俩就一起县医院看看。来,别生气了,好好吃饭。”

方唯对于这件事不是很在意,他和莲妹子的身体都很好,想要孩子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一些闲言碎语他让对方不要管,就当没听见。农村的婆娘在一起能聊啥?还不是东家长西家短,总不能把她们的嘴给缝上吧?

“三哥,你这样讲我就不气了呢,别人说啥我管不着,就是害怕你怪我。”

“我怪你做么子?你一个人也生不出孩子,咱俩一起努力吧。”

“噗嗤!三哥,你哪来的这么多歪理,吃饭!”

盘莲就这点好,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不是那种心思重的人。

吃完饭收拾好,她就拉着男人去努力了一回,搞得方唯下午去公社都有点晚了。

“方队长,县里答应给你的拖拉机到了公社,我这边人手不够,所以才喊你自己开回去。合并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有什么困难吗?”

徐广生喊方唯来公社,就是让他把这台拖拉机开回去。

唐泽答应给二队两台拖拉机,之前到了一台,这是第二台。

“没事,我带驾驶员一起来的。徐书记,合并的事千头万绪,很繁琐。困难当然有,但我们有信心能克服。”

“那就好!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大队、公社汇报,我们会和你一起想办法的。你带着拖拉机回去吧,路上要当心。”

徐广生最近也很忙,和方唯聊了几句之后,就把对方打发走了。

方唯和邓元恩开着这台大型拖拉机,突突突的返回了村上。

队里现在有两台手扶拖拉机、两台东方红45大型拖拉机,比一般的生产队可富裕多了。

晚上。

方唯点灯继续书写“有关杂交水稻育种的经验总结”,盘莲坐在一旁,认真的翻阅男人以前的手稿。

她跟着方唯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对育种这方面比较感兴趣。

“要不你去育种小组吧,我看你的理论知识还要强过大哥,干脆和我一起搞杂交水稻。”

方唯写完了一段,然后抬起来冲着盘莲说道。

盘莲得意地一笑,她其实很聪明,文化程度也比方平高,对于杂技水稻育种技术的理解也更深刻一些。

不过,她显然不愿意整天搞实验、泡在水田里。

“去育种小组倒是可以,不过我想去育林区】,把咱们的经济林搞起来。”

盘莲对山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如果可以选择,她更愿意去做育林工作。

方唯不禁笑了,答应了对方的这个要求。

“行!回头你就去那边吧,那边的时间自由一些。时间不早了,睡吧。”

翌日。

方唯就和郑虎等人说了让盘莲去育林区】的事儿。

郑虎等人自然没意见,育林区】那边本来就缺人手,多一个人是好事。

“虎子,接下来咱们该采摘油茶籽了,今年你打算怎么安排?”

山上的油茶籽已经成熟,一年一度的采摘季到了。

方唯和郑虎等人商量这事儿,主要牵扯到原三队的社员利益,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山上的油茶树应该归入生产资料当中,和库存的粮食不同,应该算作新二队的收益,还是统一分配吧。”

有点出乎方唯的意料,郑虎居然支持全员分配,也就是把原三队的人都纳入分配范围。

赵金生和刘会计也支持郑虎的想法,她们的理由也很充分,三队那边的油菜回头也可以照此原则进行分配。

其他的队干部没吱声,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那就这么定了,食用油从现在起都统一进行分配。”

方唯做了决定,二队的社员知道以后,有部分人嘀咕了几句,事情也就过了。

三天后。

郑虎集中了二队的绝大部分劳动力,男女老少齐上阵,去队里的油茶林采摘油茶籽,又采摘了油茶籽11283斤。等这边的油茶籽全部采摘完毕,队里组织青壮劳力,在方唯的带领下走进了大山深处。

现在队里的劳动力增加了至少一倍,方唯也不客气,将野生枇杷林、野生板栗树林、野生油茶树林全部清理了一遍。

一共采摘了野生枇杷12056斤、野生板栗11735斤、野生油茶籽9166斤。

采摘油茶籽,点数+11283】

采摘野生枇杷,点数+12056】

采摘野生板栗,点数11735】

采摘野生油茶籽,点数+9166】

总点数:207785点。】

这一次采摘的东西全部归入集体收益当中,采摘数量比方唯估计的要多。

看来将育林区】和采摘区】合并之后,属性的加成效果很不错,野生林不仅增强了抗病虫害、抗旱等能力,还提升了树木的品质以及增加了果实的产量。

这还是没有进行人工干预的情况,如果以后采取一些人工干预的措施,产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下面我说一下分配的事情,枇杷和板栗每人分10斤,剩下的全部拿到圩上去卖掉。这件事由方文书和刘会计负责。

两部分油茶籽加一起有20449斤,全部用来榨油,估计可以榨出来6000多斤茶油。

每人分20斤茶油,剩下几百斤茶油算作库存留着,以后做大锅饭能用上。”

方唯做了安排,所有的队员都行动了起来。

方文书和刘会计带人去卖枇杷果和野生板栗,郑虎带领大家处理油茶籽,然后榨油。

忙忙碌碌小半个月,这些事情才处理完毕,队里又有了6500元收入。

这笔钱算是新二队的第一笔收入,全体社员都可以享受分红。

“三哥,今年分的茶油可不多哦,咱们加一起也就分了不到60斤。”

盘莲看着家里的茶油,稍微有点发愁。

家里之前做菜舍得放油,因为前几年家里不缺食用油,炒菜的时候就不会太节省。

现在两个生产队合并,人口几乎增加了一倍,分到手的食用油可就少多了。

“哈哈,咱们按照一年算,平均一个人一个月2斤半油还少啊?城里一个人的定量,每个月也才半斤油。”

方唯不是很在意这事儿,他有办法搞到食用油,而且家里的油只能说是不富裕,但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知足者常乐,关键还是他的办法多。

“也是哦,是我不了解情况。三哥,寨子里不用交生猪任务,家里的猪油总会有一些。而且寨里也有油茶林,我对这个没多少概念。”

盘莲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寨子里的生活水平并不差,她这话到外面说是会挨打的。

方唯摆了摆手,然后去找方平去了。

“大哥,你和杨连长他们说了吗?”

“我见了杨连长,说我们自家想买一点生油,他答应了,说回头给咱们送过来。”

既然全员分配食用油,方唯自然早就预料到家里的食用油会大幅度减少。

这次他没有让大哥提前去山里采摘油茶籽,两个队刚刚合并,这种事还是要注意影响的。

于是,他就让大哥去联系后勤基地的杨连长等人,想从对方那边购买一些生油。

家里的钱还够用,买点油回来也不了太多。

方平抽空去找了杨连长,杨连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同时还表示会亲自送到家。

过了两天。

杨连长带来了200斤生油,按照每斤0.8元的价格收的钱,这个价钱和平价供应的价钱一样。

“方队长,我们明年还需要一些黄豆和生种子,你可得帮我这个忙啊。”

黄豆和生种子同样存在种子退化的问题,为了追求产量,杨连长他们种植了三季之后,就需要更换种子了。

高产种子目前只能通过方唯才能搞到。

“现在县里卡的比较紧,等秋收后我帮你想想办法。”

如果是稻种,方唯肯定就一口回绝了。

现在的二队被各方盯着,优良的稻种他哪敢在私下交易?估计今天交易完明天就有人找他的麻烦。

但黄豆和生的种子,关注度不高,队里经常都是卖给收购站。

想办法给杨连长等人匀出来一部分,还是可以做到的。好在对方是部队单位,即便是后面查出来也问题不大。

杨连长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告辞离去。

时间匆匆。

队里去修水库的人又换了一拨,这次是由原三队的民兵队长江海波带队,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去了。

工地之前发生的事故,终究还是还是对县里产生了一些影响。

薛宇民突然被调到了专区,而之前有望接班的戴成刚,也被调往了另外一个县。

唐泽接替了薛宇民成为了大管家。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要求各单位在姚家岭举行攻坚大会战,务必要在年底之后完工。

各个生产队又开始抽调人手,二队补充了20人,先后派了60人参加水库工程大会战。

几万人汇聚在姚家岭水库施工现场,不出意外的话,年底之前还真能把水库修好。

早上。

方唯去边边角角的地方,看了一下之前种的南光二号】次二级稻种。

这些零散的稻子可以收割了,但没有任何的价值。

经过他的检查,次二级杂交水稻稻种在生长过程种,会产生很严重的性状分离现象。

即便是有种植区】的属性加成,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方唯判断,这和杂交水稻的特殊性有关,严格说起来杂交水稻并非是一个自然品种,而是人为捏合的品种。

有了这个试验数据,他很轻易就得出了结论:南光二号】稻种只能种植两代,次一级稻种完全能用,而次二级稻种就完全不能用。

“好了,慢慢等待吧。秋收之后的这批南光二号】三代稻种,就是最后的定型产品。”

方唯有些期待,等他培育的南光二号】三代稻种彻底定型之后,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也就真正成功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