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1章 打了个时间差,阵痛期(1 / 1)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瑶寨这一季也实现了大丰收,农优58】稻种的总产量达到了67.15万斤,亩产同样达到了极限。

采收农作物,点数+484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3621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671500】

总点数:14739320点。】

瑶寨的换购工作由王松林负责,寨里换回来了161.16万斤稻谷,并收入了68.76万元现金。

下塘大队这边的换购工作由郑虎负责,一共换回来了965.8万斤稻谷,收入了416.48万元。队里原先还有将近200万斤稻谷,全部加一起是1162万斤稻谷。

“各位,这一次我们打了一个时间差,抢先换回了大量的稻谷。但到了明年就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了。因此,我决定这次按照平均一个人1000斤稻谷发放口粮。”

随后,方唯召开了大队会议,宣布了口粮发放标准。

以后的粮食不会有这么宽裕,所以这一次会多分一些,也算安抚一下人心。

大队干部都没有意见,各队队长更没意见。

于是,下塘大队开始分口粮,一共分出去了200万斤稻谷,库存还剩962万斤。

接下来,郑虎又去联系了收购站,给收购站卖了662万斤稻谷稻谷,收入了67.5万元现金。这批稻谷不得不卖,一个是大队的储存条件有限,另一个可以抵扣好几年的征购粮任务。

谷仓里只留下了300万斤稻谷给来应急。

忙完了这些事,方唯才赶往了瑶寨。

“三哥,寨里的换购工作已经结束,我们留了80万斤稻谷,其他的稻谷都分了。”

瑶寨这边的速度也很快吗,谁知道文件什么时候下发?没有文件想干什么都好说,有了文件在这么干就会挨收拾了。

这一次大家打了个时间差,但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好事了。

“粮食放好,到了明年不允许换购了,我们只能自己种粮食。到时候不仅口粮不会像现在这么富裕,收入也会有一些下降。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这番话方唯给下塘大队的社员们说过,这会儿当着王松林等人的面i,再说了一次。

王松林等人都能理解,这属于意外,大家只能接受。

瑶寨这边一切正常,方唯也就没有多呆,李娜也返回了大队。

翌日。

地区和县里的下发到了各公社以及各大队。

文件上明令禁止换购稻种的行为,要求各单位生产的稻种必如上交收购部门,不允私下交易。

另外,水稻育种单位必须由县一级认定,认定之后的单位有稻种培育面积、产量等要求,符合要求的单位可以享受定量粮食供应。

“先人哦,真的好悬。”

郑虎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要是当时的速度不够快,等文件发下来可就不能对着干了。

现在尘埃落定,大家不得不佩服方唯的眼光。

“这事儿得感谢县里,武主任亲自跑到地区去据理力争,虽然没有达成目的,但却在客观上迟滞了文件的下发。

还有咱们还得感谢地区领导,是他们为咱们争取了时间。大家心里有数就行了,这事今后不要再提,多说无益。”

方唯已经知道了唐泽调到地区任副主任的事情,还有曾庆,他从内心里很感谢他们。

过了几天,他准备了一些土特产,去湘陵市拜访了曾庆和唐泽。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他这么跑一趟,人家就知道他是个聪明人,已经领了人情。

最后,他还单独和唐泽吃了顿饭。

“唐主任,你现在的身体已经彻底恢复了吧?”

“嗯,基本上无碍了。说起这事我还得感谢孙老,多亏他当时帮我调理了身体,后续才能恢复的那么好。”

“我会把你的话带给孙老的。”

两人谈了一些琐事,都没有谈起工作上的事情。

这顿饭吃完,第二天方唯就返回了队里。

郑虎带人已经翻好了地,正准备种植油菜。这是今年最后一项农活了,油菜是跨年生长的作物,到了来年才会采收。

方唯没管这事儿,他天天都在想来年到底种植什么才合适。

其实他很犹豫,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把南光三号】拿出来,毕竟这种稻种的产量更高,在大队种植的话应该能达到亩产1400斤。

可现实显然不允许。

经过前几年相对宽松的环境之后,现在有些东西又开始收紧。要不然也不会因为某人的一句话,就禁止了稻种的换购。

所以,现在把更好的稻种拿出来并不是好时机。

综合考虑,那就只有种植南光二号】和农优58】了。可以像以前那样,早稻种植南光二号】晚稻种植农优58】。

现在大队有水田4270亩,如果分出来2000亩水田种植粮食,南光二号】的产量大概在220万斤左右,而农优58】的产量大概在170万斤左右。

两季加起来的总产量约为400万斤,分口粮交公粮肯定是够了。

剩下的2270亩水田可以用来育种,若是培育南光二号】,大约能产出249.7万斤稻种,价值294.7万元。

如果是培育农优58】,大约能产出192.95万斤稻种,价值246.98万元。

二者的差距还挺大,主要因为收购价不合理,低估了农优58】的价值。

“来年春播先种植一季南光二号】再说,第二季种植什么等春播之后再考虑吧。”

方唯考虑清楚之后就不再纠结,明年惟一的增项就是经济作物。他打算在全队尝试培育高产黄豆、高产生的种子,到时候肯定大有收获。

以黄豆为例,全大队有1800亩旱地和坡地,黄豆种子的产量大约在99万斤左右。其总价值在480万元左右,比高产稻种还值钱。

问题是收购站能不能吃得下这么大的产量。

第二天。

方唯上午骑车来到了公社,去找了收购站的领导。

“高产黄豆和高产生的种子,有多少我们都会收购的。”

对方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这两种高产作物的种子被人们称之为瑶岭黄豆】和瑶岭生】,名气很大,都已经传到了外省了。

但因为这些年的产量一直很小,名声在外,但播种面积并不算大,主要原因就是供不应求。

方唯离开了收购站,心里有了底。

这会儿时间还早,他就去郑先发的办公室坐了一会。

郑先发没等他问,就说了之前各大队的情况。总之,大家都不傻,在文件正式出台之前,都将手里的次一级稻种进行了换购。

所以,这一季大家都没吃亏,但明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要钱还是要粮食?但不管怎么选择生活水平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郑先发也在发愁,但发愁也改变不了眼前的局面。

方唯坐了一会就起身告辞,当他回到队里的时候,肖奇峰已经在大队部等候多时了。

“方支书,不知道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有没有改变主意?我们的大门始终是向你敞开的,随时欢迎你能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

肖奇峰见了方唯,连句客套话都没有,直接旧事重提。

“先不说这个,禁止各单位进行稻种换购,是不是你们推动的?”

方唯喜欢直来直去,他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

“不是!方支书,你也太高看我了,我哪有那个本事?这件事的关键是新来的那位,不喜欢你们大笔分红大笔分物资的做派,所以才会限制你们的发展。”

肖奇峰解释了一句,他想要技术、想要挖人,却从来没想过要毁掉方唯。

而且,他也和那位搭不上话呀,人言轻微,办不了这事儿。

“你这话我信,不过我不打算挪窝,恐怕又要让你失望了。”

肖奇峰说的事情跟方唯获得的信息是相一致的,所以他认为对方没说假话。

但是,他依然拒绝了对方。

“真可惜!我还是那句话,你多考虑考虑我的意见,现在想不通,可以等以后再说。”

肖奇峰并不灰心,但也没有继续劝说。

随后他话锋一转,说了另外一件事。

“我们和外省的一家地市级育种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你有没有兴趣加入?”

“暂时没有,肖局长,我最近真的是焦头烂额,没心情搞别的事情。”

方唯笑了笑,同样拒绝了对方。

肖奇峰有点惊讶,他来之前就想到方唯可能不会答应去陈州工作,但没想到他连正常的合作都不愿意加入。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跟方唯闲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去。

方唯觉得很无奈,他已经在下塘大队打下了稳固的基本盘,跑到外地去自己就会很被动。

至于合作,没那个必要,他走的路和别人都不一样。

“支书,陈州中医院的人到了。”

队里的油菜很快种植完毕,不少社员和知青响应队里的号召,自发的上山采药。

等草药采摘的差不多了,中医院的张采购员便带着拉卡车来到了队里。

这一次采摘的草药数量很大,一共有128400斤。

好在采购科也来了好几个人,光是评定等级就忙活了一整天。

最后,对方拉走了草药,大队收入了75万元现金。

这一次的草药当中有不少珍稀草药,价格昂贵,所以总的卖价也上去了。

采摘草药,点数+128400】

总点数:14867720点。】

趁着现在的空闲时间,同时也是想给大家提提气,队里决定杀猪,同时给每个人分一只鸡一只鸭和10斤鸡蛋。

产出生猪,点数+28000】

产出麻鸭,点数+9000】

产出肉鸡,点数+8000】

产出鸡蛋,点数+20000】

总点数:14932720点。】

养猪场还剩下2831头猪。

上午。

公社派人送来了文件。

方唯寄到京城的材料终于有了回音,文件上说他们已经将方唯寄去的材料转到了相关部门,目前正在研究。

实际上对于下塘大队之前的做法,争论也很激烈。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讨论依然没办法达成一致意见,只好将方唯上报的材料县搁置,等下次会议再讨论。

“做点事真难啊!”

这要是等以后取消了粮食定量供应制度,方唯何必操这么多心,闷着头搞好育种工作就行了,有了钱什么买不到?

但现在不行,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社员们的口粮问题。

他上报的材料等于是石沉大海,所以他将文件收了起来,不打算再继续上报材料。

有些话可以等到下次开会的时候再说,他只想痛痛快快和人辩论一场,结果反而不重要了。

经过他的调整,大队明年可能会有一个阵痛期,但很快就能走上正轨,收入不仅不会减低,还有可能会提高。

帮助育种基地培育育种材料的事情,他也没忘,到时候应该能保证一万亩农田的所需,两万亩大概做不到。

这不是他并非是他变卦,而是属于不可抗力造成的。

晚上。

关崇阳和孙道人到家里来吃饭,盘莲让阿姐多做了几个菜,方唯自斟自饮,喝了几杯米酒。

“老三,你也别想那么多,就算没有换购,大家的粮食够吃就行了,不一定非要那么多的存粮。”

老爷子知道方唯最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便借着这个机会劝慰了对方两句。

实际上这几年社员们的生活稍微有点奢侈,就拿眼前的米酒来说,多浪费粮食啊。

方唯知道对方说得对,他最近就开始有意识的调整心态。

到目前为止,他的心态已经恢复了正常。

“老爷子,我晓得的,你放心,我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

“老三,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了吧?别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你不过是大队的支书的而已,又不是他们的父母。”

关崇阳一把年纪,活的很洒脱。

话说到这儿他便转移了话题,聊起了一些陈年旧事。

别看他年纪这么大了,记性却很好,连年轻时候的一些琐事都能记得。

“等明年天热了,我带你们去京城逛逛。孙老到时候也一起去,阿公、阿姐也去,咱们到时候在那边多玩几天。”

要不是两个老人家的年纪大了,他都想现在就去。

孙道人含笑不语,能出去见见世面当然很好,但他更关心的是道观。

“老三,我徒弟传来了口信,他俩获准照看三清观】,日子过的很清苦。

我暂时还回不去,人家不让啊。我这几年陆陆续续存了不少粮食,你能不能想办法帮我送上山去?”

孙道人的气色看起来还不错,但毕竟上了岁数,这么多粮食他是无能力了,只能气求助方唯帮忙。

现在道观没有任何收入,他两个徒弟靠着耕种,连饭都吃不饱。

“可以呀,那我最近就去一趟。孙老,你有多少粮食要送过去?”

方唯点了点头,很痛快就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不多,也就是一千来斤吧。”

孙道人积攒下来的稻谷,有1300多斤。

方唯也不在意,根本不发愁。

过了两天。

他从队里挑了几个关系不错的壮劳力,挑着担子直奔三清观】。

等他到了地方,就看到两穿着破破烂烂的男人,正坐在道观的大门外晒太阳。

这两人不修边幅,骨瘦如柴,看起来和要饭的差不多。

“两位师兄,还记得我吗?”

方唯放下身上的担子,走上前大声的问道。

那两人目光呆滞的抬起头,直到看清楚了对方的长相,眼睛里才有了一些光彩。

“是方队长啊,刚才没认出来,勿怪勿怪。请里面坐吧,喝杯茶歇一会。”

两人赶紧站起来,冲着方唯行了个礼。

让后把客人请进了道观,一个人陪着方唯等人,另一个人去烧茶。

方唯走进道观,四下打量了一番。

几座大殿保存的还算完整,但由于这些年都没有修缮,窗户和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走进大殿,里面的神像还在,只是有部分已经损坏,表面看起来斑驳不堪。

“方队长,几位,不好意思啊,茶叶是山里的夜茶,苦涩味道较重,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喝的习惯。

师傅在那边承蒙大家的照顾,万分感谢!”

两人有冲着方唯等人行了一礼,搞得大家怪不好意思的。

“道长在我们那边一切都好,等时机成熟了他会回来的。另外,他还拖我们带了这些稻谷给你们,有地方放置吗?”

“有的,有的!”

听说是自己师傅托人送来的稻谷,两个大男人都忍不住落了泪。

他们现在的生活很不好,道观没有任何的香火,就靠在后山耕种那一点田地过活。

方唯之前不知道他们又回到了道观,现在见到了他们的情况也是感慨不已。

“除了这些稻谷,我还给你们带了一些高产稻种,以及一些高产作物的种子,以后有什么事带个口信给我,我会尽力帮忙的。”

方唯爱屋及乌,对孙道人的两个徒弟也很照顾。

放置好稻谷之后,他还给了对方一些种子,让他们来年用于耕种。不管怎么说,产量高一些肯定是好事。

他以前也给过道观高产种子,只不过道观荒废了这么多年,早就没了。

晚上。

两个道人做了一锅米饭,然后去菜地摘了蔬菜,大家吃过饭就早早休息。(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