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杜淹大义灭亲(1 / 1)木子蓝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8章 杜淹大义灭亲

洛阳。

已经官升吏部尚书的杜淹一身疲惫的回到家中,妻子郭氏迎上来。

“杜曲母亲来信了。”

杜淹嗯了一声回应,满脑子还是如今中原复杂的形势。李密大败宇文化及后,不仅大量江淮将士投李密,还有许多禁军骁果也降李密,

甚至连王世充的兄长、子侄们也都落到了李密之手。

当初王世充从江都奉旨出兵讨伐流贼,身边也就带了两个儿子和一些侄子后辈,其余家眷都留在江都,宇文化及弑君后北上,也带着王世充的家眷,此前童山大战,被留在滑州。

及士及败,滑州落入李密手中,王世充的一家子也落到李密手中。现在王世充虽兵变夺了洛阳大权,可面对李密也是有心无力。

本就数次败于李密之手,现在王世充的兄弟子侄也落入他手,

杜淹头痛,这洛阳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阿郎,今日大房那边过来借粮了。”

京兆杜氏不少族人在洛阳,当年杨广迁都洛阳,杜氏不少人在洛阳为官,及天下大乱,杜淹等滞留中原。

郭氏说的大房那边,是杜淹父亲前妻所生长子一房,他同父异母的大哥已故,有三个儿子,长子和三子都在洛阳,只有二子大业末外放地方为县尉,后弃官回杜曲老家。

因为母亲的关系,杜淹跟大哥那房向来也关系不好。虽那两侄子同在洛阳,可平时很少往来。

但如今洛阳饥荒,根本买不到粮,只有少部份粮出售,但每石已贵达八九万钱。

事实上,洛阳现在市面上大多是大业白钱,掺铅锡太多泛白,且重量一千钱只一两斤,甚至有许多是私铸的伪大业钱,千钱仅重一斤的,这越发的让洛阳的粮价混乱。

杜淹是吏部尚书,朝中八座之一,自然会优先保障他。

可他的两个侄子,却仅是小官。

杜淹没有马上回复妻子借粮的事,其实杜淹家粮食也不多,整个洛阳城现在都饥荒,

特别是在李密击败宇文化及,而王世充又兵变内讧后,人心惶惶,手里有粮的都四处埋藏,哪里还会拿出来卖,都知道洛阳接下来可能又有大战,

粮价再贵,可这种时候钱又哪有命贵。

现在洛阳黑市上的一些粮食,其实都是守军跟李密的手下偷偷交易来的。

杜淹打开母亲寄来的书信,

如今中原战事频繁,书信往来也十分不便,

这封家书也是很艰难送到。

看完家书,杜淹面色阴郁。

“阿郎,发生何事?可是母亲身体不适?”郭氏担忧的问,郭氏既是她婆婆,也是她的亲姑姑,两人关系向来是很好的。

杜淹胸膛起伏不定,满腔怒火。

“十娘爱上了一个田舍儿,还是个刚还俗的小道,”杜淹一巴掌拍在桌案上。

“这怎么可能,阿娘难道不管?”郭氏急问,“阿郎之前不是去信阿娘,说要跟韦氏舒懿公府上二公子联姻吗?”

杜淹很疼爱这个嫡次女,但知道老母亲也疼爱孙女,就特意留她在家中陪母亲。

可谁想,现在却出了这种事情。

更气人的是,大房那边的二郎,却也横插一脚,居然忤逆祖母,还把被禁足的十娘带去长安。

“他杜如晦真是好大威风,趁我和六郎不在家,居然敢当家做主了,丰乡侯府,什么时候轮的到他当家。老夫人还在呢,就算老夫人不在了,那也轮不到他个晚辈!”

“十娘的婚事,自有我这个做父亲的安排,哪轮的到他插手。”

杜淹很生气,尤其是在郭氏跟儿子告状时还有些添油加醋,说这个孙子是如何的忤逆不孝,是如何的强行把十娘带走。

还有她本来让三郎去解决那个田舍儿,可杜如晦居然也从中阻挠,还搬出秦王,把韦杜两家都弄的灰头土脸。

“可恶!”

杜淹十分孝顺母亲,也疼爱女儿,可此时他七十九岁老母,十五岁女儿,在家里却被杜如晦这个侄子可欺负了。

他不觉得十娘去长安杜如晦宅是自愿的,肯定是被他强行带去的,就是看自己在洛阳回不去,他就敢擅作主张,

母亲说杜如晦跟那个田舍儿李逸关系很好,那他有理由怀疑女儿是被杜如晦设计了,故意用个田舍儿来勾涉世未深的十娘,

目的自然就是打压他这脉,还是要争夺家族继承大权。

他杜淹的女儿,丰乡侯府嫡孙女,结果嫁了个野道士、小村长,这事情传出去,他杜淹哪还有半分脸面?

他杜淹将成为整个关陇贵族世家们眼中的最大笑话。

此时他恨不得飞回长安,可惜走不了。

“孽障,”杜淹狠狠的又锤了一记桌案。

郭氏看完信后,也是愤恨不已,本来两房几十年恩怨纠缠,向来不睦,可现在大房打主意打到女儿头上了,还忤逆姑母,这可就太过份了。

杜淹在家寻思一夜,

次日一早就赶往太尉府面见王世充。

如今的王世充被封为太尉,开太尉府,朝中事务无论大小都决于太尉府,可谓是彻底掌握洛阳大权。

“太尉,下官有要事禀报。”杜淹神色匆匆。

听完杜淹的禀报,王世充也有些惊到了,“你所言当真?”“太尉,杜大郎虽是我亲侄儿,但他暗里跟在长安的弟弟杜如晦勾结,一心想要背叛太尉,出卖朝廷,我虽是他亲叔,知晓了也不能坐视不理,

只能大义灭亲。”

王世充长叹一声,“我对杜大郎也不薄,念他是你侄子,也没追究他以前附从元文都等人,仍还授他工部员外郎之职,想不到他却吃里扒外,执礼啊,你说我该怎么处置他?”

“杀!”

杜淹咬牙切齿,“如今洛阳城中谣言纷纷,许多人首鼠两端,甚至暗里通敌,有人暗通长安,有人暗通李密,

若是不杀一儆百,只怕到时跟李密一开战,就有人在后面开城投降了。”

“他可是你亲侄儿。”

“太尉,就算是我亲儿子,他敢无君无父,我也要大义灭亲。”

王世充认真的看了杜淹一眼,

“好,此事就交由你亲自处理,给他个体面吧,赐白绫三尺。”

“太尉,杜如晦还有个三弟杜楚客也在洛阳,此人也有通敌之嫌,请将其下狱审问。”

王世充认真想了想,“嗯,按你说的办。”

处理完这件事情,王世充问杜淹,“如今李密败宇文士及,声势大壮,而我洛阳刚经历一场内乱,现在人心惶惶,该当如何?”

“太尉,李密虽破宇文化及,但童山大战,其劲卒良马多死,实元气大伤,士卒疲病。且我东都兵曾数败于他,此时的李密必然志骄意满,

下官建议太尉重赏将士,缮治器械,暗中积聚力量。”

“还有呢?”王世充又问。

“如今东都最大问题是缺粮,而李密坐拥几大粮仓,但天气转凉,李密军缺衣,我洛阳城中却储有许多绢布。下官建议,可找李密以布换米。”

“李密不可能换吧?”王世充道。

“其实两军私下一直有人在偷偷交换粮绢,以前打的激烈时交易也没停过,现在李密表面上也仍是受册封的大隋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尚书令、魏国公,

太尉以陛下诏令,派人要求以东都绢布易李密仓中之粮,各取所需。”

“那就试一试。”王世充此时也是没有办法了,缺粮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洛阳,如今所有人都知道李密跟他会有一战,但毕竟现在两人都是共拥皇泰主,都是朝廷太尉。

死马当活马医吧。

“只要换到粮食就跟李密决战,这一次,我要主动出击,趁他童山战后士卒病疲未恢复之时将其击败。”

王世充也是没有退路了,要是等李密军恢复了,那他夹在李密和李渊之间,就只有死路一条,现在拼一把,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杜淹拿到了王世充的太尉手令,

直接就带兵闯到两个侄子家中。

一条白绫扔到杜大郎面前,“特给你求得三尺白绫,保你个全尸,也免你痛苦,上路吧。”

杜大郎大骂杜淹,

杜淹挥手,几名军士上前,用白练将其勒死。

杜三郎杜楚客面对亲叔父杀死亲大哥,懵了。

“把这个逆贼拿下,关押监牢待决!”

两个亲侄儿,杀一个,关一个。

杜淹让杜楚客给长安兄长杜如晦写了封信,说兄长通敌谋逆被诛,他获罪入狱。

信的内容不长,也没提及别人。

但杜淹相信这封信到了杜如晦手中后,他就该明白。

现在杜如晦忤逆了老夫人,带走了他的女儿十娘,他便杀了杜大郎,并囚禁了杜三郎,

杜如晦要想保住这个亲弟弟,那就把杜十娘送来洛阳,或是送回杜曲。

这就是杜淹的狠辣,

一出手就绝不留情,一剑封喉。

“李逸,”

杜淹喃喃念着这个名字,小小田舍儿,痴心妄想攀附京兆杜氏,敢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

那就死吧。

杜如晦一番安排,

当天杜楚客的那封信便送往长安,

还有一行数人也悄然前往关中。

长安,

夜已深,

安民坊内,杜如晦宅西厢客房中,依然亮着灯。

杜十娘侧躺在榻上,目光落在屋中墙壁上挂的一幅副像上,

画上一个年轻英俊男子身骑白马,回首微笑。

她痴痴的看着这副自己费了很多心神绘制的无逸画像,魂都丢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