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杜如晦出手了(1 / 1)木子蓝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 杜如晦出手了

李逸牵着杜十娘往回走,

在桥头准备松开她的手,结果她却紧握着不肯松手。

“你不怕他们笑话了?”

“不怕。”十娘咬着嘴唇眼神坚定的道。

“行。”

李逸便牵着她走过罗家大桥,幸好昨天他没毁了这桥,否则要重修又得费很大劲。

村民们都在收拾着自家的东西,

有人一边收拾一边哭,

对于罗家堡的村民们来说,这已经是短短三个月里,两次劫难了。

上次暴雨垮塬,毁了不少窑洞,绝了七户,还伤了不少人。而这次兵乱,羌贼又抢掠纵火。

好在不少村民都住的破土窑,羌贼夜晚来的,也只是胡乱放了些火,不少人家只是窑洞前的草棚、柴垛被烧了,窑洞没啥事。

损失最大的是李逸、郭二郎这样的大户,李逸的两个大院烧的不成样子,郭二郎的五孔大窑洞前也是有十几间草房被烧。

李逸作坊买的那几万斤柴,也被烧成了灰,

而在大家眼里,李逸二百多亩地新收的粮食大部份都被抢了。

牵着十娘的手来到草堂,

秀芝已经换掉了七树两博鬓、青色翟衣,重新换上了荆钗布衣,带着门栓兄弟俩在帮忙收拾,

姬氏她们也全在帮忙,

李逸看着这院子,暂时住不成了。

“都别收拾了,先都跟我回长安吧,黑子,”

“阿郎,”

李逸拍了拍黑子,“你跟你新妇留下来照看一下,那三孔窑洞里还放了很多粮食,暂时继续封着,这一两天就会有少府监派工匠来重新房子和学校,我带大家先回长安住几日。”

反正地里粮食也收过了。

刘黑子道:“阿郎,这地里粮食收过后,得赶紧犁地翻土,现在天还不冷,还可以再种一茬小麦呢。”

“我的地不种麦子,种芸苔菜,”

“都种寒菜吗?”

“嗯,作坊每年用油多,种芸苔自己榨油。”

芸苔,也称寒菜、胡菜,其种子出油率能高达百分之四十,故也称为油菜。

蔓菁子虽也称油菜,但还是有区别的,蔓菁子每年三四月的时候种植,而芸苔却能在秋收后种植,可以经历霜雪,十分耐寒。

芸苔和现代的油菜很像,但芸苔叶子更小,嫩茎叶也能当蔬菜吃,但口感没油菜那么脆,相对韧一点。

李逸早划算好了,

秋收后种一茬芸苔,夏初收获后用来榨油,接着再种水稻。

“塬上呢?”

“塬上就种麦子,今年墒情好,种小麦。”

聊着天,

罗二罗三,罗十狗等村里保长们都来了,连李存孝这四户新来的,也都过来旁听。

大家一边说起灾后重建,一边说着秋播。

秋收大都完成了,剩下的一点也快,罗家堡的村民们这次没伤到人,损失都不算大,

也有地里还没收完的稻子让点了的,

当李逸告诉大家,皇帝金口玉言,说免除这次受兵灾的村子今明两年的租调,并免征两年役后,

大家都很激动。

虽然今年的役其实基本都服完了,甚至超期服了,比如罗大富,本来二十天免费丁役,他们服了一百多天,不仅今年的租调可用超期三十天抵,还多了五十多天,明年的都能抵了。

“这次大家遭受的损失,大家都自己先清点一下,过两天报上来,乡、里、村也都会核实,最后县里还要来核实,核实后上面应当会有些补偿。”

李逸站在那说,杜十娘就紧握着他手,挨着他站在那,脸通红通红却不肯松开。

大家也是不时的看着这个大胆的姑娘。

学田新招的六户灾民,如今身份都是李逸部曲佃户,每人佃五十亩学田,基本是三十亩塬下稻田,二十亩塬上麦地,塬上的地种桑麻,养蚕织布。

“芸苔种子、麦种,这两天我就会买来,你们所需要的耕具等,我也会安排好的,房子没盖好前,大家就先搭稻草棚住着,很快房子会修好的。”

李逸现在有五匹马四头骡子,一头牛三头驴,

牛还是少了,

要忙碌的事太多,

将军营在十几里外,李逸在那新得了一千亩地,这个不管是租佃还是怎么搞,都得早做打算,毕竟秋播的时间有限,不能错过时节。

还有五百亩地,都已经出了关中,授在商州了。

杜家瓜堡那他还有一百亩地呢。

“阿郎,瓜堡那一百亩地,还有将军营这一千亩地,都可以去灾民中招部曲来种,反正也都离的近。”刘黑子再次建议。

“好,我抓紧安排。”

“作坊就暂时放假吧,”

罗二觉得锅和灶台还在,作坊就是没了屋顶,临时用稻草铺一铺也还能继续临时用着,作坊停了挺可惜的,

罗三娘桥头的一排草棚也被烧了,但她也打算马上重新搭起来,继续营业。

“你们看着办吧,”李逸当起甩手掌柜,他把从长安领回来的十男十女二十个青壮奴隶,一并交给刘黑子、罗二罗三他们帮着管,

自己带着十娘、姬氏、玉漱、红绡,还有阿福阿威阿贵三家十口人,以及秀芝娘三一起回长安。

大家对于秀芝,都是充满着羡慕,

听说要进宫当皇子保傅更是羡慕,

但很快就传的变了样,有人说秀芝是要进宫当妃子去的。

“走吧,”

相比起无极草堂这里的杂乱事,

和十娘的事才是真正的考验。

一行人返回长安,李逸让姬氏带着大家回平康坊宅,他便急急和杜十娘去了安民坊杜如晦宅。

“杜公还在京城吗?”

“叔父这些天病了,人都消瘦很多,一直在家中静养。”杜十娘并不知道他爹杀了杜如晦的大哥,囚禁了杜如晦的弟弟,还要杜如晦拿杜十娘去换杜楚客。

杜如晦不是病了,是气伤了身。

骑马来到杜如晦宅门前,李逸还有点忐忑。

倒是杜家家丁看到杜十娘回来,长松口气,这位千金一早就跑没了影,连贴身婢女疏影都没带,弄的一家四下鸡飞狗跳到处寻找,可算回来了。

两人下马,

杜十娘直接牵起他的手,十指紧扣,往宅中去。

乌头门前,

杜氏家丁目瞪口呆,等两人身影远去,

“我刚才是不是看了眼?”

“我也看到了,十娘挽了李待诏的手,”

“天啊,他们这是?”

杜十娘就这样牵着李逸的手,过乌头门进大门,进中门,一路来到内院的堂舍,

杜如晦正在中堂里看书,

一抬头看到两人这手牵手进来的样子,也是愣住。

“阿兄,我和无逸回来了。”

“杜公,”李逸想松手,可十娘紧握不放,她现在好像要在所有人面前,公布他们的关系。

杜如晦惨白的脸上,突然泛起一股红色,

他哈哈笑着起身,“这不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李郎嘛,怎么几天不见,这手牵手是私定终身了?”

杜十娘对堂兄道:“是的,我们已经私定了终身,今天是来找阿兄帮忙的。”

“真的都想好了?”杜如晦饶有兴趣的问。

李逸点头,“我没法辜负十娘的一片心意,虽知前路坎坷,但已决定携手前进,还请杜公帮帮我们。”

“这事倒也不难。”杜如晦笑道,他心里突然畅快许多,“这事,只需要老夫人点头,便能成。”

“可我阿祖不会同意的。”十娘担忧道。

“这个你放心,我来跟老夫人说,正好我本来也打算要接老夫人来京城住,这刚刚发生的羌骑叛乱劫掠之事,让我很担心老夫人,虽然这次还好没骚扰到樊川,

但四叔六叔他们都不在关中,我这个孙子得尽到这个孝心,”

李逸觉得杜如晦的态度,不太符合世家门阀的观念,隐约觉得这事不太对劲,思来想去,可能还是杜家内斗有关。

或许杜如晦是要借他和十娘的事,来打击郭老夫人和杜淹吧。

次日一早,

杜如晦还真就带着人去了樊川杜曲丰乡侯府。

“孙儿拜见祖母,”

郭氏眼都没抬一下。

“今日孙儿来有两件大事告诉祖母,第一件事,十娘跟御宿川的李逸已私定终身,他们现在出双入对,外人面前公然手牵手,看两人亲密样子,有可能已有夫妻之实,”

“住口,”郭氏勃然大怒,“有你这样污自己妹妹清白的吗,你这是在往京兆杜氏头上泼脏水,你居心何在?”

杜如晦站在那淡定道:“我只是把事实告之祖母而已,”

“第二次大事,你可知杜淹那畜生,在洛阳杀了我阿兄,还囚禁了我三弟?”

郭氏眼中也闪过震惊之色,

“你别血口喷人,杜淹也是你喊的,那是你亲叔叔。”

“虎毒尚不食子,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杜淹是我父亲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可他却杀害亲侄,他还能算是人吗?畜生都不如!”

郭氏道:“我相信四郎不会无缘无故杀害亲侄,定是你阿兄犯了该杀之罪,”

杜如晦气极而笑,

“祖母说的可真好,我今天来呢,除了告诉你这两件事,还要接你去长安,”

“我不去。”

杜如晦上前,居高临下的望着这个老妇人,“不知祖母可有关心如今局势?洛阳危如累卵,杜淹依附于王世充,可现在李密大败宇文化及,手下兵强马壮,而王世充虽兵变夺得洛阳大权,但缺粮少卒,根本撑不过这个冬天,

别看杜淹现在是王世充的心腹,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祖母要是现在随我去长安,并做主答应了十娘和李逸的这门婚事,将来洛阳城破时,或许可以看在十娘的面子上,请秦王帮忙讨一道赦令,

否则,我必请旨杀之。”

“你敢!”郭氏胀红了脸。

“他能杀我阿兄囚我弟,我又有何不敢杀他?”

“我绝不会同意十娘嫁给那个田舍儿的,京兆杜氏千金,岂能如此下嫁,那将成为整个京师的笑话。”

杜如晦冷哼一声,

“我愿出面促成这桩事,也是想保留京兆杜氏丰乡侯府几分颜面,你难道真想过几个月,十娘肚子大起来?那个时候,只怕杜氏更加会成为京师笑话吧?”

“她敢,”郭氏气极。

“十娘现在跟李逸出双入对,走哪都手牵手,你说她有什么不敢的?”

郭氏气的浑身哆嗦,眼一翻,气极晕过去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