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 这个月就把婚礼办了(1 / 1)木子蓝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这个月就把婚礼办了

杜如晦登门。

李逸连忙迎接进门,杜十娘更是一脸期待的望着阿兄,

“我这来回百里,可是水都还没喝上一口啊。”杜如晦笑道。

“我给阿兄煮茶。”

十娘赶紧煮茶,用的这套茶具还恰好就是当初李逸去杜曲杜如晦家拜访时,他所赠送的那套。

“十娘这就开始当家了?”杜如晦打笑堂妹。

十娘羞红了脸,“阿兄见到祖母了?”

“我茶还没喝上呢。”

十娘取茶饼,手忙脚乱的,

“我给杜公直接泡点榆叶茶吧,还是上次我师兄孙中丞送的,他母亲亲手采制的,挺清凉去火的。”

杜如晦笑道:“那可得尝尝。”

等到茶冲泡好,杜如晦喝完一杯,这才道:“准备好一对大雁吧,”

一听这话,十娘欣喜万分。

唐人婚礼,尤其是名门大家,礼仪是很复杂的,总的来说就是三书六礼,而且惯例每次都要准备一对大雁。

“阿祖同意了?”

杜如晦笑,“你阿祖我已经接回安仁坊了,一会你们就随我过去拜见,但是记住可别说漏嘴了啊。

我可是跟老夫人说你们两个已有夫妻之实,还说你们两个昨晚就在我府上同住一屋,

为此我还挨了老夫人一个巴掌呢。

我这可都是替你们受的罚。”

杜十娘羞红了脸,虽然这也是一早就说好的对策,但此时她还觉得很丢人,黄大闺女呢。

“多谢杜公,”

杜如晦放下茶杯,“还这么见外做什么,以后就叫阿兄,今后合两姓之好,就是一家人了。”

“谢二哥。”李逸也是立马打蛇随棍上。

“哈哈哈,好,这第一关现在看是勉强过了,无逸你找个大媒。”

“二哥你觉得找我师兄做媒如何?”

李逸认识的有身份的人也没几个,杜如晦是一个,但他是十娘的堂兄,孙伏伽算一个。

秦王也勉强算一个,但李世民现在出镇长春宫,那里在同州黄河边上,总领关东兵马,也没空来给他当媒提亲。

“孙中丞可以,堂堂五品治书侍御史,又是进士出身,还是你同门师兄,做这个媒人可以。”杜如晦点头。

李逸挺惊讶杜如晦的办事能力的,

虽然骗郭氏他们生米煮成熟饭,但仅靠这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应当也没那么轻易说服郭氏的。

十娘是既兴奋,又忐忑,

生怕见到祖母后事情又有反复,

但丑媳妇也得见公婆,这件事现在也必须得面临郭氏这一关。

好在有杜如晦坚定站在他们这边,既出谋划策,还奔走出力。

李逸特意去换了身新衣服,

“陛下不是赐你绯袍吗,穿上,把太子赠你的金銙蹀躞带也系上。”杜如晦看到他穿了身青衫,摇着头建议。

“不用吧,我就算是穿绯,但在京兆杜氏面前,也不值一提啊。”

“隆重点好,你也无须妄自菲薄,你现在可是堂堂浅水县开国子爵、九转大将军散实官呢,这可是你凭本事赚来的,甚至仅用了百天时间,就立三次大功。

我都有些羡慕呢,我这个五品,可是没有爵位的。”

非大功不赐爵,

要封爵尤其得需军功。

李逸两次封爵,那也都是跟军功有关,功还都不小,一次献药秦王有功,助秦王反败为胜,长武大捷。

一次是临危组织兴盛里七村百姓拒守叛乱羌兵作乱,不仅保住几百户乡民,还杀了叛羌首领,斩了十二个羌贼,那都是实打实的功绩。虽不是他动的手,但都是他的奴隶,自然也算在他头上。

上次随从出征,也是立了不少功的。

杜如晦虽前朝时就做县尉了,如今在唐也为五品,但也只累积五转勋,爵却还没机会封。

李逸回到,

姬氏帮他更衣,

人靠衣装马靠鞍,当李逸换上了五品以上官才能穿的绯色绫袍,系上七带金銙蹀躞带,再佩上秦王赏赐金刀子、太子赏赐鲛皮镶金埋鞘横刀等,

果然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这地黄交枝的绫纹真好看,”

官员们的衣服用料是绫,品级越高,绫料越好,甚至上面的图案纹也各不相同,

六品以下官员的绫袍上面没图案,

四五品的有地黄交枝纹,三品以上的则有双孔雀、雁衔绶带、鹘衔瑞草等纹案,

而且纹案大小也不同,

有的贵族绫袍上的图案极大,大独窠纹直径能达到四十多厘米。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衣袍颜色。

虽然到如今,大唐在衣袍颜色上还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但也基本有个潜规则,

三品以上服紫,四五品服绯,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

流外吏们就是绛色,再往下的就是皂衣、黄衫了,而百姓大多是褐色、白衣、灰袍等。

一个十六岁的年轻人,

穿绯袍系金銙带,

绫袍上是地黄交枝的四窠纹,相当的显眼,鹤立鸡群,独领风骚,

多数人看到,都会觉得这是个名门贵子,

哪会想到这是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甚至这一切只用了百来天。

姬令仪看着都有些痴了,似乎想到了自己曾经,

“阿郎还缺块玉,再系块玉就更好了。”

李逸有块玉,无逸从小带着的那块玉,刻着李字的一块玉,上次给杜十娘看过,说那块玉很好,

李逸并不愿带,就如同他跟十娘说的那样,不管那玉上的李家是哪个长安名门贵族,当年既然如此将他遗弃,那他也没必要再找回去,

他甚至都不愿再带着那玉,

“阿郎一会见了郭老夫人,一定得有礼貌,要有涵养,她可能会刁难阿郎,甚至说难听的话,但都要忍着,不能失礼,

这桩婚事,本就是高攀了,”

李逸很不喜欢听这话,但也知道她是为自己好,“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好了,”

姬令仪摇头,“阿郎记得礼多人不怪就是,”

李逸笑道:“是得少说,要是我把郭老夫人给气死了,那这事就麻烦了,”

“这玩笑一点也不好笑,郭老夫人可是出身名门,又执掌丰乡侯府这么些年,肯定养尊处优,威风惯了的,你可千万别顶撞,就当是为十娘好。”

“你说的对,她都七十九了,我跟她计较什么。”

李逸穿着绯袍来到中堂,

杜如晦笑着大赞,“风流倜傥,一表人才,”

杜十娘也是捂嘴轻笑,十分喜欢。

“阿郎还缺少块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十娘越看李逸越喜欢,李逸平时打扮相对随意,可今天隆重起来,却也是格外英俊了。

“我这有块玉,阿郎佩上。”杜十娘把自己的一块玉佩给李逸系在腰上。

这是一块由云纹和蝙蝠组成的玉佩,云纹形若如意,缴缴不断,意为如意长久,蝙蝠寓遍福,幸福延绵无边。

杜如晦知道这块流云百福玉佩,是郭老夫人给十娘的,从小就带着,这块玉相当名贵。

“走吧。”

“先去东市买大雁吧!”李逸道。

杜如晦哈哈大笑,“你还真打算提两只大雁上门啊,今天只是先去拜见下老夫人,等你请大媒上门时,那时才带大雁呢。”

六礼第一礼,纳彩。

男方请媒人上门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一般纳彩会跟问名、纳吉一起进行,问女方名字、八字来测吉凶,合八字后,把结果通知女方,并送礼决定订婚。

等到纳征,就是往女方家正式下娉礼了,征,成也。

先纳娉礼而后成婚,经此仪式才算婚约完成,这时男方也会给女方送娉书。

李逸真不懂这些三书六礼的规矩,

杜如晦说不用,那就跟着直接上门。

一路上,杜十娘激动又紧张,

来到杜如晦宅前,她甚至不敢进门。

还是李逸牵起她的手,才给了她勇气,

杜如晦见了,也只是呵呵笑着,带着两人直奔内院中堂,

郭氏一路车马来到长安城,坐在那精神有些不济,

“祖母,十娘和无逸来给请安。”

郭氏抬起眼皮,

一双昏浊的目光,却突然变得犀利,

她坐直身子,努力想要保持威严,

可当看到孙女十娘,跟李逸手牵着手出现在她面前时,还是差点没气晕过去,她来的一路上,其实一直觉得杜如晦在骗他,十娘是她看着长大的,不可能这般不知廉耻不懂礼,会跟个田舍儿私奔野合。

可这一刻,

她信了。

郭氏嘴唇颤抖着,她抬起手想斥责十娘,

但最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她望向孙女的肚子,虽然现在一切如常,可也许那里已经怀上了孽种。

造孽啊,

她最喜欢,最疼爱的掌上明珠,京兆杜氏丰乡侯府的嫡出千金,怎么突然就跟中了邪一样呢。

“御宿川李逸,拜见老夫人。”

十娘结巴着道:“阿祖,”

郭氏一声叹息,

什么也不用说了,

姑娘长大了,胳膊肘往外拐了,长大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收不回了。

郭氏以手抚额,“从杜曲过来,车马颠簸,我有些累了,先去休息,你们的事,便让你阿兄帮忙安排吧,

该请媒人就请媒人,挑个吉日,赶紧走礼仪,”

“十娘,你过来,扶我回屋,”

郭氏起身,招十娘过去,

她望着李逸,“纳征下娉送婚书前,你们就不要再见面了,”

说完,她又看了眼十娘的肚子,然后对杜如晦道:“金九银十,这个月份很好,争取这个月就把婚礼办了。”

可不能等肚子大起来,再办婚礼,更不能等孩子生了再办婚礼,京兆杜氏,还有她郭氏和杜淹,都丢不起这人。

便宜这个田舍儿了。

郭氏心里也更恨杜如晦,两人一并恨上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