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当家娘子
昨夜洞房烛燃烧彻夜,
李逸以身示范,引领懵懵懂懂的杜十娘上路,
清晨,李逸呼呼大睡,
十娘却早就已经醒来,看着就睡着旁边的李逸,心里不由的甜丝丝。
天才蒙蒙亮,
十娘便起身,刚一动,感觉阵阵不适,脸不由羞红,扭头瞪了眼那个还在呼呼大睡的肇事者,
对镜梳妆,
按习俗,婚礼第二天是要拜舅姑的,也就是拜丈夫的父母。阿郎的父母还没有找到,这个仪式倒免了。
十娘却还是要早起,既然过了门,她打算以后做个尽职的妻子。
她要给李逸做早饭,习俗新娘子婚后第二天要下厨,做黍臛。十娘打算下厨好好表现一下,好在她不仅会诗词懂琴棋,也还会女红厨艺。
关中的女子,一般很早都会做黍臛这道菜了。
梳好头发,扎了个侧拧的随云髻,没有疏影那个丫环在身边,十娘还有些不习惯。
突然好想念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侍女,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梳好头,画了个淡妆,换上一套石榴红裙。
这套衣裙是李逸给她准备好的,用料很好,裁剪缝制的也很精美,看的出阿郎对她十分用心。
反之,是她出嫁,不仅一个仆妇丫环都没能带来,甚至连穿的用的戴的都没有拿一件。
她就一身青色连裳嫁衣进了夫家,
想想就心痛,
梳妆台上的首饰盒里,有着许多支首饰,象牙的梳篦,金钗、银簮。
简单梳妆好,
李逸还在呼呼大睡。
十娘走出青庐,
旁边还有个小帐篷,昨夜姬氏、玉漱、红绡还有阿福家的她们轮流值守。
十娘一出来,姬令仪就迎了过来。
“娘子这么早起来了,有什么吩咐吗?”
十娘对她笑笑,“我想给阿郎做个黍臛,”
姬氏笑笑,“我带娘子去厨房。”
到了厨房,姬氏让厨娘阿贵家的取来软黄米和羊肉,她帮十娘打下手,两个女人一边忙活着,一边聊着天。
秦朝时,十月朔日为岁首,这一天就要吃黍臛,走亲访友也以此招待。
属于相当隆重的一道食物,软黄米加肉做成的羹,
十月,又恰是黍子成熟之时,又有尝鲜之意。
到了如今,关中人依然把黍臛看的很重,女嫁之明日,其家做黍臛,新娘子在夫家的第一顿饭,就是要做黍臛,
黍臛做的好不好,代表着是否贤惠。
十娘的黍臛做的也很熟练,姬氏帮着打下手,倒是越发轻松。
聊天中,十娘也通过姬令仪,知晓了家里更多的一些情况。
太阳初升,
李逸醒来,一看枕边没人,唤了两声,玉漱进来。
“娘子一早就去厨房做黍臛了,素君跟着一起。”
“哦。”
昨夜睡在庭院帐篷里,好在有炉子,倒也不觉得冷,在玉漱服侍下,李逸洗漱更衣,
身后的青庐,一会也就要拆掉了。
昨晚的客人,基本上都是住在家里,现在的长安城夜里实行宵禁,不仅城门坊门关闭上锁,而且在街上走被发现了,是要挨打甚至可能被抓去徒坊做苦力的。
好在这宅子够大,客人们挤一挤也能将就。
他来到东院,
大家都笑着上来打招呼,
虽然昨日亲迎出了点意外插曲,可大家也都没太在意,对于罗家堡的村民们来说,他们眼里只有村长李逸。
许多人还是头次进长安城呢,别看就离着四十里,但有些人还真就没来过,特别是许多妇人孩子,更别说了。
这次李逸直接雇马车把全村老少都接来,可以说也是很难得了。
这婚宴吃的又好,八大碗呢,荤菜又多,大家都呆的乐不思蜀了。
不过也有急着回乡下的,要忙着耕地,准备秋播等。
“大家难得来次长安,也别急着回去,一会吃完早饭,带你们去乐游原上登高,在那里可以把整个长安城都尽收眼底,再去城曲江看看,那里的芙蓉园,可是非常漂亮,”
罗二道:“家里事多着呢,作坊临时用稻草盖了屋顶,现在已经重新忙起来了,停一天,可损失不小,现在作腐竹的也好几家,竞争也激烈,咱这要是供不上货,可就让别人抢走生意了,”
罗三也说少府监那边已经派工匠在敕建新的无极院和学校,也得有人跟着。
“建的很快哩,工匠派的多,材料都齐备,又从地方征召了不少壮丁,直接夯土版筑,快的嘞。”
“要不了多少天,就能完工了。”
罗三让李逸有空也回去看看,毕竟是给他修房子。
无极院升级成无极堡,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四面添了围墙,高三丈余,南北长约二十七丈,东西宽约十八丈,圈起来十亩地。
十米高的堡墙外围还有一圈宽二丈深二丈的城壕,
里面原来的东西两院格局基本不变,只是把烧掉的黄草顶换成小青瓦,毁坏的梁柱、门窗等也会换掉,甚至家具都给他换上新的。
此外就是新增了一个园,
这样一来,东院变中院。
外城墙套内院,原来这东西两院,会新加盖后罩房,这样就两进院变三进院了。无极院变成无极堡,堡门只有正门一个,铁包木门,防御力很高。
十米高的堡墙上,还有总共七个墩台,上面还修有阁、楼,加上正门城门楼,就有八个楼阁,既可储物,也还可观风景,更可用于防御。
就算再遇到上次那样的三千羌兵烧杀抢掠,
李逸把罗家堡村民撤进堡,包铁的木门一闭,派上壮丁在高墙上守着,羌兵也无可奈何。
那墙高十米,前面还有一道壕沟,平时可用来关牲口,紧急时候更能防贼防匪防乱兵。
而高墙上外侧有护墙,内侧有女儿墙,壮丁在上面透过射击孔攻击城下,安全的很。
占地才五千多平的堡子,也就是个地主大院,
但这四面高墙一围,那一点不输于冯家山。
不得不说,皇帝老李人还真是不错的,不仅帮忙修复毁损的屋顶等,还给建高墙。
相距不到百米的坡下桥头边,又敕建占地六亩的无极学堂,也同样修四面高墙。
新学堂的屋舍,也全是新建的,甚至还会打井。
虽对朝廷来说,
建这么一个十亩一个六亩的小堡子,不值一提,但对于李逸来说,还真是非常喜欢的。
还不用自己钱,就能全面升级。
“嗯,等我过两天就回去。”
早饭,
招呼所有客人吃黍臛,
粘乎乎浓稠稠香喷喷的黍臛,吃的客人们个个称赞不已。
“这是我家新妇十娘一早起来做的,大家还满意吧?她厨艺可还行?”李逸笑问。
“好,想不到杜家千金,还能做出这么好的羊肉糊糊呢。”
乡下百姓,直接把黍臛叫做羊肉糊糊,这看起来也确实是糊糊。
更有人问,“咋就做这么好吃呢,有啥诀窍不。”
“是啊,我吃的怎么感觉浑身热乎,甚至还感觉有点辣嘞?”
“那你们可得问我娘子,”李逸拉着十娘过来,“大家问你,这黍臛咋做这么好吃嘞?”
十娘还系着个围裙,
有些害羞道:“先要用带骨髓的羊骨头熬一锅好汤,再把新鲜羊肉切碎成小片,再掺入上等的软黄米,用文火入汤焖煮,成糊状稀粥,最后调入胡椒粉,
这样的羊肉黍臛才烂糊、入味,吃起来香、辣,暖胃暖身。”
大家一听,这糊糊还真下了本,不仅加了羊肉,还熬了羊骨汤,甚至还放了金贵的胡椒,难怪说这么好吃呢。
“乡党们要是喜欢吃,就多吃几碗,别客气啊。”十娘招呼。
说着,十娘亲手给李逸也盛了一碗,
李逸品尝过后,确实是香喷喷辣乎乎,“娘子好厨艺嘞。”
这顿让所有客人都满意的羊肉糊糊吃完,大家也都说要回家了,李逸留不住,便给每人发了一份礼物,然后又让刘黑子去雇了马车,把乡下来的客人,给送回去。
客人送走,
李逸把家里一众人,都叫来,一一让他们来拜见家中主妇。
“这是令仪,姓姬,字素君,原是陛下赐我的掖庭宫人,我收房了,已经放逸还良,如今是管着账房。这是玉漱,姓金,新罗人,王令史赠我的,也收了房,跟素君一起放免为良,现在管库房。”
李逸先介绍了这两个身边人,
十娘笑着道:“我要谢谢她们在我来之前,一直照顾着阿郎,并打理家里,”
“挑个好日子,阿郎请些宾朋见证,便纳为妾吧,也不能委屈了她们,总得有个名份。”
“以后家里的账房、库房,也还要劳烦她们继续打理。”
十娘这大方的态度,还是让两人心里松口气,尤其是玉漱,听到刚过门的大妇,主动提出让阿郎纳她为妾,心里欣喜不已。
李逸接着介绍了刘黑子、李存礼、萧十三等人,黑子不是李家奴仆,现在是良人,自己也有田有地,但也在李逸这兼了个外管事,领一份工钱。
萧十三和虞幼娘两人,则是李逸的门客,
李存礼是李逸的奴仆,以前是商人之子,现在李逸让他负责筹开商铺,做掌柜。
红绡原来是跟着盲人卖唱的小歌女,“以后让红绡跟随娘子身边服侍,”
阿福阿贵阿威三家十口,看门、赶车、护院,他们女人则是洗衣、煮饭、洒扫这些,四个孩子端茶倒水随从。
还有二十个青壮的男女奴仆,暂时留在罗家堡那边帮工干活。
杜十娘对这些府里的人都很客气,每个上来拜见请安的,都还给了个红包。
见面后,
李逸对十娘道:“以后娘子管内,我管外,家里都交给你打理。素君、玉漱和幼娘协助你,黑子、十三郎、存礼三个跟着我跑外面。”
“娘子还要不要再买些丫环仆妇使唤,我陪你到口马市去挑合心意的。”
“阿郎,现在家里有这么多人够使唤了,我就是有些想念疏影那丫头了,我们虽是主仆,可从小一起长大,但情同姐妹。”
“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她也接过来,买过来也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