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130 品鉴
众人慢慢悠悠喝完肉汤,皆是满面红光,身上冒热气。
张勃不禁道:“此妖兽肉不凡,怕是抵得上一些灵丹了。”
其他人也是有些见识的,感觉得到此肉的不普通,居然在增强他们的体魄。
李昭舔了舔嘴唇,还有些意犹未尽。
其他人亦是如此,不过谁都知道此肉的珍贵,而且不能多吃,所以都不好意思开口再与陆正要一些。
之前因为明月楼的事情,他们还觉得陆正清高,不怎么好相处。
这会儿陆正却是拿出珍贵的妖兽肉出来分享,倒是让他们感慨莫名。
不由觉得大家的关系其实还是不差的,陆正是真把他们当朋友看待。
张勃忽地起身,朝着一名侍卫道:“拿剑来,本公子要练剑!”
侍卫连忙快步过来,恭敬奉上长剑。
张勃拔剑出鞘,手执长剑,兴奋道:“刚吃了陆兄给的妖兽肉,一时气血澎湃,为诸君舞剑一回!”
张勃大步来到旁边的空地,挥剑而出,有剑气纵横,剑光凌厉。
身形翩翩,步伐稳健,一看就是善使剑之人。
李昭坐在陆正的身边,一手拉扯衣裳透气,悠悠道:“张兄乃是武儒之家,家中有人在朝当将军,亦有人是儒道进士,他学了不少本事,比我厉害。”
陆正微笑道:“听起来很有家世,为何会在长川县?”
李昭道:“这是他老家嘛,以前他是在州城读书的,不过不喜那里的氛围,就回了这里……说来,他这会儿已经有了七尺文气,准备去参加今年的秋闱,若是能幸运中举,会少走不少路呢。”
如果能得中举人,后面的三尺文气就会有朝廷文宫补足,确实能少走很长的路子。
当然乡试选拔也是极为严格,是儒道学士主持阅卷,觉得你确实有那个才学成为举人,才会选中提拔成就举人之位。
有时候宁缺毋滥,中举的人数甚至会低于要求的名额数量,不过那种情况很少见。
而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该州府就会在同年末,再举行一次乡试,以补足名额。
若还是补不足,就将名额延后增添到下一届乡试。
李昭看着舞剑的张勃,一脸羡慕,他现在的情况,最早也得等下一届的乡试,三年之后了。
李昭重重呼了几口气,也朝着一个侍卫要了剑,去旁边耍了起来。
其他几名学子心情亢奋,在那里活蹦乱跳。
陆正心想得亏他没有多煮一些肉,不然这些人冲动起来,甚至能去洪江里游几个来回。
“扑通……”
一个学子脱了外套,已经跳下洪江,在附近欢快游着。
岸上,那些侍卫和仆从只能眼巴巴看着,也不敢阻拦,但又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好一阵闹腾之后,李昭几人终于是消停了下来,不过一个个依旧精神头十足。
张勃提着剑,来到陆正的近前,“陆兄吃了那么多,却是沉得住气啊。”
“不是第一次吃这肉了……”陆正微笑解释道。
张勃又道:“陆兄能杀那么多妖鬼,想来本事不小,我们练练?”
陆正起身道:“好,不过用木棍吧,免得伤了人。”
张勃把剑丢给侍卫,然后在附近取了两根棍子。
李昭道:“点到为止啊,莫要伤了和气!”
陆正和张勃皆是微笑点头。
张勃抱拳道:“陆兄请出招!”
陆正倒也没有推辞,只是普通切磋而已,这要是因为哪个先出手,还礼让来礼让去,多少有些迂腐了。
陆正抬手一棍,骤然发力点向张勃。
张勃目光一凝,随即反应,侧身避让,转而一棍劈向陆正的手臂。
陆正脚步轻移,躲避过去。
两人身形闪动,你来我往,攻击快得手中的木棍都模糊不清。
十几招之后,有断掉的木棍打着旋飞到一旁。
两人停住脚步,只见张勃手中的棍子少了一截。
张勃丢了棍子,开口道:“陆兄本事了得,张某自愧不如。”
他能感觉到,陆正并没有用出多少力气,自己根本就不是陆正的对手。
陆正微笑道:“张兄过奖了,张兄的剑法也不差。”
李昭兴冲冲走近,狐疑道:“父亲不是说你不会武道功夫吗,还曾担心你……你是不是一直在藏拙,等着一鸣惊人啊!”
陆正微笑解释道:“最近练出来的,与那些妖鬼战斗,让我本事经验涨了很多。”张勃不禁说道:“看来我也得学习陆兄,去斩些妖鬼……我爷爷亦曾说过,真本事都是从战斗厮杀中练出来的。”
李昭拍着张勃的肩膀,忍不住道:“你们都有大本事啊,以后大富大贵了,可别忘了我们这些朋友。”
张勃道:“我张某可不是忘恩忘义之人……大家都出了一身汗,且去我家洗浴一番,晚上还要去参加集会呢!”
张勃又走向陆正,“陆兄且一起去!我家中父母都出去访亲了,独留我一人在家,李兄他们都住我家,你也不必拘束!”
“那就叨扰了。”陆正微笑点头道。
一行人便又乘船去长川县城,只是行了几里水路,就到了城外。
众人下船进城,一路上人来人往,还有不少人摆摊,好不热闹。
张勃指着城外,跟陆正说道:“从这里到那边的江岸,一连几里路,今晚都会很热闹,各种集市灯会,还有附近县城、甚至州城的大家闺秀来此。那边的那艘大船,是从丰州来的,具体是哪些人在上面,我还没去打听……”
李昭挤眉弄眼道:“今晚陆兄出面,指不定会引得多少大家小姐注目,嘿嘿……”
张勃笑了笑,道:“陆兄的事迹,在我们这儿传了不少,不过没其他人知道你今日到来,你露个面,确实能够惊到一些人。”
陆正不禁道:“这话说得,我都不敢与你们同去了。”
“哎,别啊。”李昭连忙道,“陆兄放心,绝对不会让你做什么,露个脸给我们开阳县涨涨面子就行!要是有人刁难,那也先得过了我们……张兄,你会帮忙的是吧?可不能因为你们县的学子,就不跟我们一道啊。”
“呃,这是自然。”张勃点头道。
说起来,本县的学子和张勃并不多亲近,倒是李昭这些人,因为以前有过往来,能玩到一块。
一行人就这么欢闹着进了城,很快就到了张府。
如张勃所言,家中并无长辈,府中管家和一些仆从接待着他们。
大伙儿皆是去沐浴更衣,又在府中歇息了一会儿。
几人聚集到张勃的书房,做了一些晚上的集会准备。
张勃拿出一张请帖给了陆正,“今晚登船集会需得请帖,这是我手中多的,正好陆兄可用,添上自己的名字就行。”
李昭拿着笔,兴冲冲道:“来来来,陆兄,我帮你写!”
李昭挥笔就在请帖的署名处添了几个字:开阳县,陆正,天地秀才。
陆正看向李昭,欲言又止。
张勃在书桌边整理一些文稿,“今晚集会,少不了做些诗词,我准备了几份,你们要不要想些诗词,这会儿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像这样的诗词文会,大家基本上都是早早准备好了文章。
很少有人会是当场灵光一闪,写出一篇好诗词来。
那样的人,称之为天才也不为过。
天才毕竟是天才,哪里那么好遇到。
自己没有那个本事,非要现场来个七步成诗,只会贻笑大方。
李昭闻言摆了摆手道:“我就算了吧,我没那个天赋,就是去凑个热闹,你们慢慢想。”
其他学子也是摇了摇头,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就没有必要浪费那个时间精力,写篇不好的诗词出去丢脸。
张勃见此,不禁把目光投向陆正。
陆正眨了眨眼,他最近看了些书,诗词文章一道,确实勉强入了门。
但自己脑子有那么多千古名篇,让他写什么文,都不好意思下笔,写出来的也不过是废纸,上不了台面,自然不会丢人现眼。
“我不擅此道,李兄他们都知道的。”陆正说道。
张勃道:“听闻陆兄之前拿出一首古诗,想来陆兄也是看过不少诗词,我这几篇拙作,还请陆兄点评一下,不会写,也可以评价嘛。”
说话间,张勃拿出书桌上的几首诗词,递与陆正。
“呃……”
陆正见到张勃热切的目光,只好接过品鉴一番。
几首诗词都不算亮眼,但也不差,应该算中等水平。
要让他找些缺点出来吧,似乎也找不到,就感觉到普通。
陆正看了好一会儿,只能点评道:“我不太懂,不过感觉挺好的。”
张勃闻言,不免笑了笑道:“是不是好诗词,懂的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来,陆兄的模样,看来是我写的不够好,还得多努力才行。”
“呃,这是我的问题,我是真不懂,随便说的。”陆正不禁道。
张勃摆手道:“陆兄不必如此宽慰我,是我才学不足。”
陆正心想,这真不是你的问题。
陆正以前看的文章都是传世之作,自然品味很高,普通的诗词,哪里能让他流露什么赞美情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