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安国有狂生
陆正的这一番话过于惊世骇俗,让在场的人都不相信他能够赢得算学比试。
杨恒听到此言,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皱起眉头。
事出反常必有妖,陆正的狂妄,让他有些拿捏不准情况,不明白对方哪里来的自信。
旁边的一众魁惊疑不定看向陆正。
见过狂的书生,倒是未曾见过这么狂的读书人,真当他们吴人不懂算学嘛?
陆正看向在场的众人,自信微笑道:“在场的诸君皆可出题,我都一一接下!”
不少学子闻言跃跃欲试,不过想到陆正现在要和吴人比,便都是没有开口出题。
一位吴国魁忍不住,开口问道:“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梨果各几何?”
陆正想了想,开口道:“梨六百四十七,果三百四十三。类似的题就莫要问了,浪费时间罢了。”
杨恒一阵回想,想着吴国的算学题,然后缓缓出言说了一道题。
在场的人皆是仔细听,也想跟着计算一下。
题目刚说完,陆正便是给出一个答案。
其他学子惊讶不已,好多人都还没有把题捋顺呢,你就给出答案了?这是以前做过这道题?
“杨公子,答案可对?”陆正微笑看向杨恒。
杨恒没有说对不对,转而从另一部算学典籍中找到一道难题,然后说了出来。
又仅是几个呼吸的时间,陆正作出了回答。
杨恒眉头一皱,再次出题。
陆正神色从容,依旧迅速作答,快得让人感觉他似乎都没有思考一般。
其他学子不禁像看怪物一样,把陆正直勾勾盯着。
“这位陆公子,难不成是以算学入的天地秀才?”有学子小声嘀咕道。
“有哪样的人?我倒是听闻以前有精通算学的天才,被朝廷格外优待,才得以册封提升到秀才境。以算学晋升天地秀才,恐怕不可能。”
“他不是说算学一道,只懂皮毛吗……”
“陆公子要是只懂皮毛,我们算什么?没入门?”
……
杨恒神情变得凝重,他已经从好几本算学典籍中选了不同类型的题目,其中有些题目,连他都解不出,只知晓个答案。
然而陆正都轻松快速的说出正确答案。
以至于杨恒怀疑陆正把这些书都看过,把答案给记了下来。
但他又觉得这不太可能,谁闲得无聊会看那些算学书,就只是去把答案背下来?
等了一会儿,陆正开口道:“杨公子找不到题了吗?”
李昭见此,笑呵呵道:“你们吴人平时就学的这些算学?问个问题的时间,还没陆兄答得快!”
杨恒皱了皱眉,说道:“杨某不精算学,所学不多,可否取书?”
此言一出,众学子一阵哗然,没想到杨恒被逼到这样的地步。
陆正表情淡然,微笑道:“有何不可?”
杨恒手一翻,拿出一本有些新的书籍,露出一个封面,“此乃我吴国大儒所著的一本算学经典,陆公子可曾习读?”
陆正看了看,摇头道:“没有读过。”
杨恒也不废话,从中取了一道题。
陆正想了一会儿,给出正确答案。
再问,再答,如此再三,皆无不对。
杨恒又取出另一本典籍,继续问题。
在场的人都没有去思考这些问题了,因为他们知晓自己没法短时间内给出答案,干脆不去听题,就只是好奇看着陆正,想看陆正的极限在哪里。
不过他们没有看到陆正的极限,问了十多个问题,陆正都是在那里心算,甚至没有动笔计算过。
杨恒拿着算学典籍,陷入了沉默,有点怀疑人生。
他这是遇到了会读心术的妖孽?
陆正看向杨恒,不紧不慢道:“杨公子还有问题吗,我说过了,我赢了不算赢,这些问题都太简单了,若是找不到难题,就算了吧。”
太简单了……杨恒觉得心口有点疼。
这些取自典籍上的题目,精于算学的人都要思考良久,陆正却说太简单了……
就在这个时候,县主的楼船传来动静。
之前露过面的侍女走了出来。
之间侍女脚步轻点,轻飘飘来到陆正的面前,呈上一张纸,恭敬道:“县主有一道算学题,百思不得解,请陆公子为县主解惑。”
“好。”
陆正接过纸,看了看上面的题目。
随即,他略作思索,一指抬起,在那里虚空计算一番。
众人见状面色震惊又古怪,看来县主出的题目确实有些难度,居然能让陆正动手指头计算,但似乎也仅此而已。
只是过了一会儿,陆正拿起笔,在纸上写出县主能看懂的解题步骤和准确答案。
随后,陆正将纸交还给侍女,“好了。”
侍女表情惊讶,这道题县主可是想了好几天都没有头绪,陆正却是这么快就解答出来,当真恐怖……
侍女恭敬接过纸,然后回去了楼船。
之后,那位侍女也没有出来回应什么。但众人清楚,陆正这是又答对了。
陆正转而又看向杨恒众人,继续等着众人出题。
场面再次陷入了一时的寂静。
如今,再也没有人觉得陆正刚才的那番话是狂妄之言,而是实事求是的大实话。
杨恒心中一叹,拱手道:“算学一道,我认输!”
陆正摆手道:“我说过了,我不算赢,毕竟你们根本没有一丝胜算,怎么能算比试呢?”
杨恒感觉自己的胸口被扎了一刀,有点窒息。
他深深吸气,说道:“既如此,陆公子想要正式比试什么?”
陆正慢悠悠道:“还剩书画,刚才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我们便以一尺文气作文宝,谁的文宝更优秀,就是谁胜,如何?”
往年七夕文会比书画,同样是有文气的限制。
如果不限制的话,文气长的学子优势太大。
有了限制,比得就是在书画一道,对自身文气的掌控程度,以及文气的品质。
只是以往的限制没有这么低,毕竟只是一尺文气,想要作出一张文宝,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好。”杨恒没有异议。
县令闻言吩咐道:“仅是一尺文气,寻常书画容易,作文宝却是难,去取两套好的文房!”
旁边的一人应诺,迅速去拿文房。
甲板上,一些仆从连忙收拾位置,空出一片区域,供陆正和杨恒作文宝。
不一会儿,两张桌台就摆好。
陆正看向身边的张勃,微笑道:“劳烦张兄与我一起去,为我研墨,可好?”
张勃神色一震,连忙道:“求之不得!”
于是,两人便下楼而去,选了一处桌台。
张勃卷起衣袖,在那里开始研磨。
杨恒和一位魁也慢悠悠到来,来到旁边的桌台,开始了准备工作。
双方离得近了,杨恒忍不住打量陆正,却发现陆正气势内敛,让他一时看不透深浅。
杨恒神色恢复从容,正好时间空闲,便道:“不知陆公子等一下要作什么文宝?”
“作画费时间,我就写四个字,不知道杨公子能不能接得住。”陆正微笑道。
杨恒眉头一挑,以字作文宝,相对比较容易,但想要作出好的文宝,却不太容易。
杨恒道:“杨某拭目以待。”
陆正站在桌前,放松心态,说来他把文气限制到一尺,对自身限制很大,也不算是以大欺小了。
不一会儿,旁边的张勃就研好了墨水。
陆正率先提笔沾墨,抬手就在洁白的宣纸上写下一点。
顿时间,有彩光绽放,一股浩然之气跃然纸上。
张勃站在一旁,眼睛放光,神色激动,仔细感受着这股气息。
不远处,本欲动笔的杨恒脸色微变,侧目看向陆正。
在场的其他人亦是瞪大眼睛。
“浩、然、正、气!”
四个端正的大字浮于纸上,绽放别样的光彩,一股浩然正气的气息弥漫开来,又迅速收敛。
文宝既成,四个大字依旧生辉,蕴含纯粹的浩然正气。
文气书写文宝,所写的文字不同,表现的性质也不同。
像之前陆正送与白芷的“医者仁心”。
若白芷并无医者仁心,是没有资格接那样的文宝,一旦触碰就会受到反噬,轻则削减道行境界,重则身死。
而这样的“浩然正气”文宝,便是纯粹的浩然正气,更不是谁都有资格拿取的。
无浩然正气者,也无法把这四个字写成文宝。
杨恒心中一冷,他很清楚,自己无论作出什么文宝,都比不上这四个字。
杨恒一时神色复杂地看向陆正,连笔尖的墨水滴于纸上都没有觉察。
浩然正气!没想到陆正居然修了浩然正气。
他要是知晓陆正修浩然正气,早就远离此人了……
楼上的县令一手抚须,心中畅快道:“浩然正气!好一个浩然正气,开阳县真是出了一个了不得的读书人,乃我安国之福啊!”
“这就是浩然正气?”
其他学子好奇不已,他们同样第一次见到修浩然正气的儒道书生。
陆正搁下笔,轻轻伸手拿起眼前的文宝,递向不远处的杨恒。
“杨公子,不知道这四个字,你可敢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