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张良椎,苏武节
陆正看李元说得郑重,知晓李元是真心实意。
“时候不早了,两位且留下来过夜吧。”
萧山开口道,“萧某还有很多事情想与陆小友聊一聊呢,不过今日太晚,只能明天再说。你此番回来,不会再急着去哪里吧?”
萧山感觉陆正是个大忙人,这刚回来就找他们商议事情,担心陆正明天又离开了县城。
陆正闻言说道:“暂无其它安排。”
忙忙碌碌这么些日子,他怎么也要休息几天,好好沉淀一下。
“那好。”萧山点头,“既如此,那留我这里多住几天,咱们说话也方便。”
“这……”
陆正见萧山目光热切,一时不知该怎么拒绝。
萧山解释道:“我准备考核一些学生收为弟子,也请你帮我把把关。”
陆正愣了愣,这事他能帮上什么忙?
旁边的李元忍不住道:“院长收弟子的条件是什么啊,我家昭儿差些什么?”
萧山看向李元,开口道:“我收了弟子之后,便会效仿古时圣贤,带他们出去游学,其中辛苦和危险尚不可知,李县令舍得自己的孩子吗?”
李元闻言不禁道:“那北山书院……”
萧山道:“交给其他先生吧,我在书院里,教不出想要的弟子。”
李元张了张嘴,感觉萧山是受了陆正的刺激。
李元心一横,说道:“我家昭儿吃得苦,院长带上他吧,就算是发生了什么意外,那也是他的命!”
之前他怜惜儿子,没想着让李昭跟陆正去游学,现在觉得错失了大机缘。
如今李元可不想再错过了。
萧山微笑道:“李昭这个孩子确实还行,不过一切还是要凭个人意愿。”
“院长放心,他肯定乐意。”李元道。
萧山笑了笑,不再多言,带着陆正和李元去客房歇息。
都是单独的小院,环境舒适。
陆正洗漱一番,躺在床上还没有睡意。
刚才讨论的那股兴奋劲没有散去,他看了看自己的文气。
陆正:儒生】
境界:儒道三重举人】
文气:4565/10000】
道法:浩然正气、浩然剑法剑势:40%、伏虎拳拳势:80%、撒豆成兵一阶:40%】
文器:太史简、董狐笔、张良椎、苏武节。】
“嗯?”
陆正看到多出来两件文器,不禁坐直了身子。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陆正没想到自己突破到儒道三重中期,会又获得正气歌里所言的两件东西。
他将神念探入浩然正气殿中,念头一动,一把沉重的铁锤就出现在手里。
椎,铁锤也。
当年张良带着一位大力士去伏击秦皇车驾,便用的一柄大铁锤,只是误中了副车。
铁锤通体黝黑发亮,型式方正,柄长两尺,是由某种木头制成。
陆正下床,拿着张良椎掂量了一番,入手微沉。
好在他的体魄够强,加之本就是属于他的文器,挥舞起来得心应手。
他能感觉得到,张良椎蕴含强大的力量,自己的境界无法完全发挥出来。
可惜场地不合适,陆正不能尝试这张良椎现在有多大威力。
“这东西,感觉比剑好使啊!”
陆正虽然没有学过什么锤法,但用如此文器去对付三境的妖鬼,不需要用什么里胡哨的招式,肯定一锤一个不吱声。
陆正拿着张良椎玩耍了一番,有些意犹未尽地收了起来。
接着,陆正将苏武节取出来。
相比于张良椎,苏武节外表就显得更加普通。
一根三尺长的竹子,共三段竹子,四个竹节,淡金黄之色,看起来平平无奇,与普通竹杖没什么差别。
“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当年苏武所持节杖,乃是涂有红漆的三尺竹杖,且有牦牛尾为节旄。
现在这根光秃秃显露本色、好似被人盘过的短竹,已经相当还原苏武使用多年的节杖。
陆正感觉这样朴实无华的苏武节就挺好。
节杖乃是使臣所持之物,皇帝身份的象征,不是谁都有资格拥有。
陆正不知晓现在九国所用的节杖是什么模样,苏武节不像那些节杖最好。
外表普通的苏武节,其内却是蕴含一股磅礴的不屈气节,常带在身边,能温养人的心神,大有裨益。
“竹子?”
旁边的青婉瞪眼看着陆正手里的苏武节,眼睛闪烁好奇。
“是苏武节……”
陆正轻言细语将苏武的故事讲给青婉听。青婉听得认真,感觉故事里的人很厉害的样子。
不过她看着苏武节,没觉察什么气息,好像就是根普通竹子。
“我能摸摸嘛?”青婉跃跃欲试。
陆正想了想道:“试试吧。”
青婉平时利用青竹图修行,又和他在一起,沾染上他的气息,触碰他的文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他也很好奇青婉摸到竹子有什么反应。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陆正还是自己拿着苏武节让青婉摸。
青婉伸出小手摸上苏武节,没有感受到什么生机,但却感受到一股气势,很强大的气势,让她忍不住迅速缩回了手。
陆正见青婉没有受到伤害,不禁问道:“是什么感觉?”
青婉比划道:“有一股很强大的气息,竹子画里也有这种气息,不过这根竹子的气息强了很多很多。”
“这样啊,没什么不舒服吧?”陆正问道。
青婉摇头道:“没有!就是感觉不能多摸,很厉害的竹子哎。”
陆正笑了笑,苏武节岂非寻常的竹子?
“行了,休息吧,等会儿天都要亮了。”
陆正躺回到床上,把苏武节放到身边,闭眼睡了过去。
青婉学着陆正的模样,从自己的小储物袋中取出青竹图卷,然后抱着呼呼大睡。
没过多久,天色就已经亮了。
不远处的书院学堂,有学子们的读书声悠悠传来。
陆正从沉睡中缓缓睁眼,只是睡了小半夜,他便精神充沛,没有疲惫之感。
起床,来到院子里,有晨曦照射而来,阳光明媚温暖。
陆正手执苏武节,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听着学子们诵读经典,享受难得的惬意。
青婉听到动静,也迷迷糊糊转为清醒,跑到陆正身边坐着。
“子曰……”
青婉摇头晃脑,跟着那些学子们读书。
院外,萧青青恰好路过,听得院子里传来的声音,眸光闪烁。
萧青青脚步匆匆离开,很快带着下人返回,端来洗漱热水和热茶,轻轻敲了敲院门。
陆正睁眼,开口道:“请进。”
推开院门,萧青青一眼看到陆正和青婉。
“刚才路过听到读书声,知晓公子已经起床,就给公子备了热水、热茶……这位就是青婉姑娘吧,你好!”
萧青青笑吟吟,昨晚不曾见到青婉,但有所耳闻。
今日得见,发现青婉居然真修有文气,不禁让她大感好奇。
“你好!”
青婉对着萧青青行了一礼,又继续摇头晃脑早读,模样煞是乖巧可爱。
“真是麻烦姑娘了。”
陆正收起苏武节,起身洗了把脸,又喝了几口热茶。
萧青青面带微笑道:“两位是贵客,小女子可不能失了礼数,不知陆公子和青婉姑娘早膳想吃什么,我去让人准备。”
陆正说道:“白粥就好,多谢。”
青婉跟着回道:“我自己有吃的,多谢!”
萧青青微微点头,随即带着下人离去。
过了一会儿,萧山悠然迈步进来,“小友起来得真早啊,不多休息一会儿吗,你这段时间劳心劳神,该多休息。”
陆正能写出那么详细的规划书,肯定费了不少精力。
至少让他去写,想破脑袋都想不到那么多。
陆正微笑道:“听到读书声,起来感受一下氛围。”
“哦,有什么感受?”萧山问道。
“挺怀念的。”陆正顿了顿,又道,“不过怀念是怀念,但要我现在坐到学堂里面去学习,恐怕是不自在的。”
萧山笑道:“小友现在都是举人了,心境自然不一样。偶尔萧某也挺怀念年少读书时。”
萧山顿了顿,又道:“一段时间不见,萧某有些好奇小友现在文气几何了。”
“四丈半。”陆正如实道。
萧山已经知道他是天地举人,也没有必要隐瞒这种事。
饶是萧山有所预料,但也没想到陆正提升这么快,岂不是再过一两个月,能成为天地进士了?
萧山感叹道:“四丈半,都是浩然正气吗?萧某因小友多得一丝浩然,回来闭关几日,现在文气中也才有两丈浩然正气。”
两丈浩然正气,在进士之中已经算优秀的儒道文人。
但比起陆正的一身浩然正气,那就差距大了。
想到陆正曾受孟圣人指点,萧山觉得有些东西是羡慕不来的。
陆正想了想,道:“孟圣人告诉我,修身行义便可养浩然正气,我走的儒道之路,可能有些与众不同,恐怕是给不了院长什么建议。”
他行侠仗义、斩妖除恶都能增加文气,其他文人显然是做不到的,不然这天下哪里会这般混乱。
萧山琢磨道:“修身、行义,看来萧某还是做得不够好,需要向陆小友多学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