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安国天子(1 / 1)逍遥小咸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安国天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萧山眸光闪烁异彩,忍不住道:“此诗,萧某还不曾知晓,是何人所作?”

陆正想了想,还是如实回答道:“古时的一位帝王。”

“呃……”

萧山神色一滞,又看了看诗文,感觉还真像一首帝王所作的诗文。

不过拿这样的诗文送给他,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倒不是说陆正书写古之帝王诗文是僭越,毕竟他们偶尔还写圣贤之言呢,算不上什么禁忌。

你能将前人诗词文章写成文宝使用,或者拿来送人,那也是你的本事。

只是萧山觉得自己当不起这首诗文所言。

陆正见萧山的脸色变化,不禁道:“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萧山幽幽道:“挺好的,就是萧某心中惭愧,昔日不曾坚持做一位诚臣,而是选择了辞官……”

陆正微笑道:“院长正是壮年,还能为天下百姓做不少事情,发光发热的。”

萧山闻言一笑,“好好好,那萧某就厚着脸皮收了下!”

他看着这一首诗文文宝,心道陆正果然不一般,连帝王诗作也能写成文宝。

“还不知,这是哪一位古之帝王所作?”萧山心中好奇不已。

“李世民。”陆正回道。

这个世界,春秋战国之后的历史,就有很大不同,而春秋战国及之前,也有所不一样。

萧山想了想,也没想起来是哪位帝王。

不过这种事情,似乎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连忙小心翼翼拿起文宝,感到入手有些沉。

果然……萧山心想,他终是不能像诗文所写那般,因此做不到轻松拿用这张文宝。

萧山将文宝小心收入自己的文宫。

他转而看向陆正手中的董狐笔,询问道:“此笔看似不凡,可是什么灵笔?”

萧山本来还想送陆正一套品质好的文房,见陆正所用之笔,似乎没有那个必要。

陆正闻言将董狐笔递与萧山,“院长看看,能否看出什么来?”

萧山接过笔,拿在手里很轻松,又探出一丝文气,想要使用董狐笔,却是受到了阻碍。

一股极为磅礴的刚正气势,瞬间将他的念头阻挡在外。

顿时间,萧山发现手中之笔有千钧重。

陆正没有刻意去控制董狐笔,让萧山有最真切的感受。

“这……”

萧山脸色微变,自己好似面对上了一位先贤大能。

他连忙放下笔,表情惊讶道:“这是文器!可是哪位大人物所用之物?”

萧山见识过一些文器,但不曾见过拥有这般磅礴气息的文器。

“此为董狐笔。”陆正说道。

齐太史、赵董狐之事,在这个世界是有的。

萧山闻言震惊,“可是春秋那位?”

陆正点头道:“是的。”

萧山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陆正居然还有如此宝物,这可是传说中的文器了。

萧山转而变了脸色,“此物过于珍贵,恐怕那些大儒都会起心思,青青,今日所见,莫要跟外人提及!”

旁边的萧青青也是相当震惊,连忙应诺。

陆正不以为然道:“两位也不必如此紧张,此物只能我用,外人是拿不去的。”

董狐笔是他文宫之中的浩然正气凝聚出来的文器,可以让外人拿取,但却是无法使用。

萧山闻言一阵羡慕,这等文器,陆正有资格使用,已经彰显其不凡。

“那还是不能到处说,免得给小友招来大麻烦。”萧山郑重道。

话是这么说,但事情要是传扬出去,难免有人不会相信,会动什么歪心思。

他又忍不住看了看桌上的董狐笔,心中感慨不已。

萧山忽然想起之前联合诛杀蛟龙,陆正好像就用了这一支董狐笔,而当时陆正还拿着一卷玉简。

至于那玉简又是什么文器,萧山却是不想问了,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好一些……

萧山指了指书房的那些典籍,微笑道:“我这里有不少书,小友可以随意看。”

“多谢院长。”

陆正也不客气,直接去往书架边找书籍。

他还把青婉叫了出来,让青婉也多看书明理。

书籍琳琅满目,陆正没有刻意去挑选,而是见到没有看过的典籍,都拿出翻看一下,要是其中内容有价值,就细细阅读。

萧山在旁边瞧了瞧,发现陆正对经学一类的典籍没什么兴趣,反而喜欢看另外的各种杂书。

萧山还要去书院学堂教授学子,就让萧青青留下来好好招待陆正和青婉,自己先行离开书房。

……

太安城,皇宫,御书房。

一位穿着青色常服的威严中年人在批阅奏折,正是当今安国天子,安太玄。殿外,有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

脚步声没有一丝停顿,径直走入了御书房。

能不受阻拦,直入御书房的人可没几个。

安太玄听得声音,已经知晓来人是谁,便是缓缓放下笔,微微抬起头。

只见安靖来到近前,一脸欢喜之色,盈盈一拜,“父皇!”

“是安靖啊!”

安太玄笑呵呵道,“看你这样子,是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情?”

安靖回道:“是陆正之事。”

“陆正……”安太玄想了想,“陆正啊,又是何事?之前还不见你对哪位年轻人这般上心。”

安靖道:“他是女儿见过的有才之士……”

安太玄笑着摆手道:“知道,知道,你都说多少次了,这次又是何事?”

安靖连忙道:“女儿让人送去了礼,他给了回信,御史行走的令牌他收了,但他好像并不在意,说以后见了我,会亲自还给我。”

“啧……”

安太玄一指轻点桌台,“御史行走的身份都看不上嘛,年轻人有傲气,你又想怎么拉拢他?”

御史行走的身份,是他特批的,结果没想到陆正不甚在意。

安靖想了想道:“其实诚心、真心就好……女儿也没觉得他会真要了那个身份,只是给他一个保障。”

安太玄笑呵呵道:“你过来,是来我这儿找诚心的?朕可忙得很,分不出心给他。”

安靖忙道:“是陆正送来一些东西,想让父皇过目!父皇先看这些……”

安靖取出几张纸,递与安太玄。

安太玄生起一丝好奇,拿过来一看,发现是一些诗词,大部分都是能流传千古的诗词。

“嗯?这些文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居然能写出这样传千古的诗词,这些诗文也不曾得见,他又是从何得来?”

安靖摇头道:“女儿也不知,想是一些不出世的文人所作。”

她也很是好奇,陆正从哪里知晓这么多千古诗词。

这些文人她一个不认识,其中能找到同名同姓者,也不曾听闻哪个作出过这种诗词。

安太玄批阅了这么久的奏折,看到这些诗词,不免赏心悦目,心情大好。

“来人!”

安太玄朗声开口道。

一个内监连忙进入御书房,躬身低头道:“陛下。”

安太玄取出其中的几张纸,“这上面的诗词,拿去抄写几份,给文庙圣人送去,皇后和几位公卿那里也送一份,原份记得给朕拿回来!另外,让人去查查,这些文人是谁?若有谁还存于世间,第一时间告知朕!”

“遵命!”

内监小心翼翼接过纸张,然后脚步轻快退出御书房。

安靖看着安太玄手里余下的诗词,不禁道:“这几首不好么?”

“更好!”

安太玄笑道,“这几首能为战诗词,暂时不要随意传扬出去。”

安太玄看着这些诗词,越看越喜欢。

他忽然道:“对了,他还送来了什么?”

安靖又拿出一个小册子,“是算学之法,女儿看了一些,其中多数内容,看不懂……”

安太玄也得知长川县文会之事,早已好奇陆正的算学到底有多厉害。

他拿过册子一看,没翻看之前,自以为自己在算学一道还是有些精通。

看着看着,翻到一些图案和各种符号,便是不知所云。

“这,这是天书吗?”

安太玄喃喃自语,脑子一片混乱,愣是看不懂。

自己好歹也是天子,打小接受过不少算学大家的教导。

结果册子上的内容,看得他怀疑自己。

还没看完,安太玄就表情微僵地合上了册子。

他将册子还给安靖,“抄录几份,给钦天监和户部送去,让他们瞅瞅。”

原来父皇也看不明白啊……安靖顿时心中宽慰了不少。

安太玄忍不住道;“这个陆正,朕……我很喜欢,你觉得我该赏赐他什么?”

一般对于亲近喜欢之人,安太玄就会自称我。

安靖闻言,微笑道;“以陆正的性子,父皇就算赏他什么,他也不会要。”

“哦?我可不是吝啬之人,怎么能什么都不赏?”安太玄道。

安靖道;“陆正送来这些,应是知晓令牌是父皇所赐,即是回礼。若再赏赐什么,反而不好。”

安靖从朱砂那里得来的情况所知,似乎陆正本来没打算给她写信,还是之后才补了信和这些东西。

若是再给陆正送去什么大礼,反而有一种图报的意思。

“有意思……”安太玄想了想道,“那便记下吧,等以后再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