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0章 谈经论道(1 / 1)逍遥小咸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0章 谈经论道

“厉害了,看都看不清……”

青婉瞪眼瞧着正在打斗的两人,也只是勉强看到些许残影,看不清楚两人的动作。

陆正心想果然皇家出身的人就是不一样,哪怕没有使出全力,行动速度和散发的气势都不是寻常四境能比。

不说安靖,自己对上安定远恐怕都要全力以赴,一点分心不得。

院子中一阵剧烈的响动,即便有阵法的防护,也让打斗的区域变得狼藉混乱一片。

片刻之后,安定远鼻青脸肿躺在那里,好似死猪般一动不动。

安靖站在旁边,脸不红气不喘,“你最近真是懈怠了啊,这么不经打。”

安定远含糊不清道:“是大姑你变强了太多。”

“我怎么不觉得?”安靖淡淡道,“起来,别装死丢人现眼,今天就到这儿吧。”

安定远连忙一个鲤鱼打挺起身,瞬间变得生龙活虎。

他吃下一粒丹药,揉着青肿的脸颊,不一会儿便恢复原样。

这时,一个侍卫来到门口,禀告道:“主上,外面来一个魏国僧人,法号无求,想要拜见你。”

安定远闻言奇怪道:“僧人?见我做什么?”

他从来都没有和什么僧人打过交道。

“僧人无求?”安靖不禁道。

安定远低声问道:“大姑认识?”

安靖道:“听说过,据说他来自魏国十大名寺之一的白马寺,是一位高僧的弟子……他不久前来安国游历,还去过太安城的国子监与人论道,国子监的那些学子都没有辩过他。”

“啧,有些实力啊?”安定远讶然道。

安靖看向陆正,微笑道:“看样子,他应该是来找你的。”

“我?”陆正不禁一笑,“连国子监那些天才都辩不过他,他找我……”

安靖淡淡道:“这些年国子监教的几批学生,本事不大,尾巴却是能翘到天上去。我之前给父皇提过改革一下国子监,但阻力太大……”

安靖顿了顿,又笑道:“相比之下,陆公子强他们太多。”

“呃,即便姑娘这么说,我也不能保证什么。”陆正说道。

安靖转而道:“去将他带来吧,看看他来做什么。换个地方,去园……”

安定远连忙开口吩咐下属去办事。

陆正几人又去往刺史府的后园,正是菊盛开的时节,满园缤纷,香怡人。

来到一处雅致的亭台落座,有侍女在旁伺候。

安定远坐在主位,陆正和安靖在旁陪坐,青婉则端坐在陆正的肩头。

安定远顿时感觉如坐针毡,小声道:“要不我下去歇息?”

安靖面无表情道:“你是刺史,你不在这儿?”

“呃,这个……”安定远表情一阵纠结。

安靖又道:“若他真是来论道的,陆公子且小心应对,据说有的学子和他辩论不敌,导致心境破碎,境界跌落……诛心之言,不可不防。”

陆正微笑道:“是嘛?我听闻有擅长辩经论道者,能把活人气死,死人说活。不过你们放心,陆某的内心还是比较强大的,不至于辩不过人,会把自己给气得伤身。”

听到安靖这么说,陆正反而有点期待和无求聊一聊了。

安靖不禁笑道:“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不一会儿,便有人领着一位年轻僧人而来。

僧人一袭白衣,面容俊朗,气质出尘。

无求双手合十,悠悠道:“小僧无求,见过刺史大人、陆公子、还有几位施主……”

安定远笑眯眯招呼道:“不必多礼,且坐!奉茶!”

“多谢大人。”无求微微一笑,坐了下来。

安定远转而又道:“足下之名,本官略有耳闻,还不知你来刺史府是找本官何事?”

无求开门见山道:“安大人和陆公子之贤名,小僧耳濡目染,特来贵府拜访两位,想要结识一番,希望有幸与两位施主坐而论道。”

安定远眼眸一闪,还真是来谈经论道的?

他不禁呵呵一笑,“本官嘴皮子笨,论道就免了,足下可以与先生聊聊。”

安定远抬手对向陆正。

先生?无求心中微动,还有点惊诧。

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看向陆正,微笑道:“陆公子,说来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施主这段日子的所作所为,倒是让小僧刮目相看。”

之前他在街道上见陆正惩治富家子弟,就觉得陆正此人不寻常。

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更是让他感到意外。

游历这么多地方,无求见过不少儒道文人,但像陆正这样行事作风的人却不曾遇到,让他印象深刻。

陆正淡淡笑道:“陆某从事素来如此,你习惯了就好。”

“素来如此?”无求不禁道,“那便更是难能可贵了。”无求顿了顿,又道:“陆公子修得浩然正气,对儒家一道,应是学得深透。小僧有些道理不明,陆公子可否为小僧解惑?”

陆正闻言回道:“陆某读圣贤书,也有很多不明之处,恐不能为足下解惑。不过你且说,陆某尽量解答。”

旁边的几人闻言,也竖起耳朵听。

无求看向陆正,不紧不慢道:“小僧斗胆一问,儒家之学能治天下否?”

“不能。”

陆正想也不想就回答出口。

此言一出,在场的其他人皆是一愣。

无求表情微怔,他没想到陆正这么快就给出回答,还是给出这样的一个回答。

无求觉得陆正作为儒道文人,还修一身浩然正气,自然是儒家的坚定卫道者,居然会说这样的话。

原来他想好的一些论词,愣是没有找到合适的。

陆正这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让无求本以为能起到诛心的那些话语,顿时没了什么作用。

旁边的安靖不禁为之侧目。

安定远也瞪眼看向陆正,有些不可置信。

这种话要是传出去,不知道会有多少儒道文人指责陆正。

毕竟这样的话,从一个儒道文人的口中说出来,这不是叛经离道嘛?说是大逆不道也不为过了。

无求看陆正表情平淡又认真,忍不住问道:“陆公子,何出此言?”

陆正淡然一笑,“这不是明摆着的嘛?若儒家能治天下,这天下还能乱这么多年,只怕早就天下大同,太平盛世了。”

这话说得,众人竟是没法反驳。

安靖心中古怪,有些话即便是真的,但也不该说得如此直白。

也得亏这里没其他人,不然的话,一些罪名都能直接扣在陆正的头上。

无求想了想道:“陆公子觉得儒不能治天下,又为何学儒?”

“求知而已。”陆正淡淡道,“况且我又不只是学儒,是求知前人的学问,补足自身……”

“孟子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圣贤之言,也不一定全是对的,人不能那么死板。”

“我想,即便是圣人们,也希望后人们能走得更远,而不是在他们以前画的圈子里面打转,不是吗?”

“一直研究老祖宗的学问,那是不思进取的行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应该做的,是补全前人的不足。”

“所以我说儒学不能治天下,因为前人走了这样的路,尚不能通。事实本来就是如此,我总不能昧着良心吹捧吧?”

“这些话,陆某在这里是这么说,去了文庙也不会更改半个字。”

“我想诸圣贤,不会觉得我大逆不道。”

“不然,他们如何能尊为圣贤?”

这一番话语出来,众人皆是莫名震惊,内心根本无法平静。

无求的表情不能保持平静,内心受到冲击,一时沉默不语,仔细思索着陆正的这些话。

先生,不愧是先生……安定远神色复杂。

这些话,他想都想不到,即便让他去文庙复述一遍,他都没有那个胆子。

安靖眸光熠熠,整个国子监的学生,加起来都不如陆正一根毫毛啊!

跟在陆正的身边,总能学到一些新的学问。

若非陆正有自己的打算,她真想把陆正带回太安,安排一个要职。

好一会儿,无求才开口道:“陆公子果然非常人,所说之言让小僧醍醐灌顶,受教了!”

无求合十一拜,神态比之刚才更为有礼。

“过奖。”陆正回礼道。

无求不禁道:“不知陆公子觉得,什么可治天下?”

陆正闻言,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陆某才疏学浅,见识不多,还没有看明白这个世界……不过陆某有些浅薄之言。”

“陆公子请言。”无求一脸认真求教。

陆正悠悠道:“天下治国之道,国以法律规矩治人,儒家宣扬道德标准约束人,我听闻佛家讲因果报应以使人安分守己……但如此种种,皆不能长治久安,我想除了道有问题,还更因为人心难束,也没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当然,这只是陆某的一点看法。”陆正缓缓道,“若足下有不同的见解,陆某洗耳恭听。”

无求闻言心中惭愧,他还能说些什么?陆正的这些话,已然让他找不到辩驳的地方。

不仅说了他想说的一些话,还说一堆他都不敢想的话。

或许,从陆正回答他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已经输了……无求心中感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