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0章 国运有损(1 / 1)逍遥小咸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0章 国运有损

“呵,旨意已经下达,有的人不想着去办好,反而上奏说朕的不是?”

“朕想要做什么,难道都要和他们商议?”

“他们,真把自己当忠臣、良臣了?”

安太玄翻阅奏折,脸色阴晴不定。

大殿里的一众内监默不作声,低头不敢言语。

他们也不知晓自家陛下最近是怎么了,脾气越来越大。

这时,有人前来禀告,“陛下,钦天监的张监正有要事求见。”

安太玄闻言微微抬头,淡淡道:“让他进来。”

很快,张监正进入大殿,恭敬道:“陛下,臣有事禀……”

安太玄见张监正欲言又止的模样,开口道:“其他人先退下。”

众人闻言连忙轻步离开大殿。

张监正见无他人,小声道:“陛下,就在刚才,午时一刻左右,洪州地方气运突然有所折损……”

一国之气运,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

但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寻常的增减波动,不得不让人注意。

而钦天监的职责之一,就是时刻关注国运变化。

一有什么异动,也能借此推断形势,以提前作出应变。

最近这几年,安国国运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变化。

当张监正得知洪州气运有变,一点不敢怠慢,亲自过来禀告。

要知道几天前洪州才有过一次圣人恩泽,地方气运理应有所增加,而不是突然减少。

安太玄不禁问道:“少了多少?”

张监正回道:“突然一下子少了百里之地的气运,臣觉得是有人所为,并非什么天地异变,已经派下属去查证,应该很快会带回来消息。”

洪州离太安城有万里之遥,不过钦天监内建有大型阵法,可以将人直接送过去,就是一来一回消耗的灵石资源有点多。

安太玄道:“其他地方呢?”

张监正连忙道:“其他地方并无什么异常,都在正常的范围内变化。”

安太玄微微点头,转而又问道:“自朕登基到现在,国运是增是减?”

张监正闻言身子一颤,低着头没有立即作答。

安太玄眼睛微眯,幽幽道:“看来国运衰落了不少啊,是朕的原因吗?”

张监正不禁道:“此天道规律,非陛下的缘故,陛下乃仁德开明之君,自登基以来……”

安太玄听得莫名心烦,摆手打断道:“少拍朕的马屁!既然不是朕的原因,那就是安国之内有蛀虫!张卿觉得朕该如何除虫?”

他上位这些年励精图治,结果依旧阻挡不了安国国运衰减。

什么国祚不能长久,是天道规律使然,他才不信这么回事,分明是人之所致。

从古至今,哪有什么天意使国灭的,都是国自取灭亡。

张监正身子弯得更低,轻声道:“微臣只会观气的本事,不知如何治国,请陛下恕罪……”

有些话他不敢说,容易得罪很多人,而且真出了什么主意,恐不利于江山社稷的稳固,他可不想当什么罪人。

安太玄盯着张监正,知晓对方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敢说。

他不禁摇了摇头,不耐烦道:“下去吧,洪州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来禀告朕!”

“微臣告退!”

张监正如蒙大赦,连忙退出大殿。

过了一会儿,一众内监们悄然返回。

安太玄坐在那里眉头微皱,感觉到心烦意乱。

他看向旁边的一位内监,询问道:“徐师还在闭关吗?”

内监闻言答道:“回陛下,没有听说徐大宗师出关的消息,要不要小的……”

“免了。”

安太玄开口道,“若他哪天出关了,让他来见朕。”

内监应道:“小的记下了。”

安太玄转而继续处理公务,内心却静不下来。

过了些时辰,有钦天监的官吏从洪州返回。

这一路来去奔波,官吏不曾停歇,直接前来跟安太玄禀告。

安太玄又屏退众人,让对方喘几口气再说。

官吏缓缓道:“陛下,臣到达洪州,发现气运有损的地方离洪州城并不远,且今日洪州城就发生了一件比较大的事……”

安太玄听完讲述,神色略显古怪,“你的意思,他一个儒道文人借着民心之势,然后窃取了百里之地的气运?”

他还以为是谁弄得洪州气运折损,居然是陆正所为?

安太玄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有人栽赃嫁祸。

不过钦天监官吏的调查,不太可能有什么问题。

官吏不禁道:“这是臣调查推演的结果,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是有人强行夺取地方气运,必然会摆下不少布置,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但臣并没有找到……”

“而他的位置所在,臣也没有算到。此事特殊,臣不敢耽搁,便先回来禀明情况。”安太玄沉吟片刻,询问道:“这件事还有谁知晓?”

官吏道:“臣第一时间来禀明陛下,钦天监的其他人还不知晓此事。”

安太玄微微点头,“很好,这件事你忘了吧,不要让朕在其他人那里听到此事,你回去好好休息。”

官吏表情一顿,“那,那个人……”

有人私自窃取地方气运,陛下居然都不在意吗?

这样的事情无论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不可赦免的大罪。

关于陆正,他也略知一二,没想到居然如此深受皇恩。

安太玄眼眸一闪,语气有点冷,“你没有听明白?”

官吏心中一凛,赶紧道:“臣明白了。”

官吏不敢多言,小心翼翼告退。

他心中有点好奇,但也只能压下去,有些事情知道多了,不益于身体健康呐。

他还是老老实实做好份内之事。

“有点意思……”

安太玄神色微动,幽幽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此当为天之所赐,岂是那么轻易窃取的?”

安太玄不觉得陆正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将一地气运窃走。

之前他已经见过陆正,不认为陆正有那样的心思。

要是有那样的想法,陆正直接可以大大方方的要,让朝廷册封赏赐。

他琢磨着,恐怕陆正都不知道自己干了此事。

安太玄不禁道:“老祖宗说得真没错,此子有大气运,由他去吧。”

安国地大物博,损失百里之地的地方气运,倒也无伤大雅。

安国不会因为折损的这一点气运,就会因此衰亡。

而且这些年减少的国运,也比这多了很多。

即便如此,只要整个天下不发生什么大的变故,安国的国祚不比其它八国要短。

所以安太玄得知了事情原委,倒也没有太在意。

当然,换作是另外的人,安太玄不一定这么好说话了。

……

开阳县,某处山村。

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的修整道路。

原本通往外面的羊肠小道,已经被他们拓宽到可以经过牛车,极大方便了村民们的通行。

而这样的变化,源于官府大量拨款,出钱出粮食还出力,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

以往官府组织建设什么工程,还得挨家挨户选人去服徭役,没钱还能累死人。

现在却是变得不一样,不仅修的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山路,每天都有工钱可以拿。

以至于村中的男女老少都干劲十足,有空都会自发性地帮忙。

安靖带着安阳途径几个村子,发现到处都在积极搞建设,道路和水利等利民工程弄得有模有样。

甚至还见到有官府组织的武者队伍,进深山捕猎猛兽和妖鬼,以维护地方的安定。

走过曾经到的地方,安靖发现变化是相当的大。

原本见过的那些百姓,以往还为生计奔波发愁,很难见到什么笑容。

现在这一个个百姓,生活其实也没有变好多少,但却是洋溢着喜气和发自内心的欢喜,显然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这就是陆正所说的积极性?安靖心中生出一丝异样。

安阳看了一路,也知晓这意味着什么。

她不禁挽着安靖的胳膊,低声道:“皇姐,那个陆正还真有本事啊,如此治理百姓,比那些官吏强太多了。”

安靖深以为然,不过安国太缺陆正这样的人才,很难让整个安国变成如此。

毕竟要做这些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人力,这些都是一大问题。

开阳县官府有钱款,那是去压榨了不少大户弄来的。

其它州县官府想要效仿此举,相当有难度,也没几个官儿有那样的胆子。

有的官吏不和地方乡绅沆瀣一气,去压榨普通百姓,已经算是不可多得的清官了……

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啊。安靖不免认同陆正的那番话。

两女观察了一番,又去往村子里,准备找户人家坐坐,休息一会儿,聊一聊当地的情况。

一位老妇见到两个姑娘,十分热情的招待,还给倒上了凉白开。

“你们两个姑娘,怎么来我们这种小地方?”老妇好奇道,“是来投奔亲戚的嘛?”

安靖微笑道:“我们是修行中人,路过此地……”

老妇闻言不禁道:“这样啊,嘿,最近像你们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听说都是去山中捉猛兽妖鬼。多亏了陆公子,不然咱们这些小百姓,哪里能过上这样的安稳日子。”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