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连车带粪一起卖!
白云昭好奇问:“同志,这个车开起来,能拉多少斤?”
曹青杭慎重道:“这个我们还没有进行实际测量。”
“但是保守起见,运载力大概在860公斤至1550公斤之间。”
“那差不多就是1.5吨左右?”
白云昭惊讶的看着小货车,眼珠子都亮了!
“真瞧不出来这小车劲儿还挺大啊!”
陈露阳笑呵呵道:“要不然怎么说这车霸劲呢!”
“白书记,要不您先坐坐我们这辆小汽车感受感受?”
白云昭高兴道:“行!我先坐这辆车试试!”
……
虽然陈露阳没考过大车证,但是实践从来都是理论发展的第一步!
作为机械厂第一开车技师,
陈露阳对于小货车和小汽车的驾驶已经入了无人之境!
劳工手套一带,那妥妥的车神附身,一路转弯后退加刹车,开的白云昭高高兴兴的,下车的时候表情都无比兴奋。
“好哇!这车真挺霸劲!”
瞧着白云昭明显心动的模样,陈露阳开始吹起小风:
“白书记要不要整一台?我们厂的车不管是小货车还是小汽车,质量都嗷嗷带劲!!”
白云昭犹豫:“那车要是买回去了,我们不会开咋整?”
陈露阳乐了:“害!这有啥咋整的?我们机械厂包教包会!”
白云昭这边正琢磨,忽然副书记走了过来,在他的耳边蛐蛐了几句。
顿时,
白云昭眼睛一亮,转向曹青杭:
“领导同志,买车是不是你说了算?”
曹青杭哭笑不得:“白书记,我们这是研发车间,只负责技术,不负责买车。”
“您要想买车,得去咱厂的供销科。”
虽然小汽车是融合车间研发的,
但是涉及到具体的订单和买卖,还是要归供销科说了算。
陈露阳义不容辞:“曹工,我跟供销科的辅科长还算熟,我领着他们去供销科吧。”
眼瞅着陈露阳领着白云昭三人走向厂大楼,老冯激动的手抖。
为了研发小汽车,融合车间不知道用了厂里多少资源和金钱。
这要是成功卖出去,车间就能给厂里一个交代了!
果然,
陈露阳将白云昭他们领到供销科之后,傅东虎听说哥们儿几个是来买车的,那顿时满脸笑容,相谈甚欢!!!
陈露阳虽然也想在旁边跟着听着,刺探刺探情报,好回去告诉车间同志。
但没办法,
他毕竟一个供销科外人,总不好舔脸坐人家办公室里跟着听墙角。
只能把刺探军情的任务交给宋廖莎,自己先回车间工作。
当天晚上,宋廖莎传来前线战报。
双方目前正处在价格战之中,战况很是焦灼。
厂里对于小货车的定价,是三万元一台。
这在当时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公社自然想压压价,把小货车的价格往下讲一讲。
但是厂里又不能赔钱卖,傅东虎又是个反应快、嘴皮子狠的,想从他手里砍价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就导致了交易卡住,双方都在商量价格。不过白云昭也不是个善茬,既然价格砍不下来,他就把注意力盯在了厂里的大粪上。
上次生产大队长借着看车的机会,彻底考察了机械厂的厕所。
对于厕所里肥美丰沛的粪水相当看中!
这两年,公社靠着卖菜卖猪卖粮食赚了一些钱。
大家伙一直合计用这些钱办个小化肥厂,做一些玉米肥料,来增加收入。
白云昭通过请教研究院和高校专家,知道了有一种比尿素肥力还高的农家肥“马桶砂”。
所谓的“马桶砂”其实就是大粪积在马桶壁上的固状结晶体。
这要是能和机械厂谈成合作,固定拉回大粪公社怄成粪肥,再把马桶砂用在肥料里,
简直都不敢想明年的庄稼会长得多么茁壮!
经过双方的几番较量,
终于,供销科传来了喜讯!
杨树林公社除了以三万元的价格,购买一台单排小货车以外,还与机械厂谈成合作,拥有了收购厂里粪水的权利。
眼看着得到了第一个订单,车间众人干劲冲天,各个日夜赶工,想要卖出厂里的第一辆小汽车。
万事开门红,
杨树林公社的车刚卖出去,紧接着啤酒厂、香肠厂、玻璃厂和镜子厂等省内单位也纷纷与机械厂联系,想要购置小汽车。
一时间,融合车间和几个生产车间仿佛是点燃了奋斗的火焰,
所有工人24小时三班倒,卯足了力气赶时赶工。
眼看着厂改革的初步成功,全厂职工都沉浸在一股新的生产战斗热情里。
“老于啊,车间干的不错!”
厂长办公室里,
王轻舟乐呵的坐在沙发上,脸上写满了高兴。
厂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赚钱。
现在融合车间出了成绩,厂里接到了订单,虽然订单数量还少,但这起码是个好的导向和讯号。
只要把握住机会,稳扎稳打,
机械厂的小汽车早晚都会在全国打出名号!
于岸山手里拿着小笔记本,一脸谦虚。
“这一切都是厂长领导的好!”
“没有厂长的支持,我们融合车间也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攻克困难、解决难题,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一想起厂里收到的那几笔订单,于岸山就觉得扬眉吐气,浑身得劲!
他作为钢材厂的前厂长,来机械厂本就算是“半道出家”。
再加上他又不是厂里土生土长栽培出来的干部,根基不够。
所以,他一直都把融合车间当成是自己在机械厂站稳脚跟,证明自己能力,赢得全厂上下信任的重要途径!
而今,
融合车间总算不负众望,干出了成绩。
他也终于能理直气壮的挺直腰杆走在厂里了。
王轻舟笑着摆摆手:“这都是你们车间优秀。”
顿了顿,
王轻舟不放心的嘱咐道:“虽然来了订单是好事儿,但是一定要把好事儿干好!干的漂亮!”
“从机械厂走出去的每一辆车,质量都要过关,绝对不能有任何问题!”
于岸山马上站起身,仿佛立下军令状一般严肃道:
“厂长放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