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找小陈主任请假(1 / 1)腰子少放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找小陈主任请假

虽然定的是晚上给票,

但陈露阳看着杨向阳飘忽忐忑的德行,还是下午就把电影票给他送了过去。

到了晚上,

陈露阳也不折磨自己,到点就走。

等他出门的时候,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

四个党小组的组长领着自己的组员,搬运轮胎,进行清洗,每一个人都干的认认真真的。

陈露阳看在眼里,特意嘱咐:

“大家不要太累,量力而行。”

“最后一个走的同志别忘了断电锁门。”

……

晚上吃完饭,

以陈露阳为首的孩子辈儿,一起在屋里学习。

陈玲玲占了陈露阳的光,也拿了俞汇川写的笔记本看。

军军则是本着语言从孩子抓起,每天晚上都要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朗诵英文。

院子里。

陈母和大姐陈丽红正在晾衣服,

敲门声响起,

姐夫孙志刚走去开门,看见一个女同志拿个菜篮子,一脸忐忑的站在院门口。

“同志,您找谁?”

“请问这是陈主任的家吗?我找陈主任。”

“在。”孙志刚转头向着堂屋里喊了一嗓子:

“爸,有人找你!”

“谁啊?”

陈父披着外套走出门。

女同志一愣:“这不是陈主任吗?我找的不是这个陈主任。”

陈父的小眉头一皱。

孙志刚反应快,赶紧问了句:“您找的是不是小陈主任?”

女同志顿时狂点头!

“对对对,小陈主任!我找的是小陈主任。”

陈父小小的“切”了一声,回身扯了一嗓子。

“小陈主任,找你的!”

堂屋里,陈露阳听到有人找他,纳闷的走出院子,

“您是?”

女同志瞧见陈露阳,顿时笑道:“主任,我是橡胶车间的巩文秀。”

说着,

巩文秀从菜篮子里掏出一个透着热气的干净屉布,屉布里圆鼓鼓的,似乎装了什么东西。

陈露阳看了一眼那块屉布,不由问:“找我有事?”

巩文秀不好意思道:“主任,我想跟您请个假,我家孩子烧的厉害,家里人白天要上班,实在没人照看。”

“我明天想请一天假照顾孩子,孩子烧退了马上我就回车间工作,你看行吗?”

“行!去吧。”

陈露阳犹豫都没有,直接给假。

人家第一次上门开口求请假,又是为了孩子,没有理由不答应。

“不用着急,多请两天假也没事,先把孩子照顾好。”

“谢谢主任!”

巩文秀没想到陈露阳这么好说话,刚刚还忐忑紧张的情绪登时平缓了不少。

旁边的陈丽红瞧着巩文秀站在院门口,心里暗骂自己弟弟这个死脑筋。

真是白长了一副聪明相。

这么冷的晚上,人家女同志大老远跑来找他请假,哪有就让人站在门口的道理!

“妹子,你家孩子发烧多少度?去了卫生院没有?”

陈丽红温柔的将忐忑紧张的巩文秀请了进来。

“家里有药没有?之前我家军军也发烧,卫生院大夫开了些药,你拿回去备上。”

陈母也在旁边着急,从鸡窝里摸出了两个新下的鸡蛋装在小兜里,

“闺女,我家老母鸡下的蛋,拿回去给孩子吃补充补充营养。”巩文秀第一次来敲新车间主任的门,本来还有些紧张。

但是哪成想这家人竟然这么亲和友善!

陈露阳被陈母和陈丽红挤在后面,连凑都凑不上近前。

陈母这边已经轻手利脚的将药、鸡蛋都装在了一个小布兜子里。

这样还嫌不够,

陈母又跑去院子,打开两个腌酱的缸,分别装了一些辣椒酱和韭菜酱也一并拿过来。

“闺女,我家做的辣椒酱和韭菜酱,味儿可好了,等孩子病好了,拿酱抹上馒头,下饭!恢复的快……”

“这些我不能要!”巩文秀被这家人弄的心里暖呼呼的。

但她是来请假送礼的,哪好意思收东西啊!

“主任,这是我们家晚上新蒸的馒头,里面放了,喧乎的,你们尝尝!!”

陈露阳虽然不觉得这个是件多么大的事情,

但是看巩文秀紧张忐忑的模样,陈露阳还是乐呵呵的从屉布里拿出了一个馒头塞进嘴里咬了一口。

确实!!!

放了点,吃起来甜的,又热乎又喧乎

“我吃一个就行了,这些你拿回去,快回家看孩子吧。”陈露阳笑道。

巩文秀拎着一兜子馒头来的,哪好意思拿回去。

但是无奈陈露阳吃了一个之后,其他的那些死活不肯再拿。

再加上旁边有陈母和陈丽红在,

自己手里的馒头非但只送出去了一个,甚至还被硬塞了不少东西带走。

送走了巩文秀,孙志刚笑道:

“行啊小陈主任!这才上任两天,就有同志来敲门了。”

陈露阳笑道:“姐夫你可别糟践我了,这哪是什么敲门啊!人家这不是上门来找我请假来了吗?”

陈父站在旁边,又是欣慰又是有些纠结的充满复杂的看了一眼陈露阳,扭头掀帘子进屋了。

“咋了?家里出了一个小陈主任,不高兴了?”

陈母风风雨雨跟着陈父几十年,对于他的想法那简直是再了解不过了。

现在院子里住的,是“陈主任”和“小陈主任”。

再过两年等陈大志退休了,院子里就又剩下一个“陈主任”了。

“我没有。”陈父嘴硬。

“你啊……有时候那心眼小的比军军都小。”

陈母笑着道了一句。

……

次日,项国武没来。

后天,巩文秀准时找陈露阳销假,但是项国武还是没来。

大后天,项国武还是没来。

没来挺好

陈露阳听着车间里机器轰隆隆运转的声音,瞧着工人们穿梭来往,一个个撸起袖子干活的模样,心中非常之满意!

在他来车间上任的第三天,他就开始逐步对车间工作进行一些细小的、微不足道的改变。

其中的一项:

就是将由车间主任组织的例行政治理论学习,变成了由各个党小组的组长轮流上台领学。

小组长们在上面念报纸,他就在下面翻译资料,充分利用每一秒时间!

昨天,当四小组的组长念完了厂报上刊登的车间新闻之后,整个车间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兴奋之中。

自从刘副厂长离开之后,橡胶车间的地位直接一落千丈,

不要说是登厂报了,平日里连个苍蝇都不乐意飞进来。

可是自打陈露阳来了,车间不仅变热闹了,甚至一个小小的车间生产布置大会都能登上厂报。

大家一直不缺干事的热情,只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干,跟谁干,干出个什么样。

虽然现在陈露阳也没有领着大家做出实际的贡献。

可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了奔头。

这边刚开完会,

厂里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

“今天上午10点,请各部门领导、车间主任来小礼堂开会。”

“再通知一遍!”

“今天上午10点,请各部门领导、车间主任来小礼堂开会!”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