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问我算你问错人了
晚上,
热情好客的陈家人,死活留着张云帆三个人在家吃了一顿香喷喷的饭。
将三个人送出小院,陈露阳坐在桌子前一边叹气一边挠头一边看书。
“老舅,你哪不懂?我教你!”
军军一副明灯儿样的凑过来,低头看着陈露阳手中的笔记和卷子。
借了老舅的光,
刚刚他和陈玲玲也都吃了一把省大高材生的小灶,现在军军感觉自己强的可怕,什么题都会做。
“起开玩去!”陈露阳没好气的哄走明灯,
现在这事儿……弄的他压力是真大!
有一个俞汇川给他吃小灶,那是自己偏得。
可现在省大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系最好的四个学生给自己补课,
这特么要是还考不上,可就是丢人现眼了。
陈露阳郁闷的挠挠头。
现在真是箭在弦上,哪怕是死,他也得考上这个大学不可!
……
闭门苦读两昼夜。
周一早上,陈露阳熬了个双眼通红,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车间。
最近这几天他一直看关于橡胶工业的书,
这个周末又在省大三剑客的监督指导下玩命复习,压根没有时间去翻译融合车间的材料。
要是他再不干活,曹青杭估计就能提着黑板杀过来了。
所以他打算早上抓紧时间,把资料先翻译一部分出来。
现在还没到上班的时候,但是车间的门已经被打开了。
谁啊?这么早!
陈露阳走近,就听见一阵念英语的声音传了出来。
机器后面,赵跃进正举着一本《英语日常交流用句,磕磕巴巴的念着。
瞧见陈露阳,赵跃进赶紧站起来。
“早上好主任。”
“学英语呢?”
陈露阳乐呵呵的问。
这个赵跃进,是自己在车间提拔起来的第三党小组组长。
也是之前负责拿钥匙,最后一个关门的车间工人。
“我一直挺感兴趣,想学学。”赵跃进不好意思的开口。
“就是念的不太对,怕别人听的笑话……”
陈露阳赶紧纠正:“不要怕被笑话,敢张嘴就已经很厉害了。”
“遇见不会的地方就来问我,都一个车间的,别不好意思。”
这边赵跃进还没回答。
就听旁边一个破锣嗓子喊了起来:“好啊呦”
“法恩!”
“三磕油!”
……
短短三句话,听的陈露阳血压快升起来了。
他和赵跃进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就瞧见窗户下,杜涵也捧着一本书,摇头晃脑的大声念,模样自信的就像是在台上做演讲。
瞧着杜涵旁若无人的模样,陈露阳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瞅见陈露阳,杜涵特别高兴的站起来。
“主任,我念的咋样?是不是嘎嘎标准!”
陈露阳斟酌了一下用词:“念得挺好!就是要这么大声念,多念,才能越念越好!”
顿了顿,
陈露阳忍不住劝道:“杜啊,你下次发音的时候,先别跟着字母的发音去拼,照着书上标记的内容去读。顺下来然后慢慢深入。”
“好嘞主任!”
瞧着杜涵念书的仔细劲儿,陈露阳笑了笑,转身走向办公室。
翻译完了材料之后,中午休息的时候,陈露阳问向赵跃进。
“赵哥,你来车间多久了?”
“快三年了,橡胶车间刚成立的时候我就分到这了,一直干到现在。”
“那车间这个橡胶喷霜的问题,之前徐主任领着大家想办法解决过吗?”
陈露阳依然不死心的询问车间橡胶制造的问题。
上午在车间,他将事情从头到尾捋顺一遍。
虽然王轻舟的态度目前并不明朗,而且想要快速赚钱。
但陈露阳还是觉得,橡胶车间想要在厂里立足,手里还是应该握有一个顶得住硬家伙才行。“怎么没有想过办法。”赵跃进苦笑一下。
“之前刘副厂长在的时候,我们去橡胶厂学习技术,又坐火车去其他城市找专家咨询,能做的都做了。”
“但是唯独橡胶硫化的问题,依然解决不了。”
现在橡胶加工主要是以传统的硫磺硫化剂来进行硫化。
虽然70年代发现了脲烷硫化体系。
可是硫磺因为价廉易得、资源丰富以及硫化胶性能好,还是被广泛使用。
不过硫磺硫化剂的力学性能较差,在橡胶中的溶解度达到过饱和时,就会从橡胶中结晶析出,破坏硫磺在胶料中分散的均匀性,使胶料表面粘着性下降,给加工带来困难,这就是喷霜现象。
多年来,尽管橡胶车间不断试验控制硫磺的用量,尽量避免超过橡胶中的浓机度,
可惜,效果一般,还是没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看来问题是出在硫化剂上……”
陈露阳将这个问题记在了本上。
虽然省大没有橡胶材料,但是化学系没准会研究这种硫化制剂也不一定。
有了方向,陈露阳下班提着包就去了省大。
虽然俞汇川的专业也跟化学沾边,但主攻的专业是材料。
硫化剂的问题,还是问问化学系的同志比较好。
有了先前讲座的名声,再加上有俞汇川的帮忙介绍。
陈露阳很快就问到了结果。
省大的化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化学、高分子科学、化学工艺和催化科学。
压根就没有橡胶硫化机的这一项目的研究。
“小陈同志,这个事儿您问我们,真的是问错人了。”
化学系的学生开口:“咱这遍地都是松树,哪有橡胶啊!”
“您想要橡胶硫化剂,肯定是要去南方那些长橡胶、有橡胶的地方去问。那里的资源遍地都是,怎么做实验都不心疼。”
“可要是在咱们这研究橡胶,那光是运输原材料这一关,咱们就得碰钉子。”
陈露阳一愣!
这化学系的学生当真是一句话说醒梦中人!
省城这个地界死冷寒天的,橡胶别说长大成树了,估计种子埋在土里,入冬直接就嘎了。
要是按照地理位置和空气温度的话,
最适合生长橡胶的地方,应该就是热南了。
而且现在这季节,去热南正好
想明白这些,陈露阳第二天就打了份申请,准备跟厂领导请假去热南走一圈。
可是申请还没等写完呢,郭强竟然找了过来。
“小陈,有个好消息!”
“你写的那本《英语日常交流用句被学校推荐到了部里,评为了优秀图书。”
“下个周末,省里举办文化出版交流和学术交流大会。”
“届时,年内出版优秀图书的作家和学者都要来省城参会。”
郭强笑道:“我知道你最近一直在忙着研究天然橡胶制造的事儿,没准这次文化出版交流和学术交流大会,你能遇见橡胶专家也不一定。”
陈露阳脸上不由露出喜色,说一句喜上眉梢也不为过。
这绝对是他上任以来,听到最好的消息了。
不过他还没有高兴太久,马上着急问道:
“郭哥,这个会议是对外开放的吗?橡胶厂的人不能来吧?”
虽然橡胶厂现在,也许,好吧……肯定都没把区区一个机械厂的橡胶车间放在眼里。
但是现在他和橡胶厂可是竞争关系。
要是真碰见专家了,他是要先行独占技术成果的!
……最起码能多独占一天是一天。
最好是等他已经先解决喷霜问题,干出了一批合格零部件之后,再让橡胶厂跟上。
郭强皱着眉。
这陈露阳,平时看着没这么小心眼啊!
再说了,技术这个东西,一旦有了改革性的进步,很快就会普及宣传到全国。
你争这一天两天的有啥用?
不过虽然心里这么想,郭强还是开口道:
“我认为应该不能。”
“这是文化出版交流和学术交流会,届时历史、文学、艺术、语言、科学、工业等等专家都要来。”
“听着范围虽然大,但实际上圈子也很小。”
“没有邀请函和相关发书的人员以及记者,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这我就放心了……
接过郭强递给他的邀请函,陈露阳松口气,随后问了句:
“地点在哪啊?”
郭强乐道:“地方你熟悉,松亭饭店。”
“哦。”陈露阳点了个头,随即反应过来,猛地抬头:
“嗯?!”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