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主意打在副部长身上
车间外,工人们捧着小册子研究着文字的底蕴。
车间里的机床边上,杨向阳将一辆巴掌大小的白色玩具小汽车放在了地上。
手一松,小汽车的轱辘“日”一下飞速转了起来,向着前面跑了起来。
陈露阳惊喜的捡起地上的小汽车,转过车身看向底盘。
只见钢板的地步中间有一个贴合细腻的飞轮,只要轻轻滑动,飞轮蓄能的力量就会带动小汽车往前走。
“这小车真沉呐!”陈露阳掂量着玩具小汽车,脸上全是惊喜。
“能不沉么,别看外面简单,里面齿轮多着呢!”杨向阳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
“师傅看了都说这车造的好。”
陈露阳乐了:“我爸也瞧见这车了?”
杨向阳笑道:“咋能瞧不见?这车间每个人谁干啥了没干啥,师傅都瞧得清楚着呢!”
陈露阳老脸微微一红。
虽然同为车间主任,但是橡胶车间里陈露阳除了知道四个组长干啥,别的人他是一概不知。
顶大天偶尔关注一下项国武,看看这哥们儿然有没有起营造反。
但还真别说,项国武的表现正经挺好。
不仅表现好,而且特别能干活!
每次陈露阳偷偷观察的时候,都能看见项国武甩着膀子一顿库库干。
干的陈露阳都觉得不给他点奖励都说不过去了。
不过现在不是讨论项国武的时候,陈露阳问:“从现在开始到联谊会,咱们能造多少辆这样的玩具小汽车?”
杨向阳轻松道:“整个百八十辆的没啥问题。”
陈露阳微微皱眉:“百八十辆不太够啊!能不能再多点?”
杨向阳思考一下:“那就得赶赶工,加加班了。”
毕竟车间里还要满足正经小汽车的生产,只能分出一部分工人生产玩具小汽车。
但是好在机械厂里人多,要是赶工的话也能造出来不少玩具小汽车。
陈露阳道:“那我先把玩具样车给厂领导看看,如果厂领导同意,咱们就安排工人开始大量生产。”
虽然产销联谊会的事情主要由他负责,但是车间生产的任务除了厂领导没人敢决定。
想要让工人们加班加点的生产玩具小汽车,还要厂领导同意才行。
可是让陈露阳没想到的是,平时稳扎稳打,一抓一个准的厂领导,今天竟然谁都不在!
所有门全都是关着的。
“人哪去了?”
陈露阳手里捏着玩具小汽车,疑惑的走向楼下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小徐干事正低头忙着拆红裱纸。
瞧见是陈露阳,小徐干事高兴的站起来:“小陈主任,部里来人了,厂领导都去车站接他们了。”
“部里谁来了?”陈露阳好信的问道。
能跟机械厂有直接联系的,也就是工业部了。
“听说是副部长带人来了。”小徐干事也只是听他们主任提了一个大概,还有谁她就不知道了。
陈露阳听到“副部长”,也没觉得多震惊。
他爸爸陈大志当年可是被部长亲自接待过,颁发过荣誉的。
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年部里都会来各个重工业厂调研,听取工作汇报。
算算日子,也确实到了他们来的时候。
“知道他们几点回来吗。”陈露阳开口问道。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小徐干事羞羞的笑了一下。
两个人正唠着,“咚咚咚”的敲门声传了进来。
“请进。”小徐干事下意识的喊了一句。
陈露阳仿佛见鬼了一样,眼睁睁的看着唐喜呲个大牙咧着嘴,扬了二正甩着胳膊走了进来。
“下午好小徐干事!!!”
唐喜刚一进屋,就扯着嗓子大笑着的打招呼。
“小陈主任,您也在?!下午好啊!”
陈露阳诧异的看着反常的唐喜:“兄弟,你这是有啥喜事儿?”
“没有啊!一切正常!”唐喜脸蛋子上的笑容,从进了屋开始就没断过。
“我们宣传科写了一份材料,要麻烦办公室的同志帮我们发一下。”
唐喜说着,双手将手里的材料客客气气的交给小徐干事,笑哈哈道:
“小徐干事,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小徐干事快速收下材料。
“你们先聊,我回办公室了。再见!”
唐喜咧着腮帮子,仿佛打鸡血似的跟两个人告别之后,转身走出门。
隔着门,陈露阳都能听见唐喜扯着嗓子跟别人打招呼,说“下午好”的声音。
“这人怎么回事?咋这么吓人呢?!”
陈露阳猛不丁瞧见唐喜变成这样,赶紧询问小徐干事。
小徐干事也是吓的不轻,压着声音咬耳朵:“犯病了!”
“小陈主任你平时在车间,来主楼来的少。”
“前两天唐干事突然就变成这样了,突然冲谁都乐,看见人就打招呼。”
“关键他笑的时候,能从头笑到尾,只要不跟你告别,就能一直呲着牙跟你唠。”
“老渗人了!”
“听工会那边的同志说,他在上厕所的时候,瞧见别人都笑,吓的工会同志厕所都不敢上了。”
陈露阳震惊了!
厕所里面那味儿,他连嘴都不乐意张,只能疯狂用鼻子呼吸。
唐喜竟然还能在这种地方笑出来!
此子深不可测啊!
小徐干事心有余悸:“总之啊,我们现在都躲着他,太吓人了。”
“他都不如像以前那样谁都不理呢,好歹还正常点。”
“现在这样,我们都觉得他是不是精神不好……”
……
由于厂食堂请来了省大院的大师傅,晚上工业部的同志们直接在食堂的小包间里吃的。
据当晚在食堂值班的工人说,大师傅手中的铁勺都会颠出了。
整个后厨都是香喷喷的饭菜香。
“陈哥,你说咱俩啥时候才能吃着小灶啊?”
老饭馆里,宋廖莎一边往嘴里扔生米,一边无比感慨的开口。
“别想了,那小灶哪那么容易吃啊,咱俩在这吃点腱子肉得了!”
陈露阳喝了一小口白酒,夹了一块牛腱子肉蘸了蘸蒜酱。只要是肉,他都吃的香!
“自从吃了食堂的红烧肉,这老饭馆的菜儿我都有点吃不进去了。”
宋廖莎有些嫌弃的夹起一块红烧肉,刚要咽下去,就看见大新不知道啥前走出了厨房,正一脸幽怨的看着他。
宋廖莎顿时一个尴尬:“大新,我不是那个意思。”
大新裹着围裙走了过来,原本乐呵呵的大脸盘子现在都有些忧郁了。
“大宋,我做的饭真这么难吃啊?”
“没有没有!”宋廖莎真是恨不得扇自己一嘴巴,自己干什么不好,非特么干在人家屋檐下骂人的事儿。
陈露阳看着大新一脸沮丧的模样,纳闷道:“你不是偷师去了吗?”
“别提了。”大新上火道:“根本就近不了身。”
“那老头子心眼才特么多呢,炒菜做饭的时候谁都不让近身。”
“知道的是大师傅做菜做饭,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太奶在村里施法摇仙,那火一蹭一蹭的。”
可怜大新每天起早贪黑的去食堂切萝卜洗盘子,
虽然帮着兄弟干了不少活,但是一点真本事都没学着,还被他爸给一顿训。
“那你还去不去偷师了?”陈露阳问道。
“不去了!”大新闷闷的说了一句。
虽然他不甘心,但是不甘心也没办法。
不过,大新是个心宽的,这条路走不通,他就不走了。
“来,尝尝我做的绿豆糕!”
大新拿出了一个小碟,高高兴兴的放在桌子上。
陈露阳愣了一下,“你怎么也做上绿豆糕了?”
大新好奇:“还有谁做绿豆糕了?”
陈露阳道:“松亭饭点现在也开了糕点窗口做绿豆糕,怎么你们冬天都乐意做这个?”
大新道:“还不是因为冬天水果少,嘴里没味儿,我就寻思整点绿豆糕吃。”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宋廖莎拿起了一块绿豆糕咬了半口。
“嗯!!!!”
宋廖莎眼睛一瞪,嘴里含着绿豆糕,手指疯狂的指着盘子,示意陈露阳快点吃。
“你这也太夸张了吧?”陈露阳伸手拿了一块。
一口咬下,口感甘香,又甜又沙,直掉渣儿!
陈露阳眼睛也瞪起来了:“有我小时候吃那味儿!!!”
大新骄傲的举起大拇指:“这绿豆糕的手艺,可是我爸年轻的时候专门去学的,我爸又一步一步教给我的。”
“别看做红烧肉我不行,绿豆糕我可是介个!”
宋廖莎嘴欠的再次哪壶不开提哪壶:“不仅红烧肉不行,炖豆角也差点!”
“你tm……!”大新气的起身就要把绿豆糕端走。
陈露阳眼疾手快,赶紧将绿豆糕按下。
“去,大新,给哥拿俩碗再来壶热水,我把这块拿水化了!”
大新白了他一眼:“还挺会吃!”
说完,大新扭头掀开帘子进厨房拿了碗和水壶出来,将绿豆糕化成了一小碗绿豆沙。
“陈哥,你到时候尝尝是松亭饭店做的好吃,还是我做的好吃!”
大新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胜负欲。
听说松亭饭店的厨子就是大师傅的徒弟,他就想知道知道,到底谁的绿豆糕做的最好!
“没问题!”陈露阳拍着胸脯。
“回头我把饭店的绿豆糕带来,你亲自尝尝!”
……
这次工业部只来了三个人。
除了元副部长以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人。
一行人轻车简行,办事风格也相当简洁明了。
除了听王轻舟三个厂领导的汇报之后,其余就是跟飞升车间和融合车间的负责任人开了个座谈会,掌握一下技术研发的程度。
听说机械厂要办小汽车的产销联谊会之后,工业部的元副部长表达出了相当的好奇和支持!
尤其在元副部长看到小汽车产销会的五国语言说明书后,厂长秘书一个电话就打到了车间,让陈露阳来主楼会议室。
“领导好,我叫陈露阳!”
走进屋,陈露阳就瞧见王轻舟、于岸山和董江潮乐呵呵的围着正中间的中年人,有说有笑的。
中年人长相白净,头发梳的一丝不苟。
平时连个笑模样都罕有的王轻舟,此时满脸都是笑褶。
于岸山和董江潮俩人就更不用说了,双方互相打配合,一句接着一句的,逗的元副部长是开怀大笑。
“部长您好,我是陈露阳。”
“小陈啊,坐!”元副部长笑呵呵的招招手,“你是大志的儿子?”
“是的部长。”陈露阳颔首。
“你可比你爸长的精神多了!”
元副部长道:“我看了你编写的这本小册子,翻译的简洁明了又措辞到位,有水平!”
“产销联谊会的想法也很不错,从工厂的实际需求出发,主动作为,打开局面,非常有意义!”
陈露阳被夸的满面红光:“这些都是厂领导的决策,我只是负责执行和落实。”
元副部长感慨:“能把决策准确落实、超标准执行也是本事!”
顿了顿,
元副部长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陈露阳将玩具小汽车放在桌子上,“部长,这是产销联谊会我们打算送给参展人员的礼品。”
元副部长拿起小车左右看了看:“飞轮小汽车?”
他将车在桌子往后推了推,放开手,小汽车平稳丝滑的跑了出去。
“这礼品好啊!”元副部长乐了。
于岸山呵呵笑着圆场:“之前我们想了一些礼品,但觉得不是太普通就是跟产销联谊会的关系不大,还是小陈提出想法,用玩具小汽车当礼品,增强展览会的影响力。”
元副部长问:“这个想法也是不错的,这个礼品很有特色,只是光靠这么一个小车恐怕对影响力的帮助不大。”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陈露阳回答。
“我这几天去了省报,想通过省报找到其他省市报社的联系方式和电话,多请一些记者来参加产销联谊会。”
“可惜省报答复我,他们也没有其余报社的联系方式,只有文化部才能统一安排各地报社活动。”
陈露阳叹了口气:“最后还是省报的同志出于个人交情,帮我们联系了几家报社。”
这话一出,王轻舟、于岸山和董江潮三个人的表情微微一变!
这胆大包天的陈露阳,竟然来找元副部长诉苦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