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就一张话剧票?
当天晚上,
陈露阳、宋廖莎还有一群机械厂的哥们儿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饭。
最近这两天,虽然陈今越没让他亲,也没亲他。
但是两个人跳了舞,亲了小手,还贴了小嘴儿,对方明显又对自己也有意思。
陈露阳的好心情,所有人都看得到。
郝逢春见他乐呵呵的,打趣道:“小陈啊,你是真厉害,生场病生的跟过年似,乐成这样!”
“哈哈那可不就是高兴嘛咱们车卖的这么好,换谁都高兴啊!”陈露阳转移话题。
“郝叔,那天我晕乎的,机电公司刘同志是咋回事啊?他们是要办车展?”
郝逢春提起这事儿就兴奋:“不是车展,但是也跟车展差不多。”
“过完年后,其他国家汽车公司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都要来片儿城参加展览会,到时候不仅咱们机械厂,国内其他汽车厂家也要来。”
“这可是一次学习技术的好机会!”
说到这,郝逢春一脸“从实招来”的看着陈露阳。
“小陈,你到底会说多少门外语?”
上一次刘镇容和陈露阳的对话,他们一桌子人都在旁边听着。
起先还能分辨日语、英语、法语,到后来真是叽里鼓啦的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鸟语。
陈露阳有些谦虚:“广播上放过的,我都会点。”
“但是我都只会一点啊,就一点!”
陈露阳疯狂找补。
郝逢春和众人瞧着他欲盖弥彰的表情:呵呵。
“当年把你招进厂,算是招对了!”郝逢春无比感慨自己的慧眼识珠。
但是我可后死悔了……!
陈露阳幽幽叹息了一声。
早知道自己今天会和饭店的女经理勾搭在一起,当初他就应该在饭店转正,天天拿着饭店的工资和女经理搞地下情。
第二天,女经理的心情不算好,瞧见饭店员工也没个乐模样。
曹青杭心情也有些恶劣,整个人看上去心事重重的。
反倒陈露阳没心没肺的,像只蝴蝶一样,一会儿在产销联谊会里面飞飞,一会儿去饭店里面飞飞,一会儿又在发动机的展位前飞飞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产销联谊会给了发动机厂一个非常棒的展销机会。
不少机电公司对发动机厂的技术非常感兴趣,不仅询问了很多的信息,甚至还谈成了很多订单。
短短的小几天里,发动机厂拉了不少人去厂里参观。
这边陈露阳正美滋滋儿的跟发动机厂的哥们儿吹牛逼呢,曹青杭沉着脸走了过来。
“陈露阳,过来一趟。”
“来了!”
陈露阳心底一慌,不知道为啥曹青杭突然喊自己大名。
“曹工,咋了?”
曹青杭冷着脸,从兜里掏出一张票:“给你张票。”
陈露阳狐疑的接过票:“《唐人街上的传说?”
这可是今年新上的话剧,小玲吵吵好久要去看但是一直没机会去。
票价可贵了呢!
“曹工,就一张啊?”陈露阳心里刺挠的,哪有给票就给一张的啊!
“你要不要?不要我给小吴了。”曹青杭没好气道。
“要要要!”陈露阳赶紧将票抢回手里。
这么好的票,谁不要谁是大傻子!
“曹工,这不会是你和晓华同志一起约看的话剧吧?”陈露阳犹豫半天,偷偷问道。
“晓华请假回家了。”曹青杭黑着脸。
“她家不是这的?”陈露阳好奇问。
曹青杭没回答,转移话题道:“你去看吧。”
“不会是别的小姑娘相中你了,送你票,你不想去吧?”陈露阳疑问。
“你特么去不去?不去还我!”曹青杭沉着脸。
“去去去!白给的谁不去啊!”
陈露阳将票仔细收好,高兴道:“谢了曹工”
虽然只有一张,但他可以再给陈今越买一张
到时候窜个座位,完美!
话剧票在后天晚上。
当天下午,陈露阳奔去话剧院买票。
但是可惜,话剧团的早早就卖光了,多余一张票都没有。
那还去看啥了……
他一个大老爷们儿,上不着村下不着地儿的。
与其去看话剧,还不如出去跟宋廖莎出去喝酒,祸害南方兄弟们好玩呢。
干脆,陈露阳还是将票给了小吴。
反正小吴光棍儿一个,自己去受受文化熏陶。
等了第二天,小吴神神秘秘的凑过来,一拳砸向他的胸口。
“小陈,我就知道你够意思!”
瞧着小吴一脸春心荡漾的德行,陈露阳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话剧的另一个座位竟然坐着一名土地局的年轻女同志!
那女同志跟小吴还跟有点看对眼了。
演员在台上演,他俩在台下唠,唠着唠着就把女同志给唠回家了。
小吴以为陈露阳特意给自己介绍对象,对陈露阳谢到不行,反倒是给陈露阳整的挺懵逼。
……曹青杭要给自己介绍对象?
这是怎么个意思!
……
为期几天的产销联谊会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记者招待会。
跟那些机电公司的代表比起来,记者招待会就容易许多了。
机械厂全体参展职工纷纷开启相声模式,哄的记者朋友们高高兴兴的。
送走最后一个记者的时候,宋廖莎翻着记录,惊喜的发现这次产销会厂里竟然卖出了2100多辆车。
除此之外,还额外卖出了200多辆玩具小汽车。
计算总金额超过了6300万。
这对于机械厂来说,堪称是一笔大丰收了!
而让陈露阳很郁闷的事,最近的几天,陈今越的妈妈天天来东方大街逛街,时不常就要来饭店坐一坐。
一双眼睛就像是名侦探冯久香一样,四处撒嘛。
人家妈妈在这呆着,自己总不好跟闺女身边凑凑。
眼看就是住饭店的最后一天了,陈露阳难舍难分的去找陈今越跟她道别。
结果刚一走过去,却瞧见陈今越又和陈妈妈在一块呆着。
“小陈来了啊?快坐!”陈妈妈热情的招呼陈露阳。
“陈阿姨您好,我们机械厂的联谊会要结束了,我来跟越姐告别。”陈露阳一本正经的开口。
“路上注意安全。”陈今越眼神复杂又不舍的看着陈露阳。
如果眼神能拉丝儿,现在陈露阳已经进盘丝洞了。
幸好陈妈妈处在两个人的中间,没有发现陈今越的眼神。
她看着陈露阳,越看这小伙子越招人稀罕,笑呵呵问道:
“小陈呐,现在有没有对象呢?”
“有了。”陈露阳接着又补了一句:“就是人家姑娘还没正式答应我。”
“那算什么对象啊!”陈妈妈被他这句话逗乐了。
“你还小,找对象的事儿不着急。”
“我们医院有的是好小姑娘,回头阿姨帮你撒嘛!”
“不用不用,谢谢阿姨!”陈露阳眼皮一跳,下意识的看了陈今越一眼。
“阿姨,我还是先努力,争取让姑娘早日同意。”
原本陈露阳还想找机会跟陈今越腻乎腻乎,
但是陈妈妈明显对自己更有兴趣。
不是问自己喜欢的女孩是做什么的,就是问自己喜欢啥样的。
问到后来,陈露阳实在招架不住,跟着陈妈妈和陈今越打招呼就离开了。
随后,陈露阳骑车去了省大。
最近这段时间,省大的学生们都在准备复习期末考试。
天越来越冷,陈露阳也不忍心折腾自己的家教们。
干脆他把家教们全都撵回学校。
自己平时接着复习,有不会的再来省大找他们。
不过今天他可不是来学习的,而是来送礼的。
仗着自己是厂里的车间主任,陈露阳从车间里拿了10来辆玩具小汽车。
到了省大之后,他先是把玩具小汽车和买来的松亭饭店绿豆糕挨个送给自己相熟的老师和同学。
随后找到了俞汇川的宿舍,跟着宿管阿姨打了声招呼,拎着东西上了楼。
宿舍里,俞汇川正在看书复习。
瞧见是陈露阳,俞汇川登时高兴的把人领进屋。
“好啊小俞老师!公派出国名额批下来了,这么大的事儿都不告诉我!要不是郭老师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这个好消息那!”
陈露阳进屋就开始兴师问罪。
俞汇川笑道:“第一关过了而已,年后还得去片儿城复试,要复试过了才行。”
“别说我了,听说你们机械厂前几天举办了产销会,我们系里的几个学生也去瞧热闹,说办的非常好。”
陈露阳乐呵呵的掏出带来的小汽车玩具和绿豆糕,道:
“就知道你没时间去。”
“这是我们厂生产的玩具小汽车,我特意给你拿了一个作纪念,可别不当好玩意儿,外面卖三块钱一个呢!”
“绿豆糕是松亭饭店大师傅做的,我也给你拿了几块,晚上学累了你吃几块。”
“谢谢小陈老师。”俞汇川高兴的接过小汽车,摆弄来摆弄去,简直爱不释手。
“对了。你最近学习怎么样?”
陈露阳有些心虚:“最近忙着展销会的事儿,几天没看书了。”
俞汇川表情严肃了:“这不行啊小陈老师!”
“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状态,每天看书复习才能考出好成绩,最忌讳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来都来了,正好我考考你最近学的怎么样。”
说完,俞汇川不等陈露阳答应,直接搬来室友的小板凳,按着他的肩膀坐了下去。
“做题吗小俞老师?我啥都会做!”
陈露阳现在充满了一瓶不满,半瓶晃的迷之自信。
仿佛只要拿到卷子就会做!
俞汇川摇头:“题不着急,主要还是打好基础。你先背遍化学元素周期表我听听。”
陈露阳:……
安静的省大校园宿舍。
几分钟之后传来了羞耻的吭哧瘪肚的背诵声。
宿舍不隔音。
中午的时候,男生寝室开窗通风放味道,又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窗户。
“谁啊这么有才,大中午背元素周期表?”
隔壁宿舍的男生听到动静,忍不住发出灵魂深处的疑问。
刚问完,“啪”的一声,不知哪个宿舍的窗户关上了。
连带着背诵周期表的动静都小了好多。
整整一下午,俞汇川再次把化学的所有基础知识点给陈露阳做了个梳理。
在陈露阳校不准的地方反复强调了好几遍不说,还给他留了家庭作业!
“这个部分还有这个部分,下次你来给我讲一遍。”
陈露阳难得乖巧安静的点点头。
“今天是周三,周五的时候你过来找我,我检查。”俞汇川严肃道。
“好的小俞老师!”陈露阳认真回答。
眼看距离考大学就只有半年的时间了,自己再不认真复习,考不上是小事儿,丢人是大事!
回家的路上,陈露阳还特意路过老饭馆,将饭店做的绿豆糕给大新拿去尝了尝。
产销联谊会的这几天,橡胶车间的一切事情都在四个小组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稳步发展。
甚至飞升车间的几个减震器技术问题,还是项国武带头研究突破的。
除了这些以外,最让全厂同志高兴的事儿就是厂里的小河沟终于冻上了!
不少人中午吃完饭,都高高兴兴的跑到小河沟的冰面上打出溜滑。
短短的几天工夫,冰面上已经被众人打出了六七道长短不一的”滑道”。
每天冰面上都一帮人连助跑带冲刺的天天去玩,江边渡一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都蹦高了去。
“露阳君!”
江边渡一郎瞧见陈露阳,顺着冰面连跑带出溜的奔了过来。
“我来跟你告别的!我要回家过新年了。”
江边渡一郎说起回家,整个人的脸上都控制不住的高兴!
日本的新年跟国内的元旦很像,原本是指一年中的第一个月,现在指新年节日,通常是1月的前3天,或者前15天。
眼看着国内都快过元旦了,距离日本的新年自然也近了。
“打算啥时候回来?”陈露阳伸出手捂了捂江边渡一郎冻得通红的耳朵。
“过两三个月就回来。想家了。”
江边渡一郎咧嘴一笑,冲着陈露阳深深鞠了个躬。
“露阳君,感谢您和您家人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真的是太感谢您了!”
陈露阳也礼貌鞠躬鞠回去:“感谢您为我们带来了技术,这段时间辛苦您了!”
两个人在冰面上此起彼伏的来回鞠好几个躬。
陈露阳客气几句之后,问道:“江边,这次回去还要麻烦你帮个忙。”
江边渡一郎开口:“您说!”
陈露阳道:“回去之后,帮我们留意一下你们有没有废轮胎。厂里生产减震器,橡胶材料不够。”
“如果你们有多余的废轮胎,我想跟厂里申请,进口一批废轮胎。”
江边渡一郎所在的公司是汽车大户,小汽车年生产量更是能达到惊人的100万辆。
他们的废轮胎肯定量大管饱。
与其每天想方设法的从橡胶厂里买废轮胎,倒不如直接从日本进口。
连技术到原材料全都一起买到手!
江边渡一郎答应:“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