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我家教挺严的
有了前两次拜访的经验,陈露阳的脸皮是越来越厚了。
到了陈今越家楼下,
陈露阳熟门熟路的直接拎着东西就上楼,简直比陈今越认门还熟。
陈今越跟在陈露阳屁股后面,内心绝对的哭笑不得。
以前陈露阳来自己家的时候,还会心虚收敛收敛,假模假式的跟她拉开时间段,等她进屋之后,隔10分钟再上楼。
现在完全就不在乎了。
到自己家楼下直接拎东西就上楼,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
陈今越正低头上楼呢,
突然,前面的陈露阳在楼梯拐弯处停住了。
“怎么不走了?”陈今越纳闷的看着陈露阳。
陈露阳思索:“姐,你说”
“是你开门,我跟你进去好,”
“还是我敲门,你跟我进去好???”
陈今越:……
怎么陈露阳总会想出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
“哪种都不好!”
陈今越果断拒绝。
她顺着狭窄的楼道,从陈露阳和楼梯间之间的缝隙挤了上去。
“我先开门进屋,然后你过十分钟再敲门进来!”
说完,
陈今越毫不客气的从陈露阳的手中抢过自己的行李,扭身上楼开门去了。
“爸妈……我回来了。”
楼上传来了陈今越开门打招呼的声音。
“砰”的一声,大门关上。
陈露阳瑟缩的站在楼梯间吹着冷风。
默默地在心里数了几百个数,
等不到十分钟,他就冻得跑上楼去敲门了。
“谁啊?”
屋里传来陈妈妈的声音。
“小陈?你咋来了?!”
陈妈妈瞧见陈露阳站在门口,瞬间心里明镜似的。
这俩小年轻一前一后,都差不了四分钟。
一看就是一起回来的。
陈露阳热情又真诚:“阿姨,我这次去片儿城给您和叔叔买了点东西,不贵,之前一直忙着厂里的工作没时间过来。今天处理完了,我就第一时间赶过来了。”
陈妈妈见陈露阳冻的脸都红了,赶紧道:
“快进来,这大冷天的。”
“你说你这孩子来就来了,还带啥东西!”
陈露阳得到邀请,乐呵呵进屋。
“我叔不在?”
陈妈妈道:“老陈今晚省里有会,说要晚点回来。”
“叔叔工作挺忙。”
陈露阳说着,从包里取出了给陈拓和陈妈妈带的东西。
“阿姨,我也不知道您喜欢吃什么,都说蜂王浆对身体好,还能帮助睡眠,我给您带了一瓶蜂王浆。”
“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希望阿姨您别嫌弃。”
陈妈妈愣了一下。
这年头,蜂王浆可不是什么不值钱的东西。
一斤蜂王浆正经挺贵呢!
“这太贵重了,阿姨心意领了。你拿回家给你父母喝吧。”
陈妈妈这么大人了,哪好意思收这么大的礼。
双手不住的就往外推。
陈露阳真诚道:“阿姨,您请收下吧。虽然我跟您没见过几面,但是我感觉跟您特别投缘,我特别喜欢您。”
“上次我来拜年的时候,您给我做饭吃,我真的特别感动。”
“那顿饭是我除了我妈做的饭以外,吃的最香最温暖的为一顿饭。在我心里已经把你当半个妈妈了。”
“我这次去片儿城,就想着给您带点啥,但是我不会选东西,他们都说这个对身体好,我就买回来了。”
“阿姨,您就收下吧。”
陈妈妈不会了……
自己都成人家半个妈妈了,这还咋拒绝了!
旁边的陈今越真的是大脑都空白了。
……半个妈妈。
认亲也没这么认的啊!!!
“你说你这孩子,这不是乱钱嘛……这,这我就收下了。”
陈妈妈真是不知道该咋拒绝了。
她接过陈露阳递过来的蜂王浆,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小伙子。
该说不说,
陈露阳长的是真俊!
这大高个,身板还直溜,能说会道嘴还甜。
真是看着都让人觉得心情好。
“别在这站着了!快进屋。”
陈妈妈给陈露阳拿拖鞋,召唤他进屋坐。
“好嘞,阿姨!”
陈露阳高高兴兴的换上拖鞋,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的坐进沙发上。
“小陈儿,最近厂里都忙什么呢?”
陈妈妈拿出一串新买的香蕉和橘子,放在桌子上,剥给陈露阳吃。
“谢谢阿姨!”
陈露阳也不客气,拿过陈妈妈给他剥的香蕉,吭哧就是啃了一口。
“这次我们去片儿城,跟意大利汽车公司代表谈成了合作。”
“上一周,我们陪同意大利代表参观了厂里的车间和厂房,带他看看生产线和已经生产出的小汽车。”
“毕竟人家是来找合作伙伴,又不是来搞扶贫建设。”
“咱们想跟他们合作,总归是要展现一下实力和规模的。”
陈今越好奇:“那来了意大利代表,你们从哪请来的翻译啊?”
陈露阳一脸谦虚:“不用请,我就是意大利代表的翻译。”
陈妈妈、陈今越:……!!!!
“小陈儿,你还会意大利语???”陈妈妈惊讶问。
“会。”陈露阳点头笑道。
“我跟广播里学过。对了,说到广播,这次我去片儿城还有一个好消息。”
“我之前写的那本《英语日常交流用句被北大出版社看中。”
“他们外语学院的高主任与我联系,说想要为我的这本书出版配套的音频资料。”
“现在,《星期日英语的播音员已经开始在录音棚录制了,估计过不了几天就能发行。”
“到时候,我应该还能得到一笔稿费收入。”
陈妈妈和陈今越两双眼睛瞪大了。
“北大出版社联系你?”陈今越不敢置信。
“其实不是北大出版社,是外语学院的高红鸣主任找到了我。”陈露阳准确点的回复。
“那北大的主任咋知道你去片儿城的?”陈妈妈也好奇了。
陈露阳这次去片儿城是去参加汽车展览会的,怎么北大的人还找过来了?
陈露阳乐了:“说来也巧,”
“这次展览会,意大利代表的翻译闹了前列腺炎,不能翻译了。”
“会方见我会说意大利语,就让我帮个忙,给意大利代表当个翻译。”
“作为补偿,他们请来了北大外语系的主任来当我们厂的翻译,我们就这么见面了。”陈妈妈依然有些不敢置信。
“真没想到,你除了英语和日语,还会说意大利语!”
陈露阳毫不谦虚:“我确实是对语言这方面很感兴趣,之前听广播,跟着学了不少好东西。”
“现在我还能喘口气。”
“等到意大利公司代表带着技术来了,我就要担任厂里的专职技术翻译员,负责与意大利方做技术引进和交接。”
“到时候我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时间过来看您了。”
听了这话,陈今越有些失落了。
好不容易盼着他从片儿城回来了,怎么还又忙上了。
陈妈妈没有女儿的心思,反倒是支持和鼓励道:
“你啊,好好工作,好好努力,争取把他们意大利的东西全都学过来!学到手。”
“让咱们的小汽车也在大街上漂漂亮亮的开起来!”
陈露阳笑着点头:“阿姨您放心,我保证把那意大利榨的一滴都不剩!!”
陈妈妈乐呵呵的看着陈露阳,真是越看越喜欢,越瞅越觉得有出息。
“小陈啊,那你工作这么忙,考大学的事儿怎么办?”
陈妈妈一直惦记着陈露阳考大学的事儿。
今天得空了,她就顺嘴多问一句。
陈露阳沉吟了一下:“我应该能考上北大。”
陈妈妈和陈今越露出疑惑的目光。
陈露阳冲着两个人微微笑了笑,没有多说。
“阿姨,时间不早了,我就不打扰了。我这次去片儿城,还为叔叔买了一本诗集。麻烦您替我转交给他。”
陈露阳站起身,跟陈妈妈和陈今越告别。
虽然聊天气氛很融洽,但是过犹不及。
把该说的话说完,该传达的消息都传达完,就该果断撤离。
积攒力量为下一次进攻做准备。
顺便再保留一点神秘感
陈妈妈有些不舍的看着他:“小陈,不着急走,再坐会儿。”
陈露阳笑道:“不了阿姨,我家里人还等我回家。我家教挺严的……”
陈今越偷偷的在心里“呸”了一声!
一天天,净会装好人。
但是陈妈妈听这话简直太受用了!
真怪不得是全国劳动模范教育出的儿子,这品质就是不一样!
“那块回家吧,别让你父母着急了。”
陈妈妈将陈露阳送到门口,嘴里还热情道:“陈儿啊,有空过来。”
陈露阳美了:“谢谢阿姨有时间我再来看您!”
说完,
陈露阳一本正经的冲着陈妈妈身后的陈今越挥手。
“越姐,再见。”
陈今越有些不舍的挥挥手。
房门关上,陈妈妈和陈今越大眼瞪小眼。
陈今越觉得莫名一阵心虚。
“妈,我回房间收拾收拾东西。”
陈今越说完,逃跑似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陈妈妈一脸复杂的看着自己闺女,又看了看桌子上的蜂王浆和诗集。
轻轻叹了一口气。
闺女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还是继续装作啥也不知道吧……
回到房间,陈今越迫不及待的拿出了陈露阳给她买的小裙子。
那是一条紫色的荷叶边全身裙。
上面是裁剪利落的微喇长袖,下面是仿若阔腿裤型的荷叶边分体长裙。
裙子的长度在小腿以下,再配上一双红色的露脚背的小皮鞋,
真是将陈今越高挑苗条的身材衬托的一览无余,尤其贴合她潇洒大气的气质。
而随着衣服一起送来的,除了一个红丝绒发箍以外,
还有一条仿制的长款装饰金项链还有一对儿恰似珍珠状的耳环。
陈今越本就爱漂亮。
瞧见这些漂亮的首饰,哪里还忍的住,马上全都穿在身上。
她照着镜子,漂漂亮亮的看着这一身。
突然,
陈今越脸一红。
这陈露阳,选的尺码还真的蛮合适。
陈今越看镜子,爱不释手的摸了摸耳环、项链和发箍,又低头看了看小皮鞋。
“还挺会搭配”
陈今越嘴里笑着嘟囔一声,正左右来回照镜子美呢,陈妈妈开门进来。
“小越啊,妈给你煮了碗鸡蛋汤”
刚推开门,
陈妈妈就看见自己闺女打扮漂亮的在照镜子。
“你要出门??”
“没有,我就是照镜子试试衣服。”陈今越高兴的在陈妈妈面前转了一圈。
“咋样,妈好看不。”
“好看!这身衣服真挺好看。”
陈妈妈放下汤,很是满意的看着闺女一身的衣裳。
看着看着,陈妈妈突然问了句:
“这衣服省城没有卖的吧??”
陈今越小心脏一抖。
陈妈妈是个爱漂亮爱逛街的。
每周都要抽时间去国营商店里走走,看看有什么好看的布料和衣服。
谁家哪层卖什么,她都熟!
这衣服的款式和样子,一看就不是省城的。
陈今越有些紧张的撒谎:
“住饭店的客人是南方的,这是我从他那买的。”
“哦。”陈妈妈故作平常的点点头。
“你这个项链,再往下放一放能更好看。”
陈今越眼睛一亮:“妈,你给我弄弄。”
……
晚上,陈拓轻轻打开门。
怕打扰了女儿和媳妇儿睡觉,陈拓轻手轻脚洗漱完,才走进卧室。
刚躺下,
陈妈妈就贴了上来,轻轻搂着他的肩膀,迷迷瞪瞪的问了句:
“回来了?”
陈拓轻轻拍拍媳妇儿的手:“回来了,睡吧。”
陈妈妈迷糊的“嗯”了一声,靠在他的肩头睡了过去。
陈拓睡眠不太好。
思虑过重,即使睡着也很容易醒。
第二天天不亮,陈拓就睡眠浅的睁开眼睛。
他轻轻的推开陈妈妈,起身换上衣服出门跑步,
等他去完早市,拎着包子和豆浆回家的时候,陈妈妈已经起床收拾屋子了,火上煮着鸡蛋了。
陈妈妈接过豆浆:“昨天咋回来那么晚?”
陈拓走到脸盆前,打湿了毛巾擦着脸:“省里这不是开会嘛,要定一下今年发展的方向。”
“前几天,省机械厂打上了报告,说他们与意大利公司谈成了技术合作。”
“等手续办完,人家意大利就要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咱们省联合开展生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