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一幅古画
“唰!”
刀被杨峻稳稳接在手中。
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他就觉得这把刀很不错。
随手扬了扬,竟还颇为趁手。
“好刀!”
“小山哥,怎么样?”
米善凑过来,脸上带着期待。
“挺不错,这把刀我很喜欢。”
杨峻没有否认。
“这样吧,这刀多少钱,我跟你买了,说送就算了,太贵重。”
虽只是百年的刀,但也能算得上是古董一列了,而且这刀被保存得极好,遇到喜欢收藏的人肯定能卖高价。
好吧,收藏的事情大概要多等那么二十年了,现在可没有几个吃闲饭没事干的人。
“可别。”米善连忙使劲挥手。
随即又瞥了一眼胡八爷,见他鼓励的样子,便直言道:“其实俺们是有事儿想要麻烦一下小山哥,这刀算是见面礼。”
杨峻已然知晓大概,所以点头道:“我可以帮忙,但是前提是先看看你们要干什么,若是涉嫌违法,那可不行。”
“这不会,俺们可不想去农场改造嘞。”
米善连忙摇头。
听到杨峻答应下来,他的脸上已经呈现出笑容来。
继续道:“小山哥,我们没想干别的,就是想着出手手里面的东西,但是现在都没人要,想着您这边儿有没有路子。”
杨峻略有些诧异地看向胡八爷,这事儿八爷应该能帮上忙才对。
老爷子只是对他笑了笑,抚须努了下下巴示意接着往下看。
于是他回头倾听,米善都开始讲自己兄弟二人的经历了。
从他口中,杨峻算是知道两兄弟走了什么样的运气。
也算他们命好,在杨峻送过来的粮食吃完前,偶然发现了老娘埋在墙里的一些细软,便宜贱卖后,好歹获得了些许底气,就想着前往省城找找机会。
可偌大一个省城中,生活更是大不易,若是短时间内找不到出路,恐怕下场更惨。
本想着在省城能找找临时工干着,没想到一样艰难。
当他们身上只残存回程的车票钱时,就又有了回家的念头。
也恰是此时,两人在城口遇到了一个卖旧物的人。
认识八爷后,他们对古物有了那么一点点的认知,知道古物在以前挺值钱的,就突然动了心思,想要把这些古物低价买下来,再高价卖出。
车票钱搭进去了,他们却有些傻眼,都不会看啊,也找不到合适的出路。
暗市对他们太遥远了,而且到了那边也不一定会有买家。
于是又苦怏怏地用脚走回了县里,到八爷这边求援,他们已然快撑不住了。
“就是这样,俺们现在不奢求卖多少钱,能换点粮食吃就行。”
当务之急,还是粮食。
杨峻点点头:“东西呢?我能看看吗?”
米善连忙瞥了一眼米良:“赶紧把东西拿给小山哥看看。”
“知道了哥。”米良和米善相比,就有些憨直了,没那么多灵活劲儿。
东西放在屋里,于是胡八爷挥手道:“一起进去吧,别站在外边儿了。”
现在还有小雪飘着,外面挺冷的。两兄弟虽然穿了袄,可是依旧有些单薄,脚下还不时踩一踩,那是冻脚了,没有鞋穿呢。
而且两人从省城一路走回来,这鞋子磨损得也很严重。
也不知道他们一路上吃饭是怎么解决的。
杨峻摇摇头,不再多想。
几人进屋后,米良已经把一个陈旧的箱子放在了屋子中的八仙桌上,样式古旧,上面雕刻却团锦簇。
实木的箱子很有些痕迹,似乎曾有多次碰撞,导致外层有些受损,实在可惜,不然也能作为古董。
两兄弟没想着箱子也能有价值,纯粹把它当做存放东西的盒子罢了。
随手一打开后,杨峻就看到了里面的东西。
并不是他以为的常规意义的古董,而是一副画。
画不算大,不然也不可能装在箱子里。
当打开之后,杨峻却忍不住眼睛一顿。
光是看到落款,他就觉得这画该不简单了。
“唐寅的作品?!”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又叫桃庵主,相信没有人不认识他。
而他的作品,自然也是惊世之作。
只是杨峻仔细看了看这幅画后,又没有什么印象可言。
画上画的是一个妙龄女子,娴雅之态若隐若现,好似要让人看到千年前那真人一般。
杨峻哪怕不算懂画,也知道这玩意儿不是出自寻常人之手。
即便是仿的,那也是高手。
仿佛猜到了杨峻的想法,胡八爷摇摇头道:“这幅画是真的。”
杨峻讶然,师父还懂这个?您老人家不是玩玉石的嘛。
“别那么看着我,我以前可没少看这些,也见人收藏过唐寅的画,其中有些关窍可辨别其作品真伪,你仔细看此处头饰和美人浅笑的画风,都有着浓郁的唐寅风格,一般人模仿不来。”
看一副画的真假,最先看款、印和题跋,若是落款不对,那就可先排除了。
当然,有的作者会特意胡乱落款,这也是有可能的。
然后是艺术风格鉴定,每个人的风格都各有不同,只要有所把握,就能看出大概。
再次就是复本画和代笔作品的鉴别,其中涉及到很多复杂内容,胡八爷也不是很懂了。
也就是现在没有后来那么多高超的技术,否则想要制作一副假画那太简单了,导致后来辨假的难度大大提升。
现在没那么严重,想要作假得请高手。
可惜这年头费心费力制作一副假画的成本太高,最后再卖出去,价值也不到百元,所以造假实在没啥必要。
主要就防备一下之前有人作仿画即可。
“难道是唐寅没有留存到后来的画作之一?”
要知道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乱后,能留下来的古董已经越来越少,再经过之后年头的筛选,那能留存的更加稀缺,唐寅少掉一两副画都正常,甚至少几十幅画都说得过去。
没再后世出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除了一幅画,箱子中还有一些文本,属于古本范畴。
甚至他在其中还找到了一本早年人手抄本的金匮要略。
说是手抄本,可是看起材质,怕也有几百年之久了。
新书求收藏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