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上梁,撒果上
“咋又是他家呢?”大家满心好奇,咋就李枫家隔三差五不是摩托车就是小轿车,这好了得啊。
“安民家的,你晓得咋回事不?”
一上年纪的老妇人问着带着大家锄草的王丽红,王丽红哪里晓得。“怕是又写了啥文章吧。”
“你说说,这咋就有事没事都能写文章啊?”
“那谁晓得,怕是天生吧。”
大家满是羡慕的议论,谁不晓得,一片黑纸白字就能领个好几块钱,多的时候还能十几二十块呢,这家伙买肉都够吃好些天的呢。
“说啥呢。”
韩安民正好挑水路过,听着一众老娘们嘀嘀咕咕的,没忍住说道。“人家李枫这次不是写了一篇文章是写了一本书,养猪的书,省里和地区养猪场来了好些人呢,这会还在公社开大会呢。”
“安民,你没诓俺们吧?”
“他李小子才多大点,咋还写一本书,还养猪的书。”有些人还真不太相信,这不是闹嘛,李枫一看就不是养猪的人。
“你们不晓得的多着呢。”
韩安民直接放下挑着水,打算跟着这帮子老娘们好好掰扯掰扯。“刚俺达过去了还跟着人家省里来的出版书的编辑,懂不懂编辑,帮着李枫出书的人。”
“省里来的编辑,难怪了能坐上小轿车了。”
“了不得,安民,那人家有没有说,接着李枫去城里过活啊?”
“是啊,这么大本事,还不能进城不成?”
“这个我不晓得,不过人家省里专家请李枫去讲课,李枫没去,说回家建房子没空。”韩安民说的口都有些干了,直接拿水瓢去倒了半瓢水边喝边道。“这可是省里专家,你说说,这小子,可真是,咋就不愿意呢。”
“别是吹牛皮吧?”
“吹牛皮,刚人家编辑都说了,一窝小猪仔全死了,省里,地区,县里,公社专家,技术员和李枫一起下猪圈抢救小猪仔,只有李枫一个救活了。”
“咋这么能耐。”
“那可不,听说还是一直吹气吹活的,你们说说,这多大能耐。”韩安民越说越来劲,吹气救猪,这简直匪夷所思啊,一众老娘们全傻眼了。
“阿嚏。”
李枫揉了揉鼻子,咋回事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怪事了,这温度这么高,不可能冻着啊。
“李枫同志,你没事吧,要不休息下。”
“不用。”
休息是不可能休息的,早点校正修改完,早点出版,早点拿稿费,李枫一想这可是上百块钱。自己现在可是缺钱的紧,连收购刀鳅的钱都没的,别说其他东西了。
得赶紧校正,赶紧赚稿费,再说还有体验任务呢,刚刚不过校正了十分之一,这家伙就涨了百分零点五的进度,不定校正完定稿了,任务体验就能达标了。
夏风竹没想到李枫工作起来这么认真,这不也用了十二分心思,别说,一下午功夫就干掉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工作量,这简直不可思议,本来夏风竹是打算用一到两天干完的。
现在一下午,准确来说竟然不到四个小时,当然累的不轻,几乎没有一分钟闲着的。“夏编辑,休息下吧。”
“好。”
夏风竹心说,总算能休息下了,没想到这位另类的作家同志干起工作简直丧心病狂,一直没停,修改地方就有上百处,修改文字数千字。
“喝点水。”
李枫去倒了两杯水,别说手腕都酸胀酸胀的,太赶工了,这家伙明天得慢一点,要不即使自己越来越好的身体状态都撑不住。正喝水,张文娟和大丫,二丫回来了,李枫跟着大丫,张文娟说了一声。“晚饭多炒两个菜,有客人,别不舍得。”
“阿爸,俺知道了。”
大丫几个打量一番夏风竹,毕竟省城来的穿着气质跟着农村人差别挺大的。大丫挺好奇,这又是谁,平常家里经常来一些阿爸的表弟,表妹。
大丫已经习惯了,这会带着妹妹和新来的姐姐去准备晚饭。
辣椒炒腊肉,韭菜炒鸡蛋,再有就是猪油渣炒青菜,还切了一碟酱牛肉,蒸了一大锅白米饭,这一饭菜一上桌,夏风竹都懵了。不是,你这饭菜真是农村该有的嘛,她家平常也吃不上这种饭菜。
夏风竹觉着自己对这个李枫同志认识了解有点不足,没等着李枫招呼夏风竹吃饭,韩富国,韩富田,韩富强提着酒,还弄了点菜来了。
“夏编辑,没啥菜……。”
韩富田本想客套一下,可一看李枫家桌子上摆的菜,一时间有点愣神,炒腊肉晶莹剔透,韭菜炒蛋黄绿相间,还有酱牛肉,这家伙一看就是好东西。
大米饭,还有饮料啥的,这还没菜,那啥叫有菜啊,虽然他们带了一份炖野鸡汤,可即使不带这桌子饭菜招待啥干部都够了。
“呵呵。”
韩富田一时间不知道说啥好了,只能说,李枫这小子在吃这方面没啥话说。
“正好少一只鸡。”
李枫笑呵呵接过鸡汤,酒来招呼韩富田他们三人坐。“大丫,快拿些碗筷来给你三爹他们。”
“夏编辑,你看是先吃饭,还是先喝点?”
李枫不太清楚夏风竹的酒量,别到时候搞的不好,人家不喝酒。
“少喝点吧。”
好家伙,还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李枫忙给倒上酒,这一顿饭吃下来,李枫算是明白了,夏风竹为啥说少喝点了。这位似乎酒量不错,这一瓶酒喝下去,李枫都有点脸热,夏风竹一点事情都没有。
这可是六十多度高粱酒,怕是这位是为女酒博士,小看人了,本来韩富田还打算再去拿一瓶。“算了富田,下次再喝吧晚上还要工作呢。”
晚饭吃过,李枫和夏风竹又干了二三个小时,这才灭了气灯。“夏编辑,真不好意思,准备东西匆忙了点,你看还需要什么。”
三条414毛巾,崭新的牙刷,牙膏,香皂,洗头膏,还有面霜,塑料梳子,拖鞋,基本酒店有的,李枫都准备了。
“李枫同志,这东西太多了。”
“不多,不多,毛巾三条,洗澡洗脸洗头。”
其实李枫媳妇韩朝霞的毛巾至少四五条分的可仔细了,还特意买了一大电饭锅用来煮毛巾,李枫倒是随便,洗澡,洗脸,洗头的,最多再加一洗脚的,只是平常一般直接就用洗澡毛巾擦脚了。
好家伙,夏风竹有点懵逼,她家在省城算还可以的,洗脸毛巾都是家里人公用,自己只有一条洗澡洗脚用的毛巾,没曾想到来到乡下,这家伙毛巾还多了。其他东西,比她家里还要好,一时间夏风竹都以为自己是不是来错地方。“李枫同志,这些东西不便宜吧?”夏风竹不好意思用,那啥饭钱自己给了粮票和餐补,可这些用的,她还真舍不得,太奢侈了。
“我不太晓得。”
李枫不在意说道。
“不晓得?”
啥意思,夏风竹懵逼了,李枫淡淡装逼道。“哦,这些都是读者朋友寄给我的,太多了,我平时用不掉,只能送人。”
“噗嗤。”
张文娟没忍住,这个大哥啥都好,就是爱吹牛,说话特别那啥。
“读者送的啊。”
难怪了,一点都不在意。真没想到,这个李枫同志还有这么多铁杆读者,不对啊,不是说文章还没发表呢。夏风竹疑惑问出自己心中所想,李枫倒是没装逼。“先前写过几篇,还凑合,不过要说带来读者,还是前些天禁了的一篇文章。”
“哦?”
“啥文章?”
夏风竹更好奇了,禁书啊,这咋能随便说,再说了,这种书还能带来多少读者不成。
“《伤痕”
“《伤痕竟然是你写的,李枫同志,这篇文章最近省城都传疯了。”
一些本来不感兴趣的人都参与进来了,越闹越大,文章以难以置信传播速度,传播广度,疯一样传开了。
“只是随手写的一篇文章。”
“那这是真事吗?”
“算不上,应该是很多人聚集体。”
李枫这话没说错,这里边每一件事都能找到例子,可要说全部在一个人身上还真不一定找的全。可现在需要发泄,这种文章最是狗血伤情,控诉,压抑,愤怒,还有点绝望。
这样文章不要太容易挑动人家情绪,这是李枫根据后世一些狗血自媒体文章架构仿写一篇,只是结合了现在社会热点。夏风竹直接母猪产后护理出版的事扔到脑后,开始跟着李枫探讨起伤痕这篇文章。
真正是越说越深入,甚至搞到伤痕文学的影子了,李枫不得不说,现在人,可真是追着一事情不放。“夏编辑,时间不早了,你看,要不你先洗漱,咱们明天再讨论。”
夏风竹抬手看了一下手表,有些不好意思。“李枫同志,一时有些兴奋,你多包涵。”
“哪里话。”
李枫心说,这女人发起疯了,还是挺可怕的,明天绝对不能跟她讨论文学,还是讨论母猪产后护理为好。母猪产后护理这本小册子,接下来两天功夫,总算修改完成了。
夏风竹还想跟着李枫聊聊伤痕,只是李枫急着想要出版,很是糊弄一番。“李枫同志,等书籍出版了,我第一时间给你寄送样书。”
“太感谢了。”
“你太客气了。”
夏风竹恋恋不舍离开了韩家坝,总算走了。
“二天半给了十斤粮票,还有一斤副食品票,二斤肉票,外加五块钱。”
城里人就是讲究,当然李枫也不白给的,天天好吃好喝,还有三条毛巾,香皂,洗头膏,塑料梳子可全都送给夏风竹。
“总算了了一大事。”
只等着这两天打稿费了,李枫喜滋滋的,想想百多块钱呢。
“突突突。”
“李枫同志。”
“吴公安,小凤同志,你们咋来了?”
李枫忙迎着过去,只见吴小凤挥了挥手里汇款单。“我来给你送汇款单,还有读者来信。”
“汇款单,这么快?”
李枫嘀咕,刚走啊,难道在公社打了电话,还是先前就汇过来的。
“快?”
“不算快吧?”
吴小凤嘀咕一声,李枫接过汇款单一看,得是人民文学,难怪了,还不错给了五块钱一千字,自己扩展到一万字出头,六十来块钱不错,不错。
至于读者来信,好家伙,李枫有点懵逼。“咋这么多?”
“全国各地了,这可不算多了。”
至少七八十封信,这还不算多,毕竟一百读者不一定有一个读者会读了文章给作者写信的。
“还有一些包裹。”
先阶段也是可以邮寄包裹的,分大小包,几个不等,一块到三块多,这家伙一般寄送包裹的都算有钱人,想来都是好东西,最差也是一些点心啥的。
李枫喜滋滋接过包裹,五个,个头还不小,加起来怕是有十多斤呢,扫了一眼其中两个来自魔都,一个来自省内,其他两个隔壁省。至于特种信件,李枫没来得及看,想来应该也有一些。
这家伙,伤痕虽然没出版,没稿费,可不白写,这么算算的话,比一般报社,杂志出版还有赚的多呢。
“进屋坐。”
接过信件包裹,李枫招呼两人进屋坐,李枫还打算等会看能不能让黄胜男捎带自己一程去公社邮电所把钱给拿了。明天茅屋就上梁了,总要有些钱吧,现在手头空虚的很。
几只猪崽子还得买猪饲料,没法子,现在自己是专家,不好杀了吃烤乳猪,真是,公社养猪场又送了两只,现在好了,四只小猪仔,光是吃猪草都够忙活的。
再说最近韩家坝这一片没怎么下雨,猪草都少了,还好后院还有不少野草,随便吃吃,没事筛点棒子面给它们搞点棒子糊糊吃,只是别看这几个小猪仔不大,可吃的真不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