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开诗会(1 / 1)名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开诗会

“我们没来迟到吧?”

黄晓丽和吴小凤一下摩托车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没,这边刚回来没多大一会。”

李枫招呼吴胜男把摩托车停靠到院子里,别到时候给小娃子碰着了,小屁孩好奇心重要是碰坏啥了,可又是一件麻烦事,毕竟摩托车配件可不便宜,坝子里各家都不富裕,还是防患于未然的好。

停靠好摩托车,吴胜男和徐青青招呼一声就加入了讨论。

“李枫同志,你的诗写的太好了,太有深度了。”

曹清平是来人中不多上过省级刊物的作家,此时颇有些激动握着李枫的手。

“曹老师你太夸奖了。”

“不不不,李枫同志,我可真心实意的钦佩,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可却把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黑夜,眼睛,光明意向神奇组合在一起,看似相悖的转折,蕴含着奇妙的合理性,这首诗真的太具有魅力了。”

“是啊,这首诗写的真的太好了。”

杨青峰感慨道。“没想到李枫同志在现代诗方面也有如此深厚造诣。”

“杨馆长,这次来的有些唐突了。”

吴川说道。“先前我们工作做到有些不到位啊,交流,怕是我们当学生都差点意思了。”

“吴老师,你这就太高抬我了。”

好家伙,这咋一转头的功夫,一个个咋就捧起自己来了,一代人,李枫知道这首诗很不错,是朦胧诗代表作之一,是顾城成名作之一。这首诗在后世极其有名的,两句话赋予极多的含义,不同人有不同见解。

“李枫同志,你太谦虚了。”

曹清平说道。“杨馆长,我觉着今天我们不需要再进行其他的交流学习了,光是这一首诗,足够我们探讨的了。”

“是啊。”

杨青峰点头,这首诗太好了,一开始读着还没有太多感觉,可细细一品味,里面蕴含的韵味可就大了,别说他们这些半文化人了,即使地区,甚至省城作家遇到这样好诗都值得开一场研讨会。

“真这么好嘛?”

黄晓丽和吴小凤对视一眼小声问着吴胜男,虽说她们挺喜欢文学的,可毕竟深度不如吴胜男这个文学爱好社的社员,更比不上说话的几位作家,文化馆长。

难道是她们太过肤浅,吴胜男苦笑摇头,她虽然也觉着李枫诗写的挺好,可没有深度解析。只当这好诗,至于具体哪里好,有什么深度,并不是特别了解。“我也不太懂,不过听曹老师他们准没错。”

“这倒是。”

毕竟人家都是作家,发表文章在报纸,杂志上的,说话肯定有的放矢的,只要认真听就成了。相对徐青青几人更有感触,刚刚杨馆长已经说了自己看法。

对于这首一代人给予很高的评价,更是简单介绍一番这首诗歌的写作上一些技巧,还有整体意向呈现方式。此时听到吴胜男三人小声嘀咕,徐青青靠近些小声把杨馆长刚刚的话复述一遍。

“李老师真的很厉害很厉害,你们看这首诗整体意象呈现方式是主要集中眼睛这个意象上的,在茫茫黑暗中,眼睛是唯一的灯,可我们经验告诉我们眼睛却是透明,而诗中的眼睛却是黑色的。”

徐青青颇为有些得意看着三人。“你们懂了吧,这并不是一般眼睛,这是诗人内心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范式。”

“啊,原来眼睛是这个意思啊?”

黄晓丽和吴小凤恍然大悟,同样吴胜男也微微点头。“那这么说的话,黑色眼睛和黑夜都是有所指代的了?”

“那当然,杨馆长刚说了,黑色眼睛代表诗人曾经撕心裂肺的创伤,是《伤痕的沉淀,是对黑夜的反思,同样黑色眼睛也令黑夜显得那么沉重和恐惧。”

“啊,这样啊。”

吴小凤和黄晓丽感慨,原来如此,她们确实比不了这些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想的可真深刻啊。

“我懂了一些。”

吴胜男看了一眼李枫,李枫背景她调查过,大概掌握一些,如果没错的话,李枫怕是和《伤痕里的女猪脚,还有养猪人里的男主角有些类似经历。

在过去十多年间肯定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这或许对于他来说就是黑夜吧。“光明,在那么深沉的黑夜总是多么难以寻找。”

“没错。”

徐青青点点头。“胜男,你说的没错,这是多么难得,多么勇敢,在如此深沉黑夜里呐喊,寻找光明……。”徐青青越说越激动,吴胜男也跟着激动起来。

“尤其是令我佩服的是标题,一代人,杨馆长和吴老师,曹老师刚刚虽然没说,不过按着我理解,这一代人说的就是曾经我们。”徐青青说完看着李枫眼神那家伙越加亮了。

“或许不止我们吧。”

吴胜男说道。“李枫,或许曹老师,吴老师都在里边,这是一个时代,二代甚至三代人。”

“有道理。”

徐青青赶紧记下来,好家伙,李枫都没想到,这家伙理解还挺多,一代人,李枫当然知道,写了肯定是了解学习过的。此时曹清平和吴川都相继发表了自己想法。

“李枫同志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曹清平说道。“尤其是意象的营构上称的上匠心独运,采用了与生活中生命感受密切的相关意象,用奇巧的手法组合出他对社会,对生活,对生命深刻体验。同时他使用了更简单,明确的词汇和句子表达出心中想法,避免了晦涩难懂等卖弄的文笔的写法。”

“这些都是我的一点浅显想法,供大家斧正。”

“曹老师说的太好了。”

吴川接着说道。“我也说说我的想法,我觉着这首诗在审美上同样具有可说的地方,尤其是审美原则上它是全新的,避开了情感的直抒,放弃景象的实叙,只是用意象和隐喻……来表达对于黑暗的否定,对于光明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高度的凝练和艺术上高度提纯,这是小说,散文等难以表达的出来力度和容量。”

好家伙,李枫惊讶看着曹清平和吴川,这两人阅读理解肯定满分啊,这些话,李枫其实也知道的,一代人评论中出现类似的话,没想到,这两位老师竟然这么快就分析出来。

这水平不低啊,这就有点令人意外了,李枫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两人老师太过夸奖了。”谦虚,但是李枫没有否认两人想法,这一刻更令徐青青等人惊讶了。

没想到短短两句诗竟然有这么多门道,太厉害了,一时间秦国盛,赵国栋,徐青青和吴胜男眼里满满钦佩,至于黄晓丽和吴小凤更是感慨。

果然她们比着作家,还有文学爱好者的文学青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原来这首诗写了这么多内容,这么有思想深度。

“太厉害了。”

吴小凤忍不住感慨,黄晓丽听着直点头。“难怪诗刊都想刊登了。”“诗刊要刊登这首诗?”

好家伙,虽然黄晓丽声音不大,可离着她不远的徐青青还是听清楚了。“真的?”徐青青这下一喊,众人全都听到了,诗刊要刊登这首诗。

众人齐齐看向李枫,尤其是文化馆副馆长杨青峰,还有作家曹清平,吴川几人,诗刊他们可是晓得的,真正诗歌刊物中顶级的存在之一。

“不是这一首。”

李枫这话一出口,众人看着他的眼神更是透出一丝震惊。

“不是这一首吗?”

黄晓丽她们几个还真忘记了,李枫当时是寄送的面朝大海春暖开,这首诗更直白要是没有李枫故事,再有《伤痕爆发,怕是诗刊不会再次寄信过来。

面朝大海,春暖开,这首诗虽然没有一代人那么多意味深长,可当写这首诗的背景众人了解之后,再看这首诗可就不一样了。

“李枫同志,我相信以后会更好。”

“是啊,李枫同志,如这首诗写的一样,我们要相信明天会更好,光明总会来临的。”曹清平和吴川看着李枫眼神透着一丝丝的敬佩,这是一位勇士,闯过生死关的,难怪能写出一代人这样深刻的诗呢。

别说这一刻,不光光杨青峰,曹清平几人,连吴胜男都带着一丝敬佩,多么绝望才会选择投河,经历过这些之后,李枫依旧勇敢的面对一切,追寻着黑夜里的光明。

好家伙,李枫觉着徐青青眼神炙热的可以烤死个人了,其他人也满是钦佩,还带着一丝感慨,搞的李枫哭笑不得,尼玛,这一切都怪系统,非要搞出这么一首诗,为了能发表,李枫不得不把自己的身世搞的悲惨一些,投河自杀,这种扯淡的事现在都挂自己身上来了。

“大家放心,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一刻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对,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是啊。”

众人齐齐说道,甚至还聊到了,刚刚复出的老人家,现在黑夜破开了帷幕,黎明就在眼前,光明已经离着不远了,说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不为过。

这一刻,李枫重生了,至少其他人这么想,这就更令人佩服了。

李栋无语了,咋越描写越黑呢,算了算了,好在时间快十二点了,李枫招呼众人坐,自己去做饭。

“差点忘记了。”

吴胜男和黄晓丽,吴小凤可是带着一些菜过来的,黄晓丽不用说老公是放映员,不缺票和野鸡,野兔的,这不带了一只腊味野鸡。吴小凤家里一般可也是公社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副食品还是有一些,吴胜男不用说了,不说他爸,她妈也是街道办主任,这会过来带了一些副食品。

“你们太客气了。”

全是好东西,十多个鸡蛋,二把粉丝,还有一只腊野鸡,这家伙猪肉都不用了,有了这只鸡,再加上鱼虾,鸡蛋,粉丝,这席面别说作家交流团来了。

省领导来了,一样不虚,李枫赶紧招呼回来散工张文娟,还有大丫,二丫两个丫头做饭烧菜,好在厨房前些天修房子重新弄了一下,有了一大一小两口铁锅了。

可以一边煮饭,一边炒菜了,可比过去一口锅方便多了。

“小鸡炖蘑菇。”

再加上粉丝,那味道没说的,鸡蛋炒韭菜,再加点青椒,味道也是很不错的。杂鱼锅子更是炖香味四溢,再炒一个河虾,鲫鱼直接炸一下红烧。

“哇,好丰盛啊。”

大木盆装着一大盆子白米饭,再加上一桌子荤菜,有鱼有肉,有鸡有蛋,李枫还特意拿了两瓶酒。

“酒就算了。”

杨青峰连连摆手。“下午还要回文化馆,这酒就算了。”

“行,那来点饮料吧。”

李枫去冲了一些饮料过来,招呼大家尝尝橘子粉,还是挺好用的,味道也不错,尤其是这年月,平常喝着橘子汽水机会都不多,这种后世科技产品,味道简直甩这个年月橘子汽水十条街。

“真好喝。”

大家一边佩服李枫文笔,才华,一边又有些羡慕,李枫有那么多读者喜欢,家里什么都不缺,简直比城里人还城里人。不过这也是他应得的,苦难过去了,轻舟已过万重山了,接下来就是柳暗明了。

“大家别客气啊。”

杨馆长,曹老师,吴老师……吴公安……大家都动筷子,多吃菜。”

这年月大家吃饭不客气,先吃饱再说,再说这好菜饭,连带着有点成迷妹的徐青青都干掉了两大碗米饭。“真香。”

“加了点猪油。”

锅巴脆香脆香的,吃完米饭再来上一块泡了小杂鱼汤,美滋滋啊,李枫都忍不住再来一块。这顿饭菜,杨青峰等人吃的十分满意,以至于给粮票和菜金的时候满是不好意思。

“李老师,来的太匆忙了,回头回去我就再给补上。”

“杨馆长哪里话啊,其实这些我真不该要的。”

“李老师,你可一定要拿着,要不,我就更没脸再来了。”杨青峰说道。

“那好吧。”

五块钱,十斤粮票,还行呢,挺不少的,毕竟中午一顿,一人一斤粮票还是要不到的,至于菜吗,虽然有鱼有肉,可五块钱也差不多了。

“叮铃铛。”

“咦,安军你咋来了?”

“有封你的电报。”

“电报,我的?”

李枫有点疑惑,杨青峰见李枫脸色变幻。“李老师有事?”

“没什么,上海文汇报给我拍了封电报。”

“上海文汇报?”

杨青峰惊呼一声,离着不远的曹清平,吴川等人听的清楚,上海文汇报,众人齐齐精神一震看向李枫,难道是……?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