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手艺人的致富经下
“请吃饭?”
韩国富放下烟袋杆子,嘀咕。“这小子又干啥了,咋又想起吃俺们吃饭了?”这年月,请吃饭可不是小事,各家口粮够自己家吃的就不错了,请客,开啥玩笑。
穷苦的家庭,结婚能炒几个菜,有个肉有个酒就算不错了。
“达,李枫说啥合计合计卖木头,竹子的事。“
韩安民拉了凳子坐下来。“估摸是不是找到啥门路了。”
“别说,这小子还真认识不少人。”
上次省里都来了,韩国富一下站了起来,不成,得去问问这小子,真能找到好门路,那对于大队可太重要了,尤其是现在旱情越加严重了。
不绝收就算好了,几乎板上钉钉子的秋收要不成了,即使现在老天开眼下雨怕是也没的啥好收成了,今年冬天可要难过了。最令韩富国忧心忡忡的是不光光他们韩家坝。
整个公社,甚至整个大别山这一块都不成了,救济粮怕是比往年也难弄了。总不能真拿着碗出门讨饭吧,那是没法子活下去逼不得已才会背井离乡去讨饭的。
再说讨饭也不容易啊,大家都没口吃的,你去哪里讨饭啊,多少讨饭的最后客死他乡。人离乡贱,这个道理谁都懂,韩富国提着烟袋杆子就要去找李枫。
“咋要出门,这都要吃饭了?”
晚饭可没有大锅饭吃,石春见韩富国急匆匆出了门,没来及喊着只能拉住大儿子。“你达干啥去?”
“去找李枫这小子。”
韩安民说道。“妈,你们先吃,俺也去看看,不知道这小子葫芦里卖啥药。”说完快步出了门,石春嘀咕,这爷俩真是饭也不吃。
李枫这会正给吴振华倒酒。“吴伯,你懂得多,你给说说,有啥好法子来钱快些?”
“来钱快?”
吴振华笑了。“来钱快,这时节怕是要数沿海那些地方,搞些私货家电,衣服之类的,挣钱不算少。”
“这犯法的事就算了。”
李枫心说好家伙,吴伯年纪不小了,还挺狂野啊,走私,这家伙小说都不敢写。
“遵纪守法的,怕是难了。”
吴振华说道。“你知道,原子弹爆炸,一人才奖励几块钱,你弄出啥能比原子弹爆炸来的功劳大。”
“除非你能赶上钱老他们的水平,一月工资三四百还是有的。”
李枫觉着这酒还是别喝了,开什么玩笑,别说现在了,后世又有多少能达到三钱这种水平的,三四百工资给他们李枫觉着都算少了。
“吴伯,你看有没有结合咱们现在实际的,搞点项目?”
吴振华是经历这个年代的人,想来总归比自己这些门外汉要了解多。
“实际情况?”
“对,吴伯,我先说一下。”
李枫放下酒瓶说道。“高就,高成兄弟俩会木匠活,剃头,我啊,会些竹编,手艺还不错,再有就是来回这边,可以带些东西,不过东西只能是符合当前时代的物品。”
“哦?”
吴振华还真有点意外,高就和高成兄弟会木匠,还会剃头,至于李枫会竹编他倒是知道的。“木匠放现在倒是好手艺,老伴,你还记得咱们当时结婚时候添置几件家具?”
“哪里能不记得啊。”
王音感慨道。“倒是,咱们家啥拮据啊,金婚的时候,为了打张木床,你是起早贪黑的,好半天才凑齐材料,为了请人给手工,家里半年没见荤腥。”
“啊?”
吴桐还真不晓得,爷爷奶奶年轻时候这么苦难,为了一张床,半年不吃肉。
“是啊,当时就想啊,结婚了,总要给你打张新床,要是有个新柜子那就更好了。”可惜,当时他们条件,打张床都求爷爷告奶奶,累死累活还找人借了些钱才打下来的。
那年的过年,两口子连口肉都没舍得吃,新婚当年就吃了饭煮年糕,还是别人送他们的,想想当时日子。
“吴伯意思,现在家具挺紧俏?”
“是啊,现在还是人工打,城里家具城平常产能根本不够用的,想要买家具,不光光要求,还有家具票,除却结婚能打申请买个柜子啥,平常想要买家具可费功夫了。”
“没有私下买的吗?”
“那肯定有啊。”
家具票不好排队,可又要结婚的,那不就得想想其他办法,私下走关系,没关系的那就找亲戚朋友打听,哪家木匠有木材,多钱买呗。
“这样啊。”
李枫看着高就兄弟俩,两人木工活还行,不知道大队有没有擅长木工的,现在没有电锯之类,打家具都是人工打,两个人再能干怕是也不足以消化全队砍伐的木材。
“咚咚咚。”
“谁啊。”
李枫嘀咕,正说正经事,谁啊,这么不懂事,饭点了还串门子,真是。
“吴伯,王姨,你们先吃着,我去看看谁来了。”
李枫对着高就,高成兄弟摆摆手,起身去开门,打开门一看。“富国叔,富田叔,你们咋来了,快进屋,吃了没,大丫,二丫给富国爷,福田爷拿双筷子。”
韩富国刚找到韩富田,韩富田正准备吃饭呢,可没法子,韩富国一把拉上,他还能咋办,这不跟着过来了,他还不晓得啥事呢。这么急急忙忙的,赶着饭点有啥事不能等着吃完饭再说。
来了李枫家,好家伙,一看,人还不少,尤其是吴振华和王音,一看气质就不是一般人,文化人啊,这家伙别是啥作家啥的,这慌慌张张过来打扰人家吃饭,显得太没有礼貌了。
倒是韩富国晓得些,这大概是李枫说的想要进城打听政策的亲戚。“吃着呢?”
“吴伯,王姨,这是咱们韩家坝生产大队大队长兼书记韩富国。”
“国富叔,这是我吴伯,王姨。”
“吴振华,韩队长。”
“吴振华同志,王同志你们好,打扰了。”
韩富国平时很少见到啥文化人,一时间倒是有些拿捏了,李枫嘀咕跟着平常富国叔完全两个样子。
“富国叔,富田叔,快坐。”
李枫又介绍一番韩富田,众人这才坐下来。
“我去切个菜。”
红肠切了一碟子,又抓了一把生拍了条黄瓜,加了两个菜,说了在这年月有个红肠,有个炸生米,可是够格的下酒菜了。
“富国叔,富田叔,你们尝尝,上海一读者寄的特产。”
没错,上海哈尔滨红肠,李枫招呼两人尝尝味道。“不错。”
好东西,这后世大润发九块九两根的特惠红肠,或许是有科技有狠活,味道就是好,韩富国和韩富田吃了一块,好吃,比野味好吃十倍百倍。
果然还是大城市的人会吃,懂吃啊,做的东西比山里好吃多了。又喝了几酒盅,韩富国说明来意
“富国叔,你刚没来的时候,我还问吴伯呢,他是文化人见识多,我本想讨个主意呢。”李枫笑说道。“咱们坝子旱情怪严重的,怕是秋收要减产不少啊。”
“能收一半算好的了。”
韩富国感慨道,边上韩富田叹了口气。“怕是有个三分之一就不错了。”现在情况,一亩水田怕是到不了八十斤,能有五六十斤已经算不错了。“
山坡上旱地更严重,晚熟的高粱,玉米基本处于绝收的状态,一亩地能收个十几二十斤算是好的了,红薯这玩意都干的没几个叶子,这玩意收成怕是都要砍掉一大半。
其他粮食,蔬菜基本的完蛋状态,秋收没了,冬天和春天的口粮可就没了,打猎,打的那点东西能填补十天半月口粮算是顶天了。为啥砍树,砍竹子卖,不搞这些,怕是冬天都不一定过的去,家里富裕的还能撑过冬天。
像大叫嫂子这样家庭,怕是过年都难,要不是李枫建房子,几家赚了些钱,别说过年了,冬天怕是都过不去一半。不怪乎,韩富国一听到李枫有门路,立马过来了。
多买一分钱可就多买些救济粮,多一份份救济粮可就多挨些日子,只要过了冬天,等开春,吃野菜,吃嫩叶,总归比冬天容易填饱些肚子。
当然春荒也是没法子了,到时候再想办法呗,现在是冬天大家伙都挺难了。
“不说这个了,吴同志,你看你们过来,俺们还来打扰你们。”
“没事,没事。”
吴振华笑笑。“正事要紧。”
关系大队吃饭的问题,可不就是正经事嘛,要知道这年月一口饭可能就关乎人命的大事。
“李枫,安民说你找俺们合计卖木头,卖竹子的事,咋了,你这里有门路不成?”有门路那就是意味价格可能比卖给外边要贵些,多些钱,可就多些粮食。
李枫心说,我不是跟着安民说明天请你们过来吃个饭,合计合计嘛,这家伙安民咋说的,算了,来都来了。“是这么一回事,我听着咱们大队打算进山砍树,砍竹子。”
“是有这么个想法。”
白天不好进山,晚上也要进山砍树,靠山吃山,平常田地里够吃,那就算了,现在田地里不够吃,那只能砍树,砍竹子了,没法子的事。
“公社那边怎么说?”
“公社现在也顾不上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呗。”韩富田说道。“又不是咱们一个大队这么干,靠近山林都这么干,只要不把山给砍秃噜了,上面一眼就能看出好歹来就成。”
“那木头,竹子呢,队里打算咋卖?”
李枫说道。“周围其他大队如果都砍的话,那价格怕是高不了吧?”
这些木头,竹子可都不能走明路的,即使找家具厂怕是那边也要多一些好处的,毕竟你这些东西不是从林厂出的,不是正规的,价格肯定赶不上林厂的。
“唉,搞不了肯定的。”
韩富田说道。“好在俺们大队早年和林厂有些关系,到时候找找林厂看能不能给个八分。”
“八分?”
见李枫不动,吴振华笑说道。“八成也就是按着林厂价格八成。”
“八成,这还不错啊。”
李枫嘀咕,这家伙,还算良心啊。
“你还是年轻。”
林厂本身国营企业,工厂的工人拿的是国家钱,一般每年卖的木头啥的赚的钱只需要维持工人工资,设备维修,添加等,其实供应的价格比平常黑市要低一半呢。
平常砍树,砍竹子谁也不会找林厂,开玩笑,给的价格还不到黑市一半呢。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李枫嘀咕,不过也对啊,收购鸡蛋,收购猪粪,活猪等给的价格都不算,不如黑市多了。
“没其他法子?”
“这不来找你了吗?”
韩富田看了眼李枫,李枫心说难怪了。
“你有啥好法子?”
韩富国盯着李枫,李枫把刚刚和吴振华几人说的话和韩富国一说。
“这能行吗?”
别说,打成家具价格肯定要高不少,问题作为一个农村人,真没想过打家具往城里卖,这事能不能成,会不会有啥不好后果,一时间韩富国和韩富田倒是有些拿捏不准了。
“别的不敢说。”
李枫对于高就,高成手艺还是有些信心的,再说了,光是靠着后世见识,打出的家具就不是现在这么国营家具厂能赶得上的,当然设备,人手方面肯定比不上国营家具厂。
当时论款式,李枫还是十分有信心的。
“富国叔,咱们大队有木匠没?”
“当然有了。”
韩富国指了指他自己。“俺算一个,你富田叔也能上场,还有几个老杠子都会点木匠手艺,毕竟过去咱们这一片也有林厂,大家靠着林厂吃饭,多多少少都学了点手艺。”
“真的,那太好了。”
有手艺,可就有财富了,这是十分朴树的想法,李枫本来还怕人手少,即使打的家具再好看,可数量跟不上没办法,赚不了大钱。
“打出来,能不能卖出去是关键。”
韩富田提醒一声,李枫笑笑。“富田叔,你说的事,正好我过几天打算召集县里和地区作家来家里读读稿子,到时候我打听打听,毕竟文化人,人面广,说不定就要需要家具的。”
“这倒是个法子。”
韩富田看向韩富国,韩富国点点头,李枫这法子倒是不错,毕竟城里文化人家底都有些,再说,一个城里文化人怕是就认识十个八个城里人到时候谁家有需求,还真好打听。
还是文化人脑子灵活,这主意一下就来了。
“就是不知道,人家喜不喜欢俺们打的家具,俺听说家具厂家具可滑溜的很,好看的很。”
“哈哈哈,这点,富国叔,富田叔你们放心。”李枫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李枫,这事可不是开玩笑,真到时候了大功夫卖不出去,可不好办啊。”不怪韩富国和韩富田担心,真到时候大工夫在打家具上,最后卖不出去。
白费功夫了,那时候有耽误了干其他活挣钱,全村可真要哭鼻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