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梵文总纲
按说此处是该由那位爱唱曲的樵夫看守,不知为何换成了书生。
顾平安听他言语间隐着几分愠怒,一猜便知他气从何来。
“见过朱前辈!”
“少侠与洪帮主弟子平辈,不是什么晚辈,称我一声师兄即可。”
渔樵耕读都已四十来岁年纪,却是段皇爷徒弟,南帝北丐齐名,以兄弟论交,四人自然该与郭靖辈分一致。
书生朱子柳是大理状元出身,饱读先贤文章,对长幼辈分之事看得极重。
他虽因疗伤之事对洪七公一行不满,却也不愿占这便宜。
点苍渔隐刚把铁船拖至岸上,一拍脑门,语气颇有几分歉疚。
“方才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应了顾少侠几声‘前辈’,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他见顾平安一笑而过,丝毫不以为意,心中又添了几分好感。
“对了,我方才也未放响箭提醒,师弟怎么知道我二人上山来?”
“我并非有意来迎。”
朱子柳目光在顾平安身上扫过,轻叹一声。
“师父打算出手为洪帮主疗伤,命我前来,唤几位师兄回去护法。”
“疗伤?!”
点苍渔隐先前并未发觉洪七公受伤,此时一听,顿时大惊失色。
“洪帮主他明知师父.”
他面露忿然,却被朱子柳打断。
“武师兄他们已经回去了,先上山再说吧。”
三人绕过喷泉池塘,来到一处峭壁近前,山壁陡直,无处落足,只有一条手臂粗细的长藤沿峰而上。
“顾少侠,请吧。”
朱子柳一指那粗藤,抬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顾平安轻轻点头,运气轻身,纵跃而起。
这一跃足有数丈,又见他单手拉住藤蔓,双足往山壁上一撑,整个人已平行于地面。
这少年好高明的轻功!
底下二人瞧得惊讶,暗道一声。
这峰高数十丈,便是他们上山之时,也须得双腿夹紧长藤,靠双臂交替攀援。
可顾平安只靠单手拉藤借力,平仰着迈步上行,在这近乎直立的峭壁上如履平地,几息间已消失在云雾中。
他这步伐又快又稳,再看那藤蔓不摇不晃,显然并不如何吃力。
展露高明轻功,震惊点苍渔隐、朱子柳二人,人前显圣成功,奖励江湖名望200点。】
名望等级保持不变:侠名远播29465/50000=>侠名远播29665/50000】
云雾中暑气尽消,顾平安浑身畅爽,越走越快,很快便到了峰顶。
牛哞声传来,眼前又是一幕奇景,明明是数百丈的峰峦山顶,却开垦出一片足有二十余亩的水田。
田中种着稻禾,长势极佳,一头黄牛拴在山坡上,正低头啃着草。
又等了一盏茶的工夫,朱子柳二人方才攀上来,衣衫头发被山风吹得有些散乱。
“顾少侠轻功精妙,朱某佩服。”
朱子柳这人倒也不是乖戾暴躁的脾气,若不是心系恩师,也不至于见面就摆出一张冷脸。
客套两句,三人穿过田边小路,继续向前。
山路尽头是条宽约尺许的石梁,横架在两座山峰之间。石梁凹凸不平,又被水气蒸浸,溜滑异常,其下便是深谷,一旦失足,便是粉身碎骨。
不过这般凶险只是针对常人,以顾平安的轻功造诣,实与平地无异。
途中无人阻碍,三人脚步不停,轻松越过几处缺口,转眼已到了对面山上。
进了庙门,又穿过一片清幽竹林,这才到了众人所在的石屋。
屋中檀香袅袅,摆了几个蒲团,靖蓉二人和樵子、农夫坐在下首,洪七公与另外两人坐在上首。
那二人其中一个肌肤黝黑,高鼻深目,是天竺国人;另一个须发皆白,长眉垂下,正是出家为僧的段皇爷。
“顾小子来得倒快,来,这位便是段皇爷。”
洪七公正与长眉老僧闲谈,见顾平安进门,朝他招了招手。
“七兄又忘了,”那僧人温声笑道,“段皇爷早已不在尘世,老衲如今法号一灯。”
“见过一灯大师!”
顾平安躬身行礼,洪七公朝他身后看了几眼,面露疑惑。
“奇怪,怎么不见念慈丫头?”
顾平安先前就在惋惜未能与穆念慈同赏美景,此时再听他提起,心中又有些怅然。
“说来话长,念慈另有要事,需往山东一趟,待此间事了,我再去寻她。”
洪七公没再细问,只道了一声可惜。
一灯大师早听闻顾平安一身武艺已不在五绝之下,如今见面,也觉这少年内息沉稳,深不可测。
“如今有顾少侠襄助护卫,已无后顾之忧,七兄,咱们可以开始了。”
“师父!”点苍渔隐急道,“顾少侠固然不怕欧阳锋,可三年五载”
一灯大师淡淡开口打断:“此地如此隐秘,他这么多年都不曾现身,如今再想找来,谈何容易?”
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乃是欧阳锋蛤蟆功的克星。
当年武三通在西域被人以重伤,便是老毒物的奸计,想趁一灯武功尽失之时根除后患。
如今一灯要为洪七公疗伤,难免功力又散,再给他可乘之机。
“他自是不知,可若他与瑛姑.”
“渔隐师兄莫急。”
顾平安忽然开口将他拦住,旋即转头看向一灯大师。
“请问大师,七公可曾与您说起过《九阴真经的奇效?”
“自然是提过的。”一灯大师面露遗憾之色,“可惜那疗伤手段虽然玄妙,但七兄提不起内息,故而并不适用。”
“晚辈所说并非疗伤篇章,而是那经中另有一段怪文。”顾平安摇头道。
“我自郭兄口中听得真经大半,细细琢磨方才发现,经中记载固然精妙奇绝,却隐隐缺些什么,其中关键或许就在这段怪文之中。”
以他先前显露出的武学造诣,能察觉这一点也合理,洪七公和一灯大师倒也没有怀疑。
“嘶顾少侠这么一说,老僧倒是想起来了。”
一灯大师微微皱眉,露出回忆神色。
“昔年曾听重阳真人提起,《九阴真经中还有一段总纲,是以梵文音译做汉话记载,应当就是这段了。”
下章在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