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2章 新的宇宙中心(1 / 1)年糕配麻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 新的宇宙中心

“铁哥,还是让咱们念慈自己看看吧。”

包惜弱细细看了一遍,转手将布包递给穆念慈,掩口轻笑。

布包之中,是一张同样大红色的柬帖。

穆念慈只瞧封面,便已芳心一颤,不自觉心跳加速。

她下意识抬头看向顾平安,只见一张笑脸,满目柔情。

纤手微微颤抖,轻轻揭开柬帖,几行小字,不算工整。

顾氏子平安,倾心杨家小娘念慈日久,乞请两姓联姻,自此琴瑟调弦,双声都荔。

敬致微诚,愿闻嘉命。伏惟台慈,特赐鉴察。

其实若按规矩,“婚娶之礼,先凭媒氏”,须由媒人往返两家说亲,双方长辈再互换草帖。

草帖须注明双方籍贯身份、生辰八字、彩礼嫁妆,请人卜算,得吉无尅,再互换定帖,双方相看,才算是全了纳彩之礼。

可顾平安一个穿越大学生,又不曾专门研究宋史或婚俗,老祖母也是一生未嫁,爱莫能助。

这才有了这封既无生辰八字,也无媒妁之言;既像求亲礼书,又像纳彩定帖的四不像。

包惜弱是私塾教书先生家的女儿,自然也懂婚姻嫁娶的规矩礼数。

只是她瞧着二人两心相悦,情投意合,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挑他礼数。

穆念慈低垂着头,默默看着那几行小字,指尖轻抚,瞧不清神情。

“念慈.”

顾平安朝杨铁心二人歉意一笑,深吸口气,轻声开口。

“我不敢说你嫁给我有天好地好,总之我指着天,对着地说一句,此生我若负你,便遭天谴地罚,永世不得超生。”

穆念慈听他说得吓人,惊慌抬头,泪水涟涟的眸中闪过一抹抱怨。

“你哎呀!这种话哪能乱说?”

顾平安深深看她一眼,神色一正,拱手躬身。

“愿以天地为媒,娶你入门,盟鸳鸯之誓,成连理之枝,赤绳早结,白首永偕。”

他这神情,言辞无不郑重,穆念慈俏脸红得滴血,一颗芳心几欲跳出胸腔。

杨铁心不合时宜大笑起来:“傻姑娘,还等什么,快应允啊!”

穆念慈羞不自胜,躲了躲脚,扭头往厨房逃去。

“孩子们的事,你跟着瞎掺和什么?”

包惜弱皱眉在杨铁心肩头轻拍一记,又看向还在傻笑的顾平安。

“平安啊,你这帖子我们算是应下了,明日我们写了回帖,上门拜访,或是请老夫人来给念慈‘插簪’。”

“插簪?”

“简单说,就是请老夫人做个定夺。”

包惜弱也知他不通婚俗嫁娶之事,耐心解释。

“依着旧例,长辈相看新媳,若能相中,便为她插簪,若不中意,则送些彩缎,谓之‘压惊’。”

“原来如此.”

顾平安大为新奇,又问起其余传统。这三书六礼的规矩颇为繁琐,听得他头大如斗。

包惜弱忍俊不禁:“莫慌,咱们不讲究那么多繁文缛节,你与念慈情比金坚,便比什么都重要了。”

“就是!咱们江湖儿女,不用讲究那么多乱七八糟的。”

杨铁心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想了想又道。

“不过这生辰八字还是要看一看,你们俩肯定是天作之合,主要是请丘道长他们好好算算,挑个最合适的日子。”全真七子中,还属马钰道法最精,看了二人八字,凝神细算,得出下月初五乃是二人最宜成家的日子。

照他的说法,哪怕前后几年,都找不出比这一日更好的。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他真算得精准,过不得两三天,救出李萍的郭靖黄蓉也到了灵园村。

原本他们应该比顾平安他们来得更早,只是途中又转道回了牛家村祭奠,这才恰好赶在顾平安婚前回来。

也正是这一转道,又顺便去了趟嘉兴,江南六怪闲的无趣,干脆也跟来找丘处机叙旧饮酒。

巧合到此已然不少,却还远远不止。

十月初三,天降瑞雪。

顾平安上山给全真七子送请帖,才进得重阳宫,山门外忽又有二人踏雪而来。

丘处机几人正要接帖,忽听宫外人声嘈杂,急忙出去查看。

只见一人长发长眉,满脸嬉笑,正在殿前蹦蹦跳跳地绕着圈子。

两个守门小道童明明就追在身后,却怎么也抓不住他。

另一人也不帮忙,也不出声,就这么环抱双臂,瞧着热闹。

“小道士功夫好差,是谁教出的徒弟?”

“周师叔?!”

全真七子互相对视,皆是满脸惊愕。

王处一匆匆迈下台阶:“师叔,您这是.”

那人瞧见七子出来,总算不再玩闹,停下脚步。

两个道童累得不轻,俯身撑着膝盖,半天都没喘匀气。

顾平安哪能认不出这二人,也不理老顽童,先朝看热闹那人行礼。

“见过七公!”

洪七公嘿嘿一笑:“顾小子也在,倒是真巧。”

七子安慰了守门道童,又向洪七公行礼,引着二人重新进殿。

老顽童瞧见顾平安也在,赶紧往洪七公身后躲了躲,别过头去,不敢看他。

顾平安莫名其妙问道:“老顽童,你躲我作甚?”

七子知道周伯通一向古怪,见二人不讲辈分,也没多问。

见他低头不语,洪七公笑着解释:“他那日在皇宫走丢,知道自己误了你的事,还心虚着呢。”

当初宫中那事本也怪不得老顽童,左右完颜洪烈已然伏诛,顾平安又怎会真的生气。

“放心吧,老顽童,我不怪你。不过你后来去了哪里,我们怎么一直都没找到?”

“我在宫里迷了路,出来后遍寻你们不着,心里也着急,就追去了岳州,哪知小叫们说你们已经走了,只好又去了桃源。”

老顽童先是松了口气,又可怜兮兮道。

“老顽童可不敢上山去见段皇爷,只好在桃源等着,还好遇上了老叫。”

后面的事自不必说,洪七公本没打算来全真教,老顽童玩心重,也不愿回来听七个师侄唠叨。

偏偏二人遇上,洪七公自然要看在王重阳的面子上,把他这爱惹祸的师弟送回来。

世事也当真是巧,兜兜转转一大圈,倒是冥冥中把这二人引到了终南山,赶上了顾平安和穆念慈的大婚之日。

下章在赶,尽快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