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日月帝国万万年!
徐天然很了解自己的父皇,身为皇帝,或许他登基的时候踌躇满志,也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但是这么多年的蹉跎下来,他的雄心壮志已经被无尽的朝堂权谋磨平了。
这样的性格,或许会对这种军国大事有些许懦弱的情绪在,但是对自己的权力却看得非常重要!
徐天然的这句话,毫无疑问戳中了皇帝的心!
对帝国境内一切的完全掌控!这才是皇帝想要的!
在徐天然说完这句话之后,孔德明和镜红尘倒是看了这个太子一眼,微微颔首。
上首位的皇帝大手一挥道:“太子所言有理!那就请银月冕下与红尘冕下统筹此事,在魂导卫星发射升空之时,朕会率领文武官员亲自到场观礼!”
“是!”镜红尘颔首。
一侧的孔德明也缓缓点头。孔德明是皇室的老人了,当今的皇帝论辈分也是他的晚辈,更何况他又是日月帝国的第一人,即使是面对皇帝,也不需要执臣下的礼。
姜盛玉从镜红尘那边得知了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他啧啧摇头道:“皇帝老了。”
“你这话可不要让其他人听见,不然即便是以你的天赋,也少不了吃苦头。”镜红尘听到姜盛玉的话后,叮嘱他道。
姜盛玉点头道:“大师兄放心,我多鸡贼啊。”
“魂导卫星放飞在即,手机的研制怎么样了?”孔德明看向一侧的霍雨浩和轩梓文,询问着情况。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轩梓文无奈叹息一声,对孔德明说道:“无论我们怎么尝试,始终没办法复现小师弟所说的全部手机功能!”
姜盛玉听见这话,眨了眨眼,举手说道:“那个……倒也不用复现全部功能,那恐怕不是我们现在能搞定的。我们只需要几个主要功能,例如即时通讯,收发信息,时间查看这些就可以了。”
“如果只是这几个功能的话,倒是没有太大问题。”听见这话,轩梓文点点头,对孔德明说道。说完后,他又对霍雨浩使了个眼色。
霍雨浩心领神会,接话道:“另外,关于基站的制作也已经完毕,第一代基站通过三级魂导阵法核心,可以扫描三公里范围内的手机魂导阵法所发出的信息,为其提供支持。”
孔德明微微颔首,问:“我记得盛玉提出过手机直连卫星的建议。将来对原属斗罗大陆三国作战时,我日月大军所处之地,肯定是没有基站支持的。这方面情况如何了?”
听到孔德明的问题后,轩梓文回答道:“用手机直连魂导卫星的话,对于魂导阵法的级别要求有些严苛,根据我们的实验,想要让手机能够在地面上连接到天空中的魂导卫星,至少需要七级以上的魂导阵法!而要保持稳定不断的话,需要达到八级阵法才可以。”
“八级阵法么。”
孔德明思索片刻,颔首道:“没问题,先做一批出来,后面可以慢慢改进!如果人手不够,就问你大师兄要,明德堂的八级魂导师还是有不少的。”
九级魂导师日月帝国也只有几十个人,但是八级魂导师,在日月帝国可就没那么珍贵了。
如轩梓文就是一位八级魂导师,还是孔德明的弟子,但也只是明德堂的研究员兼任日月皇家魂导师学院的老师而已。
魂导卫星发射在即,所有有关的配套工程也在迅速赶工提升中。
魂导卫星的发射地点就设立在明都郊区,这里原本是明德堂的一座郊区实验室,为了这一次的发射任务紧急改建成了发射场。
看着高大洁白的魂导火箭倚靠在发射架上,上面还有日月帝国的标志性日月涂装时,姜盛玉有些恍惚。日月航天四个大字写在洁白的火箭主体上,更是有种梦幻的感觉。
观礼台建在安全范围内,守卫观礼台的是由皇帝亲自调遣过来的日月皇家魂导师团!是日月帝国最为强大的魂导师团,三位正副团长都是九级魂导师,其中团长是皇室成员。
镜红尘坐镇主控室,注视着这一切,他看着时间,在发射时间快到了的时候,他派人去询问皇帝是否可以发射。
皇帝坐在观礼台的主位上,姜盛玉、徐天然和孔德明等人都在下位。
他眺望着远处的高大火箭,在镜红尘派人来询问是否可以发射时,他又看向了下方的孔德明等人。
孔德明回头说道:“陛下,时候差不多了。”
皇帝于是颔首,向镜红尘下达了发射的命令!
随着主控室一声令下,火箭下方的魂导阵法被激活,庞大的冲力从火箭下喷射而出,推举着巨大的白龙升上天空。
大地隆隆作响,白光飞天,一箭入凌霄。
虽然皇帝和大臣们看不见魂导卫星在太空展开的场景,但是他们仅仅只看见魂导火箭升空这个场景就已经足够震撼了!
在这里,唯一能够保持淡定的也就只有姜盛玉了!
但在这个世界看见火箭升空,他也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不多时,主控室就传来了消息。
第一颗魂导卫星已经成功飞到了预定轨道内,并且传回了消息。
“日月帝国万万年!”
皇帝注视着主控室送来的这条消息,接连说了好几声好!他将这一句话传阅给了所有人。
在外侧的日月皇家魂导师团也全都高声唱和着日月帝国万万年的响亮口号。
“银月冕下,那火箭下方铭刻的阵法,是什么级别?朕看那威力,都堪比定装魂导炮弹了啊!”皇帝看向下方的孔德明,询问道。
“火箭的主推装置是由十二个聚能喷射九级魂导阵法组成,能够为火箭提供庞大的推进力,将魂导卫星送入天穹之外!”孔德明回答道。
这是只有日月帝国才能有的大手笔投入!九级魂导阵法相比起完整的九级魂导器来说要简易一些,但也需要九级魂导师的全身心投入。
“好!好啊!”
皇帝鼓起了掌,他身后的文物大臣们也都跟着鼓掌,纷纷夸赞明德堂的研究有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