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租地
“娃儿,剩这一亩多地你也租出去吧,有功夫搞这个还不如多去玉溪河转转。”秦大河突然开口。
这一亩多的地本来就是鸡肋,娃儿现在能学手艺,也能去玉溪河外河搞钱了,哪里还用得着这个。
自从奶奶死了,原来欺负过他的那些人一个个都过来送了十块二十块的人情。
不是因为他们善良,而是憨娃儿现在了无牵挂,就连为民超市老板看到他都客气许多。
现在要是有人想偷他的网,就得掂量掂量了。
要不然他俩个堂叔怎么过来呢,还不是怕啊,怕这个小子想不开。
越憨的人发起火来越可怕,除非脑子不清楚的,不然在娃儿结婚生孩子之前绝对没人惹他。
“哥,听你。”娃儿仰头看着他,眼睛的泪痕还没干。
“放心,有哥在。”
这个傻兄弟跟小孩儿似的,还冒出鼻涕泡了。
“等天亮了我去利民超市帮你问问,看谁家要租,肯定给你租个高价。”
现在差不多是种地最赚钱的时候,因为无为可是国家级贫困县,扶持多的要死,化肥、农药和种子都比其他地方便宜,农业税就更少了。
至于商税,大企业不谈,扎厂这种投资几百万的厂甚至还有县里的补贴。
当然,后来被一些好大喜功的把贫困县帽子摘了,下面乡镇天天骂娘。
贫困县就贫困县嘛,大家又不少赚钱,摘了帽子自己得功劳,苦了老百姓哦。
四人讲了一会儿话又开始烧纸,不烧太冷了。
早上,秦大河上去买了一些热乎的米糕,吃到嘴里总算是舒服些。
“啊爷。”刚到利民超市,立刻就能看到几个人在这里等着。
他们是坐车的,不过人没凑齐的情况下先在超市躲着,三轮车后面风吹的冻死人。
“大河,是个好小伙子,来,抽烟。”利民超市老板看到他立刻热情的招呼。
秦大河接过香烟,连忙把嘴里的米糕咽下去,这才点上。
“阿爷帮我问问谁家要租地种的,娃儿家的一亩多地要租出去。”
“他不种了?”黄爷一愣,随后又释然:“那么点地确实没必要种。”
“行,我帮你问问。”
这时候,几个等车的闻言立刻凑了过来。
“大河,让我家种,正嫌地不够呢。”大家都知道秦大河能做憨娃儿的主,纷纷开口。
“租给我家,一亩四百块我还先给钱,怎么样?”
秦大河犯了难,这当面给谁种都得罪人啊。
“先不急,真想租地的等会去娃儿家谈吧,我这只是说个意向。”
现在可不是后世,大家都抢着要地,精细一些一亩地一年纯利最少八百块。
“别bai拖延了,450块一亩,直接租给我,憨娃儿家地就在我家边上,中午带村长去家里打证明。”
一个三十多岁的阿叔直接开口,这个价格算是顶顶高了。
再多就不合适了,种地虽然纯利润高,但也要有人去种才能赚到钱。
“行,宝爷,中午吃完饭过来就行。”再不答应有点说不过去了。
名字叫宝爷的男人脸上顿时浮现喜色,他家现在十一亩地,但是壮劳力有四个,哪够干的。
打散工只是偶尔有,现在多搞了一块地,明年又能多挣几百块,价格高点就高点,顺带干了就是。
拍了拍秦大河的肩膀,还给他买了一包红双喜。
秦大河哭笑不得,自己这是吃回扣了?
回去他直接把烟丢给娃儿,跟他讲了租地的事。
“总共多少地。”
“一亩.五分。”
“可以了,一年能搞个七八百,还不用你去忙活。”娃儿院子里都是地笼、虾笼这些东西,要是全放外河都能挣不少呢。
“听哥的。”
“放心,有哥在,这两年就让你娶上媳妇儿。”
他毫不怀疑自己的赚钱能力,能搞钱的方法太多了,哪怕农村也有的是方法。
把手里的买的米糕给娃儿,让他吃一点,秦大河连忙回去看自己的鱼塘。
昨晚死了一条大头他心里还突突呢,别特么翻塘了。
这个鱼塘虽然也没多少心血,但起码是自己的第一份事业啊,当然,这个事业大多数都是老娘在照应。
回了家,他直奔鱼塘,发现塘水发绿。
抓了抓头,他立刻去了三爷那里。
五爷离得远,还是让三爷现场看看吧,起码经过帮他抓小偷的事,承了一份小小的人情。
对方知道就立刻跟着一起过来了,反正离得也不远。
“你塘里放了多少白鲢?”
“啊?我放了十几条鲢鳙,大部分都是鲢。”秦大河摸不着头脑,鲢白鲢不是一样的净化水质吗?就是鲢更好吃更贵一些而已。
“我给你起几条大白鲢放里面,现在把水换换吧。”三爷笑着解释了一下。
原来鲢是吃浮游生物和水里的肥质,白鲢才是吃藻类的主力,不管哪个鱼塘,都要买不少白鲢放里面才行。
他恍然大悟,原来白鲢和鲢还有这个区别,差点爆藻了。
今年秋天虽然下了几场雨,但太阳一直在晒呢。
“最好沿着塘边上多种点树遮阴,不然夏天还得绿水,小鱼塘虽然轻松,但也得看着点,。”
“多谢三爷。”秦大河感叹,有了人指点就是不一样。
他立马回家拿了一包红双喜出来,直接塞到三爷手里。
“你抽烟,我们先去拿鱼吧。”
“走。”
早知道自己抽鲢鳙的时候,把那一条巨物鲢鳙放塘里就好了,那么大,吃藻肯定厉害,卖了两百多块太亏心了。
把鱼放好,他喊着老男人一起开始架水泵,直接把水往三爷塘里抽就行。
他的湖里白鲢可是很多的,哪里怕这么点肥水,三爷让他随便放水。
然后在中间的塘埂挖个沟出来,这边在抽那边放,抽一天换个三分之二水差不多就够了。
“当初你非得承包这个塘,麻烦死了还挣不到钱,都搭里面多少了。”老男人看到这个塘就想骂他,活儿几乎都是婆娘在干。“这不是还没出鱼嘛,等出鱼了就开始赚钱。”秦大河讪讪的说道。
抽一天水要几十块钱柴油,上次抽干请挖机撒石灰什么的也了好几百,鱼苗、鱼食四百块,这段时间隔一会儿就要撒化肥,草算一下投入已经上千块了。
策,怪不得没人承包小塘呢,太尼玛坑了。
2000尾鱼全部长到半斤重,按照两块五一斤的价格才2500,得喂几百块的饲料,还要担心翻塘。
越想他心里越后悔,这个塘确实包差了。
不过他嘴上可不能软:“你看,我这个小塘还能有一条青鱼和不少草鱼、鲢鳙,天暖和了我去玉溪河钓鱼还能有个地方存鱼啊。”
老男人点点头,自己儿子养鱼不叼照不行,搞野鱼有一手。
这个鱼塘最大的作用还是存鱼,放外河哪有放自己家鱼塘放心。
现在大院子已经砌好了,把这边一段给围了起来,鱼儿放里面就更放心了,不用半夜留人。
“对了,爸,要是闲着给我种两颗树呗。”他舔着脸说道。
“老子欠你的。”秦父瞪了他一眼。
“三爷都讲了,不种树明年还得爆藻,除非经常换水才行。”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赶紧去娃儿那里吧,他又不会招呼人。”
“哎,好,我这就走。”
还是自家老爸靠谱,顶呱呱哦。
又是停了一天,一大早,四个大小伙子这才准备抬人进坟荫。
这边的习俗是停三天下葬,而且奶奶是直接土葬。
现在虽然已经下发了火葬的文件,但还是看地区的,反正他们村子要过几年才会强制火葬。
请两个吹喇叭的,三人家里人帮忙操持着,跟着一起送一遭。
憨娃儿的两个族叔也过来了,和秦父他们打了声招呼就跟在边上。
娃儿强忍着悲伤,跟着他们一起把棺材放好,刚入土后就发出一声哀嚎。
死死的抱着棺材嚎哭,像一个无助的小孩儿一样。
几个婶娘都在抹眼泪,不是因为奶奶死了,而是留下憨娃儿一个人多可怜啊,以后就一个人过了。
奶奶这个岁数走了其实大家并不意外,起码比那些饿饭的时候死去的人要幸运许多。
这个年月的农村人,悲伤浮于表面,他们更在乎的是生计,但怜悯之心还是有的。
秦大河上前安慰了一下憨娃儿,把他往后拉住。
“奶奶走了,你得好好活下去。”
“奶!”“奶!”娃儿止不住的嚎叫,然后蹲下来哭。
扬土、埋棺、立碑,等几人回去的时候,憨娃儿是被架住的,哭的没力气了。
今天的太阳还挺大,没有风,路上静悄悄的,只余下一个憨厚的人儿止不住的呓语。
包括秦母在内的几个婶娘,她们撒了一把泪水就回去做事了,可没有这么多功夫耽误。
之后,秦大河拉着二虎他们回去把灵堂收拾一下,照片挂好。
让憨娃儿一个人呆几天,他每天来看一眼就行,人都要向前看的。
“回家,你俩单独搞两辆三轮车试试。”秦大河把两人叫上,一起去了他家的院子。
现在还没到十点,两人动作再慢也能再吃饭前把活儿干了。
早上收车的时候,两个三轮车司机已经把车子开过来了,也早就打过招呼今天奶奶下葬了就帮他们密封。
二虎和铁蛋开始拿按照秦大河教的,量尺寸,然后画图纸。
两人各自负责一辆,甚至还打赌了一包双喜,看谁做的漂亮一些。
要是秦大河动手的话,量完尺寸随便就能画出来图,这种立体的几何天赋不是谁都有的。
他俩只能慢慢画,画一半再去看一眼,画完了再去对比一下,然后修改。
等他们把图纸拿过来让他过目的时候,他只是摆摆手,自己还有事要忙呢。
树苗已经送过来了,清一色的桑葚树,种了之后还能喂鱼。
这种树长势快,最多两年就能挂果。
到时候他的塘里的鱼就是桑葚鱼,只要挂桑葚钓,很快就能钓个一桶出来。
树苗都在墙角靠着,他拿铁锹沿着院子外面的塘边开始翻土,然后每隔五米种一颗,总共栽了20颗下去。
只是栽了院外,院子里则是没种,这玩意掉地上脏死了,夏天还有虫子,他可不想受罪。
“妈,我爸呢?”
“去街上买柴油机了,家里的木船要安装一个。”
搞个机关船他早就知道,没想到拖到现在才开始买柴油机,他的房子都彻底完工了。
新坝那边的扎厂已经筹备好了,为民超市的挖掘机都过去开挖,估摸着明年就能正式开始收。
到时候直接在附近收,收好了开船去厂里卖,一趟比三轮车都叼。
栽完树的时候,他身上都开始出汗,今天太阳有点晒啊,早知道把毛衣脱了。
回到院子,两人正在对比着图纸切割呢。
他们没入行的时候,只是觉得秦大河技术挺好的,现在独自开始画图切割,才知道人家技术有多牛逼,有没有他指点的区别太大了。
光是画图改图就用了四十多分钟,切割还好,起码这种简单的活计能干的有模样了。
现在正是安装环节,两人擦了擦额头的汗,明明图纸画好的啊,怎么搞错了?
秦大河只是扫了一眼就发现问题,二虎铁皮焊接的时候没考虑焊缝,铁皮大了,而且角度也有问题。
铁蛋就更扯了,焊接的太过了,铁皮这么薄,一下子就透了好几个眼,这装上去人家一眼就能看到。
二虎正在吭哧吭哧的用大铁剪子剪他的铁皮,剪一下还得看一眼,生怕再搞错了。
“下次要把焊缝压紧,焊条多贵啊,像你这么搞下去,根本赚不到钱的。”
随后,他又开始指导铁蛋。
只见他拿了锡纸贴住一面,直接在中间放了点铁屑,然后另一面也拿锡纸包住。
“这就行了?”铁蛋一愣,这不偷工减料吗?
“做这一行,要合理的运用手里的材料,能省就省。”
随后,他用电焊机又焊了一层,敲开药壳子,然后上角磨机打磨焊点,完工。
“艹,你这技术真牛逼。”
秦大河笑着摇摇头,这俩货除了牛逼啥也不会讲,自己的技术牛逼是肯定的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