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卖大鲫鱼
这边还做了玻璃移门,一道门三百块,三个阳台了900块钱,用来隔离雨水。
纯木质的阁楼还能闻到一些好闻的香气,想必老木匠用了不少好料子。
他木工的钱估摸着都不够贴料子的,打眼望去还能看到一些红檀木,这个现在也要几千块一方。
“你这个阁楼真好看。”二虎羡慕的说道。
上了阁楼他眼睛就不够用了,房间很小,但也很有格调,一点都不像农村的传统瓦房。
“造价高啊,整体来算的话,造楼房都勉强够了。”
“策,真奢侈。”二虎心里很意动,他也想搞这个屋子。
不过家里刚入股厂,起码要等明年盈利了才行哦,先住在平房凑合吧。
“对了,这是你和铁蛋的工钱,回头你给他二十块。”说着,他拿出四十块钱出来。
“我们哪能.”
“别拒绝啊,我是没兴趣打电焊的,以后我接活儿出来你俩干,一辆三轮车能赚个三十块样子,我抽个十块差不多了。”
“而且你俩技术也不咋地,还是得多练啊。”
“知道。”被这么一顿讲,他就没好意思把钱还回去了。
秦大河有自己的考量,起码十年内几个兄弟都是没地种的,只能打散工搞副业,自己带一下也好。
每年不冷的时候搞点鱼虾,冷了就打电焊,总是能赚点儿钱。
把二虎和憨娃儿送出去,秦大河跟老男人吃完饭就拎着虾笼出门了。
今晚跟娃儿讲好了,他下水泵站以南位置,父子俩下北边,一路过了他家的水跳。
小项被揍了一顿估计要老实一段时间,敢再偷网就继续揍。
秦大河也琢磨过来了,附近就一个小项有这个毅力大冷天的半夜出来偷鱼。
真尼玛奇葩,他家又不是穷的揭不开锅,干这叼事还隔三差五的挨揍。
最关键的是,一晚上偷个十条网也就几十块钱,偷网也不可能全部偷到,他们放网都很隐蔽的,起码得搜好一会儿呢。
要是冻感冒了还得钱看病,被人揍了也要去买药,真是神金啊。
放网还是他下水,天冷了就不开草窝子,直接下远一点就像。
现在的河虾需求量还是挺大的,有些家里肉都舍不得吃,但是小孩儿都得供应一二两河虾,谁让这个贵呢。
在乡下人的思想中,城市人这么大代价追捧河虾肯定有营养价值的,反正买个二两河虾十块都不到,小孩儿够吃一顿了。
一路下好网他腿都冻麻了,上岸就赶紧往家跑,换了个裤才舒服些。
“爸,冬天咱不搞吧,这钱挣着遭罪啊。”
“现在知道遭罪了,你上大专的钱都特么是我冻回来的。”
“知道你辛苦,抽烟,我出门。”他丢下一包盛唐,立马就跑了。
从大专跑回来的后遗症还在,策,老家伙到现在还翻旧账呢。
“阿爷,给你送了点小杂鱼。”秦大河熟门熟路的来到老木匠家。
婶子客气的接过鱼,让爷俩在堂屋聊天。
“娃儿那边的事办好了?”
“嗯,今天来就是讲这个。”秦大河把自己看到憨娃儿一个人在堂屋黯然神伤的事讲了一下。
“最近就是一些做木床的活,有三张床,等着人家送木料呢。”老木匠无奈的说道。
木匠活就这点不好,平原地区木料少,接到活儿还得等人去凑木料才行。
他自己的木料这次全用在秦大河身上了,去外地订的木材过几天才到呢。
秦大河闻言皱眉,三张木床干起来快的很,这边人又不太讲究。
“明天能到料子吗?”
“够呛,除非主家去其他人家里买,不然只能去运漕那边了。”
那边的木材不好运输,还得叫船去,看材选材要个一天功夫。
“行吧,那我明天带他去镇上散散心。”只能这样了。
“对了,艳艳放假没?”
“艳艳下个月放假,这个月好像就上十五天班,你自己去问问。”
粮站就是这么爽,这边种粮食的人本来就不多,除了教师还没哪个职业假期能跟他们比。
他直接敲门,艳艳马上就出来了,估摸着早就在偷听他俩讲话。
“艳儿,什么时候放假啊,哥领你去街上转转。”
“后天放假,放五天再上五天,十一月十二月份都是这样,一月份放假。”艳艳脸红红的把自己的假期说了出来。
爸妈都在边上,她也不好讲的太直白,但态度已经表明了。
“后天早上来找你啊,白天我们去看看阁楼,阿爷的手艺真是没得说。”他向老木匠竖起大拇指。“了不少好木头呢。”
“我爸也讲了,工钱都贴进去了。”艳艳憨笑了一下。
“行了啊,没事我回去了,太冷。”
人家爹妈都在,讲两句就差不多了,总不能八九点了还把人闺女约出去吧。
“路上慢点儿啊。”
等秦大河走了之后,艳艳一家三口还在堂屋呢。
“艳儿,你可得注意着点,秦大河这小子人品可以,但不能在婚前出岔子啊。”老娘不放心的说道。
她相信秦大河的人品,但更相信自家女儿的美貌和身材。
看着两人的黏糊劲儿,估摸着已经有了些亲密接触了,明天去阁楼可得让闺女儿留个心眼。
老木匠也跟着点头,他家是外来户,更得注意名声了。
“我知道的。”艳艳跺了跺脚,自己可是洁身自好的,就是阿哥太坏了。
老木匠夫妻俩笑着摇摇头,也没较真,真有了些事只要不被人传出去就行。
第二天,秦大河带着憨娃儿一起上街了,这次是卖鲫鱼河虾,顺便去姐夫那里把减震弹簧给拿一下。
昨天娃儿下了二十条虾笼,虽然麻烦,他能吃苦就行,秦家这边两个人下都觉得辛苦呢,二十个虾笼一个人扛都累死了。
他早上五点多就去收笼子了,收获要少一些,但是肯定比十条地笼的货多。
秦大河父子二十条虾笼搞了两斤半,娃儿收了两斤多一点点,算是小赚一笔。
再次找到菜市场收货的那个男人,看到两人五大三粗,给的价格还算可以,四十三一斤。
他们镇上才卖四十四、四十五呢,比他们摆摊卖好多了。
“五爷。”
“大河来了啊,今天的货挺好哦,又去下网了?”接过大侄子递来的香烟,五爷照例让他在边上支个摊位。
和三爷聊了两句,娃儿在边上把摊子支了起来。
土鲫鱼靓的很,把摊子刚摆好就有人来问了。
“三两到半斤的五块,半斤以上的七块。”他把鲫鱼分了一下,指着角落的五条斤鲫:“这个十块钱一斤。”
斤鲫的价格几乎是三两鲫鱼的两倍了,这可不便宜。“斤鲫这么贵?”
“纯野生的长到一斤起码要两年的功夫,你仔细看看就晓得了。”秦大河自信满满的说道。
客人也不嫌脏,直接伸手把鱼捞起来看了一下皮毛,确实是纯野生的,心里很满意。
“两条斤鲫,小杂鱼呢?”
“八块钱一份,总共四份,不称。”
早上的虾笼还搞了不少小杂鱼,家里有就不留了,把小昂几和白条这种靓货拿出来,加了点小螃蟹凑成一份份的单独卖。
娃儿也有两份在这里,他帮着一起卖呢。
“小杂鱼什么时候能卖八块了?”
“你看看货啊,大白条单卖都六块了,里面还有螃蟹、昂几和几条趴地虎,哪个都不便宜哦。”
“也拿一份吧。”客人懒得还价了。
秦大河心里一喜,还是男人买菜舒服啊,都不带砍价的。
而且他也明白了,卖杂鱼是行得通的,以后又多一条财路。
整个菜市场卖杂鱼的还真没几个,以后多放点地笼搞杂鱼也能卖点钱。
“鲫鱼要不要杀?”
“都处理了啊?回去自己杀杂鱼累死了。”客人理所当然的说道。
秦大河皱眉,这卖小杂鱼也不行啊,收拾起来太麻烦了。
无奈,只能跟憨娃儿一起开始杀鱼。
他肯定没那个本事收拾小杂鱼,用刀处理两条大鲫鱼还行,娃儿拿了把剪刀快速的清理小杂鱼。
只见他剪刀一哧溜,然后用大拇指掏空肚子,剪刀尖尖把鱼鳃一搅就好了,熟练的很。
秦大河见状就知道娃儿在家经常杀小杂鱼,也是,他那么稀罕肉,奶奶又舍不得买,只能吃小鱼了。
这边还没处理完,又有人来问,这么大个头的野生土鲫鱼还是蛮稀罕的。
半个小时不到,鲫鱼加四份小杂鱼全卖完了。
秦大河数了十六块给娃儿,今天他可是帮大忙了。
以后搞小杂鱼多了就把他叫上一起卖,哪怕全给他都行,反正他是不愿意处理这个的。
“走,哥带你去办存折。”
“嗯。”娃儿憨憨的点头,今天赚到一百多块了,奶奶应该很开心吧。
“我跟你讲,以后那一片就你专门下网,谁来就揍他,打不过叫我,别怕,知不知道。”
“知道。”
那地方以后他们兄弟承包了,专门搞虾笼,两家一起下多爽。
娃儿本身是个憨厚的,不过现在赚到钱了,大哥让他打人他就敢。
原来是有个奶奶,他不敢惹祸,现在奶奶都不在了,他的心态也开始慢慢转变。
玉溪河那一段可是能赚到大钱的,一个礼拜弄一次,要是遇到下雨一天好几百呢。
到了银行,秦大河拿着娃儿的身份证办了一张存折,办完丧事还剩个1900,租地又收了六百多,他帮娃儿存了2000的定期。
加上今天卖虾的钱,剩下九百多块。
这些钱娃儿也基本用不到,农村的支出少的可怜,柴米油盐搞定,菜是自己种的,除了偶尔买荤菜要钱,其他销很少的。
2000年的乡镇菜市场里面,卖蔬菜的人很少,实在是卖不上价。
“走,去我姐夫那里。”
“嗯。”娃儿紧紧的捏着存折。
就这么点钱还是他和奶奶两个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因为实在是挣不到钱。
现在有了大哥的照应,日子就好起来了,可惜,奶奶看不到了。
回去后他召唤二虎他们一起组装摩托三轮,这么久才搞好就是缺配件。
刹车片、刹车线、轮毂各种东西都要,在改装的时候秦大河只能缺什么买什么。
甚至还买了不少工具,总算是能彻底安装了。
秦大河让两人仔细观摩,这种改装也算是一个重要技术。
减震弹簧装上,传动轴压好,传动链挂紧实。
“把车斗抬过来。”擦了把汗,搞这个真累,弯腰一个多小时了。
现在车子大致能看出来成品的样子,安装之前他也检查过了,能成功启动。
随后就是在车斗上面打孔,用螺丝固定,秦大河为了保险用了双螺丝。
焊接肯定不行,现在的路太差了,天天震几下,没过多久就得散架。
螺丝装好后他还在突出的位置焊了一圈铁丝,这样螺丝就不会掉出来。
等车斗安装好,轮胎往上一套,螺丝再拧紧,一辆漂亮的摩托三轮就出现了。
老男人看着稀罕个不停,这车子成本才一千多块,而且跑的还快。
“我来试试。”说着,他就坐上去,拿钥匙启动打火。
“爸,注意点啊,转弯的时候慢些,容易侧翻。”为了多装东西,他把两边都加高了,重心往上的。
“我知道,跟大三轮一个叼样。”
随着油门响起,车子快速的穿过院门。
“大河,这车子好,帮我也搞一个。”二虎有点眼馋,摩托车他买不起,这个还是能想点办法的。
“你去收个破摩托过来,发动机完好我就帮你搞。”秦大河轻笑一声,这车子改装需要的技术还是挺多的,二虎两人独自搞就是扯淡。
“行,我打听一下。”
铁蛋也有些意动,他还没娶媳妇儿呢,家里的压力不算大。
随后又是一辆三轮车改好,他检查了一番就坐上去。
启动挂挡和摩托车一样,他踩了两脚档位觉得挺丝滑的,便一脚踹开油门,一溜烟就出去了。
这种老摩托可没有电打火,必须脚踹才行。
从他家往大路上开,上坡一点都不费力,一路往大闸那边开。
现在要试试速度和稳定性,趁着这个点路上车子少跑一趟。
加大油门,能明显感觉到两边的树木在倒退,风吹着他眼睛都眯起来了。
速度绝对超过70码,能明显感觉到车身的抖动,这个速度太快了,开时间长了肯定会出事,慢慢减小油门车身才稳定下来。
到了大闸停下,搓了搓手,太鸡儿冷了,策。
稍微活动了一番手脚,等暖和了才往回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