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只螃蟹顶小猪崽
晚上吃的白鳝,也就是长江野生鳗鱼,在江鲜里面也算比较鲜美的食材。
放点猪油清蒸出来,肉质又嫩又鲜,关键是老娘这次没有跟饭一起蒸,不然四五十分钟什么好菜也白搭。
“妈,今天我看杂物房挺乱的?”
“磨面机开张了呗,我今天接了十几个人来磨面呢,两块钱一个人也挣了二十块。”老娘喜滋滋的说道。
“挺好,现在吃面粉的人多啊?”
“都是来磨米面的,糯米、大米都有,这边也没几个人吃面食。”
“明天早上还蒸点馒头呗,热乎啊。”大馒头吃完再揣一个,早上出门都不冷。
“没那闲工夫。”老娘斜了他一眼,谁家大早上蒸包子。
上次还是刚磨出来的面试试味道才蒸一下,结果她从五点开始弄到六点多才吃上,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去买算了。
吃完饭,秦大河开始收拾二舅的摩托三轮。
这车子实在是太破了,还好,前几辆车子拆了不少配件下来,特别是利民超市老板那一辆。
自己再贴点东西上去就够了,大不了这车子赔本干,反正二舅是自家人。
车头除了架子全部拆下来,大灯里面的灯泡他直接换成家用的那种了,接点铜线就行。
两个轮胎全拆,刹车线、油门线全换,他越干越头皮发麻。
这车子能骑简直就是工业奇迹,关键是发动机还贼好,具体型号他看不出来,但光是声浪就值一两千了。
不过晚上在院子里干太冷了,想了想,他把车子推到新屋子里,打开灯慢慢来吧。
车斗他是懒得自己焊了,明天让二虎他俩搞就是,估摸着得把自己的工钱贴进去,付了二虎两人的工资,剩下的刚好买配件。
今天老爸买的东西还不够,秦大河一边拆一边记下缺哪些东西。
这时候,老男人踱着步子过来了。
“大河,那玩意抓到真的会留案底?”
“什么?”秦大河茫然的抬起头,不明白老爸说的啥?
“就是给人看赌的事。”
“最好别碰吧。”秦大河叹了口气,他也懒得多讲了。
“这不是眼看你要结婚,这不是想搞点钱蛮。”老男人诚恳的说道。
“够了啊,我这单子干完起码能结1500,过年还有一段时间,随便寻摸点就行,等明年天气暖和了我们去钓鱼也能赚钱。”
还有开三轮车的收入,不过冬天车子没空调,开起来受罪的很。
早上要是天气冷,有时候打火都得打半天,胳膊膀子都摇的疼。
加一起过年前起码能搞个几千块钱了,加上存款肯定是够的。
他结婚大姐和大舅他们肯定会拿钱,又不是去大饭店摆几桌,礼钱方面能余不少呢。
“我跟你讲,你妈准备给艳艳买点金器,现在黄金多贵你又不是不知道。”
秦大河:“.”
七八十块一克,相对来说还算便宜,但买五金起码也得五六千才够。
还有彩礼和电器以及其他东西,少说两万块了,人家老木匠家要求低也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给啊,面子上不好看。
“让妈不买金子,艳艳那边我来讲,等结婚后再买。”
“算了,跟你讲也讲不听。”老男人撇了撇嘴,自家儿子当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呢?
“明天几点上班?”
“十点,你要有事我来开大三轮。”
“那就这样讲,我回去睡觉了。”
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秦大河叹了口气,还是得赚钱啊。
不过这一时半会的,去投机都不行,想了想,来钱的路子好像都要一点本钱加上冒险才行哦。
股票开户的话,还挺麻烦的,关键是这一两个月的行情他也不知道啊。
算了,还是老实在农村蹲着吧,明年再看看。
第二天早上,秦大河早早的开始跑车,第二趟才七点来钟就到老木匠家了。
“什么?你今天不上班?”他瞪大眼睛。
“是啊。”艳艳好笑的看着这个厚脸皮的男人。
“早知道迟点起床,冷死我了,走,跟我去街上溜达。”
“你不是去新坝打电焊嘛。”
“那边还早,快点收拾一下,带你去镇上吃小笼包。”
艳艳闻言就进去换衣服了,老木匠夫妻也不管他们了,反正离结婚两个月不到。
和阿爷打了声招呼,三轮车一路往利民超市走,这个点儿还能再带一波。
现在是农闲,别看天冷,坐车子的人还不少。
农村人趁着现在有功夫,把家里该添置的添置一下,等年前那半个月就更热闹了,大街上人挤人。
这边上人肯快,不一会儿就坐了八个人了,等他准备启动车子的时候,看到憨娃儿拎着尼龙网上来了。
“我策,这么大螃蟹。”秦大河惊讶的看着娃儿手里的东西。
一只螃蟹,看样子四两多了,更难得的还是母蟹。
“河里,地钩。”娃儿指着玉溪河憨笑。
“厉害。”他竖起大拇指。
娃儿的网里不止有大螃蟹,还有昂几,这些江昂皮毛好的很,去镇上很畅销的。
“先上车,去了镇上再说。”后面的乘客已经不耐烦了,他只能先开车子。
现在停车一般都不熄火了,不然打不着火要命哦。
娃儿准备去驾驶室来着,看到艳艳笑了一声就去了后面车厢。
“阿哥,刚刚憨娃儿手上拎的螃蟹好大。”艳艳比划了一下,确实没见过这么大的。
“那个螃蟹都能抵一头小猪了。”秦大河轻笑,拧油门出发了。
“哪有小猪大啊?”
“我说的是价格,一只螃蟹抵一头小猪。”
“这么多。”艳艳瞪大眼睛。
“哈哈,你以为呢,现在螃蟹的价格是独一档。”
正常三两五的母蟹都奔着一百二去了,这四两多五两的母蟹,差不多要150往上一斤。
现在可是初冬,螃蟹最肥的时候,四两多的母蟹那个黄厚的吓人,吃起来爽死了。
正常一头小乳猪现在才六七十块呢,说不定还没螃蟹值钱。
到了镇上,他带着娃儿两人一起去了售卖点。
让他一个人去卖肯定亏死,收货的人不是啥好鸟。“这么大螃蟹,市里能出价的酒店多得要死,70块钱不还价,你不收我拿着给我五爷囤起来了。”秦大河叼着烟拽拽的对着收货的男人说道。
“一只螃蟹哦,这么贵你去抢啊?”收货的男人一副惊讶的样子。
“我也不讲虚的,要是愿意跑一趟送到疤爷那里,这螃蟹卖八九十都不算高,你说呢?”他笑吟吟的看着眼前的男人。
“这样,兄弟,六十块我亏本收了,就当交个朋友行不行?”男人咬着牙说道。
“那算了,娃儿,走,我们去卖昂几。”秦大河才不信这男人的鬼话呢。
这么大的母蟹可是很稀罕的,不管是五爷还是三爷,一年都出不了几只。
等他们都走到快转角了,男人立刻追了上来。
“七十就七十,真是怕了你了,策,赚点钱真难。”
憨娃儿脸上露出喜色,能卖出去就好,还这么高价格呢。
而且秦大河嫌弃现在天冷,把江昂也兑了,十块钱一斤,还算可以。
他们收购点的价格其实就比菜市场低一点点,因为卖到市里的利润更大。
艳艳一脸崇拜的看着他,阿哥真厉害,都能在这里砍价,要是她肯定不敢的。
上学那会儿,在鸠兹她买东西都不敢还价。
“别犯痴了,哥带你们去吃炒面和小笼包,走。”
“没。”艳艳脸红的瞪了秦大河一眼,干嘛要说出来,真是的,多难为情啊。
炒面还是那家老馆子,秦父只要来镇上卖鱼就会吃这里的炒面。
“老板,三份炒面,两份量大一些,再来两笼小笼包。”
“炒面要肉丝吗?”
“素的就行。”
素炒面一块五,加一点肉丝就两块五了,味道还一样。
他家炒面是用猪油炒的,吃起来很香,小笼包味道就更好了。
甜丝丝的带着汤汁,咬破皮之后先把汤汁吸了再吃,味道好的一批。
“这肉丸子好吃。”艳艳指着小笼包的馅,吸完汤汁就像肉丸子一样,她吃了一口就喜欢上了。
“没来过啊?”
“没有,我阿爸一般带我去凤凰桥赶集。”
去镇上买东西话,他们还要走到县道上面坐车,去凤凰桥直接坐船就可以了。
“这肉丸子可是有讲究的,加葱姜和排骨汤,然后还放了鸡蛋搅合,才能这么好吃,鸡蛋还必须是母鸡蛋才行。”
“为什么必须用母鸡蛋啊?”艳艳懵逼的抬起头,看她嘴上还有汤水,秦大河顺手用纸擦了一下。
“你说为什么?”
小丫头面色一红,这么多人呢,憨娃儿还在边上,阿哥真是一点都不在乎场合哦。
“公鸡.没,蛋。”憨娃儿吃了好一会儿了,这时候抬起头一句话,立刻让艳艳捂脸。
“阿哥讨厌死了,就知道戏弄我。”
“开个玩笑,赶紧吃,再不吃就冷了。”
最终小丫头炒面都只是吃了一半,秦大河直接把剩下的倒进自己碗里吃。
小年轻正是能吃的时候,又吃了几个小笼包才饱了。
“艳儿,接下来不上班了?”
“上班,不过隔几天去值班一次就行,年前一个月放假。”
“真好。”秦大河跟憨娃儿都羡慕起来,这假期够长的。
过完年年假放完她还有个婚假,婚假完了还有产假,明年上班不知道能不能凑半年出来哦,想到这里他都乐了。
“阿哥,你傻笑什么啊?”艳艳好笑的看着他。
秦大河把自己刚刚想的事讲出来,说到产假的时候小丫头脸色又开始红了。
“坏人,不许乱说。”她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大姑娘哪里能聊这些话题?
“好好好,不乱说,你去我姐那里坐一下,我去买点东西,顺便帮娃儿存钱。”
把人送到老姐那里,自然又是一番款待,弟媳妇儿不得照顾好啊。
憨娃儿这次又存了两千,今天他第一趟没赶上,准备第二趟不管是遇到秦大河还是秦父,都央求一下带自己去存钱来着。
其他人他也信不过,不敢让别人帮忙。
到了银行,秦大河把存钱的流程跟娃儿再讲一遍。
“直接去柜台排队就行,你看着存折的数字,增加了钱就存进来了。”
“嗯。”
“自己要拿不准就来找我,你现在身上还有多少钱?”
“一百。”其实他这段时间赚的挺多的,老木匠那边都给他开了一点钱能保证吃喝。
冬天搞鱼摸虾赚的就更多了,只要能吃苦,玉溪河的货是搞不完的。
“够用了,遇到急事没钱直接来我家找我,知不知道?”
“嗯。”娃儿重重的点头。
有大哥在,他就敢去玉溪河下网下地钩,昨晚被偷了几根他也不在乎,赚到钱就好。
要是别人明晃晃的拔他的网,他就去揍人,反正阿爷都讲了,自己现在打人村里都不怎么管。
“玉溪.河,赚钱。”他脸上露出憧憬,玉溪河赚钱是真多啊。
大河里面什么东西都值钱,外河野河下地笼根本赚不到多少钱。
“那肯定,明年带你去钓鱼赚的更多。”拍了拍娃儿的肩膀,他心里也感慨,真能吃苦啊。
这么冷的天气,一个人起早摸黑在玉溪河下地钩、虾笼,一般人根本干不下来。
哪一次下网身上不是冻透了,回去不泡个脚。一晚上都别想暖和。
“哥,地笼.下的少,鲫鱼多多多多,塘里.死鱼。”娃儿不好意思的说道,说着说着就着急了。
他也想着给大哥天天送鲫鱼苗,但外河这一段他们天天下网,都没货了。
李各庄那边又太远,去那边下地笼就耽误在玉溪河搞鱼,只能隔几天下一次了。
而且他心里也算过的,大哥这边的鱼塘不能放鱼了。
“我正好和你说呢,后面不用送,不然密度大了容易死鱼。”
三亩小鱼塘,现在三千尾小鲫鱼都有点危险,因为天天喂啊,这些鲫鱼长的很快的,大鱼耗氧量更大。
“好,明年,送。”憨娃儿的脸上露出笑容。
“咱们兄弟把日子过好就行,鲫鱼塘真不行我都准备放空了。”
他轻笑一声,带着娃儿去购买配件,还有一辆摩托三轮在家等着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