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陈粮
“听说你刚结婚呐?”
聊了一会儿,经理突然说道。
“嗯,过年结的婚。”他笑呵呵的点头,深吸一口吐出烟柱,艳艳?
“你婆娘还是粮站的正式员工?”
“五月份转正吧,刚怀孕了在家呢。”他如实说道,不过话语声中还是有些得意的。
怀孕在家休假都能转正,牛逼的很。
“哈哈,那不错,明天再送一波货过来,给你涨一分钱算是随个礼。”
秦大河没有满口答应,试探的问了一句:“阿爷,都是老熟人,有事儿就说,能帮忙的肯定帮忙。”
言外之意,能不能帮忙取决于什么事。
“是这样的,每年夏收之前不是有个清除陈粮嘛,你们镇上的储备我也知道,玉米和小麦今年还能出60多吨,价格按照粮站的走,你看?”
经理小心翼翼的说道,一个小粮站的正式员工就那么两三个人,这小子的婆娘已经是绝对的管理层了。
“那我可不敢保证,晚上回去问问行吧?”他皱着眉头,这事儿不一定能办。
人家站长说不定还要过手呢,艳艳刚入职半年多,在家都歇三个月了,哪有什么话语权。
“没事,买卖不成仁义在,哈哈。”经理豁达的说道。
主要是今年他们厂子又接了很多个养殖场的订单,粮食供应全用新粮的话,成本太高。
高到他们开始想办法去搞陈粮了,虽然这边比较麻烦,要拉关系送好处,但是成本是真低啊。
他们厂子把县里的粮站都摸了一遍,目前就拿下两家,知道秦大河这边的情况自然上心了。
不过希望不大他们也知道,明天送个一分钱意思一下,能拿到粮食,后面收他家的粮食都给点价格还是可以的。
“那我先走了啊。”
“嗯,路上慢点儿。”经理笑呵呵的。
一路回去,下午的天色居然还变了,开始阴沉沉的,等到了镇上的时候已经开始下雨丝了。
清明将至,好像每年这个点儿的天气都不咋地。
等这一波降温过去,就要开始打胚子了。
打开一些窗户,雨丝和春风吹了进来,凉丝丝还挺舒服。
到了家里,他先去了老娘房间把钱给他们。
“这收货的钱还是朝你拿的呢。”老娘抓着钱有点犹豫,今天收货儿子已经出了不少钱了,晚上儿媳妇那边有意见怎么办?
“没事,咱们又没分家,给你就拿着,当我提前给你们养老好吧。”
“我们还能干,哪能要你养老哦,孙子上学的钱我们也会准备好的。”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老娘还是喜滋滋的把钱收好。
这儿子真没白养啊,结了婚还顾着两个老的呢。
越想她越高兴。
“儿砸。”
“怎么了?”
“明天去街上割两刀肉,妈给你烧。”
秦大河眼睛一亮:“嗯,还是老娘懂我。”
红烧肉啊,一年都不知道能吃几回,平时能吃个土豆烧肉都算开大荤了。
回去和丫头说了一下,没想到她也很高兴。
“你不是一说阿妈烧红烧肉好吃嘛,我就一直想尝尝,但又不好主动说。”大馋鬼哪能不馋红烧肉啊。
这肚子里的娃娃好能吃啊,每次她好不容易吃饱了,没一会儿就开始饿,肯定是宝宝偷吃了。
“是好吃,明天我多割点肉回来,嘿嘿!”
“嗯嗯,多买。”
小丫头知道今天赚钱了,心里也开心的很。
随后秦大河问了一下他们粮站里的陈粮处理情况。
“站长很少过问这个的,去年好像是会计找人来拉走的,今年还不知道情况。”艳艳懵逼的说道。
她才上班多久啊,上了几个月就在家休息到现在。
“行,那就别管了。”秦大河无所谓的说道。
想搞钱的路子多的是,没必要搞这个,多一分钱的货,一万斤也就多赚一百块。
“要是那个经理要的话,我去问问吧。”小丫头皱着小脸。
她还没经历过这些人情世故,觉得自己问问应该也会卖一些。
“嘿,放心,就算不卖他们粮食,我卖粮还是照样卖。”秦大河得意的说道。
“为什么?经理不为难你吗?”
“怎么可能,你是大学生进编制,还是乡下这种地方,过个几年当副站长都不稀奇。”
现在可是推行干部年轻化,重要单位很难变动,但是粮站这种清水衙门,最好拿来做数据的,平均一下就好看多了。
当然,也有人把粮站变成浑水衙门的,那种到了最后基本都吃生米。
经理只要聪明一些,就会保留和他家的关系,过个两年情况就说不定了嘛。
真有个长期的熟人在粮站,那可是方便多了。
他们这种农民一般都不敢搞那些五二三管不正经的东西,能清清白白的把陈粮拉回来就行。
艳艳想了一下也不明白其中的道道,秦大河仔细给她解释了一番。
虽然粮站的编制就那么两三个,人情世故比较少,但是多教点东西总是不错的,懵懵懂懂的容易被坑。
“以后站里有些拿不准的就回来跟我讲,听到没?”
他可得叮嘱好了,万一有脑子不清楚的想搞事,能摘出去就摘出去。
这种粮站一般也没什么大问题,注意好消防安全,做好温控就行,但是一旦出问题,殃及池鱼太正常了。
“嗯嗯,我会和阿哥讲的。”小丫头赶紧点头。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都是秦大河教她一些职场和同事相处的注意事项。
作为一个几百人大厂的厂长,这方面绝对是手拿把掐的,教小丫头足够了。
他这边正聊着呢,一辆大三轮进来了,又是加长加宽的活儿。
上前聊了两句,他围着车看了一圈。
“什么?加长一米五,你没喝多吧兄弟。”秦大河哭笑不得的说道。
“怎么了?”
“除非你车子不准备上下坡,而且重物都装前面,不然根本没办法加长这么多,很容易翘头的。”他耐心的解释了一下。
这种人遇到不少,动不动加长一米、一米五的,简直离谱,有这功夫去搞个百吨王多好。
“那你说能加长多少?我是拉水泥的。”男人派了一根烟出来,还是芙蓉王,有档次。
秦大河接过香烟,歪头点上。“最多七十公分,两边加宽一些,前面配重,费用在四千出头样子,确定想搞我列个单子给你。”
“搞,别人都说你活儿干的漂亮。”男人点点头。
这年代手握方向盘的,不管是拉人还是拉货就没有穷的。
哪怕他们的大三轮拉客,一年搞个万把块还是行的。
今年铁涨价了,他熟练的写出材料清单,材料总计三千一,工时费则是收了1200。
他抽500,帮忙出图纸和干大活儿,其他就交给二虎他们弄。
这钱拿的舒服,二虎他们手把子太差,只能挣点辛苦钱。
“发动机是二十五匹的吗?”单子递过去,他想到发动机的问题赶紧说了一嘴,别特么改好了再换发动机。
“啊?”男人有点懵逼:“我这是十二匹的。”
“发动机也要换,这个就值钱了。”
“行,回头我送个发动机过来,车子改好了通知我,到时候来了再给钱。”男人咬着牙说道。
四千三的价格,加上发动机能买半个大三轮了,但是没办法。
他没有两个司机,多一个人开车就多一个人分钱,自己一个人开车的话,在家里叫个人帮忙搬货就够了。
“好。”秦大河点点头,把烟头踩灭。
这可是大单子了,今年到现在也就接了三个。
等男人走后,他直接开着车子去了铁蛋家,现在的改车作坊放在了他家。
知道这个大三轮的活儿,铁蛋爷爷可是高兴坏了,心里念叨着,送洗衣机和麝香是真不亏哦。
“铁蛋,二虎呢?”院子里也停了个大三轮,简单的密封工作。
“他去河对岸的草甸子打兔子去了,本来还想叫你的,听说你去收货就算了。”铁蛋兴致勃勃的看着大三轮。“这车子什么情况?”
“大活儿,加长加宽,我给你们出图纸加一些精密活儿,不过工时费收的1200,抽你们500没意见吧。”
“行,你定。”铁蛋狠狠的点头。
秦大河帮忙干一些重要工作,剩下的他和二虎加个班,两天就搞定了。
一人三百五十块,这工价可是大师傅才能拿得动的,他们小工能拿到睡觉都能笑醒。
还有车头的铁皮也能卖钱,这个秦大河可没伸手。
“这次活儿可得干漂亮了。”他皱着眉头说道。
每次交车的时候他都得仔细检查一遍,生怕把自己招牌砸了。
有时候还得补救一番,一些细节问题两人处理的很粗糙。
“我知道的,这次肯定注意。”他连忙点头。
拿出自己的图纸本子,他开始先画草图,然后根据草图再画结构图。
铁蛋这时候三轮也不搞了,聚精会神的在边上看着,图纸才是成为大师傅的标准,焊接手艺只要练总能进步的。
画完图纸,还有不少物资要采购,这种大车件儿的材料都要现买,家里的存货肯定不够的。
“单子给你们了,要买的东西明天我回来顺便拉一趟。”
说完,他派了一根烟给铁蛋的阿爹,把人拉到边上讲话。
“阿爹,跟你讲个事。”两人一起把烟点上。
“什么事你讲,只要能办到肯定帮你办。”老爷子重重的点头,他还以为秦大河有事要他帮忙呢。
“长年打电焊的话,会害肺的,两个小家伙你盯着点,一定要带口罩。”
“嗯,我知道,陈湾的老陈就是这么走的,不过能赚钱就好。”
秦大河有点意外,还以为老爷子会闻言色变呢。
老人笑了笑:“电焊其实还好,我特意去问了,只要不碰铜和铝,一般也没什么大问题,就他们的技术,想碰这个还早呢,到时候小孩儿都有了。”
“确实是这样,不过还是得注意。”
“挣钱哪有不冒险的,那些在外面干工地的,一个月千把块,还要去玩命打架,到年底结钱都不利索,能当个技术工种好多了。”
在他们心里,这点职业病根本不叫病,能养家糊口才是本事。
那么多人打电焊,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什么时候给铁蛋办事?”
“五月份,女方是李各庄的那个招娣,养女,两万就能接回来,她们那边都不要办婚礼的。”
“到时候我们这边风风光光的办一场,人就彻底归心了。”
“哈哈,姜还是老的辣。”秦大河佩服的说道。
道理大家都明白,只要人彻底在这边把日子过好,不去巴娘家给娘家送钱送东西,点钱算什么。
那边舍不得钱办事这边可不行,好歹也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不办婚礼不是让人笑话嘛。
“到时候你们都过来热闹热闹。”
“这不用你说,眼看着我们四个就剩娃儿了,你给注意一下这种人选,年底我给娃儿也找个回家。”他笑着说道。
“娃儿攒到钱了?”
“现在手上有一万了,等夏天多带出去搞搞鱼,加上我和我阿爷那里贴点儿就行。”阿爷说的就是老丈人。
憨娃儿的木箱子卖了不少钱,加上过年那段时间下网确实赚了不少,一万块已经攒下来了。
娃儿是个有孝心的,老木匠待他极好,阿奶走了之后,有时候他搞到稀罕货都舍不得去卖,送给老木匠下酒呢。
老木匠也心软,和秦大河谈了下,要是年底娃儿还没凑够两万块的话,他俩出钱直接帮他找个老婆。
反正现在憨娃儿和自己几乎是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的感情还好些,几千块钱他还是舍得出的。
只要娃儿小家庭组建好了,以后日子过的不带差的。
“这事儿你得找他妈铁蛋的老娘问问,我可不管这些。”老爷子笑着说道。
“都找,我一个个来问,总有合适的,嘿!”
想到自家兄弟年底就能有婆娘,他也高兴的很。
从铁蛋家出去之后,他又去了二虎家一趟,两家就隔了三间大屋,直接去找二虎的阿爹。
把关于电焊伤人的事又讲了一遍,两边的回复几乎一模一样。
对于农村人来说,职业病都不算病。
“阿梅还没怀上啊?”这话一般人问老爷子肯定揍人,不过秦大河问就是纯粹的关心。
“不知道,这个月听他妈讲没来事儿了,明天去镇上看看呢。”
月票、月票,再来一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