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打胚子
“行了,先装,回去晒的时候再抖抖就行。”
干的差不多了,犯不上把最后一粒油菜籽都打下来,直接开始装袋。
这边是三亩地左右,打了六袋菜籽,估算了一下,顶天六百斤。
间隙两人捆完又开始休息,太鸡儿累了。
“爸,这一亩地能赚200不?”
老男人深吸一口香烟,重重的吐出去。
“够呛,亩产200斤左右,现在一块二一斤,除去化肥成本的话,顶天150一亩样子。”
“要是苗播呢?”自家春天为了图省事儿,直接点播的,产量低能理解。
“今年的气候好,苗播估计三百斤亩产是有的,一亩能赚个三百块吧。”
加上,一亩地能卖一千块出头,再除去化肥农药,剩个八九百块是可以的,当然,前提就是收成好。
他家今年这六亩地加一起估摸着能收个一千斤出头,今年家里赚到钱了,也不用去卖油菜籽,直接送去榨油吃了。
差不多能榨个三四百斤,送点给大姐、外公那边,现在老丈人家也要送,自家吃都不一定够呢。
家里两个馋鬼吃菜油水要足,不然吃不下。
秦父想到儿媳妇心里又开始欢喜,龙凤胎哦,晚上吃完饭出去吹会牛逼再回家,策,让老二他们羡慕一波。
秦大河看到自家老父亲的叼样就知道在想什么,他心情也好。
今天两个男人干活都快了许多。
回到家里,居然有不少人,大姐和大姐夫也过来了。
秦母出去一趟,基本把消息都传开了,二虎夫妻俩听到消息就过来了。
阿梅凑在艳艳身边,她还没检查,正在沾喜气呢。
“策,你真牛逼。”二虎看到他竖起大拇指。
“哈哈,跟你讲了,老子厉害的很。”秦大河嘚瑟的说道。
大家也服气,能赚钱就算了,生孩子都这么厉害,一次抱俩。
和大姐打了个招呼,她也送了一些零食过来,都是小丫头喜欢的。
此时的艳艳别提多得意了,自己和阿哥真厉害。
到了饭点的时候,大家才散去。
镇上也有事要忙,大姐夫骑着摩托三轮把大姐带回去了。
这时候艳艳的爸妈也过来了,他们晚上在这边吃饭。
知道女儿怀了龙凤胎,老夫妻俩心情也好得很,下午已经来过一趟了。
晚上的饭菜更丰盛,红烧肉、卤鸭子,还从三爷那里买了一条鳜鱼。
这些都是艳艳喜欢吃的,这会儿她是家里最大的,安排饭菜都以她的口味来。
秦大河跟着混了个肚儿圆。
吃完饭,阿婶和艳艳一起上楼讲话,秦父陪着阿爷继续喝酒呢。
两个老男人心情大好,小酒咪着舒服的很。
“老伙计,这闺女儿是真好啊。”秦父感叹的说道。
“哈哈,那肯定。”阿爷喝的满脸通红也毫不在意,大声的说着培养艳艳有多辛苦云云。
就这么一个女儿,他九十年代干木匠一年都能挣一两万,自然舍得给女儿钱。
“这两个孙子,回头咱们一起带着去溜达,多有面子哦。”
“就是不能多生几个。”
“是啊,可惜了。”
艳艳看条子就知道能生,要是放开管控的话,他们两家子养个四五个孩子跟玩似得。
阁楼上面也是热热闹闹的,包括秦大河在内,四个人都在上面。
艳艳脸蛋兴奋的通红,小嘴儿不停的说着白天去检查的事,反复了好几遍还乐呵呢。
“以后我就专门在家带孩子,反正爷俩能挣钱。”秦母拉着艳艳的小手,心里还琢磨着买金器的事。
结婚前儿子答应了给人家买100克黄金,当时因为比较拮据,就买了普通的三金,五十几克,回头给补上吧。
“老姊妹,你要是带不过来我来一起带,几步路就到了。”
“行,到时候我叫你一起。”
“哈哈,那就好了,以后老了也有个孙子带。”
大家都晓得,小俩口结婚后,秦大河肯定要负责老木匠两口子养老的事,秦母他们也不在意。
两家离的近,谁带都一样的。
秦大河嘴角挂着笑意,在边上忙活着烤核桃。
这边刚烤好就给大家分分,不过老娘和艳艳的阿妈都表示不吃,让艳艳吃就好。
肚子里两个崽崽,得多吃点才行。
“大河,你不是买了烧烤料子吗?回头去对岸抓个小羊回来杀了,家里有冰箱呢。”
“哎,等忙完了就去。”明天还要打其他两块地的菜籽,忙不完,根本忙不完。
“明天早上去抓,我现在就在家陪着艳艳。”秦母笑呵呵的说道。
双胞胎哦,还是龙凤胎,自己可得看着点儿媳妇。
艳艳的老娘还拿了200块钱给他。
“这就不用了,我们有钱呢。”
“让你拿就拿着,哪来那么多话,给我姑娘多买点吃的。”
最终,这钱还是接下了。
老木匠两口子就这一个姑娘,肯定上心的。
一直到晚上八点多,家里才冷清下来。
秦大河在前面宅子陪着老爸抽烟,顺便把油菜籽的事儿说了一遍。
“不种?损失好些钱呢。”老男人撇了撇嘴,种两茬多好啊。
“你看啊,咱们种一年的油菜籽,前后忙活加起来要一个月,还费地力呢。”
“有这功夫,我们去钓鱼放网,都把这一千来块挣出来了。”
这段时间父子俩累的够呛,晚上都没去放虾笼了。
老男人砸了咂嘴,好像是这个道理,但是农民哪有不种地的。
秦母这时候把碗洗了,看到父子俩聊的话题,走了过来。
“是不需要种了,大河现在钓鱼厉害的很。”
“嘁,再牛逼能跟我比啊?”老男人不屑的说道。
想到秦父的战绩,秦大河一时有些气短,策,回头就去搞大鱼。
“那今年就不种了,麻烦的要死。”
“行。”
秦大河踩灭烟头,晚上早点睡觉,明天还得早起呢。
又是两天功夫,把菜籽打完顺便放了一把大火。
火光冲天如同火龙一般,在天空中翻腾着。
说这玩意污染的,大部分都是没中过地的人。秸秆的灰可是一流的化肥,烧好了随便扒拉一下就行了,还不用去搬桔梗,麻烦的要死。
这几天村子里的烟就没停过,到处都是烧秸秆的味道。
风一吹,人身上全是灰。
随后就开始要种了,今年秦大河用轮毂做了个打洞机,前段时间被二虎家借过去试了一下,效果还可以。
这天一早,秦家三口子带着打洞机下地开始干活。
艳艳的老娘过来家里陪着她,老木匠家没有分到地,所以这会儿他家是真闲。
有空了,自然要过来陪陪女儿,顺便帮亲家中午做一顿饭。
“这个东西确实好用,两人推着轮子走就行了。”老俩口在前面推轮子的时候啧啧称奇。
只要扶着一路走过去,钢圈就会扎出来一个个标准的洞穴,正好把胚子放进去。
秦大河挑着一旦胚子在后面,打完洞他就放胚子,顺便丢两粒化肥进去。
然后再把旁边的碎土掩埋一些。
秦父他们干的太快了,他只能吭哧吭哧的慢慢埋胚子。
此时的苗已经一柞长了,翠色玉立的,看着甚是喜人。
虽然是今年不种油菜籽了,但是肯定要种。
秦大河心里也知道,哪怕他发大财,爸妈还是会继续种地,上辈子就是这样。
所以他也没说什么不种地的叼话,老实的帮着父母干活儿才是正经。
很快手里的胚子就用完了,回到苗圃取胚子,然后回去继续种。
干了两担胚子才搞一拢地,效率是真低啊,人还累个半死。
这会儿,秦父他们把洞也打完了。
今年有打洞机算是不用那么累,打洞要用力踩,可不是轻巧活儿。
忙完了他们各自挑了一旦胚子,和秦大河一样,也开始放苗。
一上午就把这边的地干完了,随后要移苗。
苗子直接用筐子装好,放在船上,下午带到另外两块地干。
苗圃还得恢复成正常的农田,要填土,再把苗子种上去。
最后一步就是浇水了,秦大河嫌麻烦,早上直接把电机拖了过来的。
几十米的胶管,能直接把整片田地喷好。
电是从三爷那里拉了,几十分钟就搞定,他扔了两包烟过去,电费也懒得算了。
这会儿已经是中午十一点,早上五点半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干的是真快。
“兰儿,你回去把饭菜弄好,到西边找我。”
“好,那大河留这里吧把地浇了啊。”秦母看向拿着水管干活儿的儿子。
种个地还真讲究,别人家浇水也没见到用电了,顶多泡田的时候上柴油机。
不过他家这边不用,等涨水的时候挖一下田埂就能直接泡,方便的很。
“我知道,等会我去西边田地吃饭。”
今天一家人都发狠了,在地里干一天,把苗子直接种下去。
浇完水,电泵先放三爷这边,回头再拿就是。
西边田里接不到电,用不了这个省力气的方法。
坐在田埂上休息了一会儿,点上一根香烟,美滋滋的深吸一口。
肩膀和腰还是酸痛个不停,这玩意没有什么适应性,一直干就一直累,顶多时间久了习惯了这种累。
天气没有像秦父他们奢望的那样,晒完菜籽下一场雨。
持续的大晴天已经让温度升到三十一、三十二了。
估摸着大太阳持续割一段时间,就要正式进入夏天模式。
草帽下年轻的脸庞已经热的通红,汗水顺着脖子往身上流,汗水把衣服给湿透了。
他直接来到三爷家的河边,把短裤和衣服都脱下来。
然后整个人跳下去凉快了一会儿,又上来吧衣服短裤过了一下水,拧干了,重新穿上。
这才觉得舒服些。
洗了一下神清气爽,又往西边地里去了。
到了地方,秦父、秦母已经在做准备工作,把胚子一跺一跺的放在田里的各个地方。
等会种的时候省点时间。
看到秦大河过来,招呼了一下让他先开始吃饭。
家里有人做饭的话,省了不少时间呢。
秦大河端起饭盆,看到卤鸭子食指大动,还有一个鸡蛋,旁边点缀着一些汉菜。
香喷喷的饭食进肚子,身上顿时来了力气。
又拿起水壶灌了一大口,这才上前开始种苗子。
西边两块地挨着也不远,他们村子分地都是就近原则,三块地都很近。
而且还临着水,运送东西特别方便,直接开船就行。
因为已经准备好了胚子,种起来特别快,就是浇地的时候累了些。
大的铁皮水壶装满,用喷嘴一路浇过去。
这个阶段的苗子比较较弱,不能用瓢子灌溉,只能把水淋上去。
浇到半路没水还得回去打水,然后再过来浇。
水还没浇一半呢,老俩口就去另外一块地忙活,这边交给儿子弄。
秦大河干的身上汗蹭蹭直冒,到河边打水的时候,直接一桶水浇到身上才舒服些。
然后继续去浇,心里想着,这边是不是让村子搞个变压器在这里,让他们接电啊。
不过也只是想想,这么多年都是人工浇地,就他想法多。
刚刚吃完饭的时候,爸妈都在忙,他也不好意思抽。
这会儿烟瘾早就犯了,浇好地直接坐在田埂上,美滋滋的点上香烟深吸一口,浑身通透啊。
想到后世的那种大城市生活,身体确实没这么累,但是啊,就是从心底里觉得很累很累。
累到梦里都在回归田园,现在真的坐在田埂上,身体疲劳之际,确实格外的踏实。
稍微恢复了一些体力,把东西拎着,再去另外一片地忙活。
这一片地忙活到六点多,浇水是一家三口一起干的。
眼看着天都黑了,得赶紧加快点速度。
周边田地大抵如此,早上天不亮开始干,到了天彻底黑了再回家。
最好的种植时节就是这段时间,必须得抓紧点时间才行。
等彻底忙完的时候,已经漆黑一片了。
今天也没带电灯,秦大河找了个粗棍子,把用废弃的塑料薄膜缠在上面点燃,充当火把。
机关船摇响之后,秦父坐在船尾上面开始掌舵开船。
一家三口静静的坐在船上,累的也没工夫讲话,父子俩嘴上的香烟明灭不定,夜风吹着,格外安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