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 祖大寿,本宫来救你了!(1 / 1)请叫我小九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 祖大寿,本宫来救你了!

但即便如此,建奴们也没有丝毫想要停下来的意思。

骑兵一旦发起冲锋,便如同离弦之箭,势不可挡!

此时此刻,他们的眼神中满是疯狂与决绝,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那就是冲垮明军的防线,赢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与此同时,明军这边,几位边军总兵早已在阵地上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战斗。

吴三桂死死地盯着即将冲来的建奴骑兵,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忍不住大声吼道:

“终于轮到我们出手了!兄弟们,让这些建奴见识一下咱们的厉害!”

他的声音激昂澎湃,充满斗志,在战场上久久回荡。

他身边的密云总兵唐通也是意气风发的点了点头,随后猛地大手一挥,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全军出击,让建奴知道我们的厉害!”

下一秒,明军两侧的六万骑兵如被释放的猛兽,嘶吼着猛地冲了出来。

他们迅速地排列成冲锋阵型,向着建奴大军的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一片黄色的烟雾弥漫在战场上空。

骑兵们手中的兵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好似一群来自地狱的死神,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这一切都是早就制定好的作战计划。

当建奴骑兵冲锋时,明军士兵先是用燧发枪进行一轮猛烈的射击,对建奴骑兵进行火力压制,随后,大明骑兵出动,与建奴骑兵展开正面交锋。

豪格看到明军也出动了骑兵,而且从数量上看,明军骑兵完全碾压了他们,心中不禁暗道不妙。

他本以为明军会继续依靠强大的火器进行攻击,没想到明军竟然也选择了出动骑兵。

但此刻,一切都已经来不及改变了,撤退的话必死无疑,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于是,豪格只能咬着牙,带领着身边的骑兵,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

随即,双方的骑兵在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而此时,他们距离松山城已经非常近了。

朱慈烺站在城墙之上,通过千里镜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战场上一些士兵的面孔。

他们脸上的表情,或是惊恐,或是愤怒,或是决绝,都被朱慈烺尽收眼底。

而一旁崇祯同样也在使用千里镜观察着战场的局势,他的脸色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拳头也紧紧地握了起来,指甲都深深地嵌入了手掌之中。

崇祯也知道,此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随着双方骑兵的激烈冲锋,战场上瞬间响起了一片喊杀声、嘶鸣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

不少骑兵在双方的第一次交锋中,就被强大的冲击力直接撞飞出去,重重地摔落在地上,当场毙命。

有的骑兵被长枪刺穿身体,像个破布娃娃般被甩了出去。

有的则被大刀砍中脖子,头颅滚落一旁,身体还在马上摇晃了几下才倒下。

仅仅是这一个照面,双方的骑兵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亡。

但这毕竟是八万骑兵的混战,如此大规模的战斗,这样的伤亡实属正常。

眨眼间,战场上就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和战马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地面因大量血液而变得泥泞不堪。

马蹄踏过之时,溅起一片片血,场面无比惨烈。

朱慈烺依旧站在城墙之上,表面上看起来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眼神依旧冷冽,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然而,他的内心却紧张到了极点,心脏在胸腔中剧烈地跳动着,仿佛要冲破胸膛一般。

他的目光在整个战场上不停地扫视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而此时的战场,宛如一幅被鲜血浸透的狰狞画卷。

浓厚的硝烟好似一层沉重的阴霾,沉沉地压在大地上,刺鼻的火药味混合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肆意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钻进人们的鼻腔,让人几欲窒息。

战场上,喊杀声、马嘶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仿佛要将人的耳膜震破。

双方骑兵如潮水般相互冲击、厮杀,鲜血不断地飞溅而出。

突然,建奴大军最中间那好似黑色漩涡般的包围圈,像是一道尖锐的刺,直直地扎进他的视线。

朱慈烺的瞳孔猛地一缩,心中瞬间涌出一股复杂的情绪!

因为他看清了,那漩涡的中心,正是祖大寿和他的骑兵!

原本的五千人,现在已经不足一千人了!

此时此刻,战场中央!

祖大寿仍旧带着剩下的骑兵殊死抵抗着周围不断涌过来的建奴。

五千的骑兵到现在只剩下了九百,其他四千多骑兵早已经死在了建奴手中。

但他们的死亡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最少换来了三倍以上建奴的狗命!

战马踏着建奴的尸体在人群中不断横冲直撞,祖大寿紧握着长刀,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片血雾。

他的身上,多处伤口在不断渗出血来,那殷红的血顺着甲胄缓缓流下,随后又落在地上。

但此时的祖大寿哪里顾得了身上的伤口?

但凡有一口气在,他也要拼劲全力斩杀建奴!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活不了了.

包括他身后的这些将士,一个也都活不了了。

但他们无怨无悔!

就像之前说的那些,马革裹尸才是他们这些将士们最终的归宿!

而在战场的最前方,吴三桂一边和建奴拼杀,一边着急的望着建奴的中军。

因为他这会儿已经反应过来了,刚才建奴之所以会突然大乱,是有人从后突袭了建奴!

而这个人除了被围困在锦州的祖大寿之外,不可能再有别人了!

此时此刻,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冲进去营救祖大寿!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和祖大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亲属关系。

首先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迎娶了祖大寿的妹妹,因为这层婚姻关系,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

而后来祖大寿又娶了吴三桂的姑姑,使得祖大寿又成为了吴三桂的姑父。

再加上吴三桂一直和祖大寿关系不错,他的作战方式大多数也都是跟祖大寿学的。

所以对于吴三桂而言,祖大寿不止是一个亲戚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个亦师亦友的朋友。

基于这些关系,现在的吴三桂是真的想要救下祖大寿!

于是乎,吴三桂一次次带领骑兵如汹涌的浪潮般冲向建奴的防线。

然而,建奴骑兵这会儿也已经反应了过来,后续剩下的骑兵不断赶来支援,组成的防御阵型密不透风,将明军的一次次冲锋无情地挡了回来。

倒下的士兵和战马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成为后续冲锋的阻碍,使得明军的进攻愈发艰难。

朱慈烺站在城墙之上,目光依旧死死的盯着正在建奴大军中拼杀的祖大寿!

他心中明白,祖大寿在冲出锦州城的那一刻,其实早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包括他麾下的那些将士们肯定也是如此!

他们早已料到此战的艰难与危险,知道此举有去无回,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冲出了锦州城。

或许他们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或许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又或许是为了报答崇祯的君臣之义。

总而言之,此一战,他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想到这里,朱慈烺的内心突兀的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

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大寿命丧于此!

一种莫名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刹那间,一个大胆而惊人的决定突然在朱慈烺的脑海中跳了出来!

他要去救祖大寿!

他要让祖大寿活着!

他要向天下人、像这些浴血拼杀将士们证明一件事情!

臣子能为君主舍生忘死,君主同样也会为了臣子挺身而出!

只要臣子对君主忠心耿耿,君主必定不会辜负这份赤诚!

这个念头一旦在他心中生根,便迅速蔓延开来,占据了他的整个思绪。

下一秒,朱慈烺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便朝着城楼下大步走去,步伐坚定,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崇祯目睹这一幕,不知为何心中猛地一惊,急忙大声问道。

“你要干什么去?”

朱慈烺停下脚步,微微转过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微笑,语气平静却又透着无比的坚定。

“儿臣要去救祖大寿!”

什么?

崇祯听到这话,顿时气的怒目圆睁,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有些沙哑,大声吼道:

“现在双方几十万大军正在激烈厮杀,你怎么去救他,这不是在胡闹吗?”

此刻的崇祯,心中的愤怒更多的是源于对朱慈烺的担忧。

事实上崇祯又何尝不想救祖大寿呢?

就凭祖大寿在战场上的陷阵之功、以及间接拯救了数万百姓的伟大功绩,都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忠臣良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朱慈烺可以如此莽撞地去冒险。

毕竟在这几十万大军混战的战场上,想要从重重包围中救出祖大寿,这难度简直超乎想象!

除非是神仙下凡,否则几乎不可能实现!

想到这里,崇祯突然微微一愣。因为他猛地意识到,朱慈烺不就是神仙下凡吗?

一时间,他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与此同时,站在一旁的洪承畴、李虎、李若琏、方正化等人,听到朱慈烺的话后,也都惊得目瞪口呆。

洪承畴的心中满是疑惑与不解,太子爷一向睿智,怎么会突然做出如此不理智的决定?

在他看来,太子爷这完全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简直荒唐至极。

明明可以安稳地站在城楼上,等待着大军胜利的喜讯,为何非要亲自去涉险呢?

他也知道祖大寿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将,也明白他此刻很可能即将战死沙场。

但战场本就是生死无常之地,死亡在这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若是真的对此感到愧疚,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追封他一个显赫的爵位,再妥善地照顾他的家人,这不就行了吗?

又何必如此冒险去救他呢?

这样想着,洪承畴就打算开口劝一下朱慈烺。

然而没等他开口,朱慈烺就像是察觉到了他的想法,随后缓缓地转过身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下一刻,朱慈烺斩钉截铁般说道:

“不要再劝本宫了,本宫心意已决!”

说着,朱慈烺又看向了李虎、李若琏、方正化。

“你们若是想跟上来,就一起,若是不想跟上来,就留在这里!”

说完,他不再理会众人,迈着坚定的步伐,毅然决然地走下了城楼。

留下众人在原地,面面相觑。

但下一秒,李虎还是麻溜的跟了上去,随后李若琏、方正化亦是如此!

就在朱慈烺下楼的这短短一刻,战场的局势便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烈搅动,发生了令人始料未及的急剧变化。

因为岳托距离祖大寿只有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了!

他率领麾下骑兵如汹涌潮水般涌来,密集的马蹄声震耳欲聋,好似天际传来的阵阵闷雷。

在岳托身后不远处的地方,皇太极身披厚重铠甲,铠甲上的鳞片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冽寒光,他神色冷峻,目光如炬,深邃的眼眸中透着与生俱来的威严与狠厉。

不过此时此刻,皇太极的目光却不在祖大寿身上,而是看向了最前面的军队!

尽管距离前军尚有一段距离,无法看清前方究竟发生了何事,但那震耳欲聋、仿佛要撕裂天地的呐喊声不断传来。

皇太极清楚地知道,双方骑兵已然开始交战了!

至于岳托,此时却死死盯着仅百米之遥的祖大寿,眼中怒火熊熊燃烧,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都焚烧殆尽!

岳托心中满是不甘,他感觉自己与祖大寿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就能将其擒获,可现实却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前,让他无论如何都无法靠近。

原来,这片区域已被尸体完全覆盖,这些尸体有明军的、建奴的、甚至还有战马的!

尸体层层堆叠,最高处足有一米多高,放眼望去,宛如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尸山血海。

战马的蹄子刚一踏上,便会深陷其中,挣扎几下后便动弹不得,根本无法通行。

人走在上面,每一步都艰难异常,脚下触感软绵又带着诡异的坚硬,稍有不慎就会摔倒,只能手脚并用地攀爬。

场面无比诡异而又恐怖!

此时,一些建奴步兵正咬着牙,艰难地从这堆成小山的尸身上爬过,然后朝着前方奋勇冲锋。

在这样的情形下,岳托的一万骑兵只能无奈地停在原地,根本无法展开追击。

此时的岳托简直是恼怒到了极点,一心想要亲手解决掉祖大寿这个心腹大患!

他脑海中不断浮现自己手刃祖大寿的画面,这让他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始终无法突破眼前这道由尸体构成的‘防线’。

紧接着,他愤怒地转过头,冲着旁边的亲兵大声吼道:

“拿弓来!”

那声音饱含怒火,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点燃。

亲兵被他的气势吓了一跳,身体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从身后的箭囊中抽出一把弓,双手递到岳托面前。

岳托一把夺过弓,然后又从亲兵的箭壶中抽出一支箭,利落地搭在弦上,拉满弓弦直接瞄准了一个明军。

他的手臂肌肉紧绷、青筋暴起,显然是用了全力!

伴随着‘嗖’的一声破空之声,箭如流星般飞射而出,精准无比地命中一名明军的脖子。

那明军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岳托看到这一幕,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可很快又被对祖大寿的不甘填满。

紧接着他又迅速抽出两支箭,接连射出。

可惜,这次的运气就不怎么好了,因为这两支箭都只是射在了明军的铠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虽然火星四溅,却未能对明军造成实质性伤害。

岳托满心遗憾地看着被明军重重包围的祖大寿,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

因为他知道想要亲自射杀祖大寿已经没机会了。

下一秒,岳托用力将手中的弓箭扔在地上,然后抬起头望向了最前面的军队!

此时此刻,他清晰的听到不断有喊杀声从前方传来。

他心里十分清楚,不能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当下,最关键的是前方的战况,那里才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他必须尽快率领骑兵前去支援!

想到这里,岳托也就不再去看祖大寿了,而是果断下令道:

“不要再理会祖大寿了,全军立刻前往支援前方!”

他身旁的将领们纷纷领命。

随后,岳托的骑兵分成两路,像两条灵活的黑色长龙,小心翼翼地绕过眼前这片令人作呕的尸山血海,朝着前方的战场疾驰而去。

岳托刚带着骑兵离开不久,皇太极便赶到了这片战场。

看着眼前惨不忍睹的场景,皇太极不禁皱起了眉头。

放眼望去,整个视野里全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与战马,它们杂乱无章地堆叠在一起,有些尸体已被无数的马蹄和脚步践踏得面目全非,肢体破碎,血肉模糊。

鲜血在地上汇聚成了一条条小溪,蜿蜒流淌,场面血腥到了极点。

皇太极心中暗自估算,就凭祖大寿那区区五千人的骑兵队伍,竟然让他们付出了超过一万五千人的惨重代价!

这是他战前无论如何都没有料到的!

以往与明军作战,他们总是以少胜多,打得明军丢盔弃甲。

可如今呢?

形势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祖大寿仅用五千人,就杀了超过一万五千人的大清勇士!

想到这里,皇太极满脸愤恨地看向仍在战场上顽强奋战的祖大寿,心中充满了不甘!

恨不得亲自上去将祖大寿碎尸万段!

到了现在,他再也没有了丝毫的惜才之心,满脑子想的都是该怎么弄死祖大寿这个祸害!

但他毕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统帅,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因为在他看来,祖大寿的死是必然的!

毕竟此时此刻包围祖大寿的大清勇士少说也有七八千人,反观祖大寿身边的明军早已不足七百!

以十倍的兵力优势想要拿下祖大寿,简直是易如反掌!

所以祖大寿这边已经不需要他在操心了。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支援正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前军。

从那不断传来的激烈喊杀声判断,双方的战斗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随即皇太极转过头,看向身旁的代善目光坚定地说道:

“代善,你即刻率领剩下的军队去支援前方!”

代善听到这话,赶忙恭敬地拱手道:

“遵命!”

然后迅速转身,骑上自己的战马,带领着部队迅速离开了,带起的尘土再次弥漫在空气中。

而此时,前方战场上的局势愈发复杂。

伴随着岳托骑兵的加入,建奴这边的骑兵总数已达三万之众,就算之前被燧发枪干掉了一些、又经过了拼杀,如今也还剩下两万三千人左右。

而明军的骑兵之前只折损了不到一千人,还剩下五万九千多人。

从兵力数量上来看,明军占据一定优势。

然而让人颇为无奈的是,明军的战斗力总体来说还是稍弱于建奴一筹的。

再加上这片战场空间十分有限,双方的骑兵在这样的地形中根本难以施展自身优势,这就导致战斗莫名其妙的陷入了僵持状态。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仿佛一首死亡的交响曲。

双方的士兵们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让整片大地都变得泥泞不堪。

与此同时,画面回到了松山城内。

朱慈烺利落地带上独属于自己的龙纹头盔,然后翻身上马,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

下一秒,他看向旁边的李虎道:

“把龙纛立起来!”

随后,朱慈烺目视前方打开的城门,心中默念道:

“祖大寿,你可要挺住啊!本宫来救你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