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组建abs课题小组
但是,组建课题小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少专家教授还在原来的项目里抽不出身。
趁着学校进行人员调配的时间,徐凌已经想出了一个研究的大概思路。
无非就是理论——仿真——实验。
然而,像peme这类的仿真工具,学校没有最新版本的。为了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徐凌是必然要搭建一个的。
但徐凌并不打算做一个peme出来,而是直接做一个abs专属的模拟器——abse。
这绝对不是天方夜谭。
peme的设计思路和大概算法是已知的,同时超级电容器的仿真器——sce也早已问世,再加上徐凌前段时间在魔都能源取的经。
完全可以说,每一个部分的建模都可以完成。
唯一可能会有难度的是三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而仿真器一旦建立起来,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管是低温,还是高湿度,或者其他极端条件。
当然,理论分析也是必要的。
以pemc为例,结合徐凌自己在港城科大的研究,pemc的最佳工作温度在70c左右。
而郑立峰所说的极端环境中的低温,保守估计,都是零下三四十度。
如何让pemc在如此的低温下正常运行?徐凌认为,有两个思路。
第一,是降低pemc的最佳工作温度,这需要从pemc自身的基础构成入手。
第二,像锂电池一样,寻求外部加热的措施。而电磁感应技术可能不再适用,由于两者截然不同的内部结构。
而这两种思路孰优孰劣,哪种能够走通,徐凌此刻也是无从得知,一切都要从建立起课题组开始。
……
让徐凌感到惊讶的是,abs课题组的建立似乎有些隆重。周城康为此专门举办了一个开题仪式。
不光是周城康自己出席,还有化学学院的院长、计算机学院的副院长。
而最让徐凌感到受宠若惊的是,周城康特意为徐凌做了一个任命仪式,发了定制的证书,还让他像模像样地讲两句。
看着台下诸多专家教授,师兄师姐,徐凌只感觉头脑有些发晕。
台下都是大佬,让我来致辞,真的合适吗?
但周城康完全没有管徐凌欲哭无泪的表情,帮徐凌打开了面前的话筒,就走下了台。
实在无法推脱,徐凌只好硬着头皮讲了起来:
“各位老师、教授,师兄、师姐,我很荣幸能够在这无比重要的时刻发言。
……
对于院长对我的看重,我并不会感到骄傲。因为台下的所有人都比我更有成就,我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方面灵光一闪,有一些不一样的见解。
……
最后,预祝我们abs课题组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
谢谢大家!”
虽然心情紧张,但发言的内容还是中规中矩,没出差错。
徐凌讲完后,周城康宣布了实验室地点安排,和人员调度。
实验室选在了化学学院的一栋实验楼里,这里原本就有在做电池相关的研究。
而课题组的人员,当然也是由三个学院组成。
每个学院出动两个老师,和十来个学生。
其中物理学院是由周城康亲自带队。足以见得他对abs项目的重视程度。
很快,开题仪式结束了,但与此同时,徐凌听到了来自系统的天籁之音。
“叮!”
“宿主成为abs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恭喜宿主达成成就——建队核心!”
“奖励勤学点500,励志点500!”
达成成就,励志点到手,徐凌已不再像之前那样一惊一乍,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检查自己的面板。
a.数学——lv.1 (950/1000)(+)
b.物理——lv.1 (300/1000)(+)
c.化学——lv.1 (50/1000)(+)
d.生物学与医学——lv.0 (20/100)(+)
e.信息学lv.0 (20/100)(+)
.工程学lv.0 (0/100)(+)
g.语言学lv.1 (20/1000)(+)】数学仅仅只差50经验!
那还等什么!
徐凌果断加点五十励志点。随后金光一闪,数学变为了lv.2!
剩余点数:
勤学点500,励志点450。
……
10月15日,这是一个纪念性的日子,abs课题组正式入驻实验室。
“徐凌,你有研究思路吗?”
周城康问道。
没有犹豫,徐凌说道:
“先进行每个部分的建模工作。pemc和超级电容器可以直接借鉴港城科大和金陵大学的研究成果。
锂电池部分我有经验,也能做出来。”
“那人员如何分配?”
周城康似乎在引导徐凌。
“很简单,分成三个研究组,而每个学院又分成三部分加入不同的研究小组。”
徐凌脱口而出。
“可以,如果后续有需要还可以单独调整。”
周城康补充道。
徐凌自然是加入锂电池的研究小组。而周城康不会加入任何一个小组,他主要负责全局的统筹规划。
……
对于锂电池模型的建立,徐凌采取了和魔都能源研究组相同的思路。但徐凌没有着急把电磁感应部分加入模型。
因为徐凌不确定它能不能和整个系统适配。
而有了数学lv.2的加持,再加上开题之前恶补过一段时间的化学知识,再次面对电化学模块中的方程,徐凌感受到了无比的亲切。
质量守恒方程:
cs/t=ds[cs/r+2/r(cs/r)]
边界条件为:
r=0时,cs/r=0;
r=rs时,dscs/r=j
电化学反应方程:
……
有徐凌的加持,再加上几位代码能力很强的计算机学院的师兄,锂电池小组推进得很快。
不过一周的时间,建模已经初步完成,进入了实验验证的阶段。
但另外两组,特别是pemc小组,进度推进得很慢。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港城科大的论文里省略了一些关键的步骤以及和当前目标的不适配。
“问题出在哪里?”
徐凌找到了pemc组的负责人。
“peme主要是用的pemc的几何结构和电流电压参数建立起来的。
而我们的目标主要是探究温度湿度等影响,研究思路上有差别。”
负责人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嗯?好像还真是这样。
徐凌之前用peme时没有调节过温度相关的参数。都是系统给定的值。
但这并不会难倒徐凌,之前魔都能源研究小组集成不同参数模型的时候,用到过hil方法。
hil是一个仿真系统管理的应用,能够把不同的仿真模块连接在一起。
因此,设计pemc模块可以先基于原来的参数设计一个peme,再设计一个根据热系统参数建立的辅助模块。
最后用hil方法结合起来。
听徐凌讲清楚后,那位负责人顿时对徐凌充满了钦佩。
徐凌则没什么沾沾自喜的感觉,又不是自己原创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