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徐凌,出大事了(1 / 1)魔术师曌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第九十八章 徐凌,出大事了

电话一拨通,听筒就传来了杨超杰火急火燎的声音:

“凌哥!大事不好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杨超杰对徐凌的就不再直呼其名了。

“先别着急,冷静点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

徐凌感到疑惑的同时也很重视。

毕竟能让杨超杰直接打电话到徐凌这里,也一定不是一般的事。

“我们的第一款产品,是一个vr眼镜,最近发售了。”

杨超杰尝试着冷静下来,语气还有些许颤抖。

“第一款产品发售,不是好事吗?”

徐凌更加疑惑了。

杨超杰继续说道:“但就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大事了!

可能是我们的定价比较便宜,所以我们的产品被人大量购入,然后进行转卖。”

被人倒了一手!

徐凌有些愤怒,顺势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价格呢?”

“我们的定价是399,他们的价格是1599!”

杨超杰语气激动。

这下,徐凌也难以冷静了。

超过四倍的价格!利润超过百分之三百!

这和抢钱有什么区别?

更要命的是,这样一来,凌云科技的大半年的研发就为他人做了嫁衣。

对于一般的公司,卖给谁不是卖?但徐凌是有更长远的目标的。而这样的结果显然和徐凌的预想目标完全相悖。

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在徐凌看来也是很好理解的。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公司的规模太小。

加上后期杨超杰拉的投资,总的投资也不过六百来万。

因此,产品的发售和宣传渠道很窄,不容易被大众知晓。

但特定领域内的人对新产品会更关注,因此产品会被别有用心之人盯上。

第二点在于价格,凌云的产品的价格相比于其他公司的同等产品确实低了许多。

而过低的价格不全是好事,它会带来消费者的不信任。

“凌哥,现在应该怎么办?”

杨超杰的声音打断了徐凌的思绪。

对啊!

怎么办?

问题已经出现了,相比于追根溯源,解决方案才是更重要的!

第一步,是要阻止事态继续恶化。

“还有库存吗?”

徐凌问道。

“还有一半。”

“那就立刻暂停发售!”

“已经停止发售了!但问题在于,我们无法继续发售,一旦发售,同样的事情就会再次发生,我们还是无法阻止。”

杨超杰一语中的。

的确,如何阻止同样的行为再次发生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要是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凌云的产品不用再发售了。

一旦发售,就给黑心商家进货。

只是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就连徐凌都有些犯难。

中间商完全可以将他们的行为粉饰为正常的交易行为。

因此,从公司协调角度出面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走法律程序,又费时费力。

但这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个极为关键的点。

那就是价格或者说消费者权益。

作为中间商,赚点差价无可厚非,但他们赚得太多了!

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就在于,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一点。

凌云的宣传并未完全进入消费者视线,人们并不知道凌云才是正牌发售商。反而,由于那些中间商舍弃了一部分利润,在了广告宣传上。

一些诸如“超现实”,“黑科技”此类的宣传铺天盖地。

很多人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就是正品!并且有不少人愿意掏腰包。

想到这里,徐凌的思路终于清晰了起来。

“首先,先想办法把这件事情公开,让更多的人知道。然后,证明我们的产品的确是正品,他们高价的产品与我们的别无二致。”

思考片刻,徐凌做出了指示。

“明白,我这就去办!”

杨超杰干脆地答应了下来,随即挂断了电话。

徐凌虽然心有忧虑,但也有些无可奈何。

远在大洋彼岸,自己能做的就这么多了。

只能寄希望于杨超杰能够处理好这件事。

……

另一边,魔都。

杨超杰得到指示后立刻行动了起来。

如何公开这件事情,当然是依靠媒体。

杨超杰联系了两家报刊,一家是《魔都晚报,另一家是徐凌熟悉的《魔都青年报。

这两家报刊将同时用报刊围脖和实体报纸的方式,发布杨超杰撰写的一篇文章:

《1599华元的vr眼镜,良心还是暴利?

这篇文章里,杨超杰用一种诚恳的语气描述了整件事情的始末。

其中,他重点说明了价格的问题。

并且,杨超杰还晒出了相关专利的文件信息。

事关价格和钱的问题,公众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住了,评论区里此时已经是热闹非凡。

“我靠!那我不成了大冤种吗?四倍的价格买同样的产品!”

“冤种+1。”

“+1”

但还有些网友对杨超杰的说法有些怀疑。

“那款vr眼镜的效果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好的,1599的价格我都觉得便宜了,现在你说原价不到四分之一?”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忽悠吗?”

……

总而言之,网友信者有,但不信者居多。即使杨超杰公布了专利信息。

很大程度是因为这样的价格悬殊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

而对于这样的结果杨超杰是有所预料的。

他没有天真地认为只是这样就能够直接扭转局势。

杨超杰的第二步,是找专业的产品测评人对两家产品进行测评。

……

吕文斌是是这一方面的一个很知名的博主,拥有某音粉丝两百万,而且主打电子产品。

那么吕文斌自然就成了杨超杰所寻找的目标。

让杨超杰意外的是,本以为请吕文斌进行产品测评会费大价钱,但吕文斌看过产品后,却愿意几乎无偿地进行测评。

“打击不良中间商,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我做测评的目标。”

这是吕文斌的原话。

而这与杨超杰的目标也不谋而合。

那么接下来,就要看看这职业测评人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能量了。

杨超杰对此翘首以盼。

身处米国的徐凌也时刻关注着事情的走向。

这是之前写的一章,放在这里了。

之后不会继续更新了。

向各位喜爱这本书的读者抱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