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二十八岁,是皇帝(1 / 1)余沉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二十八岁,是皇帝

朱由检最近很焦躁。

河南乞活贼愈演愈烈,原本被打垮的闯贼也死灰复燃,西贼更是招安再反。

鞑子第四次深入关内腹地,而各路官军却不敢应战。

无数州县沦丧贼手、虏手,不知有多少祖宗子民受难。

陕西巡抚孙传庭率领万余士兵在真定与鞑兵隔河对骂,仅仅一百鞑子渡河,就吓得万余官军瞬间崩溃逃散。

“万余官军还没接仗就被一百东虏吓跑,无能至极!

边军年年练兵,朕何曾短过他们钱粮?年年给他们钱粮军饷,他们就是如此报效朝廷?效忠朕的!

一个个避战自保,却说不可浪战。每日死的都是朕的子民,岂容他们退却!”

皇帝的咒骂声在文渊阁回荡,分坐两列的阁部大臣莫敢做声。

自从鞑子入关、京师戒严以来,陛下每日都会准时抵达文渊阁,提领杨嗣昌,洪承畴,刘宇亮等一帮重臣临时处理军务。

“无能!无能!无能!”

朱由检顿觉一股火气攻心让他一阵晕眩,旁边的贴身太监凑上来想要搀扶天子,却被天子摆摆手拦住。

朱由检立刻派遣心腹太监去领锦衣卫,务必把孙传庭逮来打入诏狱。

如此无能之辈该杀!

还是洪承畴站出来跪在陛下面前,阐述孙传庭巡抚陕西之际取得的功绩——孙传庭屡次击败西北流寇,又擒获闯贼高迎祥,眼下只是一次疏忽,也罪不至死啊。

洪承畴一番有理有据的劝告,朱由检才平息怒火。

大明天子微闭双目,待胸腔之内的郁火消散,面色恢复气血之后方才舒了一口气重新睁开双眼。

不过孙传庭死罪可免,败仗的锅必须背,先打入诏狱再说。

两旁的官员们不敢抬头直视天子,只能略微抬起下巴,用双眸上端余光去看看天子的心情如何了。

眼见天子怒意平缓,杨嗣昌站出来建言,“将士不敢死战,皆因甲仗废弛、粮草兵员匮乏,唯有补充各边兵员、打造兵器、鼓舞将士士气,才有对战东虏之机。”

“加练兵马又是一笔巨额开支吧?”首辅刘宇亮抬起沉重的眼皮。

“再加练饷、每亩加征一分银,又可得数百万两银钱,只要将士用命,必不会让东虏入寇的惨剧再演。”

“前有辽饷,后加剿饷,如今又添练饷,父老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若致乞活贼、闯贼愈发势大,如何了得?”另一名内阁成员反驳。

“加派皆由田土所出,田土尽归有力之家,加派不会苦累百姓,反而有利抑制豪强,如何会闹得民怨沸腾?不过是百姓受奸人蛊惑从贼罢了。”

“可是……”

“够了!加税之事待东虏退散再议。”

一语话毕,朱由检只觉掏空了身子,他勉力正了正身子,打算就此结束今日的日常工作。

“陛下!大喜啊!”

忽然独属于太监的阴柔声音从阁外传来。众目睽睽之下,王承恩急匆匆跑到文渊阁内。

他双手捧着几则公文跪在天子身前,如同献宝一般高举过头,嘴里还重复着庆贺的话语,“陛下大喜啊!”

朱由检心头一喜,预感到有什么大好事要降临!

“兵部左侍郎、勤王督师卢象升奏……黑旗营商固游击李牧麾下千总何鲁司,宣府总兵杨国柱,副总兵刘钦,山西总兵虎大威,保定参将陈世友……大破东虏,斩首——”

文渊阁内,一个略显阴柔的男子声音在稍显空旷的阁内回荡,那身穿华服的太监满头大汗,双手颤抖,他的声音更是断断续续像是被人一针一针地扎在身上。

在旁边的大臣看来,这位王公公颤抖的双手仿佛捧着一沓珍贵的宝贝。

王公公坚持念诵着奏章上的内容,然而朱由检却下意识过滤掉了所有浪费听力的陈词滥调,只保留了那些至关重要的信息——

“斩首一万一千二百六十六级!”

当那阴柔的声音念到斩首二字时忽然打了鸡血一般高亢起来,字正腔圆的话语让阁内群臣听得一清二楚。

轰!

朱由检仿佛听见什么声音在阁内轰然炸响,一干重臣低声窃语起来,都在询问这捷报上说的是真的吗?

斩首一万一千二百六十六级,并且阵斩奴酋一员,奴酋随身的甲胄头盔、大纛皆在!

朱由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伸长脖子环视群臣脸上的表情,想从一干重臣脸上寻找一些情感共鸣,但这些在官宦之海沉浮数十年的官僚皆是不露声色的人精,眼见天子的视线扫来,一个个赶忙低垂下眼眸摆出一副恭顺的模样。

久听败绩的大明天子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如此惊世骇俗的胜利会出现在今天!

朱由检并非想抹杀将士们用命换来的大捷,而是不想听到虚假的信息后乐极生悲。

这样的虚假捷报实在太多。

常常有人自称击败数千敌兵,结果递上来的首级才几十颗,一说就是敌兵将尸首一并带走。

“确定首级具具属实?”

朱由检身子前倾,紧紧盯着身前保持跪姿的王承恩,拿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气势发问。

王承恩喉头发紧,呼气急促,面色涨得通红,就像是喉咙卡了痰的老者,努力咳嗽了半天才喊出声来:“卢老公加急送来一千首级,经过兵部检验,颗颗都是真鞑子!”

一千首级都是真鞑子!

就算没有捷报所说的一万多首级,有这一千颗真鞑子脑袋那也是数年以内的大功一件!

朱由检立时大笑着吩咐王承恩平身,后者谢了一声。

旁听的洪承畴也愣了,巨鹿一战斩获一万多首级。还拿下一员奴酋?

尤其是捷报中多次提及的黑旗营猛士,竟能以两千余战辅兵拖住万余鞑兵!

他与流寇与边虏交战多年,知道斩获万余首级是多么艰难。

建奴有骑兵,来去如风,万余首级的来源至少是四万规模的虏兵,战兵数量不低于一万五千。

而这次的卢督师的直属兵力与黑旗营,加起来也不超过一万人。以万人之众大败四五万气焰嚣张的东虏。

这已经不是大捷,而是崇祯朝以来的唯一史诗大捷啊!

这黑旗营的李游击究竟是何等人物,竟能练出如此悍勇的强军,简直是戚少保在世啊!

洪承畴暗暗记住这位带兵有方的李游击。

朱由检接过捷报亲自阅览了数遍,果然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他没有做梦。

斩首一万余级,还阵斩敌军头目,可见东虏战败溃散时有多么狼狈不堪。

朱由检光是想象那个画面就觉得特别解气,好似他自己也亲临战场,手握天子之剑利落地捅死一个凶恶的鞑子。

“好!好!好!”

一向看重礼仪的朱由检这回也顾不上帝王之仪,一连大喊数声赞美之语。

他兴奋的就像现代的小学生听到学校突然无作业放假一周,忽的从座位上弹射起身,率真地挥舞右手在空中划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右勾拳。

“卢九台好,黑旗营好,我大明将士好!哈哈哈哈……”

朱由检说罢对卢督师明军的评语,顿觉浑身冒出一层热汗浸湿了内衣,体内淤积的烦恼与郁毒似乎随着方才的热汗排出体外,全身皆有卸去重压的轻松舒适感。

阁堂内响起一片热闹的欢腾,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一鸣惊人的黑旗营。

这久违的胜利让一众大臣颇有久干逢甘露之感,即便他们皆是年过半百的白发老者,对于边关将士斩获的荣耀胜利,仿佛也有自己手刃鞑子的热血与自豪。

“臣为陛下贺,为我大明贺!”杨嗣昌抢先出列,恭恭敬敬地向天子施礼。

一旁的首辅刘宇亮被人抢先一步,心中略感不悦,但还是紧跟着喜悦的氛围对天子恭敬地传达自己的“祝福”,“臣为陛下贺,为边关将士贺,为我大明贺!”

两位大佬带头,其余重臣纷纷附和,“臣为陛下贺,为我大明贺!”

群臣庆贺的声音在阁内此起彼伏,久久不能散去,朱由检头一遭受到如此纯粹的群臣祝福,第一次感受到天子治国所带来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似乎他登基十一年以来所遭受的重重磨难与挫折都在此刻烟消云散,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黑旗营将士从河南跨千里北上勤王的奉公之心真是天地可鉴。

那种将士用命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让朱由检感受到儒家经典里所无法准确描绘的家国情怀,不由得头脑发热,血脉偾张。

若不是大明天子必须坐镇中央稳定朝政,他都想御驾亲征与那些一心为国的赤子一起驱逐鞑虏,收复失地!

“赏!务必要重赏有功之臣!莫让将士寒了心!卢九台有功,恢复他兵部尚书加衔,赐他王命旗牌……”

朱由检特意从内帑扣出白银犒赏卢督师建功的将士们,每兵都得赏赐五两。

这时刘宇亮顺嘴提了一嘴,卢象升出京的时候麾下兵马两万余人,怎么到了贾庄被围只剩下七千兵马。

其他人哪去了?

朱由检听闻此言只觉得如梦初醒,一旁的杨嗣昌却眉头紧皱,仿佛有什么事情被戳破。

朱由检下令,申斥这些避战不前的懦夫,该革职的革职,该戴罪立功的戴罪立功,命他们务必听从勤王督师卢象升的军令。

若再有借故避走、败坏大局的,准许卢象升用王命旗牌先斩后奏!

他还要给奏报特意提及,受伤在家的李游击厚赏,连升他三级,各种加衔等等……

当然也有大臣泼了一盆凉水,声称这位李游击刚被河南巡抚保举为游击,不过数月时间再次高升。

其人还不到二十岁,骤得高位恐怕不好吧。

“如何不行!大明正是用人之际,骤得如此悍勇的良将,为何赏不得!

李游击为朕追剿流寇,大破十万流贼,身受十余创还要率部北上勤王,骑马坠下被人送去急救才不得不委派一员部下统御儿郎北上勤王。

他黑旗营解除贾庄之围,救我大明数千将士性命!如此忠心良将,你告诉朕如何赏不得!

非要苛责忠臣良将,害得将士们流尽骨血,害朕无人可用才合你心意么!”

“臣建言失度。臣有罪!”

那位大臣闻言连忙跪下,依朱由检的性子,想杀那个文官大臣,那是说杀就杀的。

杨嗣昌也站出来劝说,不如先压一压李游击的官职,眼下还有东虏主力没退走,仍有立功的机会。

要是人家中途犯个错,刚提上去的官职若再刷下去,闹得大家都不愉快,不如等东虏完全退走关外,一切事情平息好好论功也不迟。

一向重视杨嗣昌的朱由检这才退让一步,给李游击暂且只提一级。

升李游击作汝南参将,兵额一千五提升至三千,再给李参将特别赏赐五千两银子,勉励他保重身体继续为国效力。

洪承畴顺势提议,给李参将的部众军饷全部依照边军之例,如此也能鼓舞李牧悍卒的士气。

满心欢喜的朱由检中气十足地回应一句,“准!”

河南已被乞活贼截断部分,李参将所部军饷支出就由南直隶协饷一半。

朱由检再次翻看几封捷报,反复回味捷报里的字字句句,情不自禁仰天大喊,“好!好!好!”

朝廷的定议通过朝廷“天使”飞奔至临清。

而远在商城的李牧也在当日玩家战胜之际,收到了系统奖励的提示音。

只是这回的奖励,好像不止天命值,还有他没见过的意外之喜。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