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 野猪皮痒了(1 / 1)余沉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6章 野猪皮痒了

方国兴心说刚才都不敢多话,现在哪敢有别样心思。

约束军纪这种事本就可大可小。

就算大将“失手”把一员部将活活打死,上面也挑不出半点破绽,除非这员部将身后有靠山……

方国兴低着头,忧愁地扫视那些挨棍惨叫的士兵,心里嘀咕这群蠢货真是把他坑惨了。

大伙都是旁系,老老实实跟着黑旗营混军功,以后升迁出去不就完了,非要顶撞常胜大帅,简直自寻死路。

这群人找死也就算了,非得连累同为旁系的他受苦。

要是他一言不慎,被李总兵抓住把柄,下一个被铁棒加身的就是他了。

他脸上的表情时而震惊,时而窘迫,干燥破皮的嘴唇微张,欲言又止,扭曲的面部五官不断变化,最后沉淀为惊惧。

在一众将士的冷眼逼视下,方国兴就像结石发作的倒霉蛋,还要强忍疼痛,只是短短片刻,胸前背后已被汗水浸透。

方国兴暗自揣摩李总兵的心思,一咬牙说道,“大帅打的好!吴忠这厮纵容骄兵袭扰百姓,合该严惩,受不住军仗是他身子骨弱,大帅秉公执法,一片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天地可鉴!下官佩服,请受下官一拜……”

方国兴当即双腿一软,朝李牧行跪拜大礼。

待方国兴大礼拜完,李牧才快步走上前扶住方国兴的胳膊上抬——

“方参将过誉了。你随我西征收复四城失地,你的功劳苦劳将士们都看在眼里。你部军纪严整,行军打仗皆有章法,可见治军有才,合该大用!”

“大帅折煞下官了,下官只是拾人牙慧,跟在黑旗营后头蒙混过关罢了……”

方国兴不经意抬手擦去额头的汗水,短出一口浊气。

心说自己总共就几百亲兵,同营的一千多黑旗营战兵根本管不住,当然军纪严整啊。

“你是不是也觉得本官对吴忠用军法,是为打击报复?”

“下官以为不是报复……”方国兴想不出好词,于是张口便迎合上官。

李牧不置可否,语气变得严厉,“因为本官三令五申黑旗军纪,可他却置若罔闻,当本官是泥捏的,坏我军心!

我不管他过去沾染多少陋规、恶行,但到了我黑旗营,就得守我的黑旗营的规矩!

若有人自恃靠山坚实,不把本官放在眼里、执意违背黑旗营军令,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给我趴在地上挨棍!”

“下官明白!”方国兴赶紧接话,“下官日后唯大帅马首是瞻!大帅叫我往东,我决不往西!”

“只要你尽心做事,本官不会亏待你,”

李牧从怀里抽出一张纸条塞进放参将掌心,后者定睛一看,竟是一张钱庄的银票,五十两。

五十银子相比将官的俸禄、灰色收入只算九牛一毛,但在此刻却有相当重要的象征意义。

意味着方国兴顺利跨过“鬼门关”,更进一步被黑旗营主帅接纳,步入嫡系行列。

杀鸡儆猴吓得方国兴满头大汗,五十银子又给他一颗甜腻的“”,一番恩威并施的阳谋耍得他晕头转向。

方国兴只觉得双腿又软了,就要跪下,“吃大帅的粮,用大帅的饷,替大帅卖命!”

李牧没等他跪下便扶住腋下。

“诶,以后大家都是黑旗营的同僚,谨遵军规用心办事即可,不必多礼——若对军规不懂的,可以去军法官那领一本军规手册。要多看,要多想。”

经历一番情绪过山车的方国兴差点落下泪来。他扭头观察身旁早已无声的空地,被施加军棍的骄兵早已断气多时。

……

两员参将不多不少,其亲兵规模也很小,但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的道理人尽皆知,他俩随便整点事端,都能给黑旗营战兵带来负面影响。

毕竟人想学好很难,但要学坏一事可成。

朝廷空降的钉子被李牧尽皆降服,五个营的战兵才算完完整整被他掌握手中。

他深知明廷哪怕是灭亡前一两年都在对地方督抚、将官使绊子掣肘。

他明白这是屁股决定脑袋,任谁坐在那个位置,都会限制地方大将的实力,以防演变军阀割据。

不过以当前局势来看,明廷下一步激烈打压不会太快,还不至于引爆他与朝廷的矛盾。

历史上左良玉、江北四镇都变成名副其实的军阀,一度要朝廷请这些将官的熟人去求,才能勉力说动军阀出兵。

不过李牧所面临的问题与他们不同。

他不会纵兵劫掠百姓,也不跟士绅同流合污,想当军阀的阻力更大。

在朝廷不主动逼他撕破假面之前,他是不会改变现状的。

很快,朝廷给他加官的队伍到了,带队是朱由检身边的忠心太监王承恩。

尽管王承恩也很贪财,能力也一般,但他是唯一陪同朱由检吊死在老歪脖子树的忠仆。

朝廷升他做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还给挂“平贼将军印”。

横跨整个崇祯朝,能混到“挂将军印”级别的两只手也数得过来。

朝廷许他节制河南、湖广、江北兵马,三品以下文武官员尽皆听用,同品总兵以他为尊。

这意味着他正式成为名副其实的战区总司令,别说总督、巡抚,就算是督师来调他,他也可推脱不去。

抱着将军印,缩在老巢征税练兵,每年还有三饷分配,时不时给崇祯送点捷报安慰一下。

更何况王承恩还透露,圣上听到近日关乎黑旗营的传言,直说是奸人传谣,非要把传谣者统统抓起来。

李牧当场影帝附体,一把鼻涕一把泪感谢陛下“赏识厚恩”。不过一年半载火速提拔他为平贼将军,这份重恩他就算是三生三世也无力回报。

只能殚精竭虑练兵强军,为陛下再练数千黑旗精锐。

不就是数千精锐吗?皇帝都发话了,怎能不听?

李牧硬拉着“天使”抵达淮河,然后指着淮河发誓,三个月后,定当派出数千精兵北上山海关,助力朝廷讨伐东虏!

随后李牧大怒,怒斥造谣者可恶。

他本心如何,不愿辩解,但士卒们为国流血流汗,岂容奸小恶意中伤!若是这些宵小被他逮住,一定抽筋拔骨,挫骨扬灰。

多亏王承恩这一不经意的提醒,李牧才知道宫里皇帝对他的信任有多深厚,居然连日夜不断的捧杀谣言都不信。

也难怪,崇祯就是这般偏听偏信的性格。

只要是他相中的文武爱卿,那真是要什么给什么,无所不准。

可要是卢象升、孙传庭这一类脾气耿直,说话不好听的直肠子,那朱由检就会生理性厌恶,甭管对方立下多少次大功,一旦犯错都要严惩。

李牧暗叹,朱由检这怪脾气,哪能留得住耿直忠心的人才呢。

到最后留在皇帝身边的全是闷声自保,阿谀奉承,言巧语的庸碌之辈,一个个忠臣却连死后都得不到抚恤。

话说回来,这忽然冒出的大量捧杀是怎么个事?

李牧暗想自己也没安排玩家给自己搞宣传,最多在各省整点“无名小报”公开官绅贪污、剥削、谋财害民的事迹,给百姓们加加血压。

再说这种捧杀伎俩用在自己身上,不是昏头是什么。

依照“谁获益谁主使”的基本原则,李牧推测是流寇,建奴做的。

一旦黑旗营遭打压针对,最终被逼反,朝廷便少去一支敢战主力。

李牧转念一想流寇的可能性不大。

十几名卧底安插在西营内部,他远在豫南,却比前线总督还懂西营的下一步动向。

一路上西营做了什么,去到了哪里,杀了哪些文武官员,抢掠多少钱粮物资,被多少官军追击,累积死伤多少人吗,他全部了如指掌。

不会是农民军放的捧杀消息。

他有时还能通过杨文理』等人,遥控西营的战略目标。

比如先前李自成,罗汝才,张天琳等造反老前辈,全部加入西营重组当年“高闯王”在时的义军联军。

尽管李自成还是当了盟主,奈何杨文理』等人在李牧授意下,不断抵挡李自成的笼络,使得李自成掌控西营失败。

而李自成又是不甘为下的主,历史上这时候他重新出山与张献忠合作数月,实在不愿伏低做小,便离开了。

眼下,李自成同样走上老路,脱离西营自己发展,听说是藏在川北山区,等官军围剿西营的主力离开再做打算。

而“活曹操”罗汝才凭借老资历顺势成为联军盟主,他们下一步打算转出四川,只是在进河南投乞活,还是进湖广顺江而下去江南,产生了分歧。

已然晋升联军谋士的杨文理』也在忧愁,迟迟没有特殊任务告诉他下一步怎么走。

按照他的思路,肯定是建议联军去投乞活军,让兄弟们有机会牛走一些农民军人才,甚至逐渐蚕食农民军壮大乞活兵力。

其他人却觉得,就让联军去江南,把江南士绅杀得稀巴烂最好。

李牧也是这般想的,江南是明廷士绅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最看不起流寇的。

历史上南明群臣能搞出“联虏平寇”的骚操作,哪怕最后只剩西南半壁,也对主动联合的农民军百般歧视刁难。

农民军再如何妥协让利,在没有夺取天下的实力前,万万入不了士绅的眼。

正好叫他们互相撕咬去,也好削弱士绅的力量。

不过眼下李牧还有更重要的事,既然农民军没有散播谣言,那么幕后黑手就只有一个了。

辽东黄台吉。

这家伙还真喜欢用离间计。

李牧还记得史上最出名的离间计,便是嬴政收买赵国郭开,向赵王进谗言,逼得前方主帅李牧自杀。

好家伙,到底谁才是李牧啊。

赵国李牧会被逼自杀,他明末李牧可不会任人宰割。

黄台吉出招给他使绊子,他总得换以颜色让对方吃点苦头。

正好乞活军近期连败两路官军,狠狠削弱了大明,最近正在横扫府城周边州县,消化胜利果实。

大明被削一次,李牧也不能厚此薄彼,总得给满清补上一顿毒打。

一碗水端平的家长才是好活爹,家里的子女才懂得和睦相处。

北部战区特殊任务】

一百五十天内斩获真鞑子首级的功勋点奖励上涨20%】

目标:至少抢占辽南一处城池作为桥头堡】

每月斩获真鞑子首级超过本队人数五成的小队,全队奖励加成上涨50%】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