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就你,去给我炒俩菜二合一大章
王承恩神色慌张,淡薄的眉毛与抬头纹拧在一起,方才感动忠臣留下的泪痕随着脸部表情左右颤动,恍若数条晶莹蠕虫。
他冲着周遭太监、宫女伸手讨要手帕未果,情急之下锁定自己宽大的袖口,登时福至心灵,连忙扯下袍服一角压在皇帝的伤口上。
奈何一条碎布止不住血,血水浸透碎布从指缝间一点点渗出。
似乎被四万余首级的惊喜夺去了神智,朱由检双眼无神地望向殿门,仿佛透过茫茫历史望着过去。
昔日皇爷、皇兄逐步丢掉的,不知征收多少辽饷,编练多少官兵也没能收复的辽东之地。
终于得见收复的曙光!
不是皇爷爷,也不是皇兄,而是他朱由检!
年年干旱战乱,国事日益艰难,流言蜚语四起,他时常担忧自己会成为亡国之君。
但是今天,他终于能自豪地宣告天下,朱由检不会是亡国之君,大明也不会亡。
史书一定会记载他收复辽东,中兴大明的历史功绩,永远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由检顿觉被一群人包围颇为受缚,猛地推开围拢在身边的太监宫女
一众小人物还以为皇帝受伤发怒,顷刻间跪在地上,连连低呼赎罪。王承恩更是直呼自己罪该万死,害得陛下损伤龙体。
“你们何罪之有!朕额头上的伤乃朕自己所为,与你们无关,朕恕你们无罪!都起来吧。”
额头上的血水滑过脸颊滴在皇帝常服上,甚至滴落到地上发出轻微的滴答声响。
“哈哈哈哈哈!朕的将士真给朕争气——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好,此话说的好!哈哈哈!两年之内连出黑旗军、背嵬军两支强军,朕的功德竟然如此深厚,哈哈哈哈……”
“陛下洪福齐天,赏罚分明,自然有忠诚义士效死……”眼见皇帝心情大好,又由王承恩带头起身,其他太监宫女这才缓慢站起来。
“斩首四万余首级!此乃朕登基以来第二次大胜!当赏!当赏啊!一个左都督算什么,待诸位将士收复了辽东,朕给他们封爵!朕的辽东祖宗之地,要被朕收回来了,哈哈哈!”
朱由检高兴之余,只觉得肚子饿了,连忙叫人去传宵夜,自己则大咧咧地坐在地上,翻看那本捷报,读到感人的地方双眼泛红,看见将士们高呼帝皇万岁之际,还会握紧拳头在心中附和。
直到太医赶到为朱由检包扎完伤口,他犹自沉浸在熊岳驿大捷的喜悦之中。
这一整晚朱由检几乎难以入眠,就算是入睡做的梦也是他御驾亲征的豪迈场景——
他亲率上万京营赶赴锦州,会合洪承畴统帅的数万兵马。
九边重镇、保定、山东、南直、浙江、黑旗营……各路汇聚而来的精锐士卒齐聚辽南之地。
他亲率十万大军兵分两路灭清,一路收复数十座州县,解救汉民百万。
奈何寻遍辽东平原都没找到奴酋踪迹,还是后来一员投诚的汉奸寻山,才发现奴酋的尸体。
那奴酋自挂一棵老外脖子树,身边跟着忠心耿耿的护卫鳌拜。
奴酋脚边遗留一块破布血书,任敌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由检感念奴酋临死前还心怀百姓,也就准了对方诉求,只斩八旗壮丁,留下妇孺。
消灭东虏收复辽东的军威震慑周边所有不臣,蒙古部落、朝鲜、日本,南洋邦国,乃至泰西诸夷尽皆臣服朝贡。
他朱由检至此中兴大明,重新弘扬华夏天威,后世称其为刘秀那般的光武中兴之“祖”!
朱由检从睡梦中醒来,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脸,简直比一夜御女十次还要舒爽。
他很想将梦中御驾亲征的故事付诸实践,但也知道土木堡以后,群臣对皇帝巡狩几乎是严防死守,一言不合就会逼宫跪死在殿门前。
由此“御驾亲征”之事不能硬顶只能智取。
朱由检是要脸的皇帝,尤其在乎一些虚头巴脑的名声,杀督抚大臣虽然从不手软,但碰到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清流也没辙。
朱由检并不担心复辽失败的问题。
洪承畴有数万兵马,李爱卿也能抽调部分悍卒北上,再说辽南兵马也不少,再从各地边镇抽调一些,差不多就能凑齐灭清兵团。
再说皇帝御驾亲征,将士们的士气一定涨到最高,不敢打建奴的也该敢打了,原先十成兵员只能用三成力,皇帝到了,也该用出七八成力了吧?
退一万步说,灭清大战没那么顺利,他也能在前线混一混,从黑旗营、背嵬军那学习一些带兵、整军经验,好回去整训自己的京营。
毕竟“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不是一句空话,朱由检对诸位“军阀”之所以缺乏控制力,就是他的嫡系京营不够硬,也不够强。
历史上自从1642年松锦大战送完一批还算听话的“半嫡系”,各地拥兵武将便彻彻底底军阀化,甚至有人开始跟满清眉来眼去。
不愿意投资满清的也转去投靠李自成。
朱由检暗想自己要是学会统兵,时不时御驾亲征威慑那些兵油子,迫使他们用心围剿流寇,这天下就翻不了天。
回想起诸位祖宗巡狩的做法,朱由检很快想到一个好点子。
他召集群臣分享“熊岳驿大捷”,换来一连串溜须拍马,听得他耳根子快起茧。
大臣们对将士们加官进爵的封赏并无异议——背嵬军主帅升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其他部将各自提升一到二级,每一位兵士都封赏五两银子,差不多赏出三万两银子。
辽东收复在望重臣们都很开心,这意味着大明或将中兴,他们这些稳居庙堂的高官也将名留青史。
只是灭清之战的各路官军部署还需要兵部、户部、工部等诸多官员协调。
调遣多少兵马,粮草所需几何,欠缺的粮饷从何找补,倘若抽调强军导致地方流贼做大,应当如何应对贼寇反扑,权责应当如何划分。
灭清之战的大功交给哪些部将分润为好。
要知道自嘉靖以来,以军功封爵的不超过五人,要是黑旗营、背嵬军主将都因此封爵,该不该升官削权呢?
不过这些细枝末朱由检并不关心,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御驾亲征。
他最信任的万余勇卫营兵马就在京畿之地——先前打算驰援锦州,听说奴酋并围锦州后就停在永平一带观望。
趁着大臣们被名留青史、辽东收复在望的喜悦冲昏头脑,朱由检适时提出前往昌平祭祖。
理由自然是完成了皇爷、皇兄没能完成的“伟业”,正好去祭拜祖宗,向朱家的列祖列宗分享这一好消息。
大臣们起初都在阻拦劝诫,觉得献捷太庙就行。
毕竟辽东还没完全收复,要是皇帝本人有个三长两短,太子堪堪十岁如何能处理国事,奈何皇帝的腰杆子硬气许多。
背嵬军可是六千打败十三万鞑子的主,他们都高呼“帝皇万岁”、“我们对帝皇无限忠诚”、“为帝皇而战”,堪称是朱由检铁杆。
皇帝的嫡系立下天功,也就是皇帝本人决策成功,谁敢阻拦一位军事胜利的皇帝?
再说皇帝又不整什么幺蛾子,只是去祭祖给祖宗说些好消息。
祖宗那可是华夏人的灵魂,祭祖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高尚行为,再清流的官也不能说三道四。
于是大臣们询问了一些短期内的“监国”事宜,也就由着陛下去了。
朱由检换上戎装,亲率五千京营士卒踏出京师,结果不是往北去往昌平,竟然调转方向朝东面的勇卫营奔去了。
饶是这时候重臣直呼上当也已来不及,接连派出去“劝退”皇帝的队伍皆一去不返,全给皇帝“吃了”。
既然生米煮成熟饭,诸位大臣也只能各司其职,由素有贤后之名的皇嫂张嫣代为听政。
大臣们暗自祈愿,忠臣李都督、忠义背嵬军,能保护陛下安危。
虽然陛下刻薄寡恩,赏罚不明,做事急切暴躁,但毕竟是一国之君,就算坐在龙椅上也能稳住天下局势。
不管是一片公心,还是各自的私心,他们都希望陛下能尽早收复辽东之地,还朝理政。
……
鄂省东北的大地上,一支千余骑队策马飞奔。
他们飞速跨过一道连接河南湖广的关隘。
关隘守军连身份都没验证,远远看见一面熟悉的黑旗便高声放过。原本挂着大明常规军旗的关隘城池,赫然替换成几面黑底白色骨龙旗,这里竟被黑旗营不声不响地接管。
穿过关隘的骑队并未停留,只是在中途的驿站停留一晚,接着一路北上抵达商城。
为首的领队刚进县衙,便翻身下马来到会议室,诸多军政玩家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眼见“无情的发奖励小哥”李牧回归,诸位玩家纷纷起身打着招呼,“引导人好”、“李先生好”、“中午好”、“终于回来了”……
这并非玩家们懂礼貌,而是礼貌对待“绿名”,尤其是特殊的“白名”npc才不会掉信誉、声望、功勋。
李牧此行带兵南下“夺回”鄂北数座县城,同时也安顿完原先“长生贼”的种田、干部玩家,将“黑旗军利益集团”的实控范围拓展至长江沿岸。
李牧刚坐下喝口水缓一缓,便有大量军政玩家递来纸质公文——
办公纸质化是李牧的需求,普通人看不见社交聊天群的电子报告,也没法阅览另一个世界的电子论坛。
维持庞大地盘所需的配置干部,也越来越多依靠“培训班”、“农讲所”培训出来的普通干部。
干部玩家的数量仍旧很少,总体上在玩家总数的10%至15%之间波动,希望靠玩家填满天下基层是不可能的。
玩家干部更像是对普通人的引领者、培训导师,以及基层廉政监督。
目前跟在玩家后面实习的干部已填满商城、固始两地“老区”,仍在实习积攒行政经验。
这些“新种子”不出两三年就能单独处理乡、村,乃至县政事务,腾出手来的干部玩家就能前往周边府县填充基层,带动更多实习干部。
话说回来,李牧一则则阅览纸质报告。
首先是民兵训练和新兵招募。
豫南四万民兵的军事训练基本完成,其战力大致相当钱粮充足的卫所旗军,若是经过几次实战锤炼,升格成普通明军战兵也很快。
新兵招募则是李牧打算对鄂北动手之际布置的任务。
毕竟从长生军手里夺取城池,就像从自己钱包里掏钱一样自然。
多出数县地盘的人力、财力、物力,他这位平贼将军的嫡系兵马也该扩一扩。
原定一万六千战兵扩编成两万五千人,依照某些玩家建议,按照清末北洋军编制改组,暂编两镇兵马。
前后左右中五营的旧制,暂时放在民兵身上使用。
所募兵员既有民兵优选的精良兵士,亦有面向州县招募的壮丁。
表面上李牧是在招募辅兵,实则是按照战兵的标准精选勇士,而表面上挂着“乡勇编制”的四万民兵保持不变。
应募壮丁限16岁至25岁,若是入伍打过匪寇的,特殊工种的,识字较多的,可以放宽年龄至30岁。
周边地区人人皆知黑旗营不吃空饷,不喝兵血,军中也无欺辱打骂,伙食也相当充足给力,于是纷纷前来应募。
不过数月时间李牧的扩编计划便顺利完成,甚至还有额外的壮丁想要讨口饭吃。
招兵干部只能叫他们先做劳工、矿工,利用闲暇时间到李都督创办的夜校识字,或许以后就能被优先录取了。
军工与铁路方面也在稳步推进。
月产线膛燧发枪达到一百支。十二磅野战炮与二十四磅攻城炮可以满足两镇战兵需求。
刀矛盔盾之类的基础武器早已不缺,不仅能满足所有黑旗营战兵,更能覆盖四万民兵。
各处战团的发育也是蒸蒸日上。
长生军夺取襄阳府、德安府、黄州府大多数州县。乞活军与野狼军拿下南阳、汝宁所有府县。
前者挣来的天命值全部补充复活储备,交给辽东背嵬军造作。
后者换取的天命值召唤出一千五百新玩家。
李牧犹记得当时背嵬军刚刚堵在清兵背后,局势尚不明朗,谁也不知道战斗会打成什么样。
而这批玩家不像以往新人那般热衷杀鞑子,反倒是以种田、文职兄弟为主。
四百人不加任何战团,而是去各战区县村做干部。
五百人闷头在主基地开始干活,想着早些买出探索券,前往更远的南方乡村潜伏起来发动群众——
重现长生军前身,湖广游击队组织农民暴动,以及组织乡民给乞活军运粮的辉煌。
两百自由人啥也不选,自由地享受大明末年的一切内容。
一会干干农活,一会去工坊做几天事,要不就是临时客串巡回法庭的护卫,见证县村百姓的百态人生。
另外四百人看着战团玩家整日打打杀杀,只觉得腻味枯燥,想着下江南用非暴力方式闯出一片天。
只要敌人不动用武力,他们就在规则内斗而不破。
他们想获取商贸胜利,文化胜利,甚至想自考秀才、举人融入士绅阶层,从内部瓦解这些社会蛀虫。
随着实控、间控地盘越来越大,李牧也觉得是时候放宽玩家的探索范围,提升玩家的自由度。
李牧将黑旗营实控区域设定为“核心区”,核心内所有玩家任意行动,只要遵守规则,哪怕上高山下冰河也不限制。
核心区外围的两府之内,设定为“限制区”——
所有声望值超过一百的玩家无需参加战团,也无需购买探索券就能自由前往活动。
这意味着过去不加战团,就不能涉足的地区都能前往了。
限制区更外一圈的大明府县设定为“危险区”,玩家需要购买初级探索券,亦或是领取李牧发布的特殊任务才能前往。
至于大明国土之外的异邦设定为“禁地”,玩家需要购买高级探索券,亦或是声望值超过五百,最少一百人结伴才能前往。
考虑到新版本内容更新之后,势必出现不少老玩家脱离原先战团,李牧打算到时候提升战团10%的收益和权限,
当然对待这些脱团者也要榨干最大价值。
李牧选定湖北、江西、皖北诸多府县乡村,安排诸多渗透基层的暴动任务,希望玩家探索远方的同时,能给他多“腐蚀”一些农村乡民。
另外李牧打算新添一种新的数值勋位』——
作为日后给玩家赐予爵位,分封海外领土的依据。
正所谓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没有在战团“服役”立过军功的,没有在县村老老实实当干部服务一定年限的,没有联合种田、攀科技,创造足够多价值的……
就没有足够的勋位参加未来海外封爵、封地的评比。
想要日后在异邦当个爵爷,过上腐朽的领主生活,真正意义上高自由度建设发展自己的领土,采纳什么领土制度都行……
那就专注当下,安心为他李牧卖命。
李牧深知海外封地这块大饼,应该能狠狠拿捏玩家们的心。
就在李牧“谋算”玩家之际,忽然听见衙门外有玩家来报。
秘密研制的“新式武器”基本成功,等着引导人亲自去验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