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弹棉花呀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哟(1 / 1)余沉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5章 弹呀弹,半斤弹成八两八哟

玩家先前都不认识多尔衮,但在俘获阿济格时,早已拷问出大多数王爷、贝勒的肖像特征,以免杀鞑子的时候错漏任何一个奴酋首领。

阿杰』也由此知道眼前人是满清睿亲王。

他参会之前便提高了五感的数值,右手狠狠掐住大腿肉上下拧,顿觉一股痛楚悲伤油然而生,两行浊泪顿时涌出眼眶,好似死了亲戚。

阿杰眼泪越涌越多,仿佛眼前坐着的不是活人,而是已死之人的牌位,当即便要上前诉苦,结果没走半步就摔倒在地上吃了一嘴泥。

趴在地上昂起脑袋,一脸的泥巴硬土哗啦啦掉落,阿杰声泪俱下地诉苦,“小的可算见到王爷了……我家将主死的时候,我就盼着能有一天重回大清,为我将主报仇,今日终于盼到了!”

不过阿杰的表演没能穿透多尔衮的心灵,后者只看见阿杰在叽里呱啦一通咋呼,却听不清一个字。

还得交给站在中间的包衣代为传达,两人就像隔空喊话的呆子,你哭你的,我说我的,唯有包衣受累的世界完成了。

多尔衮正襟危坐,随口说了几句试探的话语。

比如只有自己人才知道的细节,某年某月去哪里打猎,某场战役谁的部队在行军担任先锋,却在战时留守中军大营……

好在背嵬军手握阿济格,一天前临时抱佛脚,安排辽阳的玩家询问,然后下线告知背嵬军兄弟。

待阿杰将这些试探逐一化解,多尔衮总算认可这是尚可喜的败兵。

“我兵前日大胜,明军作何反应?”

“明军上下尽皆畏惧大清兵锋,每日都有擅自离营的逃兵,前日一支辽南明军嚷嚷着要走,结果一呼百应,逼得背嵬军主将拔刀砍杀,城内外诸营群起聒噪……我眼见明军生乱,赶紧集结旧部逃走,途中遭遇背嵬军大兵厮杀,小的亲手斩了一员游击,特地献给王爷!”

“噢?如此说来明军已是樯橹之末,我大清勇士一到,他们自当土崩瓦解咯?”

多尔衮的话语中透着自信与骄傲。

阿杰猜不透多尔衮想法,但不希望多尔衮继续行军攻打黄州,否则夜袭计划就泡汤咯。

于是他赶紧找补道,“小的也拿不准,只知道那些汉狗子军心大乱,只怕强守城池也守不住三五日。待背嵬军撤回辽东,王爷您就是这里的主子,夺回辽东也指日可待……”

一轮模棱两可的情报加吹捧,搞得多尔衮理智攀上心头,“哈哈,我大清勇士虽然敢战,但也不可轻视背嵬军。面对凶悍猛兽,围三阙一才是上策,以免困兽犹斗。”

当年八百黑旗营浑身浴火的疯癫冲杀,叫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听闻此言,阿杰暗暗欣喜,多尔衮确定要稳扎稳打,而不是今日强行军抵达黄州城下。

夜袭计划的第一步完成了。

阿杰刚放下担忧,多尔衮又给他抛出一道考题,炮击。

当初三顺王的部队大多在山东接受过“西式训练”——

火器教官是澳门雇来的葡萄牙老兵,火器与炮术都是大明顶尖水平,算是大明版的局部“洋务运动”。

原本明廷想雇佣一千葡萄牙火枪手攻打鞑子,待遇和人员都谈好,佣兵团也走到半路快到登州府。

结果被高官一句“勿使西夷窥探我华夏山河海防”给打消,最后只雇佣了不到百人的教官团,训练大明“新军”。

然而编练大成的兵士最后都成了满清三顺王,白白便宜了鞑子,直接导致满清的火器水平提升数个等级,甚至能把大明压着打。

换做一般降卒很可能被这射炮的考验给难住。

但阿杰等人何许人也?

那可是乞活军里打过游击,黑旗营里揍过鞑子,深山老林里追杀过流寇,又在辽东打过十万级大决战,水里进,火里出,南征北战,高强度实战经验下磨炼出来的铁汉子,硬骨头。

别人两年征战是断断续续,可战斗组玩家是一刻不停的厮杀,战死,复活,又厮杀的狂人,两年经验更比五年强。

要是玩家个个使用血腥滤镜,将感官级别调到最高,适应了血腥战场的氛围,那就是为国家源源不断培养的实战精锐。

区区滑膛炮根本不在话下。

当数十个小头目来到多尔衮准备的火炮面前,几乎每个人都能上去操作两把,一发发炮弹轰击出去,命中率相当之高。

尽管红夷大炮、神威大将军炮的命中率很低,但在多尔衮这个古代人眼里,已经是直呼捡到宝的高水准!

多尔衮竭力压制躁动的面部肌肉,不让自己的惊喜溢出。

就凭这波炮击水准,多尔衮就足以将这支部队收入麾下。

一旁的阿杰』则盯着多尔衮的背影出神。

要不是多尔衮怕死,身边时时刻刻跟着数百精锐护卫,他都想趁着试炮的机会,调转火炮直接把多尔衮给崩了。

只可惜红夷炮属于重炮,没几个配合根本挪不动,而且他要是敢有个异动,周围的巴牙喇立刻就给他剁了。

阿杰心说不急,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多尔衮这贼厮。

多尔衮不知道降卒的想法,满脑子都是自家炮兵更上一层楼的欣喜,旋即想到什么似的,望向不远处的阿杰,“陛下的主力何在?”

当初黄台吉派遣多尔衮、济尔哈朗征朝,明明带着主力返回辽东,怎么数十日后辽东就没了。

“背嵬军说小的是汉奸,不带小的进辽阳,小的只知道陛下带兵跟明军打了一场,然后远遁去了草原,听说要去更远的西边……”

阿杰倒不担心多尔衮知道土家屯决战,毕竟说了自己是“汉奸”,没被明军带着去打国运之战,不清楚具体细节也算合理。

“嗯……”

多尔衮听闻此言微微颔首,当初黄台吉在床榻上,便是吩咐爱新觉罗家族要撤离辽东进入草原,积蓄力量之后只需静观大明变化。

如此听来,这降卒所言传闻验证了皇帝嘱托。

多尔衮心中暗笑,背嵬军真是不识人才,坐拥如此炮术人才却在乎“身份成见”。

这下好了吧,背嵬军内部生乱,这些人才第一时间便想着另谋明主,反而便宜了他多尔衮。

火炮已然是此时陆战的关键重锤,谁的火炮打得远打得准,谁的战术优势就大。此消彼长之下,他多尔衮也不必畏惧自乱的背嵬军,驱逐这支猛兽也只是时间问题。

眼下,他多尔衮只要统治朝鲜,就能跟远在草原的皇帝形成两面包夹之势,辽东依旧能成为大明的流血地。

日后他多尔衮的地位也能水涨船高。

经过辽南决战,多尔衮已经看出黄台吉身体大不如前,而他还是精壮汉子。

只要黄台吉故去,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大清一把手,谁也无法阻止他登上帝位,豪格也不行。

从王爵到实土国王,再到帝国的最高领袖,生死大权与千军万马尽在掌握,多尔衮光是幻想一番,就觉得浑身热血沸腾。

这支降兵就好像天赐的报信人,告诉他多尔衮,他就是真正的天命之人!

最后多尔衮吩咐部下妥善安置这八百降卒,每日伙食按照汉军八旗标准加两成发放。

这些人就是他多尔衮的乌镇超哈,是他打天下的尖刀!

……

信心满满的多尔衮选在附近扎营,诸位满蒙贝勒贝子,汉旗高级将领,乃至朝鲜投诚不久的两班贵族齐聚一帐之内。

多尔衮将朝鲜自制的简陋地图摆在帐内,四周摆放的油灯照亮整张地图,图上的朝鲜显得格外大,并被分成数个小块。

皇帝陛下远遁草原的当下,一众八旗贵族都意识到,在夺回辽东之前,朝鲜这块土地是他们未来数年的栖息地。

至于尚未击败的背嵬军,那已经是冢中枯骨,随便打一打就跑了。

眼下还是瓜分朝鲜这块“大蛋糕”最为重要,不然多尔衮如何继续驱动诸位八旗贵族继续给他卖命?

多尔衮用手指在图上连点三下,径自将朝鲜西南三道连成一块,“郑亲王留守汉阳,本王就代劳替他一并取了,京畿、忠清、全罗三道由我兄弟二人共取,诸位可有异议?”

一众贵族面面相觑,即使他们刚来朝鲜,也知道西南三道是平原较多的膏腴之地。

多尔衮跟济尔哈朗一下子拿走三道,简直贪婪。

他们不敢当面对抗多尔衮,几天前的伏击大胜已然拔高多尔衮的威望,只要多尔衮别独霸所有,给他们留点蛋糕就行。

“没有。”众人纷纷摇头。

瓜分地盘自然是要跑马圈地,把一切不服从八旗的“顽固分子”抄家为奴。

多尔衮自信能压住济尔哈朗一头,乃至把三道土地吃掉其二,而非五五分。

获得的土地与农奴能让多尔衮的实力更上一个台阶,反过巩固他的权势地位。

至于参会的两班,根本没什么话语权。

只是出于对多读书人的“优待”,多尔衮准许投诚的两班保住自家领土,兴许还能在圈地过程中,分到一些残羹剩饭。

可是瓜分地盘的设想并非一帆风顺,一位蒙古王爷就像半路杀出的土匪,对方索要黄海道没完,竟还想要京畿道北部的一些地区。

多尔衮心说自己也就客套一下,你还当真是战利品瓜分大会,给你一道土地已经是给面子了,居然还想从爱新觉罗家抢食?

若不是这位王爷兵力不俗,又是蒙古八旗的重要人员,多尔衮保证自己会当场掀桌子给此人大耳刮子。

没有大清立国整合草原部落,你这位王爷还在草原上吹风受冻呢!

多尔衮不悦地敲打桌子,针锋相对地指出此人的愚蠢,并就领土分配问题与对方争得面红耳赤。

蒙古王爷也不甘示弱,声称自己的部队在杀进汉阳的途中立下汗马功劳,若是没了蒙古部落的支持,你爱新觉罗家能不能在朝鲜站稳都是个问题。

多尔衮当即放话,即使蒙古人现在离开朝鲜退回草原,他一样能打败背嵬军。

而这位蒙古王爷也听出了话外音,他知道多尔衮是想踹飞功臣,好少分几块地盘。

于是蒙古王爷化作双耳只出不进的呆子,坚定要吃下一部分多尔衮选定的肥地。

若是闹将起来,蒙古王爷就表示大不了各凭本事,用骑术和弓箭说话,抢到哪块就是哪块。

此言一出,兵力较多的王爷贝勒自然暗暗拥护,但那些汉军旗和朝鲜两班就愁了。

真要弱肉强食,他们这些中下层能吃到什么。

其余大小贵族纷纷采取和稀泥的态度加入进来,想要平息两位的争执,劝说二人搁置争议,先把背嵬军赶跑再说,到时候就算谈半年也能慢慢谈。

“要是俘虏了背嵬军怎么办?”有人抛出一个问题,仿佛击败背嵬军将于不久后实现。

“都杀了吧,背嵬军桀骜难治,不会投降的。”有人建议。

“再硬的石头也有崩裂的时候,给他们抬旗,给他们金钱和女人,我不信背嵬军不降服。”另一位贝勒开口。

多尔衮咧嘴微笑,“背嵬军精锐敢战,若是全杀了着实可惜,不过也得好好调教一番才是……背嵬军最喜抽杀戒律,我们也用五一抽杀,叫背嵬军残杀自己人,再放一批俘虏回去,彻底断绝败兵的退路。到时候给活着的荣华富贵,他们不降也得降。”

“那也得跟你拿下敌军再说。”

“明日出发。最多两日我们就能抵达黄州城下,背嵬军就算想逃也来不及了。”

……

“游戏”入夜时分,另一边的现实却是白昼,无数玩家陆续从游戏头盔与游戏舱里苏醒。

他们打开社交软件刷着同好群的重要信息,一幅幅碎片化的平面草图出现在各大游戏群内。

一张清兵营地图很快拼凑完整。

玩家将这些信息牢记,随后快速洗漱、补能之后再次戴上游戏头盔,或是走进游戏舱进入游戏。

很快,朝鲜大地的某处,一支数千规模的士兵悄悄踏出城池,提前出走数里的“引路人”则在前方开路。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