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您怕不是搞批发的?
“客官,您看这宅子怎么样?维式洋房,九成新,两层,带个院子,后屋能看到北山,房顶上有个平台,能种点草草,晒晒太阳什么的,位置也清幽,绝对符合您的标准,屋里还通了水电,家具也都齐全,这么好的房子,一个月才三百文,水电我们都帮您打理好,若是每月多出五十文,我还能帮您安排一位负责打扫、做饭的女佣,绝对是大户人家里干过的……”
听着房牙子絮絮叨叨的话语传入耳中,冯雪却是仔细的打量着这栋“豪宅”。
虽然房牙子显然并没有把它当豪宅在租,但对于来自寸土寸金的现代的冯雪,这占地二三百平米外带一个院子的小别墅还真就是豪宅无疑。
不过三百文这种便宜价格,实在是让冯雪有点没底,虽然很满意,但还是问道:
“这么好的房子,原主人咋就不住了?”
“唉,您是不知道啊,这宅子原来的主人也算是个人物,不过他那败家儿子好赌,在港都被人设了套,欠了一大笔赌债,他老爹是个明白人,知道是有人算计他家的生意,又担心儿子再犯浑,干脆变卖了本地的产业,回老家去了,这刚落成的房子也就贱价卖了。
“港都离咱们这太近,外来做生意落脚也会直接去港都,县里的富户都有祖宅,穷点的更是租不起,这宅子也就砸我们牙行手里了,您要是有意,连房契带地契,30贯您直接拿走!您要是嫌水电麻烦,我们也能帮您办了,头三年当我送您的,之后一年一结就行!”
冯雪心里倒是有点意动,毕竟这点钱对他而言算不得什么,但如今他才刚穿越三天,连这县里的路都没认清,如此轻易的落户,怕是会引来麻烦,想了想,还是道:
“买倒是不急,我先住几个月看看,你带契书了吗?”
“带了带了!”虽然没能把这宅子卖出去,但能有进项便已然不错,房牙子连忙从自己的小布包里取出小心卷好的契书,一边铺开,一边还不忘讲解道:
“这宅子三个月起租,押五付一,不是信不过您,实在是这宅子里的家具摆设也都不便宜,倒是前后院的草已经长荒了,您要是不喜欢自可铲了种些别的,当然,我会陪您先检查一下,如果有哪里不对,也好提早发现。另外,这里虽然也是城南,但多少有些偏僻,您最好养条狗或者雇两个护院,虽说我们平安县民风淳朴,但也备不住出几个偷鸡摸狗的混账。”
谈话间,契书便已经落成,冯雪干脆的付了钱,又托牙子置办些新的床单被褥。
这事情牙子也有的赚,自是开心应下,临走之前,冯雪却忽然叫住了这牙子:
“对了,听说你们这有个叫九姑的神婆?”
房牙子闻言,倒是没有意外,点点头道:
“九姑家住在城西米铺旁,恰好我帮您置办家用也要过去,就和您一起,不过以后若是还有这方面的事情,您须得去米铺找掌柜打听,这也算是个规矩。”
冯雪闻言,自是点头应允,两人也就没有废话,直朝着城西走去。
……
在牙子的指点下,冯雪一路绕过大道,不久便望见一座小院,比起宅子,这里看起来更像是一处祠堂,站在门外,就能闻到一股香烛的气味。
顺着门口向内望去,一盏盏长明灯与火烛不断摇曳,但却未见任何神像,倒是有不少无名的牌位、奇形怪状的木雕错落有致的摆放在供桌上,明明光天化日,灯火通明,却给人一种中式恐怖特有的阴森感。
虽然功法已经入手,但冯雪并没有放弃这最后一家,不过就在他试图寻找那位“九姑”踪迹的时候,一个声音却是忽然响起:
“别在这杵着,有什么事进去说。”
“!”冯雪猛地打了个激灵,循声望去,就见一个女人正拎着一个硕大的酒坛迈步走来,她年龄看起来三十出头,不年轻,但也不老,长相算不上美艳,却相当耐看,当然,既然是看人,冯雪自然也不会忘了看一眼寿数。
嗯,22791,是个长寿的。
“愣什么愣,说让你进去听不懂啊?不知道不能挡阴路?”
女人说话间,硬是往前迈了一步,将冯雪挤进了门里,旋即也不说话,拎着酒坛就来到那一张供了各种奇形怪状玩意的供桌前,将坛子里的液体倒进灯盏之中。
直至此时,冯雪才意识到,那坛子里并非酒水,而是灯油。“怎么还愣着?难不成中邪了?”
那女人放下灯油,皱着眉头看向冯雪,冯雪也知道自己这表现有点怪,立刻道:
“这位……嗯,这位姑娘,我是来找九姑的……”
那女子听到冯雪的话,忽然笑了起来,大马金刀的往祠堂正中间的桌子前一坐道:“小年轻说话真好听,我就是九姑,有什么事说吧,给你打个八折!”
“?”冯雪闻言有些诧异,因为这女人虽然不说漂亮,但怎么也不至于和他印象里那些个神婆画上等号,但人家既然都这么说了,冯雪也只能跟着坐下道:
“我是个野路子玄修,没什么师承,只会点基本功,所以就想问问……”
冯雪还在用比较缓慢的语速观察对方的神态,但九姑却十分干脆的摆摆手:
“学法术是吧,可以,不过你年龄太大,又是男的,还带着别家手艺,看家本事就别想了,别的小法术就当是卖给你的,之前答应你打八折,一个法术八百文,保真不包会,学不?”
“学!”对于九姑的直接干脆,冯雪没有丝毫的犹豫,九姑见状,也是很离谱的从桌子下面一掏,就好似功夫里那个老乞丐似的,摸出十几本绿绿的秘籍拍在桌上,很随意的道:
“自己挑吧,绝对保真!”
“……”冯雪嘴角抽搐的看着桌上一堆秘籍,没忍住用越肩视角朝着桌底下看了一眼……
“焯!”
只一眼,差点没给冯雪来个心肺骤停,因为桌子底下,不知道啥时候,趴了个跟火影第一孝子似的黑脸鬼!
关于粮食价格和房租的不均衡,这个并不是bug,书中的物价我是对比了晚氰、皿锅时期进行了一些调整,排除了因为战争导致的物价混乱后定下的。
至于为啥一个普通烧饼就能要一文,几百平米带小院的两层小洋房包水电月租只要三百文。
这个不只是房子便宜,粮价贵才是重点。
这么说吧,现代粮食便宜,是因为现代化的种植、高产作物、廉价化肥种种因素,但往前数,粮价一直是消费大头。
举例来说,民国收成最好的时候,粮价最低也要一斗米二三十斤1银元,高的时候7银元一斗也是常有的,在现代,哪怕是一些口感极佳的品牌米,三十斤也不会超过一百块。
同时,房价大概是京城四合院租一个月20银元,上海带水电的住宅20平米最贵的地方也不超过6银元一个月。
而鲁迅先生和弟弟买精装修的京城四合院,也就3000银元。
所以不要总是看营销号根据粮价对标然后换算收入,这是很不恰当的。
书中这个小县城相当于魔都附近的卫星县城,多少算个交通枢纽,所以很富裕,有些洋行、洋楼,也有些富商自建了洋房,但价格不会太高,否则不如住魔都。而粮价却恰恰相反,越是不产粮的繁华地区就越贵。
硬要找个换算逻辑,就把一文当10块用就差不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