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9章 接战,但是反传统(1 / 1)打小就清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89章 接战,但是反传统

先期赶到战场的12架飞机在边境线以内徘徊,等待着敌机的到来。

雪山机场的空中指挥部在忙碌的不停向空中编队下达着指令,甚至有部分指令,雷达站会直接越过空中指挥部,直接将信息发送到战斗机上。

一切都还在摸索,有了信息优势,但是想要把这些信息优势利用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需要外围设备、体系、制度、训练等多方面的综合推动。

雷达站距离上空的战友们并不远,他们开启了数据自动转换和传送。

这是将目标方位、数量、速度、高度等最重要的参数,从雷达上自动提取出来的设备,然后通过加密无线电数据通信机,自动发往友邻单位。

不带有任何指令,只是自动发送这几项最核心的数据,数据量极小。

更新率甚至可以做到仅仅以15秒的延时,与雷达数据同步更新,毕竟雷达这年头转得可不算快,转的时间足够发送这点点数据了,这在这个时代,是非常不得了的结果。

这让我们的战斗机在紧急情况下,无需等待指挥部的指令,自主决定出击时机。

“敌机只有50来公里了。”这十二架战6改,全都是双机编队,一架长机向僚机通报道。

“明白,我这里也看见了。”

敌机的高度大概在10000米,所以他们飞在了13000米的高度。

86是最早携带空空导弹的战斗机,但是恰好,它携带的空空导弹的性能,我们很清楚。

比它高2000米,就相对安全,比它高3000米,就已经到了基本安全的程度。

要是旗佬的导弹能轻轻松松上射3000米,那我们打u2的时候也就不用费那劲儿,一次次的开足马力往上冲了,

此时,后方从白玉机场赶来的战友,距离这里也还有不到100公里,毕竟他们是在空中直接转向,没有繁琐的起飞程序。

“大队长,还是按照老战术,扑下去打?”一名中队长在电台里问大队长。

进驻西线机场的,一共是一个大队12架战斗机,分成3个中队,每个中队两个双机编队。

“不,我们就占据高度优势,先打两轮空空导弹再说。记得新的空战教材里面的拦射战术么?我们就用那个。”大队长见敌众我寡,决定先给敌人来两轮导弹。

其实少量战斗机打敌人大部队也不是不能打,我空军著名的英雄大队,在半岛作战的时候,就干过12架打敌人60架的事情,而且还打赢了。

更别说现在战斗机和装备的优势更大,大队长完全不带虚的。

不过既然有了好的新武器、新战术,那自然要好好用起来。

按说拦射的话,得要中距空空弹才可以,不过这里问题不大,雷电3定型的迎头射程达到了10公里,最大机动过载45g以上。

放在这个年代,用来打拦射问题也不大。

而且这东西的最大好处是,发射后不管,对于飞行员的负担很小。

“明白了。”

“抛……噢,不用抛了,准备接敌。”

这里距离雪山机场实在是太近了,200来公里的样子,这批战6改,全都没有携带副油箱,而是直接挂载了4枚雷电3型红外空空弹。

没挂油箱,让我们的同志有点不习惯,差点发出了抛油箱的指令。

话说之间,敌我双方的距离已经接近到了20公里。

“开雷达,保持对敌3000米以上高度优势,自由选择目标,10公里打第一轮导弹,然后尽快打出第二轮。导弹发射后,趁乱向敌机发起攻击,各中队各自为战,自选目标。”

战6改的这个抽象雷达,在新技术加成下,现在总算是有了比较可靠的15公里上下的搜索距离和7公里左右的锁定距离。

没有雷达空空弹,但是这个距离对于控制红外空空导弹搜索、锁定目标是够用了。

12架战鹰毫不畏惧,向着数量几乎是自己两倍的敌人迎头赶去。

此时敌人在做什么呢?什么都没做……

86佩刀理论上是有雷达的,但是那个雷达要说比起米格15的雷达能好到哪里去,那还真没有,比起战6改的这个改进型雷达,说是瞎子可能过分,但是高度近视,应该不冤枉它。

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比他们高3000米到4000米的我机,这21架敌机,全部都是战斗机,他们的想法很有意思——一举消灭我们在西线机场的空中守卫力量,然后再派轰炸机加战斗机的组合来轰炸机场。

之所以这样,有限的空中指挥容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一次能指挥的,几乎这就是极限了,全是战斗机,如果混入轰炸机的话,会削弱空中作战能力。就算是没有在空中消灭我们的战斗机,那直接将战斗机消灭在机场上也是很好的,在机场上的战斗机,对于86携带的6挺12.7mm机枪来说,非常脆弱。

这批86携带了红外空空弹,那种没法打迎头、射程还小一截的aim9b,至于雷达制导的c型,旗佬没有给脏三,给了也没用,86那个雷达根本什么都干不了。

这种想法也不能说不对,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

“上校,已经进入对方领空10公里,距离目标机场还有130公里。”

脏三的一名飞行员向此次作战的空中指挥员报告道。

“打开雷达。随时注意前来拦截的东大战斗机。一定不能让他们第二次出现在我们面前。”上校向编队下令。

此时还不是攻击的时候,注意空战就行。

上校有些担心,他依然没有发现对方战斗机的踪迹,但这并不表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一无所觉,持续不断在警告的雷达警告器非常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

如果看见对方,上校反而没有这么担心了,靴子不落地,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报告,发现敌机!”几乎同时,各架战机发起了汇报。

“按照既定方案打,根据雷达信号强度,自由选择目标。”

这个自由选择目标,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战6改上这个雷达再怎么改,也不可能做到跟多少打多少,这货甚至都不太好分辨挤在一起的多个目标,跟1打1就是它的极限。

好在空中编队说起来是一个编队,实际上是分散的,敌人返回的信号强度天然就有强有弱,对于编队里的飞机来说,捡对本机信号最强的那个打就行,有很大概率不会打到同一架。

实际上从他们开雷达到发现目标,也才过去了几秒钟,这可是两个以1马赫速度以上相对速度高速接近的机群。

战鹰里的同志们连回话都来不及,他们选定第一发导弹,按下红外搜索按钮,早已接电、制冷的雷电3导引头在雷达的控制下开始转动,各自瞄向了自己的目标方向。

实际上,空中作战的时候,电影里那种多架飞机整齐划一的“oone”、“otwo”发射导弹的场面很难看到,特别是用格斗导弹打空战的时候,受条件、设备、技术、敌我态势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各自的锁定时间是不同的。

战鹰里的飞行员们并不知道自己瞄准的目标是否重复,也顾不上这个了。

这两轮导弹,能打下来多少是一回事,主要是要打破敌人的飞行姿态,让他们浪费能量躲导弹,然后才是猎杀时刻。

12架战鹰翼下,陆陆续续发射出12枚雷电3,向前方飞去,此时他们距离敌人,大概是10来公里的样子。

大概3秒钟之后,第二轮导弹射了出去,尾随着先前的12枚导弹,向下方急扑而去。

此时,脏三的飞机们就算没有雷达,目视也几乎发现了我们的战斗机,毕竟战斗机可能是一个小点点,但是空中那看起来就很恐怖的一条条不断往前急速延伸的白烟可就太明显了。

“导弹!机动躲避!”脏三的上校只来得及喊出这么一声,相对速度太快了!

一时间,从我们飞行员的视野里看下去,前下方乱作一团。

脏三的飞行编队就像是炸了营的苍蝇一样,四散奔逃。

来袭导弹太多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是打谁的,先动起来再说。

可是这一切,显得很是徒劳。

格斗导弹的意思,就是贴身格斗的,而且45g以上的机动过载对于敌人来说过于硬核。

此时空中的态势太过复杂,对于雷电3来说,一片小小的3倍于djs59运算速度的单片机明显处理不过这么复杂的信息,特么的,目标太多了,飞的方向还不一样!

有导弹在这种纷乱中脱锁。

但是对于大部分导弹来说,它们的想法很简单:“捡最亮的那个打”。

对于脏三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他们发现无论他们做什么机动,都很难摆脱迎头而至的那些小飞棍,太灵活了,那些东西以他们从来想象不到的过载,紧紧的盯着他们。

有一种“我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你们发癫”的感觉。

此时他们才想起来一件事:“这什么难道是雷达弹?否则他们怎么能打迎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