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卫星的bug
脏三也是认命了,毕竟空军飞行员这东西,培训起来可费劲了。
半岛战场上的我空军:其实也还好,至少不会没法打。
就算是旗佬和老毛子把飞机给它补满,但是飞行员这东西就不好弄了,这也是他们空军收缩退守的主要原因,这批人被打光了,那等新的一茬长出来,黄菜都凉了。
相比之下,对于陆军他们要自信得多,好歹当年也是跟着约翰牛和高卢鸡打过老佛爷的,自信爆棚。
开枪这东西,只要能打响就行,想那么多干啥,荷包驾照也是驾照嘛。
这些纷纷扰扰,对高振东来说没什么影响,他临上班在报纸上看见21:0的时候,笑得跟个二傻子一样。
害得还在照顾高家姐弟的娄晓娥差点儿把他直接拉回来送医院去,振东这状态,忒不正常了。
高振东骑着车子,身体蹬车摆动的幅度明显比平时要大不少,一看就是心情得意的样子。
“高总工骑车这架势,看起来心情好得很啊。”跟在后面的一位同志笑道。
“那肯定,换你你比他还扭得厉害。”另一位一边吭哧吭哧蹬车,一边附和,高总工心情一好,骑车就贼快,跟起来非常吃力,也不知道他怎么锻炼的,明明平时没怎么见他炼体能的样子。
高振东自己,则是在嘴里不停念叨着“21:0”,他敢自信的说,这个21:0必定有自己的心血在里面。
这个战绩,必定名留我们的青史,而也永远将脏三钉在耻辱柱上。
这一刻,他觉得什么都是值得的。
他甚至在脑海里幻想战友们在空中,到底是怎么打的,敌人又该是如何的惊慌失措,想得高兴的时候,他弓下身子,用力猛蹬,仿佛扑面而过的寒风,自己驾驶着飞机在空中翱翔一样。
男人嘛,哪个没做过开飞机的梦。
这让后面的同志非常难受,太吃力了。
好在高振东已经骑到厂里了,这才让他们放下了呼叫战友支援的心思。
刚进办公室,三分厂机要室的同志就过来找他。
“高总工,防工委电话,有几位同志要过来找你。”
“嗯,好的,你安排一下,人到了手续核实完毕就通知我。”防工委专门打电话过来通知的,想来是重要的事情。
估计防工委那边还没打电话,对方就已经出发了,高振东坐下来还没几分钟,人就已经到了。
看见来人,高振东觉得有些眼熟,别的不怎么认识,但是领头的那位他还是有印象的,好像是讨论卫星的时候看见过来着。
难道是来要太阳能板的?镍氢电池自己只是提供想法和技术,但是不在自己这里做,不过太阳能板这东西唐少辉正搞着呢。
“同志们好,你们这次来是为了卫星电源的事情?”高振东主动招呼。
来人没想到高振东记性这么好,愣了一下:“高总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朱。现在电源的事情倒不急,星载电源有其他同规格直流电源做模拟,对研发没什么影响,星载摄像载荷的研究也很顺利。我们这次来,是为了别的事情。”
只说了姓,别的没说,高振东也没在意,反正有内保的同志在核实,自己这边倒是不用担心别的问题。
高振东想了想,好像前面的会议里决定的内容来看,没有别的东西需要自己搞的啊。
不过随着他在系统内的名气和地位的变化,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朱工,这次是材料还是电子系统?”高振东笑道。
“呃……严格说来,两者都有关联。”朱工道,说完,他拿出一份材料,开始给高振东介绍情况。
“……情况就是这样,经过我们计算,卫星在太空中的温度可能低至零下100多度,我们这次来,是因为你是计算机、电子方面、材料的专家,想和你核实一下,这个温度,电子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如果不能,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措施或者是材料的替换,才能正常工作?”
听完他的问题,高振东想了想,但是他的话大大出乎朱工他们的意料。
“零下100多度,电子系统是肯定不能正常工作的,不过这个倒不是太大的问题。我反倒觉得,相比低温,你们要考虑的是高温的问题,怎么样散热,如何做到热平衡,才是你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高振东这话,顿时就把已经摊开纸笔的朱工给干懵了。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小问题,如果要考虑散热,那前面的很多设计可就白做了。但是太空明明很冷啊。
“高总,我们都知道,太空里是很冷的……”朱总字斟句酌,怕伤到高振东的自尊。
不过还没等他说完,高振东就顺口接过话:“嗯,我知道,广泛的来说,不考虑特殊天文结构的话,最低能到3k不到的样子。”
太空很冷,但是正常情况下不会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2.725k低,当然,有些特殊的天体或者天文结构会比这个还低,比如就在银河系里的旋镖星云,这地儿能到0.5k,这地儿的制冷原理,有点像高振东给导研院搞的涡流管制冷器,气体高速膨胀制冷。
高振东的话,让朱工愣了一下:“啊,高总还研究天文啊,多才多艺啊,哈哈。”
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不是天文学方向上的科普知识么?知道这玩意都算是研究天文的话,那搞研究的人可就多了去了。
不对!高振东顺手两次机会搜了一下材料,这才发现一个问题。
卧槽,62年这东西还没确认呢!
幸亏他只是含含糊糊的说了一个不到3k,这和曾经有人假想的数据一致,他要是精确说出2.725的话,那乐子可就大了!
高振东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深入说了,差点儿说走嘴:“不算研究,看了点杂学吧算是。”
朱工笑道:“嗯,既然高总知道,那就好办了,这么低的温度,就算是在地球上空不是深空,实际温度也是非常低的,这应该没有必要考虑散热吧?”
高振东明白了,这是一个有些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很多人都会犯,而一些科幻太空影视更是家常便饭。
他想了想,举了个例子。
“朱工,我知道太空中很冷,但是你用过暖瓶的吧?而且你别忘了,电子系统是要发热的。”
暖瓶,全称应该是真空保温瓶,不是真空保暖瓶,这货能保暖,也能保冷,实际上维持的是温度。
“暖瓶?真空……发热……”
朱工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一拍大腿。
“糟了糟了!忘记这事儿了!高总工,太感谢你了!太感谢你了!”
太空里是没空气的,实际上就是没有介质,所以对流散热这条途径是歇菜了,只能靠辐射散热,但是辐射散热的效率那是比较差的,就会造成一个问题。
太阳晒着的地方,温度能高到100多度!
而就在晒不着的那一面,能低到零下100多度。
光是太阳晒还好办一点,用绝热材料隔开,尽量让外界温度不影响到卫星内部设备就行,不管你外面是高是低,反正别影响到我里面来就成。
但是电子系统工作的时候本身会发热这个事情,可就要了老命了,这卫星就跟装在保温瓶里似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内部积热。
有个更要命的事情是,现在的功率器件方面,往往还免不了要用一点电子管之类的东西,电子管自己倒是扛得住高温,毕竟它自己就是个大灯泡,事情坏就坏在这个大灯泡上了,它自己发热也就算了,这热量散发不出去,对于系统内其他元件来说,那是要老命的。
所以朱工才这么急,这么感谢高振东,原本他就没往这个方向上想,很多设计根本没考虑。
这也就是还在早期,这个问题发现越晚,损失可能就越大。
航天级的电子元件耐低温一般也不过零下50摄氏度左右,但是耐高温一般最低都要求120摄氏度以上,这就是最大的原因,在天上其实热得很,冷反倒没那么冷。
高振东见他已经明白过来,笑道:“对了,就是这个问题。单纯考虑保温或者散热都是不完整的,要考虑电子系统散热、乃至热量均衡的问题,可能需要专门设计相关系统。否则甚至在太阳直射下,航天器会出现半边极寒半边热的情况,这已经不只是电子系统能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了,结构设计得不好,热胀冷缩的不均衡都能带来大问题。”
“对对对,我回去这就综合考虑一下,幸亏还来得及,要不然损失可就大了。”朱工一脸后怕的样子。
“至于你说的电子系统的问题,我倒是可以这么给你保证,十二机部提供的所有电子器件,都按照在120摄氏度正常工作来进行挑选。”
高振东直接把他一开始的问题给解决掉,但是现在对于朱工来说,最大的问题明显已经不是这个。
他又和高振东交流一会,然后带着自己的人,急匆匆的离开三分厂,今天这趟,来得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