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老同学
上午,秦大河一个人开船去小吴村收去了。
年关将至,很多人家里等不到涨价的消息,纷纷开始抛售。
此时的收工作还在顺利进行着,一直到过年前才会停止。
这时候缺钱的不管什么价都卖了,剩下一波人还在等。
会等到第二天开春,化肥种子什么需要钱的时候,还会有个抛售的小高潮。
等这一批卖完,扎厂基本就停产了,等来年的上市才会继续开业。
小吴村是个大写的“l”型村庄,三面环水。
有的人因为宅基地不够用的原因,房子都搭在水边上了。
要是被钓鱼佬看到,肯定羡慕的很,不用出门就能钓鱼。
但秦大河仔细观察过,这里下地笼的痕迹很重,还有不少迷魂阵放在水里。
就算钓鱼也只能钓小一些的,大鱼是别想了。
玉溪河鱼获多的原因就是大堤不让建造房子,除了每个村子的村头住户离河里近一些,其他人想搞鱼要不辞辛苦的来回跑。
还要冒着被偷网的风险,所以除了渔民,基本都是一些河虾网为主。
河虾网轻便,不占地方,在禁止下网的河道都能放,秦大河家主要也是放这个。
憨娃儿属于特例,他贼能吃苦,一百多斤的地笼扛着走上下坡,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今天运气好,在“l”型的小拐那里收到了两家的货,才十点就有三千多斤。
这里的人也质朴一些,主家帮着一起把送到了船上的。
这就舒服了,他也不着急回家,继续挂个大喇叭在船头喊着。
小吴村是泥巴路,就在大道边上,还是有三轮车收货的,今天这三千斤算是正好遇上了。
点上一根香烟,坐在大船上美滋滋的抽了起来,连柴油机都关了,让船儿自己往前挪着。
“大河。”岸上传来一声呼喊。
秦大河抬头看了一眼,二十岁的青年,有点眼熟。
“我大亮啊,你后桌的。”
“吴大亮,哈哈,当初咱们还去打过英语老师家的狗呢。”他记起来了,这是初中同学。
看似时间过去才六七年,但秦大河早已忘记,还得别人提醒。
“艹,你还记着呢,嘿嘿,上来,我卖你。”
“来了。”
把船靠岸,派出去一根香烟。
“啧啧,他们都说你混好了,抽烟都和别人不一样。”大亮点上香烟,羡慕的说道。
“瞎混混。”他摆摆手。
“都说你小汽车都开上了,怎么还收啊?”开小汽车可都是大老板呢,这是现在人的共识。
“嗨,开小汽车也不妨碍我赚钱,现在搁家里种地?”
“我包了内湖,四十多亩,爸妈还在种呢。”
“我也把我家边上的大湖包了,咱俩有缘分啊,哈哈。”秦大河闻言立马就乐了,两人经历还颇为相似。
收都没提了,火热的聊了起来。
从上学的糗事到后来各自的生活,嘴巴都说干了。
这时候一个皮肤微微有点黑的年轻姑娘喊了一声。
“晓雨,去斩个鸭子,我招待同学。”大亮应了一声,转头看向秦大河,“中午在我家吃饭,咱俩喝一杯。”
“这开船呢,咱俩先把过了,等会我送完货来找你喝。”到时候切点肉菜带过来。干巴巴上门喝酒,他哪好意思,不过和大亮遇到的确实高兴。
初中的记忆慢慢袭来,脑子里有了一些割裂感,更多的是怀念,肯定要好好喝一杯的。
到了家里,秦大河阿爷阿婶喊个不停,还叫了晓雨一声嫂子。
还没过呢,先派了黑松过去,价格还多开了两分钱。
不过大亮知道规矩,硬是让他加回去了。
“爸,大河也承包了鱼塘,一百亩呢。”他转头和老爸说了一嘴,家里人顿时高兴了。
“我家亮子第一次养鱼塘,大河你可得看着点儿。”
“我们是同学,能帮肯定帮,不过我也是第一次养鱼塘,有问题都是找我五爷的。”
过的极为顺利,装都是大亮帮忙一起干的,秦大河怕脸上不好看,都没仔细检查。
虽然说生意归生意,交情归交情,但和老同学打交道,怎么也得把面子撑起来。
哪怕被坑了,大不了以后不打交道都行,不能倒势子。
这时候都十一点半了,装完,秦大河用计算器把钱算了两遍,确认之后直接当场数钱。
大亮接过数了一遍就没数了,反复数,在老同学面前也倒势子。
年轻人打交道,面子可是比什么都重要。
大亮家2200斤,一趟就是五千多斤,他腰包都见底了。
到了扎厂,正好是李厂长坐班收。
现在是午饭时间,他早早的吃完就盯着这里。
“大河,这么多你一个人收的啊?”拖车来回拉了很多趟,看着就知道起码四五千斤了。
“遇到老同学了,帮忙一起装的。”秦大河想了一下,今天货款有点多哦。
“阿爷,我这的帐晚上来结行不行,等会要去喝酒。”身上还有一千多块的现金,再多他都没现金收了,出门就带了两万。
等会喝酒的话,身上揣两万也不方便,反正李厂长能信得过,他老丈人还有股份在这里呢。
“行,我给你开个单子。”李厂长点点头。
检查定等级,现在基本都是二等和次了。
一等是别想了,今年冬天冷,很多人家直接送去做被子的。
收了一万八千七百块,转手就是一万九千多,五千五百斤,利润大概在五百样子。
这可是一上午的收获,牛逼滴很。
其他收货的司机羡慕了一下就去忙了,限额在这里,收得再牛逼,一个礼拜一千几百块利润固定了。
不过也比其他厂子好很多,现在干啥一个月能挣六七千啊。
在外打工的,拿着一个月千把块都不到的工资,干一年还不如他们收几个月赚得多。
开好单子放到包里,李厂长还说单子丢了都没事,找他就行,肯定能结账。
从扎厂出来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半了,太阳微微有些晃眼,天气暖和的很。
今天出门还套了件干活儿的袄,此时袄已经丢船上了,太热。
想了想,他打了个电话给二虎他们,他们都是初中同学,喝酒一起喝才有意思。
可惜两人都没空,二虎还在给村子里的扎厂挖土呢,铁蛋去县里了,好像是他大伯给他介绍了活儿。
都不在就没办法,问了一下才知道新坝这边卖卤菜的在小学门口。
走过去切了半斤卤牛肉,又去买两瓶泸州老窖,这玩意档次够了,随后便直奔大亮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