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两条江团
第二天戏班子就开始在憨娃儿家后面试设备,练曲目了。
不少人提前去围观,而且消息已经扩散到周边十里。
真正的周边十里,就连胡湾的娜娜都打电话问艳艳,这边是不是要唱戏。
一旦唱戏,那边的人就会坐船过来,这种热闹隔老远大家都乐意凑一下。
听到是为了龙凤胎庆百日,娜娜别提多羡慕了。
“让你给我介绍对象咋还没动静呢?”她心里别提多酸了,老同学日子过的跟神仙一样。
“人家已经谈了,问迟了,我再看看吧。”顿了一下,艳艳继续开口,“你又不是没人追,挑三拣四的肯定慢啊。”
实际上陈大爷在钓友里面托人问了,现在钓鱼圈子扩大,入了秋县里都有人跟着一起钓鲢鳙呢。
这一问,还真找到了一桩姻缘,对方是县里工商所的。
两方都是体制内,所以一拍即合。
这个年月,能天天钓鱼不考虑家里的,不是老板就是公务员,一般人哪能和他们一样钓几个月的鲢鳙。
其他的也给娜娜介绍过,镇上的办事员虽然不咋地,好歹也是编制内啊,就是家里差了些罢了。
看不上能怪谁?
公费师范生还绑死在学校了,本身又不是多好的条件,只能说爱莫能助。
挂断电话,看着床上躺着的两个崽崽,艳艳心里极为满足。
还是阿哥好,天下第一好,嘻嘻!
另一边,憨娃儿家因为靠近戏台子,黄爷直接在他家墙边上开始搭一个小棚子。
用木桩子和防水布弄一个临时的窝棚,当小卖部用。
唱戏的时候人流量惊人,卖烟酒零食,一天的销售额很惊人的。
还给娃儿拿了一条香烟,本来夫妻俩是不想要的,但人家黄爷讲了,不让对面为民超市搭棚子就行。
那说什么也要收下了。
去年年底,有人想把他们三兄弟的家产勾走的事儿娃儿还记着呢。
拿了烟,秦家二爷再想过来搭,就名正言顺的给人撵走。
戏台子特意靠近憨娃儿家屋子搭建的,这里生意肯定最好。
他还帮着黄爷一起干活儿,一条红南京一百来块呢。
“娃儿,你跟阿爷说说,是不是也发财?”黄爷小声的说道,“就不信二虎都能跟着发财,你没拿到好处。”
秦大河做事向来仗义,其他兄弟发财了,怎么会忘了这个憨兄弟。
“阿爷,一点点。”憨娃用两个手指比划了一下。
“擦,小家伙嘴还挺严实。”他也没追根问底,就是好奇罢了。
“铁蛋家生了个儿子,你可得加把劲了,争取一胎就生个儿子,让老奶在下面开心一下。”
初六铁蛋一家子就回来了,这一胎是个儿子,家里人别提多开心了。
娃儿瓮声瓮气的说道,“男女都一样的,是我孩子都养着。”
他自己能挣钱,市里有四套房子和五万的股票,多少孩子都养得活。
超生是肯定要超的,大不了多累一些。
下网、做木匠,今年跟着大哥跑一趟南京,看能不能挣一笔,总归是不能闲着。
“是个有担当的,当初没看出来,唉!”黄爷叹了口气,错过了啊。
要是把小雪嫁给憨娃儿多好,现在日子别提多美了。
虽然去年上门打了两场,但小雪本身性格怂,时间久了估计还是斗不过婆婆,日子过的一比吊糟。
戏台子上面,班主他们还在调试设备,时不时咿咿呀呀的唱出来两句。小孩儿虽然听不懂,但也知道凑热闹,开学之前能听一场戏别提多开心了。
八零后还好,九零后听戏的次数真的是屈指可数,两三年才能轮一场么。
与此同时,一架飞机降落在了金陵,脸上带着斜疤的中年男子走出了机场,看了看周围,随手招过一辆跑鸠兹的黑车。
下午,秦大河正在运漕这边和张老大他们买鱼呢。
明天家里办百日宴,虽然说是简单的家宴,肯定要上好货的,江鲜自然少不了。
运漕的渔船初四就开工了,过年鱼值钱,这个时候得抓紧时间挣钱的。
今天运气好,居然出了两条江团,他当场就给买了。
白嫩透红的鱼肉,看着就好吃,疤爷在鸠兹都不能保证天天收到这种靓货的。
长江的顶级江鲜,从来都是有价无市。
“老张,现在货是发到鸠兹那边?”秦大河抽出一根黑松递了过去。
卖他鱼的就是渔民张老大,上次泥鳅窝也是他带人处理的。
“哈哈,多亏你介绍了疤爷的档口,那边价格很高。”张老大笑着点点头。
那边虽然只要靓货,但给的价格在周边算是顶好的了,比他们县里高的多。
“顺手的事儿,大家一起发财嘛。”这两条江团都是八九斤的,人家收了五百块,算是给他面子了。
到鱼档那边过个手,这两条鱼没有七百块别想买。
此时他就在运漕的码头这边,除了江团,还想着买点儿江蟹回去烧烧,虽然没有大闸蟹好吃,但香辣味的也不错。。
“这些鲢鳙崽子和小青鱼他们也卖啊?”秦大河看到边上其他渔民的几个大转运盒,这里的鱼应该都是卖不上价的。
体型太小,肉没法吃,以往他钓到都是放了的。
用网捕捞上来的鱼苗皮毛都有损伤,带回去成活率都没法保证。
他们钓上来的那些鲢鳙崽子和小青鱼才漂亮,皮毛都是完整的。
“策,穷疯了呗。”张老大冷着脸说道,“这群叼毛什么都抓,玉溪河搞空了有什么好处。”
他们捕鱼遇到这种小苗子都放回去,甚至每年还会集资买一千块的青鱼苗放到大回湾那里。
但也没法管,玉溪河不是谁承包的,而且这些下绝户网的渔民也会被他们孤立,甚至遇到事儿了还会为难一番。
“确实,小鱼抓上来可惜了。”他摇了摇头,这才是涸泽而渔。
常年在河里吃饭的人还搞这些,钓鱼佬都知道抓大放小呢。
把钱付了,又去其他船上买了十只江蟹,都是纯野生的货。
这些东西带回去烧个两桌,肯定是够面子的。
明天大姐一家和二舅、三爷、五爷、张叔等等,很多亲近的人都要来家里吃饭,不搞一顿好的怎么行。
把东西拎好上了渡船,得赶紧回家,江团估计是养不活的,回去收拾了放冰箱里。
刚上车呢,电话响了。
“大舅。”
“哈哈,我到镇上了,你开车过来接我。”
秦大河心里估摸着,小舅是来不了了,大舅这是替娘家跑一趟,过年还来送了一次长命锁呢。
“好,我在运漕,等会就到。”
从镇上回村子,下午还真不一定有车,只能自己去接了。
鱼也没工夫送回去,一脚油门沿着大堤直奔镇上。
(本章完)